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暗棋 第42章 郢山露怯闹尴尬,会见荼州各郡守

书名: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咱们今天去郢山郡,和郢江郡一样,两个郡都在郢山南面。只不过郢江郡靠近郢江,郢山郡更靠近郢山,正因如此,两个郡的名字也是依靠这个命名的。”

李景浩丝毫不敢懈怠,从上车开始便一路介绍着郢山郡。

薛沛林摆了摆手道:“这些基本的就不必说了,老夫本就是郢江郡的人,来的路上也将这荼州几个郡的大概方位跟裴大人介绍过了。”

李景浩白皙的脸瞬间红了:“抱歉,那,不知二位大人还想了解些什么?”

顾七问道:“郢山郡的郡守,你可认识?”

李景浩道:“算是认识,郢山郡的郡守名唤陈润生,年纪比我稍大一些。”

薛沛林捋了捋胡须,笑了起来:“老夫还在郢江郡的时候,郢山郡的郡守叫陈士洁。”

“薛大人口中的陈士洁陈老先生,正是陈润生的祖父,如今老人家已经有八十高寿了。”

“难怪,”薛沛林喝了口水,感叹一声:“时间过得真快。”

突然,他似是想起什么,探着身子冲李景浩问道:“如今这祁水郡郡守,可还姓顾?”

顾?

顾七睁大眼睛,望向李景浩。

李景浩面露疑惑:“不是,祁水郡郡守乃是周护。”

薛沛林叹了口气:“是了,顾家怎么会还有人呢...”

许是听到了同样的姓氏,加上之前赵德勋说过,同姓之人,往上数几代,许是同宗。

顾七对薛沛林口中的顾大人,很是好奇:“薛大人刚刚为何说,祁水郡郡守姓顾呢?这位顾大人,现在何处?”

薛沛林摇了摇头:“不在了。”

顾七和李景浩对视一眼,他和顾七一样好奇。

晏楚荣坐在角落,缓缓开了口:“想必是遭了难。”

薛沛林沉默一阵,沉重道:“算是吧。这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当时祁水郡郡守叫顾远,对治水颇有见解,我在他面前,也顶多算一知半解。”

见薛沛林又陷入沉默,顾七忍不住追问:“后来呢?”

“后来,”薛沛林望着前方,忆道:“他想凿山修渠,不料在凿山之时出现坍塌,数百条人命被埋在山下。先皇盛怒,于是...”

“满门抄斩?”不等薛沛林说完,顾七就猜到了结局。

薛沛林眼眶聚泪,点了点头:“当时水涝旱灾严重,先皇对顾远给予厚望。可惜失败了,一时间民愤四起,为平民心,只好...”

“唉。”顾七叹了口气,不知为何,心里闷闷的。

“吁——”

马车停了下来。

“大人,到了。”车夫在外面喊了一声。

众人依次下车,见一男子身穿官服站在车前。

李景浩走上前去,二人相互行礼寒暄。

“这位是薛大人,这位是裴大人,都是从国都来的。”

那人浅鞠一躬。

随后李景浩又道:“二位大人,这就是郢山郡郡守,陈润生。”

陈润生比李景浩年岁稍长,个头比李景浩要高些,身体也更壮实。

陈润生道:“二位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若不嫌弃,可到寒舍歇一歇。”

顾七仰头看了看天,碧云万里,微风不燥。

薛沛林指着郢山的方向:“眼下未到晌午,不如先去郢山看看。”

陈润生笑道:“既如此,咱们且先去郢山。”

随后在身旁小厮耳边交代几句,小厮点了点头,一路小跑离去。

一群人行至郢山附近。

沿着郢江放眼望去,只见河道越来越窄,到这郢山脚下,水位比先前更高了些。

陈润生指着两座大山中间的缝隙道:“这郢江啊,一路朝着西北方向流淌。上游多庄地,土壤松散,卷了不少到这里来。偏到了这郢山附近,河道变窄,尤其是这两山之间,仅有六七丈宽,一下就把这郢江水堵在这了。”

陈润生领众人朝山涧走,远远望去,江上浮着几条船,两边岸上也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群。

走近一看,三五人一组,正用力朝着岸上拽什么东西。

“这是在做什么?”顾七指着眼前几个壮汉问道。

陈润生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李景浩凑了上来,轻声解释道:“这是在清淤。”

薛沛林没有说话,显然,顾七问了个愚蠢的问题。

顾七尴尬地笑了笑:“这么大阵仗,倒是第一次见。”

薛沛林道:“再往前走走吧。”

到了山脚,郢江水已经浑浊不堪,顺着山涧继续向下流淌。

“唉。”薛沛林叹了口气。

陈润生小心扶着薛沛林,宽慰道:“今二位大人来了,定会有妥善对策,届时我等将全力配合,慢慢会越来越好的。”

忽然眼前一黑,顾七险些摔倒。

“裴大人小心!”李景浩忙上前搀扶。

“没事。”顾七摆了摆手。

晏楚荣往顾七嘴里塞了两颗蜜饯:“她早起没吃东西,走这一路耗费不少体力,无碍。”

说完,晏楚荣架起顾七的胳膊,朝李景浩道:“我来吧。”

扶顾七到旁边坐下,又从袖中掏出颗蜜丸,和水服下。

其余几人凑了过来,陈润生抬头看了看,道:“眼下已是晌午,想必大家也都饿了。不如先回去吧。”

