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

作者:李羊羊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7章 破晓东海,览尽汪洋壮阔

书名: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 作者:李羊羊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但见诸葛旌神态神秘,微微压低嗓音问道:“贤弟竟真不知王爷之真实身份乎?”

王悍心头猛然一震,似有所悟。

原来小宁王不仅是一位寻常的皇家贵胄,更是身藏秘密,身为女子却装扮成男子的王爷。

原本他以为,在大乾王朝之中,无人察觉小宁王的秘密,皆是一群庸碌之辈。然而今日看来,

此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众人皆心知肚明,默契地避开谈论她的女儿身。

“这才是常态。”

王悍心中暗自思量:“倘若大乾王朝果真昏庸至此,又怎可能绵延二百多年的国运呢?”

“小宁王深得皇上的信赖,这一点,任凭哪个势力集团都无法替代。只要不触及这一层窗户纸,各方势力尚能维持表面上的和睦相处。”

“而今,这份特殊的身份,终归为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王悍越想越是不安,迟疑片刻后问道:“兄长之意,可是说拓跋宏不愿放王爷回返本国?”

“愚兄岂敢妄言。”

诸葛旌忙连连摆手,“愚兄也只是揣测而已,这拓跋宏乃狼国国君的亲叔,多年征战沙场,为狼国开拓疆域,地位极高。”

“拓跋宏行事狂傲乖张之余,尤喜沉迷于红粉佳人。两国对立,彼此间均有奸细潜伏,这倒也是大国之间的一种默契。贤弟不妨推测一下,拓跋宏是否已知晓王爷的真实身份?”

一番话语之后,双方仍未提及核心所在。毕竟,揭穿小宁王女儿身之事,轻重缓急难以估量,谁也不想担负责任,招致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望着诸葛旌面上伪装的笑容,王悍迅速收敛思绪,二人随后便有意岔开了话题,不再提及小宁王之事。

自军营启程,策马行走五里之地,便来到了世人称之为大渡口之处。

两国相互戒备,在渡口皆布置了守军守护。

当王悍赶到之时,仍可见一些商队在此排队渡河,前往狼国进行商贸交易。

近年来,随着大乾王朝步步退让,战火已许久未曾燃起。

无战事发生,民众便需谋求生计。

于是开通大渡口作为通商口岸,使得两国人民能够互通有无,这亦算是大乾王朝为黎民百姓争取的一份福祉。

然而,一想到对岸可能出现的状况,王悍心中已然预料到,恐怕这处大渡口,不久后便会废弃不用。

“贤弟,可有兴趣随愚兄过河至彼岸一游?”

诸葛旌淡然笑道:“愚兄与对岸守将金雄赞将军颇有交情,可让他放我们通行。”

王悍只知两国敌对,狼国气势汹汹,迫使大乾王朝步步退让。

未曾料想,两国间的底层人士,竟也能互通往来,且看上去关系还算融洽。

“罢了。”

王悍修为低微,独木难支,无意落入诸葛旌设下的陷阱之中。

“不妨继续往东前行,沿途领略一番沧澜江的仙域风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沧澜江源自西域天灵山脉,历经万里跋涉,最终汇入浩渺东海。

此河犹如人间天河,虽名字迥异于后世的母亲河,其神韵却如出一辙。

大渡口之处,水势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激流漩涡,水质浑浊,加之此地乃交通要枢,非适宜修炼采砂之地,故王悍略作眺望,旋即失去了驻足的兴趣。

“贤弟,请随我来。”

众人踏上江堤,身边则是沧澜江波涛汹涌的仙水流转。

江水壮丽的景象令王悍胸襟开阔,豪情万丈。

“听说贤弟在诗词一道上造诣非凡。”

诸葛旌不失时机地提及此事:“不知这沧澜江之景,能否触动贤弟的诗意灵感?”

王悍凭一诗扬名大乾仙朝,作为同样醉心诗道之人,诸葛旌心中难免有所不甘,此刻见王悍并无试探之意,便欲借此机会测试他是否真如传说中的才华横溢。

“吟诗作对?那岂非只要开口便成?”

王悍察觉到诸葛旌的意图,遂萌生了挫败对方之意。

“开口便吟?此言未免过于自负。即便是儒道大宗师,亦不敢轻易言辞必佳。”

听闻此言,诸葛旌微微一愕,随后翻身下马,指向那滚滚奔腾的江水:“贤弟,若能以此沧澜江为题,赋诗一首,愚兄愿与其相互映照,共论诗道。”

诸葛旌口中所谓的映照,实则意在挑衅。

王悍淡然点头,负手走向江堤边沿。

目睹他身影修长,沈凌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夫君又要赋诗了吗?”

蔡荃等人精神振奋,面带傲色:“我家夫子的诗篇,首首皆是精华之作!”

而诸葛旌等人则站立原地,默默等待,全然未觉察到此刻的王悍正在经历一场内心的激烈挣扎。

“该借鉴哪位前辈诗人的诗句好呢?”

王悍低声自语,“李白的《将进酒》太过豪放激昂,《北风行》却又显得太过婉约含蓄。”

“更何况,诗仙的作品一出便能震动天下,如今我的锋芒已然显露过多,还需稍加收敛才是。”

“哎呀,我怎能把那位三国时期的霸主公瑾遗忘呢?”

“你诸葛旌既然自比卧龙孔明,那我就借用魏武帝曹操的诗句来震撼一下你吧。”

主意已定,王悍毫不犹豫地轻轻吟咏开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澜……”

“这么迅速?”诸葛旌颇为惊讶,拧眉深思,“待听听你能吟出何等流传千年的惊人诗句。倘若平淡无奇,休怪我出手贬低你的声誉。”

千古佳句的确能让诗人一夜成名,然而一旦吟出的诗篇水准平庸,世人对诗人的期望过高,反会转为深深的失望。

现如今的诗道宗师们,往往因一首佳作的成功而谨慎行事,生怕后续作品不佳,玷污了自己的名声。

一旦王悍不能压过诸葛旌一头,只需他遣人将诗作传遍天下,那些满怀期待的文人墨客便会失望至极,进而口诛笔伐。

如此一来,王悍的诗词天赋,也就算是毁于一旦了。

正在冥思之际,诸葛旌耳畔传来王悍深沉有力的话语:“秋风吹动草木摇曳,洪波翻滚于沧澜之间,日月穿梭天地,仿佛其中诞生而出。”

“此诗?”诸葛旌震惊异常。

初时以为仅是一首寻常之作,此刻聆听之下,却发现它恰好与当下情境相应和。

他们身处东临碣石之处,王悍果然立于一方临近江岸的巨石之上。

“秋风萧瑟”,四个字便勾勒出秋天的荒寒之意;

“洪波涌起”则生动描绘出沧澜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诸葛旌陡然领悟到这首诗实非凡品,甚至较之《咏怀五百字》,更显得震慑人心。

就在此刻,王悍突然豪情万丈地放声大笑,口中吟诗不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6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