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55章 清光未减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宫里入冬有消寒图,宫妃们消磨时间,一笔一划描绘,描上八十一天就立春了。婉婉要等一个月,她在案上画梅,枝桠歧伸,枝头描上六朵梅花,挂在墙头天天填色,等这花画满了,良时也应该来了。

在府里休息了两天,其实很乏累,不想活动。但是太后必然知道她回京了,迟迟不进宫问安,怕太后心里有怨言。终归曾经记养在她名下,不管好赖是母女一场,她总不露面,叫人说起来自己失了礼数,回头还要落人编排。

她搁下笔,从屋里走出来,小酉正端了鸽子汤来,喋喋说这只鸽子多漂亮的毛色,脖子上一圈紫环,走路连蹦带扭。婉婉听得直皱眉头,“你说得这么周详,还叫人吃吗?”实在没有胃口,让她端走,命余栖遐准备轿子,打算进宫和皇太后请安。

名为她的府邸,进出却不自由,要想迈出大门,得过锦衣卫那一关。她前脚下台阶,后脚千户就迎了上来,向上一拱手道:“臣等奉命护卫殿下安全,殿下要往哪里去,臣即刻召集人手,为殿下开道。”

伞下的人一张冷漠的脸,清瘦,但看上去尊贵威严。她连瞧都不瞧他一眼,“大人是奉命护我周全,还是奉命监视我的行踪?”

那千户微怔了下,身子又低下去几分,“臣不敢,京城最近不太平,常有些不明身份的人作乱,东厂及锦衣卫已经在抓紧缉拿了,但京中皇亲的宅子仍旧要戍守。臣的职责是保护殿下,若有失当之处令殿下不满,殿下可回禀圣上,臣甘愿受罚。”

这小小的千户,脾气倒不小,寥寥几句,把她的话给堵住了。她打量他,刀眉鹰眼,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定力。大概当值常在太阳下暴晒的缘故,皮肤黝黑,但飞鱼服下隐藏着某种蓄势待发的力量,就像豹子,随时会窜出来,用尖利的牙齿咬穿你的皮肉。

“你叫什么名字?”

他没有抬眼,仍旧恭敬地盯着自己的鞋面,“臣金石,听殿下教训。”

她调开视线,轻吁了口气,“我要入宫,替我准备吧。”

她坐进轿子里,内侍一声清喝,绿呢轿稳而缓地开出了大门。挑帘往外看,京城有了入秋的迹象,虽然白天依旧炎热,但偶尔的一声鸟鸣,已经夹带了秋天的荒凉。她收回手,放在膝头上,恍惚想起那次去潭柘寺,和音楼一起坐马车的情景。如今自己还在,她却不知是否还活着,不过半年光景,物是人非,这辈子匆匆的,总有种放不下又抓不住的凄惶感觉。

轿子颠荡,东帅府胡同离东华门不远,到了筒子河前停下,宫里另有小抬辇来接应。铜环扶她下来,她抬了抬眼,看见一张灿烂的笑脸,曹春盎叫了声殿下,“奴婢恭迎殿下回宫。”

曹春盎是肖铎的干儿子,整天跟在他身后,干爹长干爹短的,因此出入毓德宫的次数很多,和她也很熟络。离宫半年,乍然看见相熟的面孔,还是很高兴的。婉婉笑了笑,“小春子,你又长高了。”

曹春盎眉飞色舞,“奴婢的力气全花在长个子上啦,您再晚几个月回来,奴婢能长高一筷子!”边说边上来搀扶,小声问,“殿下您在南苑好不好啊?您出降那么久,奴婢可惦记您了。”

太监就是嘴甜,婉婉说很好,问他好,又问他干爹的近况,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东边海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了,别瞧谈谨是个旱鸭子,打仗是把好手。朝廷里倒常有奏报,就是没有我干爹的近况,当初说好了我跟着伺候怹的,可怹老人家不让。”他说着苦了脸,“打仗枪炮无眼,我干爹那么矫情的人,回头沾上一点儿血沫子都要骂半天,会不会叫那些臭当兵的抬起来,扔进大海里啊?”

婉婉听得发笑,“你这么编排他,仔细他回来打你。”

曹春盎吐了吐舌头,“我又不和外人说去,殿下跟前有什么,奴婢信得过殿下。”

这么边走边说,很快到了慈宁宫前,宫门上的管事一见她,哟了一声,赶紧打发人上里头回事。婉婉绕过影壁,看见太后站在南窗前,正隔着玻璃向外张望。她心头一酸,快步进了正殿,站定了两手加额行礼,被太后拽住了。

“别,你是有身子的人,万一窝着我的外孙可怎么好!”

