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57章 惊飙动幕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皇帝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谁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夫妻团聚了,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满足,至于接下来会遇见的问题,暂且不去考虑,因为想也无用,除了更糟心,没有旁的了。

婉婉拉他进后院,亲自打了手巾让他擦脸。他在洗漱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仿佛怕他一眨眼就飞走似的,目光满含深深的眷恋。

他解开衣领擦洗脖子,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四天没收拾,身上脏得厉害。原本早就到了,走到保定府遇上一场大雨,耽搁了大半天工夫。”说着起身揽她,“等急了吧?”

她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以为你昨儿能到,可是等到半夜你也没来。我心里还怕,怕你忘了约定的时候,再也不来了呢。”

他只是笑,“傻话,我早就准备上了,本想早点儿启程,又怕想你太急切,照样没日没夜赶路。回头你在京待的时候太短,皇上心里不痛快,就不好了。现在这样正合适,我明儿天亮就去求见皇上,把你接回南京去。”

他说话的时候,她一直忍不住心酸,怕总哭,叫他心里难受,便转过身吩咐小酉:“给王爷预备的衣裳呢?拿来让王爷换上。”自己扶他坐下,问他一路乏累了罢?

他说没什么,“爷们儿家的,不像你们姑娘。我们家的孩子耐摔打,从小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以往几回进京也是这样,人在路上,心里还牵挂南苑的事儿,只有跑得急点儿,路上耽搁最不值当。”

婉婉想起上年冬至那天,他几千里加急到了京城,陪着皇帝祭完天地,还被她勒令在风雪里罚站了两个时辰。现在回忆起来,觉得自己不懂事儿,很是愧对他。

可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蹲下道:“我给你捶捶腿吧。”

才要屈膝,就被他掺了起来,“使不得,别窝坏了孩子。”一面说,一面把手覆在她肚子上,“往后不能像刚才那样跑了,太危险,记着了?”衣裙底下已经能看出微微一点隆起,他摸得很细致,轻声道,“长势喜人,只是怪可怜的,这么小就在外颠踬。如果没有这回的事儿,你和你母亲都在阿玛身边,咱们一家子高高兴兴的,你也用不着跟着担惊受怕。”

他和孩子说话,婉婉脸上带着笑,“我也算回来省过亲了,皇上应当挑不出刺儿了吧。咱们收拾收拾,后儿就走吧。”

但愿如此,可以让他们顺顺利利回去。其实皇帝有时候的决定真的不那么明智,硬把他们拆散,无异于逼他造反。好几回了,他半夜意难平,忽然跳起来,打算立刻点兵。可是不计后果的下场是什么?给了镇安王和乌思王好时机,让他们有借口联合起来一举荡平他。要夺天下,必须天时地利兼顾,枪打出头鸟,他何必牺牲自己给别人创造时机呢,所以必须忍,三王之中谁最沉得住气,谁就能笑道最后。

可是忍字头上一把刀,他这回是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种痛了。婉婉满含希望,他不能让她伤心,也不敢把局势分析给她听。这次能不能接她回去还不知道,那个时而机敏时而癫狂的皇帝,谁也摸不准他心中所想。

他只有抱着她,让她坐在膝上。她这么好,给他准备吃穿,就像普通的妻子一样。他几天没合眼,现在一点也不觉得累,唯恐相处的时间太短暂,睡觉都变得奢侈了,他不敢。

本来说好了一块儿吃中秋筵的,结果那桌席放在院子里,最后也没去动。叫人端了炕几来,简单用了两口,两个人便在窗前的罗汉榻上歪着。月亮又大又圆,挂在中天,照得人心上惶惶的。婉婉让他枕在她腿上,她一下下捋他,像捋那两只小松鼠一样。

“才大婚那会儿,我一点不愿意嫁给你。”她低下头看他,“可是现在,我又觉得不后悔了。”

他嗯了声,“为什么?”

她咧嘴笑,露出一排糯米银牙来,“因为这世上,除了你,没人配得上我呀。我常想,要是换了个驸马,现在不知道怎么样……”

“也许你正安安逸逸和他喝着酒,看着月亮。”他有些落寞地说,“用不着担心被迫分开,也不必经受大风大浪。婉婉,有时候我也后悔,当初不该一心尚主。结果害了你,叫你一个人这么悲凉。”

婉婉却不喜欢了,“是你后悔娶了我吧?”

