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暗棋 第32章 初五各奔东西路,详问荼州水患情

书名:女宰辅 作者:何必猜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入夜,红彤彤的灯笼,把院子照得亮堂堂。

顾七燃起屋内的几盏灯,向床上望了一眼:元哲还在睡觉。

自己在桌前坐了一会儿,见小太监拎着食盒沿着石子路走过来,便起身出去迎接。

“怎么比往日的沉些?”顾七接过食盒问道。

小太监答:“殿下今日去御膳房,要了一些蜜饯、点心,陛下还让御膳房准备了一些干粮,都在这里了。”

“哦,多谢公公了。”

看着小太监离开,顾七拎着食盒往屋内走。

进了屋,元哲已经坐在桌前,喝起茶来。

“殿下,您什么时候起的?”

元哲眼角带笑,从顾七手中接过食盒,将里面包好的蜜饯、点心拿了出来:“这些是给你的,去了荼州,可没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多谢殿下了。”顾七不客气地将东西揽过来,悉数放到行囊中,有了这些,吃药的时候能好咽点。

“这些是谁准备的?”元哲将饭菜取出,发现底下还有一层,里面放着少许干粮。

“这些是陛下准备的。”

“哦。”元哲坐了下来,手中拿着筷子发呆。

顾七喝了口粥,开口问道:“殿下,此次回青州,可有人护送啊?”

元哲回过神来,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没有。”

顾七看出了他的防备,却丝毫不在意。

装傻,是接近元哲最好的办法。

她大口嚼着菜,口中含混不清地说着:“殿下,若您安全到了青州,麻烦派人传来一封书信,也好叫臣安心。”

“你安什么心?”

“当然是关心殿下您了!您对臣这么好。”

元哲眯了眯眼,悄声道:“那你可愿做本王的人了?”

“这话说的,”顾七拿起一个猪蹄边啃边道:“臣跟殿下,难道不是在同一阵营么?”

“呵,只要你不算计本王,就烧高香了。”

顾七瞥了他两眼,不再接话。

正月初五,站在宫门口,耳边尽是轰隆的鞭炮声。

常彬拍了拍顾七的肩膀:“好朋友,一路保重。”

顾七学着他的样子,笑道:“你也是。”

元哲牵马走近,整了整顾七的衣领:“一路顺风,保重身体。”

许是昨夜没休息好,元哲的声音有些沙哑。

顾七深鞠一躬:“殿下也是,臣就此拜别。”

“嗯。”

二人就此分别,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薛沛林在前面的马车里向外望了一眼,见顾七上了车,放下帘子。

马车吱呀朝着西街驶去,顾七掀开帘向后看。

常彬站在原地挥了挥手,元哲早已离去,只看到了他挥鞭的背影,和马蹄卷起的细尘。

街上的百姓,身穿新衣,喜气洋洋地走街串巷,几个小孩在角落,拿一根长长的熏香,试图点燃眼前的炮竹,只听“砰”得一声,炮竹炸开,孩子们拍手大笑。

顾七擦了擦眼角的泪,长舒一口气,缓了缓压抑的心情。

经过同盛镖局,看到镖局大门贴上了福字和对联,大门却紧闭,看来还未接生意。

街上的人比往常要多,马车只能缓缓前行。

“薛大人,一路保重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顾七换到另一边,掀开帘,见柳纪纲站在柳府大门口,跟薛沛林拜别。

柳湘凝站在旁边,见到顾七,微微行礼:“裴大人,一路保重,照顾好自己。”

顾七笑道:“你也是。”

再往前,好像是晏楚荣的府邸。

顾七向前望着,晏楚荣站在门口,手上拎着一个包袱。

“我还以为你去了济善堂。”

马车并未停下,晏楚荣只好迈起大步,跟着往前走:“这个给你。”

顾七接过他递来的包袱,问道:“这是什么?”

他笑道:“吃的,怕你路上饿着。”

“谢了,”顾七将包袱放到腿上,冲他挥了挥手:“你快回吧。”

晏楚荣非但没有听话,反而伸手扒住了车边:“路途遥远,恐不太平。如果遇到危险,切记,保命要紧。”

顾七用力点了点头,他这才放心,双手一松,站在原地不动了。

从白日出发,到黄昏将至,队伍才停了下来。

“裴大人。”帘子被薛沛林从外面打开。

“薛大人。”

薛沛林搓了搓发凉的手,说道:“天色已晚,不如我等就在此留宿一晚,待明日天亮再出发。”

顾七向外望了望,笑道:“既如此,我去喊人扎帐子,今晚在此休息。”

晚上的风有点野,吹得人头痛。

“薛大人,”周围一片漆黑,顾七突然有些害怕,只好拽住薛沛林道:“这里,不会突然跑出猛兽吧?”

