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明朝做昏君

作者:纣胄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击异己

书名:回到明朝做昏君 作者:纣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给人当狗不愿意,自己的官帽子也不愿意摘下,那么就只能想别的办法。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

在骆思恭看来,自己缺的就是在皇上面前有一个能替自己说话的人。

那么,倘若把这个短板给补上,自己就能够和魏忠贤正面竞争。

自己既然做不到在皇上面前说话,那就索性找一个合作伙伴。

在骆思恭看来,最合适的这个人就是陈洪。

现在朝野内外谁都知道,皇上最宠幸的两个太监,一个是东厂厂公魏忠贤,另外一个就是秉笔太监陈洪。

自己和魏忠贤是竞争关系,陈洪陈公公和魏忠贤也是竞争关系。自己两个人都和魏忠贤是竞争关系,那么就存在了天然的合作基础。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这样的情况下,骆思恭觉得两个人会一拍即合。

如果两个人达成了合作,那么在皇上面前自己有陈洪,在皇宫外面。陈洪可以有自己。双方通力合作,绝对可以压制魏忠贤。

“陈公公,”骆思恭走到陈洪身边,笑着说道:“看公公的气色不错,想来是有什么好事情。如果家里面有什么喜事,一定要告诉下官,下官一定奉上一份贺礼。”

笑眯眯的看着骆思恭,陈洪开口说道:“咱家倒是没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不过看大人应该会有喜事。倒是咱家在宫外有时候会有一些事情,如果求到骆大人这里,还希望骆大人不要推辞。”

听了陈洪的话,骆思恭秒懂,笑着说道:“陈公公放心,下官一定尽心尽力。”

两个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

对视一眼就可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骆大人,咱们还是别耽误太久。陛下还等着召见你呢。”陈洪摇了摇手中的拂尘,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骆思恭则是对陈洪抱了抱拳,然后笑着说道:“多谢陈公公。”

两个人一起走进了乾清宫。

朱由校看了一眼走进来的骆思恭,摆了摆手示意他免礼,直接开口问道:“可是朕交代的差事有了结果?”

骆思恭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道:“启禀陛下,的确是办好了。臣已经找到了陈可道,人也已经带到京城来了。”

听了他的话,朱由校顿时面露喜色。

人终于来了。

没有丝毫的犹豫,朱由校直接说道:“把人带进宫来吧。”

骆思恭顿时一愣。

他没想到陛下居然要召见这个陈可道。

原本他以为陛下会把这个人交给自己,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虽然心里很想问一问,可是他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的。

“是,臣马上就去安排。”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一声,骆思恭就退了出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朱由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对于接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朱由校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玩弄权术,对一个皇帝来说是悲哀,可自己恰恰就要玩弄权术。

在大明朝的这些个皇帝当中,权术玩的最好的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以藩王之身,入京继承皇位,可以说当时的形势非常复杂。

正德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朝中的臣子们也都不是嘉靖皇帝的自己人;没有人支持他,何况先帝遗留下来的外戚也都还在。

可以说整个皇宫之中,或者是整个朝堂之上,不可不谓前狼后虎。

在这样的情况下,嘉靖皇帝的选择并不多。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算得上是宽阔的帝王路。

自己现在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

幼年登基,老爹提拔的东林党专政,谁听自己的话?

或许东林党是想做事,但是他们想做的和自己想做的肯定不一样。

如果自己用他们,那么听谁的?

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不做,你能怎么办?

无论是这一次的熊廷弼案,还是自己找来的这个陈可道,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权。

在朱由校的眼里面,什么东林党、什么阉党,或者是齐浙楚党,根本没什么分别。

之所以对东林党下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现在当权。

如果自己晚穿越几年,当权的是魏忠贤的阉党,那么自己肯定就对阉党动手了。

一方面是朝中正在查办的案子,另外一方面是道统之争,其实朱由校对其两方面都不感兴趣。

朱由校感兴趣的只是收权,就像当初的嘉靖皇帝一样。

嘉靖皇帝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

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继嗣”,要求世宗改换父母。

当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责廷臣之非,提出了“继统”的理论。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关于名分的争夺,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隐藏在深处的,其实是关于权力的争夺。

在朱由校看来,将嘉靖皇帝迎接到京城的那些臣子,他们想要控制嘉靖皇帝。而嘉靖皇帝不甘心,自然是要反击的。

他选择的反击就是大礼仪,这也是皇帝惯用的做法。

如果在朝政上展开争夺,通常会出现新的问题,致使朝政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影响江山的稳固。这是皇帝不能接受的。

通常情况下皇帝会选择废除皇后或者是更换太子来作为战场。一方面排除不听话的臣子,另外一方面则是选出听话的臣子。

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不是皇帝的名分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站队问题。

这次朱由校干的事情也一样。陈可道的李贽学说,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员他们争。

自己要用李贽的学说,有反对的官员,就罢黜;听话的官员,就留下。

东林党的结党营私案可以把一些官员直接装进去,不需要去查什么东西,也不需要费心力给他们安什么罪名。

这样双管齐下,可以把权力收回到自己的手里面。

至于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或者是其他党派,朱由校根本就不关心。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朝堂上的这些人,愿意跟着自己干的,那就留下;否则就滚蛋。

这不是什么党派之争,也不是什么道统之争,就是明明白白的打击异己。

如果非要说,那这是路线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