他急着要辩驳,她却捂住了他的眼睛,“好了,睡会子吧,咱们有的是时候说话,不急在一朝一夕。”

他实在是累了,想着略歇一歇,结果一觉便睡到了天亮。

这一夜很太平,锦衣卫把消息报进了西海子,皇帝大概正忙着修炼呢,并没有加予理会。婉婉和他起了个大早一同觐见,结果在太素殿等了一上午,直到中晌才见崇茂出现,笑着给他们见了礼,请驸马爷到东岸的凝和殿说话。

单叫他一人,婉婉心里七上八下的,想追问崇茂,他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让她在这里静待,自己去去就回来。

崇茂引他过九孔桥,态度看上去很恭敬,但毕竟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他曾经试探过,不容易买通,就放弃了念头。一路寂寂无言,下了桥堍后,才听见崇茂道:“王爷留神,万岁爷今儿龙颜不豫,您仔细了,千万别触怒怹老人家。”

良时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向他拱手,多谢他提点。

说话儿进了凝和殿,他本以为西海是皇帝修道的场所,讲究天人合一的万岁爷应当没那么庄严,没想到入殿便见他穿着衮龙袍,戴着翼善冠,正襟危坐着,满脸肃杀的神气。

他一凛,撩袍跪地,“藩臣宇文良时,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没有让免礼,自己反倒下了宝座,一步一步走到他面前。那双绣金龙的黑舄进入他的视野,他蹙眉,愈发低下头去,半晌才听见皇帝说平身,“驸马好急的性儿,听说昨儿赶到长公主府,路上只花了三四天的工夫?”

他躬身道是,“因殿下身怀有孕,臣在南苑坐立不宁,因此不得皇上传召便入京来,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嗳了声,“世上什么最苦,相思最苦,朕也不是个不解人意儿的。你来瞧婉婉,是你们夫妻的情分,况且婉婉出降时,朕赏了你随意入京的恩典,今儿也不会治你的罪。不过身为藩王,几千里奔袭,内阁报予朕的时候无一不弹劾你,说你目无君上,肆意妄为,倒叫朕很不好办。下回吧,下回小心些儿,虽说如今你是朕的妹婿了,但横冲直撞未免失了体统,再叫人告到御前来,朕也顾念不上你。”

别瞧皇帝大部分时间糊涂,但他深谙打个巴掌给颗甜枣的门道。良时道是,“臣也唯恐惹得众人侧目,此次入京只带了两名随从。另有题本着人送进司礼监,不知皇上可曾过目?”

皇帝背着手,长长叹了口气:“司礼监……眼下正乱呢。肖铎生死不明,掌印的位置空缺着,不是个事儿……依你看,谁来填缺合适?”

这话就问得有古怪了,他很明白,绝不能接着话茬说下去,否则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

他呵腰道:“皇上恕臣愚钝,臣远在金陵,除了和肖掌印有过几面之缘,司礼监的另几位秉笔,都不大相熟。皇上问臣的看法,臣实在答不上来。”

皇帝哈哈一笑,并不放在心上,“也是的,朕问这个,岂不给你出难题吗。认不认得倒是其次,司礼监掌印大权在手,你是个谨慎人,不能平白让自己沾上官司。”顿了顿道,“怀宁一线灾民的情况,朕已经知悉了,你办得好,朝廷应当嘉奖你。不过百姓是大邺百姓,江南是大邺粮仓,如何赈济,还得你那头想法子。朕也不瞒你说,上年雨水太多,好些地方的庄稼都涝了,颗粒无收,今年京城粮仓吃的是陈米,就连宫里都一样。要让朝廷拿粮拿银子,国库空虚,筹措不出来,南苑是朕膀臂,还需你替朕分忧。”

横竖一句话到底,皇帝要当,责任却不想承担。这个太平天子干得,一人受用,全天下不饿,倒也妙。

他来不是为了商讨怀宁出路的,说到底只是为了婉婉一个人罢了,远兜远转了一圈,慢条斯理道:“朝廷眼下有难处,臣都知道,但凡臣能支应的,绝不敢让皇上劳神。今年江南秋收,不知收成如何,倘或剔除灾粮还有结余,臣想辙送些漕粮进京,也好解一解燃眉之急。”

皇帝一听便撞进心坎里来,“江浙、河南、陕北皆是天下粮仓,可惜其余两处弄得溃不成军,也只有指着你南苑了。”

