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章 《德经》和《道经》

书名:穿越182年 作者:布鲁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因此,真正的忠诚,是智者与明君之间的默契共舞,是光与影的完美交织。

它要求双方皆具备超凡的洞察力与判断力,方能成就一段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反之,若无此二者,忠诚便如失去方向的孤舟,或随波逐流,或触礁沉没,难以抵达理想的彼岸。

赵云随即又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对世态的洞察与深沉的思索:“义之一字,吾辈当视为明灯,引领人心向善,而非沉溺于狭隘的江湖义气之中。

试想那羌胡与匈奴,其众虽勇猛,却常以劫掠我族百姓为乐,于他们而言,遵从单于之令,是忠亦是他们眼中的‘义’;彼此间抢掠共战,更被视为兄弟间的情义彰显。

然而,这样的‘义’,果真可取吗?”

关张二人闻言,眉头紧锁,似是在心中细细咀嚼这番话。赵云继续说道:“他们追求的,不过是私欲的满足,物质的堆砌,却忽略了真正的‘大义’与‘正义’所在。

正义之心,非凭空而生,它根植于每个人的德行与道行之中,是对世间万物公正无私的体察与守护。

若以掠夺他人为生,以满足一己之私欲为‘义’,那无疑是对‘义’字的极大亵渎。”

如此一番对话,不仅是对“义”的深刻剖析,更是对人性光辉与阴暗面的细腻描绘,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股温暖而又坚韧的力量,引领着关张二人一同思考何为真正的道义,何为值得追求的正义,何为真正的忠,何为正确的孝。

这时赵云缓缓道,二位哥哥,现在的《德道经》古籍,却已历经七百余处改动的《道德经》,而非武帝之前广泛流传的《道德经》。

最原始的《德经》和《道经》才是老子智慧最纯粹、最原始的脉动。

现行的《道德经》虽亦蕴含深邃哲理,但其文字与老子初著时的《德道经》相比,宛若两朵并蒂而开的莲,虽同根同源,却各有千秋,韵味迥异。比如: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若可言传,便非那恒久不变、深邃无垠之大道;名,若可界定,亦非那恒定如一、包罗万象之真名。老子说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还需要在书外去悟。

改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原文:大器免成。强调自然造化。

宛若一幅自然天成、不加雕琢的画卷铺展眼前,它颂扬的是宇宙间万物依循自然法则,无需人为刻意雕琢,自能成就非凡之美的境界。

这不仅仅是对自然造化的赞美,更是对顺应天性、无为而治生活哲学的深刻诠释。

改后:大器晚成。强调认为培养塑造成。

虽一字之差,意境却大相径庭。它仿佛将一幅精心布局、历经岁月磨砺,强调的是人为的努力与时间的沉淀。

原文:曲则金,枉则定。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超脱与智慧的光辉。

它不仅仅是告诫世人,放下身段,以谦逊之姿方能彰显最高贵的品格;

更深刻的是,倡导一种换位思考的艺术,唯有心中能容他人之天地,方能于纷扰世事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和谐,从而安邦定国,四海升平。

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越自我,以大局为重的博大胸怀。

改后:曲则全,枉则直。强调委曲求全。

于尘世中躬行谦卑,是将自我之光芒内敛。这是扭曲自然人性。

原文:致虚极,守情笃。

从“情”到“静”的转变,仿佛晨曦初照,驱散了心中的迷雾,引领我们步入一片清宁之境。

它教诲我们,追求心灵的极致纯净与自由;坚守这份宁静,是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念与追求,不受外界纷扰所动。

改后:致虚极,守静笃。

使心归于无垠之宇宙,万籁俱寂中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

在这浩瀚宁静之中,栽种下一颗坚韧不拔的心莲,任凭世事如何变迁,那份沉静与坚守,如同磐石,不可动摇。这里没有情,直接强入静。

原文:执今之道。

今日之道包含了古之道,今日之道从古道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现在、重当下、重现实。

改后:执古之道。

让我们汲取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与智慧,以此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也是为何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原因,因为我们遵从的规则已经不能喝当下相适应,严重限制和制约了思想的进步。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二位大哥,有机会我以后送你们原本的《德经》和《道经》吧”。

闻毕,关羽神色凝重转为豁然开朗,他沉声道:“贤弟所言,令关某茅塞顿开。多年沉浸《春秋》经义,却如雾里看花,未得精髓。

今朝得闻贤弟一番高论,恍若晨钟暮鼓,振聋发聩,胜却关某数年苦读。请容关某以拳拳之心,行此大礼,以表感激之情。”

言罢,他身形微倾,双手紧握成拳,缓缓举至胸前,继而深深一揖,目光中满是对赵云才情与见解的钦佩。

关羽凝视着眼前英气勃发的青年,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好奇与敬意,缓缓问道:“敢问兄弟尊姓大名,何方神圣?”

