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惊芸传

作者:余三味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九章 落九华危机渐临 拨迷雾恍知缘由 第三十一章 褚黎部族

书名:惊芸传 作者:余三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4

“哎,这小子又陷入回忆了吧。”自从跟着木惊宇找到当初躲藏的山洞后,秦云川就发现每走过一段路程,木惊宇就会陷入深深的回忆中。显然,在他最孤苦无依、最黯然失措的这段时间,山谷中的六年光阴,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原本以为,从山谷中出来后,他的这段记忆就能能告一段落了。哪里想到,他人刚落到地面,就又是这幅表情了。

“惊宇,你……又想起了什么吗?”秦云川和木惊宇并肩而立,轻声问道。

“我记得半年前,被水流冲着从瀑布上掉下来的时候,把在河岸边洗衣服的一位大婶吓了一跳呢。她当时,还以为我是山间的妖怪呢。呵呵……”想起当时的情景,木惊宇不觉的笑出声来。

“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才过了短短数天的时间,大婶连同整个村子的人,都被突然出现的黑袍人给杀害了。”

说到这里,木惊宇刚才还露出浅浅笑意的脸上,瞬间换成了悲痛的神色。

“这些村民的坟墓就在附近吗?既然走到这里了,要不你……过去祭奠一下?”

“嗯?”木惊宇眼中一亮,用力点点头说道:“也好。这都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了,想必他们的坟头也长满杂草了吧。”

木惊宇说着,迈步就朝着记忆中的小山村走去。留下秦云川长大了嘴巴,暗自懊恼不已。无奈的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后,心中埋怨了自己一句道:“秦云川呀秦云川,你多什么嘴啊!现在天都快亮了,颜儿他们还时刻处在危险中呢。你……哎算了算了,既然惊宇有心想去祭拜一下,那就随了他的心意吧。”

西边天色漆黑如墨,而东方天际正冒出万丈霞光。两个少年一前一后,向着东边微微泛光的山村走去。而在更远的地方,九华山诸峰早已披上了朝霞,显得庄严肃穆。

本就不大的小小村落,因为没有村民居住,早就变得破败不堪了。木惊宇只是远远望了一眼,就转身朝着村头的一片空地走去,山村中所有的村民,都被他埋在了哪里。

木惊宇先是将所有村民的坟墓都清扫一番后,最后才来到大婶一家的坟头,向秦云川要过了天阳真人赐予的乾坤袋,倒出了一些干粮摆放在墓前后,又取下了腰间的酒葫芦,倒出了不少美酒。

看着酒水咕噜咕噜的渗到土里,如同被人痛饮下去后,木惊宇蹲在了地上,喃喃细语道:“大婶,大叔,春丫,我来看你们啦。知道大叔爱喝酒,特意带了些过来,您老快尝尝。”

木惊宇说着说着,就感到鼻子一酸。看面前的几十座坟墓,脑海中浮现出了爷爷和爹娘的样貌,木家村老幼的笑脸。还有龙天苜、莫云深、酒鬼、医仙,秦沐之,等等那些曾经帮助他,却最后阴阳相隔的人影来。

秦云川知道,木惊宇此刻的心情极度悲伤。默默的呆立在一旁,不愿也不敢打扰他。静静的听着他诉说和大婶一家,相处的一段为日不多,却极为温馨的时光。

木惊宇睹物思情,当把在山村中经历的一切都讲述一遍后,心情明显缓和了许多。秦云川趁势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木惊宇的后背。

“惊宇,既然你当初是从这里开始,被黑袍人一步步陷害的。那咱们今天,就从这里出发。将那

些曾经陷害你的人,一个个揪出来。不光是为了给自己报仇雪恨。也为了大婶一家,为了春丫姑娘,为了酒仙、医仙等前辈,报仇!”

木惊宇被秦云川的有力的声音震醒,目光坚毅的说道:“秦大哥说的不错,我经历的生死离别已经够多了!从师尊死后,我木惊宇就再非那个任人宰割的少年了。今天,就让我从这里开始,保护我所要保护的人,惩治那些已经伤害,或想要伤害我的人!”

“木惊宇,你真的长大了!”秦云川目视着木惊宇,正色道:“有大哥我在一旁相助,必定能兄弟齐心,可断金刚玉石,可揽天地日月!纵横九州天下,无往,不利!”

木惊宇一把握住秦云川伸出的手掌,朗笑一声道:“秦大哥说的对,咱们兄弟齐心,肯定无往不利。”

大笑过后,木惊宇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眨眨眼睛揶揄道:“小弟我怕只怕,秦大哥你有一天,会因为某些事情跟我翻脸啊。若真有那一天,只怕咱们之间,连兄弟都做不成了。”

“呸呸呸,惊宇你说的什么话!我秦云川会是那样的人吗?”秦云川装作气恼的样子,摆着脸训斥道。

木惊宇连忙陪笑道:“秦大哥说的是,全当我心口胡扯。就算天塌地陷、江湖倒流,咱们兄弟二人也不会翻脸成仇的。”

“哈哈哈~~~”

木惊宇说完,两人同时大笑出声。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朝着东边西寒渊州的方向走去。