他应了声,复道:“臣此次是接长公主殿下回南苑的,因殿下有孕,家里太妃日夜记挂,定要殿下在身边,也好就近照应。若皇上恩准,臣明日就携殿下动身,来时走水路,回去也还是走水路,不会叫殿下受累的。”

皇帝起先因漕粮有了着落和颜悦色着,可是他一提要接婉婉回去,顿时脸就拉了八丈长,断然道不成,“受得一回颠簸就罢了,怎么还能有第二回!虽说水路比陆路好些,可你也瞧见了,她这回抵京半月,也没见调养过来多少,再折腾一回,朕怕她身子受不住。你若真心爱她,就要以她的安危为重,回南苑何必急在一时?待得孩子落了地,你再来迎她不迟。”

他早就料到是这个结局,这皇帝没别的本事,给人下套一点不含糊。他真正要扣留的根本不是婉婉,是他的孩子。现在不让走,一旦生下来的是世子,只怕更加不会撒手了。

他也横了一条心,无论如何要驳一回。可能让手下将领们知道,不免咋舌惊异,觉得他不顾全大局,为情昏了头,可他顾不得那许多了。他知道皇帝留他还有用,暂时不会将他如何的,倘或这趟能争取,那就跟捡了漏似的,即便失尽了颜面也值了。

“皇上何不听听殿下的意思?臣与殿下感情颇深,殿下如今正是需要臣的时候,留她独自在京,臣于心不忍。”

皇帝眼里风雷毕现,狠狠盯着他道:“南苑王,别忘了分寸。什么叫独自一人?朕不是人么?宫里皇太后不是人么?婉婉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不至于下降给你,就连老根儿都忘了。你说听她的意思,朕告诉你,大可不必!她这人是什么样的性子,朕这个做哥哥的最知道。她性子面,耳根子又软,若是勉为其难后出了岔子,你能担这个责任么?所以朕不准,朕只有这一个妹妹,她必须留在京中待产。至于其他的事,日后再议。”

一口气回绝得干干净净,良时心里焦急起来,见他要走,追了两步道:“既然如此,臣恳请留京,让臣能陪在妻小身边,望皇上恩准。”

结果皇帝回头,冷冷瞧了他一眼,“良时啊,朕竟不知道你是个儿女情长的人。你留京作甚?南苑那些政务不管了么?多少事儿等着你去打理呢,好好替朕办差吧,婉婉是朕的亲妹妹,你还怕朕亏待了她不成?”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就是皇帝的如意算盘。他虽然早就有了准备,也依旧被他的无耻惊呆了。这样的人,你还能同他说什么?他负气,高声道:“请皇上收回成命,成全良时夫妻。”

皇帝拂袖而去,走得毫不含糊,崇茂忙跟上,走了几步回头看,轻声道:“万岁爷,那南苑王是个杠头,在台阶底下跪着呢。”

皇帝听了愈发怒不可遏,“叫他跪着吧,朕倒要看看,是朕的诏命硬,还是他的膝头子硬!听好了,没有朕的令儿,谁也不许让他起来。朕要让他知道,跪下去好跪,想站起来得瞧朕的意思。他要真跪死在那儿倒好了,朕再给婉婉找个驸马,不会叫他儿子没爹的。”

崇茂嗳嗳应着,“眼看又要变天了,叫他跪在雨里么?”

皇帝毫不在意,负手而出,往迎翠殿方向去了。

那厢婉婉等了很久,不见良时回来,急得团团转。

“难不成赐宴了?留下吃席了?”转头问余栖遐,“皇上有那么好性儿么?他和王爷几时对付了?别出什么事儿了吧!”

余栖遐迟疑道:“想是正商谈国事吧,殿下稍安勿躁,臣托人去瞧瞧。”

中秋之前便已经入了秋,但变天时依旧有闷雷阵阵,隆隆地,从天宇这头滚向远方。婉婉在太素殿前的天街上站着,一阵风卷过来,风里夹带了雨星。她翘首远望,余栖遐托付的内侍按着乌纱帽,匆匆上了长堤。西海子占地不小,从南到北隔着很大一片湖,打个来回也要好一会儿。

这时节的雨,说来就来,眨眼工夫就倾泻而下。那个内侍折返的时候,淋得水鸡似的,哆哆嗦嗦朝东一指,“驸马爷在凝和殿前的天街上罚跪呢,不知道什么缘故,殿下快瞧瞧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5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