赵云心想:看来这是忽悠成功了,嘿嘿……

赵云闻言,拱手一礼,声如洪钟却又不失温文尔雅:“在下常山真定人氏,赵云,字子龙,自幼师从枪神童渊门下习武。身旁这位,乃是我同门二师兄,张任,张公义,亦是武艺超群,智勇双全。”

言罢,赵云又向张任投去一抹温煦的笑容,以示介绍。

关羽听后,心中暗自赞叹,随即也自报了家门:“关某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士。”他的话语间有武将的豪迈,又不失文人雅士的风范。

此时,一旁的张飞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大步上前,声若雷鸣:“俺乃张飞,张翼德是也!这方土地,便是俺家庄园所在。俺虽是个杀猪宰羊的粗人,却也懂得英雄相惜之理。

看兄弟你谈吐不凡,定非池中之物,何不随俺到庄上,痛饮几杯,共叙天下大事?”

张飞的话语直率而又不失细腻,透露出他对赵云才华的赏识与结交之意。

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瞬间,彼此间已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赵云心想:张飞此人粗中有细,听了这么多,自己把关羽都忽悠了,张飞此时虽然才15岁,但是必须顺手也给收了,这正是主角的光环嘛,嘿嘿……

赵云目光自然而然地流转至关羽,嘴角勾起一抹温文尔雅的笑意,言道:“今朝我等相聚,实乃天赐良缘,何不携手同往翼德兄的庄园,共叙一番风月?”

张飞闻言,豪迈大笑,声如洪钟:“此言极是!红面美髯的关云长,一同前往,岂不快哉?”

关羽闻言,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悦,他轻轻捋了捋长髯,沉声道:“翼德兄,直呼云长之名即可,何必添那‘红脸’二字,平添几分戏谑?”

张飞哈哈一笑,眼中闪烁着顽皮的光芒,挑衅之意溢于言表:“云长面如重枣,乃英勇之象征。若你能一展神力,搬动我庄前那千斤石磨,小弟自当谨言慎行,日后绝不再提‘红脸’二字。”

此言一出,空气中似乎弥漫起一丝微妙的对决气息,却又被周围的欢声笑语轻轻化解,几人相视一笑,脚步轻快地前往张飞庄园,一场关于力量与情谊的较量,悄然在兄弟间铺陈开来。

关羽淡然一笑,轻描淡写地言道:“此等小事,何足挂齿?”言罢,只见张飞大步流星上前,双臂肌肉虬结,犹如铁铸,竟毫不费力地将那沉重的磨盘双手擎起,稳稳当当地封住了井口,其力之巨,令人咋舌。

关羽心中暗自赞叹,这黑面汉子张飞,果真是力能扛鼎,非同小可。

他随即深吸一口气,周身气势为之一变,袍下的身躯仿佛燃烧着不灭的战意,双手紧握磨盘边缘,肌肉绷紧,青筋毕露,脸色由红转紫,显是已竭尽全力。

片刻喘息之后,关羽猛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手腕一拧,力量如江河决堤,磨盘竟被他缓缓举过头顶,目光炯炯,望向张飞,两人之间,一股英雄相惜的豪情油然而生。

张飞见状,爽朗大笑,声震屋瓦,如同雷鸣般响彻云霄:“哈哈哈哈,云长兄果真好身手,真乃当世豪杰!”

言毕,他自井中轻巧一提,一大块鲜嫩的肉便跃然手中,随即转身对一旁侍立的下人豪迈吩咐:“速去准备上等酒肉,今日我兄弟几人定要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正是,公子。”话语间,一名下人恭敬地接过沉甸甸的肉块,身形敏捷地穿梭于人群,直奔庄内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