到底在她跟前十来年,感情多少还是有些的。娘两个都泪眼汪汪的,婉婉瞧太后,原本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现在两鬓隐约有了霜意,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来岁。

太后却不查,高高兴兴说:“在南苑都好啊?太妃待你好不好?南苑王呢?他府里有妾有子,和你一条心么?”

婉婉说都很顺遂,“婆婆疼爱我,丈夫也体贴入微。只是常想母后,前儿到了西海子,本想进宫来的,可我身子不成就,船到通州,又坐车进京来,晃得我骨头都散架了,实在支持不住,所以没能来瞧母后。”

太后说知道,“女人有孕头几个月最难熬,有的孩子乖巧,不出幺蛾子;有的孩子爱折腾,像你大哥哥,那时候叫我整宿整宿睡不好。”说罢痴痴打量她,“我的好孩子,难为你了,几千里路往回赶,你这皇帝哥子想一出是一出,现如今谁也管他不住。”

太后后来说起她和皇帝的过结,皇帝为了要立彤云为后,几乎和她反目成仇。

“彤云是个什么东西,奴才秧子,下等里的下等,这个德行怎么配当皇后?咱们大邺开国起,一朝一朝经历了十六朝,有哪位皇后不是出身世家?就连先后,好歹也是太傅的闺女,这彤云的爹是个箍桶的木匠出身,好嘛,皇上还想供这个走街串巷的泥脚杆子当丈人爹,真不怕人笑话!”太后说到焦急处,简直恨出心头血,“况且彤云是肖铎的对食儿,人家肖铎出征在外,皇帝竟瞧上了他的女人,这事儿一出,天下哗然,寒了人心,大邺还好得了么?我不叫他遂心,他就怨上我了,这两个月不来请安,也不搭理我。我这太后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不是怕天下人戳他的脊梁骨,早就除我而后快了。”

说完又抹泪,压着声儿说起荣王,“延年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暴毙,别当我不知道,还不是他指使人干的!先帝一脉断绝,皇帝就轮着他做了,他谋害自己的亲侄儿,天也不饶他!”

以往这些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听太后说起的。儿子死了,孙子也没了,她就剩一个空空的名分,还得接着让现任皇帝供养她。她不敢和他叫板,闹起来对她没有半点益处,可现在似乎表面的母子关系都难以维持了,于是她想起了病逝的先帝,还有枉死的孙子。要是他们都在,她何至于落得这步田地!

婉婉给她擦泪,劝她平静,“母后不过是一时气话,传到皇上跟前就不好了。彤云的事我也知道,母后别急,要是有机会,皇上跟前我再劝谏。母后消消火,保重身子要紧。”

太后发泄了一通,已经好过多了,但想起她和皇帝是嫡亲的兄妹,不由有些后怕。

“你们……毕竟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婉婉笑了笑,“您放心,刚才咱们只聊家常,别的什么都没说。您好好作养吧,皇上的事儿全凭他自己做主,何苦捅那灰窝子呢!”

太后欲留她用膳,她婉拒了,这宫里呆久了让她压抑,她已经没有再在这里生活的能力了。

从慈宁宫出来,刚过景运门,看见南群房后墙外站了个人,绾着髻儿,穿着豆绿色缂丝褙子,一张珠圆玉润的脸,让她认了好半天。

铜环压着嗓子说是彤云,婉婉脚下缓了缓,见她快步上前来行礼蹲安,站起身的时候眼里裹着泪,细声说:“瞧见殿下,就像瞧见我主子是一样。”

往常她们三个人常在一处玩儿,彤云出嫁那天是她和音楼把她送上花轿的,现在想起来,恍如隔世。婉婉轻叹:“彤云,好久不见了。”

彤云一迭声说是,“奴婢听说殿下今儿进宫,就赶着过来给殿下请安。殿下出降时奴婢不在京里,没能送别殿下,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会儿瞧见您……您比以前清减了,是怀了宝宝儿的缘故吧?才开始都这样,等过程子不吐了,就好起来了。”

婉婉有些惊讶,这话说得,倒像她生过孩子似的。

她可能也自觉有疏漏,忙绕开了,请她上碑亭坐坐,说有话和她说。婉婉也想同她谈谈皇上的事儿,便应下了。

暖风如织,亭子四面透风,很觉凉爽。彤云和她闲话了几句,开始变得吞吞吐吐,婉婉知道她忌讳跟前有人,便把铜环支开了。

“多谢殿下。”彤云站起身,对她肃了肃,“奴婢知道皇上给您写信了,信里说了他的心思,您瞧了,八成儿恨死我了,觉得我勾引皇上,图谋不轨。”

