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章 你要死了!

书名: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3

“就算你说是真,但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又哪里犯了陛下忌讳”

老翁看着芈宸,眼中眼神讥讽之色。

不屑道:

“你还真是够蠢。”

“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竟然还听不出。”

“你犯的错就是挑动新老秦人之分。”

“这已经严重触犯到陛下的底线,陛下可以容许朝臣贪污违法,但绝对不容许有臣子威胁到自己。”

“谁都不行”

“你根本就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也正常。”

“你以往行事,都是华阳太后在后面安排,何曾伱自己动过脑但现在华阳太后已逝,你却还没任何改变,实在是让人贻笑。”

“算了。”

“我也就给你说明吧。”

“你的确未曾想过篡权专权,更没有想过从陛下手中夺权,但眼下朝堂新秦人居多,一旦你的计划得逞,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再开议政,新秦人可以依据人数优势,直接占据主动。”

“甚至”

“直接主导朝堂大局。”

“你觉得陛下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芈宸脸色当即大变。

老翁冷笑道:

“现在知道事情严重性了”

“你的确没有夺权之心,但从你鼓动这事开始,这罪就已经定到你身上,现在只待陛下发落处置了。”

老翁看着芈宸。

轻叹道:

“你要死了”

芈宸身形一颤。

他双眼死死的盯着老翁。

咬牙道:

“不可能”

“就算是我指使的。”

“我都已经不在朝堂了,陛下没理由对我下手,而且陛下能坐上王位,我芈宸也是有拥立之功,我现在年岁已高,又没有夺权之心,陛下怎么可能对我动手”

“你分明是在吓我”

“再说了。”

“陛下当年逼杀吕不韦,而吕不韦是何等人物,权倾朝野,而且吕不韦的门客多在朝堂任职,陛下自然对他不放心,但我已半截身子入土,又对陛下没任何威胁,陛下不可能对我下手的。”

老翁嗤笑道:

“吓你”

“有这个必要”

“你的确跟吕相没法比,但你却是忘了,你是华阳太后之弟,华阳太后虽逝,但她留下的势力可不小,眼下楚系、芈氏、还有部分原六国官吏,他们可都会听从你的建议。”

“陛下以往对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你已经隐退,也几乎不过问朝政,所以陛下姑且让你苟活着,但你这次却是没有忍住,不仅鼓动朝臣私斗,还意欲影响田政这般大政。”

“你觉得陛下还会容你吗”

芈宸脸色惊变。

摇头道:

“不对。”

“我的确是华阳太后之弟,也的确在楚系和芈氏间,有不小的影响力,但朝堂的那些朝臣,怎么可能会听我之言”

老翁大笑。

说道:

“哈哈。”

“他们听不听重要吗”

“陛下认为他们听,这就已经足够了”

“你一死。”

“朝臣自然就安分了。”

“正如你所说,你只是一个隐退之人,而那些朝臣眼下可是陛下的股肱之臣,杀你一个无用之人,就能做到敲山震虎,陛下何乐而不为”

“这也是陛下最喜用的权术”

“君以计蓄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

芈宸满眼恼怒的摇头。

低吼道:

“我不信陛下会杀我。”

“眼下朝堂已非是当年,当年有嫪毐、吕不韦等人专权,陛下为了夺回大权,自然会痛下杀手,但现在天下尽入陛下之手,陛下何至于因这些小事而杀我”

“立国以来。”

“陛下从未猜忌用事之臣,也从未杀戮过任何功臣,我芈宸自认对大秦有功,陛下没理由因我而破戒,你前面的长篇大论,终究只是你的一家之言。”

老翁摇摇头。

冷声道: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当年十公子只是一個垂髫儿童,少不更事,还不是被陛下宣布死了,你莫不会以为,十公子当时能对陛下造成威胁”

“但十公子就是死了”

芈宸道:

“我跟十公子不一样。”

老翁打断道:

“没什么不一样。”

“十公子当时可是连字都认不全。”

“结果呢”

“陛下可曾有半点心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当年宫里发生了什么”芈宸双眼直直的盯着老翁,随即,眼中露出一抹骇然。

惊骇道:

“你参与了当年的事”

老翁咧嘴一笑,眼神十分阴沉。

他平静道:

“我的确知道一些。

“十公子失踪后,陛下清洗了宫廷,但你恐怕想不到,陛下当时根本就没有审问,直接派的大军血洗宫廷,陛下根本就不在意十公子的死活,也不在意是谁对十公子出的手。”

“陛下在意的”

“是权”

“十公子当时虽然年幼,但有关中氏族支持,他在诸公子中的优势可谓超群绝伦,其他公子根本就不敢生有争储的念头,这是十公子最大的优势,但也是十公子的致命点。”

“他有了威胁陛下的能力”

“所以”

“他死了”