薛沛林点了点头:“也好,吃点东西,下午咱们再去连山郡看看。”

顾七向晏楚荣递了个眼色,晏楚荣会意,开口道:“裴大人身上还有伤,不宜过度劳累。”

既然要演戏,当然要做全套了。

顾七皱着眉头,做出一副随时都要晕厥的样子:“我没事,休息一下便好。”

李景浩面露担忧,开口道:“不然明日再去连山郡吧,也不急于这两日。”

薛沛林有些着急,但见顾七如此孱弱,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点了点头。

陈润生在府邸备了午膳,待赶到之时,早已饥肠辘辘。

虽比不上刺史府的珍馐美味,却也将席面上的饭菜一扫而光。

饭后,晏楚荣借配药之由,出了府。

余下几个人入正厅喝茶,又谈起治水之事。

陈润生道:“若想要郢江水顺利下引,不是件易事。上游郢江裹挟了大量沙土,堵在下游,久而久之,郢江郡的地势会更低,最终形成洼地,粮食种不得,百姓也活不下去。若能解决上游的麻烦,郢山郡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现在还不了解荼州全貌,更别谈治水对策了。”顾七将茶盏放下,看着陈润生道:“想来荼州各郡守都对自己所辖之地了解甚深,不如咱们分头行动,我与薛大人沿着郢江看看情况,各位郡守大人绘制出一份地形图来。”

“甚好。”薛沛林笑着承应:“本来是打算让李大人完成地形绘制,但现在想来,六个郡如此之大,若一人绘制,耽误的时间太长了。更何况李大人对其他郡也不熟悉,不如就依裴大人所说,由各个郡守绘制地形图。”

陈润生看了看李景浩,开口道:“这不是问题。我即刻启程去其他几个郡,让他们来这边汇合。”

李景浩见陈润生起身,自己也站了起来:“我同润生一起去吧,二位大人且在此休息,我们去去便回。”

顾七起身道了声:“有劳。”

目送陈润生和李景浩出了院,顾七与薛沛林相对而坐。

顾七复端起茶盏,浅饮一口:“薛大人可曾想过,这陈润生和李景浩,明明心有成算,为何两个郡到如今都没有付诸行动?”

薛沛林面色一沉:“想必是有人阻挠。且阻挠之人,必在这郡守之上,除了冯睿,再也没有旁人了。”

姜还是老的辣,才说了一句,薛沛林就反应过来了。

“你是如何推断的?”

顾七抬头望着薛沛林,憨笑道:“晚生哪会推断,都是李大人说的。”

薛沛林仍旧存疑:“赵德勋突然回都,也是你安排的?”

顾七忙摆了摆手:“薛大人误会了,是他自己说,要回都复命。我初出茅庐,哪有这么大的本事。”

他不再执着于此,严肃道:“若冯睿从中作梗,只怕此次治水,不会顺利。”

“且等等吧,”顾七收起笑容,轻声道:“咱们动作慢一些,等赵兄弟回来再做安排也不迟。”

一个多时辰过去,陈润生和李景浩方带着几位郡守匆匆赶回。

二人齐齐步入厅中,陈润生不苟言笑,透着一股成熟稳重,而旁边的李景浩笑逐颜开,一副心无城府的模样。

“薛大人,裴大人,我来介绍一下,”李景浩擦了擦鼻尖上的细汗,依次介绍道:“这位是连山郡郡守,胡宇杰;这位是镜湖郡郡守,袁修;这位是望江郡郡守,曹志。”

陈润生补充道:“祁水郡郡守,周护,今日恰巧出去了。明日我再去府上,跟他详谈。”

薛沛林“嗯”了一声。

依次打了照面,简单寒暄几句,便入了正题。

几个郡守里年岁最大的,要数镜湖郡郡守,袁修。

他看上去约三十五六,余者看着也才二十出头。

李景浩是这几个人里最小的,比顾七也才大了几岁。

有薛沛林在,自然不用顾七多言。

她只静静坐着,听各个郡守简单描述了一下情况,提起治水,每个人都有不周全的想法,将意见汇总,发现集中在了两个地方:

其一便是陈润生所说的上游治理,也就是李景浩所在的郢江郡。

其二,便是袁修所在的镜湖郡。

“镜湖郡内有一湖泊,名唤镜水湖,郢江水入了这湖,就再也没出去过。”袁修坐在薛沛林右手边,介绍起镜水湖来。

顾七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虽然想问,又恐闹出笑话,只好作罢。

倒是李景浩在旁边开了口:“说来奇怪,这湖并没有开凿修渠,水流无法下引,却始终能够保持水面平衡,不会溢出,更不会干涸。”

薛沛林见多识广,解释道:“想必这湖的下面,通着外面的河流,才会有这种情况。”

陈润生思索一番:“若是强行开凿修渠,将湖水下引,对这湖可会有影响?”

薛沛林回道:“不会,若通着外面的大河,水位会处于一个持平的状态。但湖水下引谈何容易啊。”

“没错,”袁修接过话来:“可别忘了,镜水湖后面,便是祁山。虽说山体不高,可成片挡在那,绕山修渠,劳民伤财不说,更怕水势不可挡,淹了周围的庄地。”

顾七顺势道:“那就凿山呗。”

没想到,自己刚开口,便引起轩然大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