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惊芸传

作者:余三味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三卷 落悬崖误入秘境 踏江湖疑云丛生 第三章 空喜一场(持续求推荐票)

书名:惊芸传 作者:余三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4

木惊宇心头一震,连忙返身跑了回去,可石门已经紧紧闭合。而且四周石壁上,没有发现什么开门机关。显然,这石门只能从外面打开,一旦进入就无法从里面打开了。

“木惊宇啊木惊宇,要是你不能再这里寻到洞天福地,修炼成无上神功的话,可就要被困死在这里啦……”既然出不去了,他只能进入到石道深处了。

走了约有十几丈的距离后,石道两边出现了三道岔路。其中两条和这一条石道一样,都是略显狭窄。只有右手边的一条石道,比这其余几条要宽上不少。

“该走那一边呢?”

木惊宇举着火把,将这几条石道全部查看了一番。突然间发现,在石道的石壁上,各有一道深深的剑痕。

这几道剑痕,显然是有人用利剑所刻。其中,自己所处的石道和另外两条稍窄的石道,全都用古字写着一个禁字。唯有那一条略宽的石道上,刻着一个行字。

木惊宇心中是又喜有忧。喜的是,既然这里有人留下的剑痕,就说明先前有人进入到这里。忧的是,不知那人是否走了出去。又是否把这里可能出现的天才地宝,给带走了没有。

知道此刻多想无疑,木惊宇暗道“先不管这里到底有没有什么天才地宝,还是亲自查看一番再说吧。”

一路行来,石道两边不断出现新的岔路。其中有宽有窄,好在每个岔路口都有剑痕指路,正好免得木惊宇误入歧途。

等走了约摸三四里的距离后,终于有一条石道上,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剑痕。木惊宇仔细分辨了一下,刻的正是一个入字。

心思急转间,明白了这里应该就是刻字之人,进入到这里的地方了。好奇之下,进入到了这条石道中,想要看看有没有出口了。

只是在石道的尽头,同样出现了一道巨大的石门,阻挡住了去路。不过,和他所进入的石门不同。这道石门并不是镶嵌在石壁之中,反而像是被人后来运到此地,专门用来封住石道所用。

看着唯一的出路被堵,木惊宇顿时有些心慌了。定了定神后,只好重新返回到石道中,接着朝里面走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棕树火把已经快要燃烧殆尽了。就在木惊宇心情越发沉重的时候,眼前突然亮起了一丝光芒。使劲揉了揉双眼,确定不是幻觉后,木惊宇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

在石道中走了许久,他早就已经有些不安了。

一阵微风从光亮处吹来,将最后一丝火光吹灭。木惊宇将火把随手扔到了一边,暗自运起了少阳纳真经,防止有什么凶兽会突然冲出来。然后,才握紧了石斧,走出了石道。

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入眼处是一片不算太小的山谷。谷中生长的众多木惊宇从没有见过的植物,不少昆虫鸟类等各色生灵生活在其中。

七八座造型奇异的石制房屋,看似零散的分布在谷中。墙壁上早以被藤蔓缠绕布满,露出了几块斑驳的石砖。

在山谷正中间的位置,则是一座造型奇特的高大宫殿。说是宫殿,只是因为比其余几座石屋大上许多,在高大的屋顶上,矗立着一块类似狼首的石像。

木惊宇收起石斧,沿着长满杂草的台阶,走出了石洞。

“想不到,在九华山的内部,居然还隐藏着这么一个神秘的地方。看这些石屋的造型,恐怕就是上古先民的住所了。”

根据无名古籍山海经所载,在数千年前,这九州浩土上,就已经有上古先民生活居住了。只是两千余年前,生活在九州中的众多部族,不知为何突然爆发了混战。无数拥有通天神力的大能者,率领着各自的族人,互相征伐混战。最终,尽数同归于尽。只留下极为少数的一些先民,隐藏在山川湖海中,逃过了灭顶之灾。

等到天下渐渐稳定后,这才从藏身处走了出来,重新繁衍生息了。只是,这一躲就是近百年的时光。那些先民部族,早就消亡殆尽,不留一人了。

一些经历过九州浩杰的老者,根据少时听族中长者的讲述,还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些上古传说都编纂成册,流传了下来,供后人知晓。

根据书中所载,那些上古大能的修为,已经远远超过了众人的认知。别说当今众多先天之境的强者,就算是修成先天长生巅峰的修者,再他们面前也没有一战之力。

当真可称的上是传说中的仙人、圣人、神人了。

只是,这些古籍中所载的事迹,经过千年的时间,等流传到了现在,可就真的变成传说了。不仅普罗大众不相信,就连正道各派以及妖冥殿的众精怪,也是多有不信。

几位千年来,修为最高的各派掌门长老一致认为,这只是那些老者的夸大之词罢了。九州之上的普通生灵,能修成长生就已经万分艰难了。更不要说能寿及千年,呼风唤雨,劈山断海,等等一些想都不敢想的神通了。

而这九华山的由来,自然也有着上古传说。木惊宇曾经在少阳峰中,看到过一些关于它的传说。本来,木惊宇也只是当做上古先民的谣传来看。可是,今日机缘巧合下进入到了这座隐瞒的山谷,看到了这些造型奇异的石屋,才惊觉不已。

“也许,那些上古古籍中所记载的事情,莫非都是真的不成吗?”

