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惊芸传

作者:余三味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十章 青莲掌教

书名:惊芸传 作者:余三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4

走过石桥,木惊宇四人跟在吉光陵的身后,站到了百丈祭坛边缘,遥望着正中间的十品莲台。

隐藏在四周的八十个玉坤宫各级弟子,只是随意扫视了一眼四人,就纷纷低下头,继续协助玉虚宫掌教,镇压着不安分的蚩尤魔斧。

“师尊,弟子吉光陵回来了。”吉光陵站定后,朝着十品莲台躬身说道。

只见十品莲台原本禁闭的莲叶缓缓张开,从重现出一个身形消瘦的老者,身披雪白的长袍,端坐在莲台中央。

“吉光陵,为师着你赶回玉坤宫,和八派门人取得联系。怎么才过了一刻钟,你就回来了,可是路上遇见什么情况了吗?”

吉光陵说道:“回禀师尊。弟子走到半路时,隐约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就出去查看情况,正好遇见了赶来相助的妖冥殿二位法王,毕芸公主和木惊宇木少侠。因为担心这里,二位法王就让毕芸公主独自去通知八派门人,他们则和弟子一起回来,看看能帮上什么忙没。”

“原来是这样。”玉坤宫掌教青莲微微点头,然后嘴角扬起,看向二位法王道:“狴犴、朱厌,自从三十多年前的天道除魔后,你我三人可在没见过。今日,二位能摒弃前嫌,赶来相助我玉坤宫守护蚩尤魔斧,青莲感激不尽。”

狴犴朗声道:“青莲掌教不用如此。我们若非是顾及天下苍生,不愿让这九州再起刀兵,才联袂而来。你可不要以为,我二人是放下过往仇恨了。”

“看来,狴犴法王对以前的旧事还耿耿于怀啊。”青莲掌教缓缓摇头,然后接着说道:“说起来,我与你们二人一样,都是从上古活到现在,经历的打打杀杀不知凡几。原本以为,法王早就看破俗世,不会被仇恨蒙心了。现在看来,哎……”

朱厌拉了拉狴犴的衣衫,给他使了个眼色,然后轻笑一声,打破两人之间的尴尬:“狴犴兄在天道除魔中,曾数次落入危难。加上他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青莲掌教不要放在心上。”

“这是自然。”青莲掌教点头道:“其实,三十多年前的天道除魔,发生的突然,谁都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那样。我本不愿让玉坤宫陷入纷争,奈何当时的情况二位也清楚,想要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当年若有冒犯的地方,还请法王原谅。”

狴犴一抚衣袖,冷声道:“哼,现在看到我来帮助你玉坤宫了,才想起来请我原谅,早干什么去了?”

“狴兄,咱们来是帮助玉坤宫的,可不是和他们吵架的,你要有什么气先压着不行吗?”朱厌低声劝了几句,然后叹口气道:“我知道当年,你差点死在青莲手中。可当时的情况混乱之极,那能要了你命的一击,全凭事后猜测是青莲所为,究竟是不是还没有定论。再说了,就算是他所为,那也是无心之过,你为何不能释怀,要揪着不放呢。”

木惊宇没有想到,原本是来帮助玉坤宫抵御强敌的狴犴,会在见到青莲掌教后怒气冲冲。现在听了朱厌的话,才知道在当年的天道除魔中,狴犴差点死在青莲掌教手中。

“狴犴法王,惊宇人微言薄,本不该在此刻插嘴的。可您老人家知道,咱们是来帮助玉坤宫,真有什么愁怨,等日后在说不行吗?”

木惊宇试着劝解几句后,见狴犴并没有因为生气而打断自己,鼓着勇气继续说道:“而且,青莲掌教刚才也为当年的过错道歉了,加上他并非有意为之,法王您就放下仇怨吧。”

“而且,小子也知道,您老可能早就清楚,青莲掌教不是故意要下杀手的。要不然,就不会火速赶来帮助玉坤宫了。”

狴犴存活了几千年之久,中间不知道历经多少死亡后重生,早就对生死看淡了。他气就气在,当年青莲是趁他不备偷袭。如果真是面对面打上一场,就算死在他的手中,狴犴也不会有怨言。

三人之间的声音虽小,还是瞒不过青莲掌教的耳朵,知道了狴犴为何会生气后,站起身子朗声说道:“狴犴法王,当年在昆吴山一战,场面太过混乱。如果青莲有对不住的地方,今天就请法王出手,以报当年之仇。”

“师尊,万万不可呀!”站在旁边的吉光陵吓的慌忙摇手,然后转身对狴犴说道:“狴犴法王,你若真想出口怨气,就对着我吉光陵动手,不论生死都悉听尊便。师尊他老人家身负镇守蚩尤魔斧的重任,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随着吉光陵高呼出声,四周盘坐在八十朵莲台上的玉坤宫众弟子,不再是毫无表情,全都将眼光投到狴犴的身上。当然了,他们可没想着对狴犴出手,反而如吉光陵一般,都准备替青莲掌教受过,好消了狴犴的怒火。

“行了行了,少在老夫面前演这出苦肉计。”狴犴摆摆手,喝退了吉光陵说道:“朱厌兄说的不错,当年那杀招是从暗中袭来,想要了我的命。到底是不是你青莲做的,我还尚无定论。不过,当时再场的一众人等,只有你有这份修为。就算是你做的,估计也是无心之过吧。”