“十公子身亡后,关中氏族暴动,你作为当时的受害者,或许对这事看的并不真切,但我却是看的分明,关中氏族起初只是想彻查十公子死因,并没有想把火烧到你们身上。”

“但暗处却一直有人在煽风点火。”

“而这人。”

“不出意外,也是陛下。”

“陛下在朝中的威望何其高”

“陛下若是发话,关中氏族根本不敢闹,但陛下却一直在纵容关中氏族挑事,以至到后面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弄出了逼宫之事,直到这时,陛下才出面收拾乱局。”

“你以为陛下的手段到这就结束了”

老翁眼中露出深深的惧色。

他摇头道:

“远没有。”

“十公子一个垂髫小孩,他真的对陛下有威胁吗”

“陛下真正忌惮的是关中氏族”

“当时大秦一统之势早已奠定,大秦也已覆灭韩赵魏三国,当时军中大小将领几乎都出身关中氏族。”

“陛下真的就毫无猜忌”

“自然不是。”

“不过那时关中氏族连灭三国,风头正盛,没有正当理由,即便威望高如陛下,也不敢轻易动关中氏族。”

“陛下需要一个借口”

“十公子的死,只是一个由头。”

“用来挑动关中氏族的神经,逼迫他们犯错,但当时关中氏族在军中威望依旧很高,陛下贸然对他们动手,还是有不小风险,陛下还需要削弱关中氏族在军中的影响力。”

“所以”

“陛下采用了李信的二十万伐楚。”

“李信前期伐楚,一路顺风顺水,若是不出意外,这次伐楚又将是一个大获全胜,就在这时,熊启叛乱,熊启叛乱之时,蒙武奉命阻拦,但蒙武没有拦住,以至熊启跟项燕内外夹击,秦军大败。”

“熊启当时为秦国丞相。”

“当年嫪毐叛乱,蕲年宫之变,就是熊启平定的,熊启若是真有反心,根本就不会那么出力,但他当时就是反了,原因自然跟关中氏族有关,当年关中氏族暴动,目标直指楚系一脉。”

“熊启则首当其冲。”

“陛下当年若为熊启说话,熊启那会沦落到叛乱地步”

“诚然。”

“当时的楚王是熊启异母兄弟,但陛下也是他的表侄,两者虽然确有亲疏,熊启一直仕秦,岂会这么不智”

“熊启实则是被逼反的”

“不过,朝堂对外说的是熊启不愿见楚国灭国,所以临陣倒戈,而朝中大臣則一致认爲是关中氏族惹的祸,但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得落到我们这位陛下身上。”

“熊启倒戈,虽然很意外,但并不影响大局。”

“蒙武当时奉命拦截。”

“以蒙武的统帅能力,拦截熊启是手到擒来,但蒙武却是没有拦住,不仅没有拦住,甚至都没有过多阻拦,以至让熊启跟项燕实现了里应外合,从而致使了秦军大败。”

“正是由于这次大败。”

“陛下开始大刀阔斧对關中氏族下手。”

“前面立下不少战功的杨端和、羌瘣、翁仲、辛胜等将领,直接遭到陛下弃用,得到重用的是现任内史腾、任嚣、冯去疾、冯劫等原六国官吏。”

“自此。”

“关中氏族一蹶不振。”

“朝中、军中都再无当初影响力。”

“也再难威胁到陛下。”

“等灭到楚、燕、齐三国后,因为战功获爵的缘故,这些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开始不断晋升到朝堂。”

“以至如今。”

“朝堂由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占据主导。”

“现在你知道,为何蒙氏跟关中氏族政见如此割裂了吧”

“正是因为蒙武没有拦截住熊启,从而导致了李信伐楚失利,进而导致关中氏族失势,所以关中氏族一直对蒙氏耿耿于怀。”

“蒙氏则一直对外宣称,若非当时关中氏族不理智,熊启根本就不会叛乱。”

“两方至今都没有释嫌”

“但”

“蒙武真的拦不住吗”

“李信失利之后,王翦率大军伐楚,蒙武为先锋,这时的蒙武可是把熊启一路碾压到死,根本就没给熊启任何喘息机会,所以拦不住是假,不敢拦才是真。”

“伐楚之后,蒙武被陛下闲置了。”

“但你可还记得,伐燕、伐齐是何人领军”

芈宸沉声道:

“王氏的王贲和蒙氏的蒙恬”

老翁点了点头。

笑道:

“是啊。”

“其他关中氏族都被陛下冷落。”

“唯独王氏和蒙氏。”

“因何”

“因为王氏和蒙氏,从陛下即位开始,就一直站在陛下这边,他们才是陛下真正的近臣。”

说完。

老翁似笑非笑的看向芈宸。

戏谑道:

“当年关中氏族势大,陛下以十公子之死为由,开始大刀阔斧的削弱关中氏族,眼下朝堂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势大,你觉得陛下又会以谁为由,开始肃整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