木惊宇一边想着,一边在谷中四处查看着,想要寻找一些上古部落存在的痕迹来。

下了石阶,刚一落到地面上,木惊宇就惊讶的发现,一块比他还高半头的石碑就立在身旁。因为四周都被杂草遮挡,才没能在山洞口发现。

挥舞起石斧,将这些杂草都清理干净后,整个碑面裸露了出来。只见石碑上,同样是用利剑所刻。木惊宇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字体正和石洞中的相同,想来是同一人所留的了。

“天策难辨,日有阴缺!今我九华山日渐式微,派中先者都以损命与护山杀伐之中。而其余门下弟子,为保其身,多数改换门庭脱去华袍,弃我九华山于不顾,逃离九州去也。”

“我何箫子本是一届草民,亏得掌门无为子师尊,从流寇手中救下贱命,带回山中抚养。今见山门被毁,众门人被杀逃离,虽有心凭单薄之躯,护佑九华山不失。奈何本身修为低下,难有作为。”

“偶然间,从本门密藏的上古典籍中,知晓了九华山的众多秘闻。得知在天绝峰后的云台峰中,内藏着一座隐秘的山谷。其中,藏着上古部族褚黎一脉,所隐藏下来的一块灵石。得之可极大的提升修为,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先天之境。”

“虽然这上古之说,众人皆认为是谣传。可如今,九华山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既身为九华弟子,又蒙师尊无为子搭救教导之恩,自应承担起挽救师门与将倾之际。”

“固只身潜入云台峰中,历经月余,总得历代祖师护佑,寻得了这处传说中的秘境,得到了这块上古灵石。自此后,在谷中潜修数月,终突破至先天之境。出谷后,一举荡平宵小灵怪,还我九华一片清宁。”

“只是,这密谷本就是上古褚黎祭坛所在,不能轻易为外人所知。我既以取得其中灵石,就不能在将此处的所在告知外人,以免扰了先辈的清静。今将石洞堵死,派中所载古籍焚毁,以免再有外人误入此地。”

木惊宇细细读了下来,越看越是心惊!想不到,那传说中的褚黎部族,居然真的存在。就是不知,那一剑将华山劈为九段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了。

而且,按这刻碑之人所说,他就是八百年前,拯救九华山于危难中的何箫子了!想不到,他当年也是寻到了这里,得到了一枚上古灵石后,才大幅提升了修为,将九华山其余几峰收归门下的。

虽然木惊宇修行不过三年的时间,可也十分清楚,一枚上古灵石所蕴含的非凡意义了。

这九州苍生,能够修成无上神通,全赖于吸取天地间的灵气,不断的锻体筑基后,将这天地灵气收归己用,才能达到先天的境界。

而每一个生灵,自打出生后,就自带有一些稀薄的灵气。只不过,有些人的灵气厚重,有些人的灵气稀薄,才导致了资质的高低不同而已。

通过修炼之后,就能将体内的灵气缓缓汲取出来,尽数储存于丹田之中,随时供己所用。等到体内的灵气尽数催出,丹田中凝聚起足够的灵气后,就可以突破后天,达到先天之境了。这一时期,体内所提取的灵气并不纯粹,故而称之为真气。

等突破了先天之境后,就可以直接从天地间吸取灵气。所能控制的力量,自然要比后天要强大万分。

只不过,许多生灵体内的灵气本就稀薄混杂,难以达到突破先天之境的要求。再加上没有天才地宝来辅助自身,终其一生也只能停留在后天境界,难进半分了。

古往今来,无数的门派世家,修建在一些名山大川中,莫不是看上了这里的灵气充足,可以帮助门下弟子快速的激发体内灵气,提升修炼的速度。

像这南剑山、昆仑山、武功山、九华山、峨眉山等,具是灵气充沛之地。这才能让这些名门大派,再千年之后,成为傲视九州的一方大派了。

木惊宇现在可是既喜也忧了。喜的是,他误打误撞下,从另一条密道中,寻到了这处上古褚黎部族的所在。忧的是,何箫子将另一条密道出口给封死了,而他进来的那一天石道也被石门所阻,恐怕也难以从里面打开。

更加惋惜的是,这谷中唯一的一块上古灵石,早在八百年前,已经被何箫子取走了。现在,恐怕除了几座上古石屋,再也没有什么宝贝了。

“苍天啊,难道我木惊宇注定要一世无成,不能修成无上神功了吗?好不容易寻到了一处洞天福地,原以为能从此一飞冲天的。哪里能想到,只是空欢喜一场罢了!”

木惊宇忍不住心中的失落,仰头长啸一声,直震的天顶的落叶纷纷而落,平添了几分悲凉。

事到如今,自己被困在了这里,想出也出不去。恐怕,会被永远都困死在这里也说不定。

木惊宇悲鸣了过后,只好黯然的接受了现实。既然出不去,只好先在这里住下来。看看能不能,寻找其他的法子,离开这里了。

收拾起失落无奈的心情后,木惊宇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最近的一座石屋走去了。不管怎么说,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还是先找一个睡觉的地方在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