“确实,我乍见那封信,脑子都气晕了,可静下心来想,你必定有你的道理。”婉婉没有急赤白脸,只是静静看着她,“你说吧,我想听听你的苦衷。”

彤云低着头,似乎有些难以启齿,那鲜亮的缎子衬着她俏丽的容貌,颇有风情无限的美好。

她咬着唇,犹豫了半天才道:“我主子和肖掌印的事儿,殿下都知道,我嫁给肖掌印,不是因为肖掌印喜欢我,是事出无奈。归根结底,因由还打皇上这儿起。当初皇上打发西厂把我主子接回来,回来不久后就临幸了,那回侍寝的不是我主子,其实是我……“

婉婉愣住了,怪道那时候音楼很反常,对彤云总是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这会儿要是把前因后果联系上,真是很说得通的。

彤云涩涩看了她一眼,“后来那个太医给我诊脉,说我是喜脉,赵老娘娘一气儿闹到太后那里,眼看事儿要捂不住了,肖掌印将计就计和我结对食,是为了好把我弄出宫去。我是真有了身孕,到宫外不久就给送到庄子上去了,孩子生下来也让肖掌印的人抱走了,他是怕我有非分之想,扣下孩子,好牵制我。”她说着,哽咽不已,“殿下,您也是要当母亲的人了,您能体谅骨肉分离的痛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孩子究竟在哪儿,更不敢和皇上说。可皇上到底是我男人,我不跟着他,还能跟着谁呢。”

果真人活在世上,个个都不容易。她的这番话让婉婉对她有了改观,就像她说的,分离叫她尝够了苦,从金陵回来已然痛不欲生,如果被迫让人抱走孩子,那她大概真的活不成了。

所以还能说什么?让她和皇帝一刀两断吗?她已经够可怜的了,做得太绝,自己也不忍心。

“我明白你的苦处,先前是怨你不醒事儿,听你这么说了,又觉得你不容易。你和皇上能重新到一块儿,于你来说是圆满,至少弥补些缺憾。但你得知道,目前你的身份尴尬,皇上莫说册封你为后,就是收入后宫,也要叫人说嘴。”她沉吟了下道,“我的意思是,你劝皇上暂且缓缓,等肖掌印回来再做定夺。你在宫里这些年,懂得一个帝王最要紧的是什么。我和你的心是一样的,都盼着他好,所以暂且还请你按捺,皇上急进,你要规劝,一切从长计议为上。”

彤云裹着泪又是答应又是蹲安,她宽慰她两句,才从东华门上出来。铜环问她如何,她无奈一叹,“颇有渊源,挣个位分倒是应当的。”朝天上看了眼,日光淡了,西边堆叠起云头,好像要下雨了。

赶紧往回赶吧,她坐进轿子里,才走了不多远雷声便隆隆大作。夏天的雨势很惊人,豆大的雨点砸在轿围子上,她听见街面上有人奔走,她的轿子却依旧稳稳当当。撩起帘子看,那些锦衣卫就像树桩子一样,即便再大的风雨也不闪躲,依旧挺直了脊梁。

可怜铜环,淋得头发都散了,到家后不让她再服侍了,让她自去歇着。余栖遐传来的太医已经在府里等了半天,为她请过脉,说孩子一切安好,嘱咐她多休息,勿操劳,害喜的症状等熬过了头三个月就好了。婉婉自己找到了缓解的方法,时不时含着盐津的梅子,含得牙都酸了,但是对付作呕有奇效。

小酉笑话她,说她是属羊的,整天见她嚼着东西。这丫头总是没上没下,她也习惯了。有一天正看着书,余栖遐从外面进来,脸上神色不大好,拱手叫了声殿下,“有捷报传回,说谈谨率军大败琉球,将海上那群倭寇赶回老家去了。可是肖掌印在激战中落水,至今搜寻无果,恐怕凶多吉少。”

她手里的书啪地一声落在地上,半天没有言语。这事似乎早就在她预料之中,但真的应验了,她又忍不住揪心难过。

“落水了……消息准确吗?”

余栖遐道是,“谈谨亲眼所见。”

她颓然靠在椅背上,喃喃说也好,“不论生还是死,他都会和音楼在一起,他们比我们幸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18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