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问鼎十国

作者:无言不信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章 意见相左

书名:问鼎十国 作者:无言不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石守信担心自己书读的少,跟罗幼度这类人说不上话。

却不想彼此言谈毫无隔阂,罗幼度同他们说话,从来不咬文嚼字故作高深,说的都是最直白的东西。

尤其是说道骑兵的时候,什么纵深穿插、分割战场、千里奔袭等东西从他嘴里说出来简单易懂。

石守信就是用骑好手,很多东西他懂,他知道怎么打,但是说不出来。

让罗幼度这么一说,石守信便如醍醐灌顶一样,原来还可以这么解释。

石守信终于明白韩令坤为什么会说与罗幼度往来就如喝美酒,回味悠长了。

跟自己的那些糙汉朋友喝酒聊天,那是为喝酒而喝,席间嬉笑怒骂,吹牛打屁,大都是常人听不进去的废话,喝高了就下场比划一下拳脚,然后睡觉。

而跟罗幼度喝酒聊天,喝酒到反而是其次。他总能找到话题来聊,而是不是一个人自吹自擂的尬聊,能够让周边的人掺合进去,带动气氛,以至于一回神,时间就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关键是罗幼度聊得都是有营养的话题,回头想想还能学到一点东西。

这让石守信大感惊奇。

连着两日都拉着韩令坤去跟罗幼度喝酒。

罗幼度也不拒绝,还叫上了高怀德、曹彬、潘美一起,要让石守信彻底融入他的圈子。

或聊兵事,或谈接下来的淮南战役,或是论武好不快活。

石守信原本不太喜欢高怀德,反感他那我行我素的性格,觉得他不给自己面子。

可在罗幼度的调解下,石守信对高怀德有着一点点的改观,知道对方不是不给他面子,而是性子一来,谁的面子都不给。

当然论武的时候,他下手轻一点那就更好了。

石守信不说是大周,即便是放眼天下都是一流的虎将,可这一流与超一流之间的差距,就是一道跨越不了的鸿沟。

看着高怀德三下五除二的就将石守信放倒,罗幼度也忍不住暗想:高兄弟的实力如此可怖,武力与他相比只高不低的赵匡胤到底强横到何等地步

拭目以待了

石守信已经做好丢大脸的准备,但他很快发现,自己似乎想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笑话他。

反而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他知错能改,有古人之风。

个别心胸狭隘的也只敢在背后吐槽两句,就罗幼度当前的势头,大部分的武将们已经不敢公然嚼舌了。

罗幼度在西蜀立的战功,已经堵住了大多数人的嘴。

在战功面前,一切都是虚的。

这日,郭荣突然急诏罗幼度入皇宫。

罗幼度心知定是为了军情。

相比之前捷报如雪花传来,最近一段时日,已经听不到捷报了。

当然也没有败绩。

而是寿州城真的不好打。

孙子兵法不会无端写攻城为下这句话。

随着筑城技术的进步,而火器又没有跟上脚步的时候,攻城战是最要命的。

历史上针对城池的攻坚战数不胜数,有个别的坚城只要豁出去守,打上十几二十年都有可能。

尤其是这寿州城还是经过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特别加固过的。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昪可谓一代雄主。

他在位期间,对外坚持弭兵休战,以保境安民,对内则兴利除弊。上能礼贤下士,下可虚心纳谏。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轻徭薄赋,将南唐发展成为十国中最强的存在。

但要以为他是守成之主,那就大错特错了。

李昪非但不是守成之主,反而目光尤为长远。

他的守成可以与朱元璋的广积粮,缓称王相提并论。

他是在凝聚实力,等待天下之变。

只是可惜,李昪没有等到天下之变。他挂了,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五十六岁死了。

临终之前,李昪给了儿子李璟一个影响天下的锦囊妙计“今大敌在北,北方平,则诸国可尺书召之,何以兵为轻举者,兵之大忌。宜蓄财养锐,以俟时焉。”

结果李璟并没有听,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固然抢夺了不少土地,可他们却因此错失了取得天下的大好机会。

辽国耶律德光祸败中原,给中原百姓赶了出去。

这段时间中原无主,南唐只要随便出一劲旅就能收复中原义军,不费吹灰之力的夺取中原。

那个时候,南唐有江南财富,又坐拥中原,天下谁能能挡

连后汉刘知远的机会都没有,别说刘知远麾下的大将郭威。

可偏偏李璟陷入战争泥潭,抽不得空北上,错失良机。这才有了后汉,以致现在的后周。

这个寿州就是李昪为了抵御中原南下,或者北上中原特别加固的大本营。

历史上的后周打寿州足足一年半,最后还是南唐将帅不和,紫金山唐军援军大败,寿州城中无粮,南唐名将刘仁赡突患重病,无法指挥,这一切同时发生,才使得寿州失去了主心骨,副将献城投降。

郭荣三征江淮,两次都是为了打寿州。

大周至郭荣以上,磕破了头都没有拿下寿州,李谷纵然文武双全,短期内怎么可能就攻取寿州

不过郭荣是个急性子,罗幼度这里等的了,他肯定不行。

来到延和殿,郭荣气急败坏的在殿内大骂李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跟朕玩这一套。岂有此理,反了不成。”

宰相王溥、范质缩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王朴在认真的看着手中的军报,见罗幼度到来,将手中的军报递给了他。

罗幼度接过军报,果然如他路上所想的一样。

李谷在拔掉寿州四方钉子以后,开始针对寿州城展开攻势。

经过十余天的试探,他发现寿州不可强攻,提出了围城断粮,围点打援的策略。

利用寿州引诱唐军援兵来救,不断的消灭对方援兵,以达到消弱南唐实力以及夺取寿州的目的。

不过郭荣性子急等不了,他不愿意死围着寿州,让李谷分兵去打江淮其他的地方。

这个时候,李谷文人的顽固劲头上来了,他觉得分兵去打其他地方会令得围城的部队实力下降,导致南唐有机会将粮草物资送入寿州,拒绝了郭荣的意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