————————————————

万里之外的幽冥鬼州,此刻的艳阳早已升到了半空中。

整个幽冥鬼州,因为地势比其余八州要高上千丈有余,本就寒冷无比。好在已经到了百灵复苏、寒风渐暖的春季,才让这一片茫茫草原,有了几分温暖的气息。

就在茫茫草原的尽头,两座山峰一左一右的矗立在地平线上。一只孤鹰从天边疾驰而过,清冷的啸声响彻天际。

顺着鹰目朝下望去,只见在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大片用黑石堆砌的族落,呈现一个圆形的阵列,分布在山脚下的草原上。

任凭高原上寒风呼啸,因为有这两座山峰的阻拦,才让这片族地保持着四季如春的景色。而从两座山峰上,融化的冰雪形成了两条河流,汇聚到族落附近。

此时早就过了清晨时光,在族落中间的硕大场地中,一根根黑色的巨木被钉在地面上。而在正东的方向,则用无数的黑色巨木,搭建成了一座高台的模样。

在高台正中央的位置,一个身穿墨色长裙,浑身挂满银饰的少女,正端坐在椅子上,观看着演武场地中央,数百名精壮儿郎操练呢。

别看这些族中儿郎的人数不多,修为大多只有化气中期的境界。可一个个展现出来的气势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尤其是数百人一同呼喊出声后,气势更是直冲天际,简直比一般的先天强者还要震慑人心。

在少女的两旁座位上,分别坐着霸名老者。他们穿着九黎部族特有的服饰,一个个面色严峻,看着场中儿郎的操练,时而扼首赞赏,时而皱眉摇首。

“圣姑,你看咱们族中的儿郎,一个个精壮强干,真有万夫不敌之勇啊。”坐在少女左手边,上首位置的一个老者,轻抚着胡须笑道。

“族中儿郎能有此气势,全赖乌洛长老您教导有功啊。樱子代表族中诸位长老,先行谢过您了。”不用说,眼前被称为圣姑的少女,正是褚黎部族当今一代的族长,金樱子了。

面对金樱子的夸赞,乌洛长老显然极为受用,微微起身施礼后笑道:“圣姑客气了。自从老族长去世后,将咱们褚黎一脉交到了圣姑手中,曾在弥留之际嘱咐过我们几个老家伙,要全力辅助圣姑,确保咱们褚黎一族能传承下去。我和几位长老,自然要齐心合力,辅助圣姑你了。”

正在倾听的另外几人,纷纷应是。

见乌洛长老提起了父亲,金樱子的眼眶湿润了起来。深吸一口气后,站起身来对着在座的几位长老,团团作揖施礼后,重新坐了下来。

虽然口中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实则心里涌起了万千念头。

本来,她的父亲身体还算硬朗,就算在活二三十年也没问题。可在五年前的时候,突然身染重疾,不过短短月余的时间,就不治身亡了。

而在那时,九黎部族在大祭司和圣姑两人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蚩尤肉身所在的地宫中。继而号召九黎上百部族,要想尽办法唤出蚩尤肉身,杀出幽冥鬼州,重现九黎一族的荣光来。

褚黎部族的上任族长,金樱子的父亲听闻后,深知如此一来,不仅会让整个九州生灵涂炭,更有可能会让平静千年,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的九黎部族,再次遭受灭族的危险!

当下不顾族中长辈的劝阻,只身去求见大祭司和圣姑两人,言明其中的厉害关系,妄图劝说两人,放弃唤醒蚩尤肉身,重出幽冥鬼州的计划。

那曾想到,从九黎圣殿回来后不久,金樱子的父亲就突然身染重疾。就算褚黎部族倾尽全力,也没能查出他所患何病,更别说对症下药了。

没过三个月的时间,老族长就病入膏肓,将褚黎交到了刚满十八岁的金樱子手中,并叮嘱族中的八位长老悉心辅佐。

在将父亲的后事处理完后,金樱子就怀疑,因为父亲向大祭司和圣姑两人进言,并且鼓动九黎部族中,几个族人众多的部落联名劝解,才会招致杀机的。

毕竟当时,在大祭司和圣姑召集所有九黎部族的族长,宣布此事的时候,不仅受到了褚黎部族的劝谏,还有其他不少部族的族长也纷纷劝诫。

考虑到褚黎部族如今在九黎部族中,也算是势力最强大的几族之一。如果会因此招到杀身之祸,也在情理之中了。

只是这些纯属金樱子的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所有,金樱子在父亲去世后,在伍玖长老的建议下,表面上顺从大祭司,一面召集族中儿郎,为喊醒蚩尤真身做准备,一面暗中调查父亲去世的真相。

经过五年的时间,总算是有了一些眉目。父亲托付给她的八位长老,看似都全心全意的辅佐自己,实则分成了三派。

这第一个派系吗,自然是以伍玖长老为首,遵从老族长的嘱托,全力辅佐自己。第二个派系呢,则是以乌洛长老为首,不断向她施压,配合大祭司和圣姑两人,实施唤醒蚩尤真身,重出九州的计划。

而处于两个派系之间的三位长老,则是摇摆不定。既想让褚黎部族重新屹立在九州,由担心万一失败了,会让整个部族再现灭亡的危险。五年来,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

经过金樱子的暗中调查,感觉父亲突然身染重疾,正是和以乌洛长老为首的一派有关。

正在金樱子左右为难的时候,大祭司和圣姑已经完成了部署,命令古里长老率领族中精锐,先一步到九州中设计去了。

被圣姑认命为整个九黎部族中亚姑的金樱子,只能无奈的听从调遣,跟随古里长老到九州中走动。恰巧碰到了木惊宇,这个在族中古书中预言的,可以挽救整族命运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