狴犴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明显有些放弃仇恨的想法了。众人闻言,全都轻松一口气,真怕狴犴会揪着此事不放。

青莲掌教说道:“哎,当年昆吴山一战中,正道与妖冥殿强者齐聚,分散在周围几十里范围内混战。我如果真对法王出手了,肯定是无心之过,并非是要暗中偷袭的。日后若有机会,玉坤宫上下必定调查当年详情,给法王一个交代。”

狴犴说道:“这事都过去三十多年了,怎么能调查清楚?只要有你青莲这句话,我就不计较了。”

眼见狴犴总算放下成见,木惊宇赶忙恭维道:“晚辈早就知道,前辈心胸宽广,不会为难青莲掌教的。”

狴犴不觉笑骂道:“就你小子聪明,好话都让你说完了,老夫不想原谅也不行了。”

十品莲台上,青莲掌教见到狴犴不再追究,心情也是大好,看向木惊宇说道:“这位少侠气宇轩昂、年少英姿,想必就是这段时间,名动九州的木惊宇木少侠吧。”

木惊宇听到青莲掌教夸奖自己,不好意思的说道:“晚辈正是木惊宇。至于您老说的气宇轩昂、名动九州,那是万万不敢当的。”

“少年人,就应该有份豪气。别说你最近的所作所为,能当的上名动九州四个字,就算当不上这份夸赞,也不用妄自菲薄。只要有这份心,就一定能有所作为的。”

木惊宇收起笑容,躬身说道:“晚辈谨记掌教教诲,日后一定努力,做一个维护九州生灵安危的人。”

“嗯。”青莲掌教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眼光扫向木惊宇的手腕问到:“我曾听凨阳子说过,你得到了一件上古神器,可否让我看上一眼?”

看到青莲掌教,想要看看木惊宇手上的上古圣器,狴犴和朱厌两人也好奇的看向他。木惊宇身怀上古神器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他曾数次施展过这件上古圣器,可见过它的人,并不知道具体的来历。而又有可能知道来历的人,又从未见过。

狴犴和朱厌这两个在上古就存在的强者,也对木惊宇手中的上古圣器好奇。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才没有开口讨要祥观。既然今天青莲掌教说出来了,自然引起二人的好奇心了。

若是换了别人讨要看上一眼,木惊宇肯定不会同意的。可青莲掌教确不同,他的本体乃是同为上古圣器的十品莲台,自然不会对九耀玄光链起贪心。

既然他想看,应该是另有深意,木惊宇岂会当面拒绝?应了声是后,将手腕的九耀玄光链从衣袖中露出来,取下来后托在手心中。

“前辈,东西我已经取下来了,应该怎么给你?”木惊宇本想亲自送过去,奈何感觉到前方的祭坛上,蚩尤魔斧的暴戾之气太盛,他哪敢踏前一步。

“你放在手心中就好,我自会取来一观。”青莲掌教说完,只见双指中捻出一朵莲花,从祭坛上空飘飘荡荡的飞到木惊宇面前。后者赶忙将九耀玄光链放在莲花上,任由它沿着原路回到青莲掌教的手中。

一直在旁边的狴犴和朱厌两人,虽然只是看了几眼,两人的心中同时一震。狴犴转过头,对朱厌轻声道:“那东西看着很眼熟,难道是……”

朱厌点点头,认同狴犴的猜测:“千年之前,九黎部族和炎黄二族,正是因为这件东西起了纷争,才导致第三次上古大战。我曾有幸见过几次,应该错不了的。”

一贯沉着冷静的狴犴,忍不住咋舌道:“这小子的福源太深厚了吧,居然将它给得到了!要不是今天亲眼所见,我说什么都不会相信的。”

朱厌笑道:“呵呵,要不是有这件东西,木惊宇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更不会成为九黎部族陷害到对象了。福祸相依,当真是福祸相依啊。”

站在前面的木惊宇,当然听见二位法王到低语声。从他们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二人不关知道九耀玄光链的过往,还深知其中的强大。只是让木惊宇稍稍安心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件上古圣器,而对自己有了杀意,打算抢夺九耀玄光链。不然的话,木惊宇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怎么去面对毕芸呢。

三人说话的功夫,青莲掌教已经将九耀玄光链拿在手中,来回翻看了数遍,然后深出一口气说道:“九耀玄光链,果然是九耀玄光链啊!想不到过了上千年的时间,我还有再见它的一天啊。”

木惊宇说道:“青莲掌教,看样子,您老人家是认得这东西了。”

“何止是认识!若不是有它为起因,我也不会从十二品莲台中幻化出来,生生世世镇压蚩尤魔斧了。”

青莲掌教目光深邃,定定的看着手中的九耀玄光链,好半天后才恢复平静,抬头看向木惊宇问道:“木少侠,你能给我说说,你是在哪里得到这件九耀玄光链了吗?”

原本,木惊宇是不想告诉任何人,诸黎部族大长老的事情。只是眼前不论是青莲掌教,还是狴犴和朱厌两人,都知道千年前第三次上古大战的旧事。若是瞒着他们不说,实在没有必要了。

点头应了一声后,将十年前,他为何会从玉箫台上一跃而下,碰巧找到了九华山中的山谷。大半年前,又在机缘巧合下放出了诸黎部族大长老的灵躯,承诺他寻找诸黎部族的后人,得到九耀玄光链的事情,又大致说了一遍。

不光青莲掌教感叹木惊宇的机缘,就连二位法王也对他的经历咋舌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