薛沛林笑道:“裴大人不必担心,这里是官道,方圆几百里都会特地清理,不会有野兽出没。”

“哦。”听了薛沛林的话,稍稍放下心来。

车夫找了个背风的地方,燃起篝火,几个小厮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干粮,顾七和薛沛林则单独在火堆前闲聊。

“听闻薛大人家乡就在荼州?”

“对。老夫本是荼州郢江人,此次咱们要去的地方,正是郢江郡。”

“郢江郡,大概是个怎样的情况?”顾七啃着手上的肉干,聚精会神地听着。

薛沛林从篝火中抽出一根细长的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荼州多山丘,这些山丘虽不高,却多连在一起,为方便治理,干脆以群山为界,分了六个郡。荼州地处泽州西北方向,泽州的奉江流到荼州地界,被唤作‘郢江’,而荼州东南方向的这个郡,被称为‘郢江郡’,而郢江郡边界的山,被唤作‘郢山’。”

借着火光,顾七将他画的图看了个大概,荼州六个郡相对分散,再加上有群山阻隔,想必出行也是非常困难的。

薛沛林用树枝戳着郢江郡的位置,继续说道:“你应该也看出来了,郢江郡处于荼州东南,这里地势高,如无意外,郢江会一路向西北方向流淌,但到了这里!”

顾七顺着薛沛林指着的方向看去,开口问道:“这郢山有何不妥?”

薛沛林答:“郢山中间有山涧,郢江水直接通过山涧向外流淌。但此处狭窄,加上郢江在流淌之时卷带着不少的泥沙,最终堆积在这里。”

许是自己平日看多了裴启桓的治水论,加上誊抄了治水详策,多少懂了点河道治理的都东西。

薛沛林说的话,如今竟能听懂。

于是顾七也抽出一根树枝戳向郢山的山涧处,道:“久而久之,泥沙下沉,在山涧堆积,郢江水流不下去。若此时再遇到连日暴雨,怕是郢江郡要被水淹了。”

“没错。”薛沛林点了点头,对这个后起之秀,怀揣了更多的期望。“首先被淹的,便是靠着郢山的郢山郡,随后便是郢江郡。西北的其他几个郡,吃的都是郢江水,这里一堵,后面的就会闹旱灾。”

“薛大人的意思是,只要解决了这郢江郡的问题,后面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薛沛林听完,摇了摇头。

顾七又糊涂了。

“郢江水到了这里,”薛沛林指着西北倒数第三个郡说道,“便不往下走了。”

“这是为何?”

薛沛林叹了口气,拿着树枝在这个郡内画了一个圈:“这里,有个湖。”

“薛大人的意思是,郢江水入了这湖,便不再向下?”

“对,”薛沛林答道:“裴大人有所不知,这郢江本就跟泽州奉江是一体,泽州多平原,到了荼州,水中混着泥浆,再入这湖泊,直接导致湖泊水体受损,水质差,还总散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顾七懵了,荼州与泽州虽说离得近,但实际上相距甚远,想不到竟还有这种联系。

顾七嘟囔道:“难怪陛下会安排柳大人前往泽州。”

薛沛林盯着地上的图,皱着眉头道:“不错,泽州多河流,基本都是从奉江分出去的。奉江又一直延伸至荼州,可见这泽州与荼州治水的关键,便是奉江。你已拟好治水详策,柳纪纲和那位翰林学士虽然看不懂,但处理一些基础之事还不在话下。陛下让你来荼州,是为了看一看荼州的情况,好有个对策。”

听到薛沛林的话,顾七开始犯愁。

裴启桓的治水论上,并未有提及泽州和荼州的联系,且这荼州如此复杂,自己又没有半点治水经验,只怕身份会遭人嫌疑。

薛沛林抬起头,见顾七一筹莫展,笑了两声:“裴大人不必如此,老夫在荼州生长,对荼州了解甚深,却依旧没有合适的治水对策。急是急不来的。”

顾七干笑两声道:“薛大人经验丰富,又在这荼州土生土长,一定有很多计划,届时晚生愿全力配合。”

薛沛林摆了摆手:“论治水,老夫可比不上裴大人你。此次治水,裴大人不必有顾虑,咱们通力合作,定能解决百姓吃水的问题。”

顾七尴尬地笑了笑。

夜更深了些,顾七扯了扯身上的大氅,冲薛沛林道:“薛大人,天色已晚,不如我们早点歇息吧,明日还要继续赶路。”

薛沛林将树枝扔回火堆,双手拄着膝盖想要站起来,顾七见他上了年纪,恐起身费劲,便向前迈了一步,扶他站稳。

薛沛林笑道:“老了,多走两步骨头都发酸。”

“薛大人还是要保重身体为要,不要太过劳累了。”顾七搀着薛沛林往帐篷方向走,顺便招呼小厮将这边的火堆弄灭。

送薛沛林回到帐中后,叮嘱了小厮几句,自己也入帐休息。

外面的风吹得“呜呜”响,里面倒是暖和一些,才刚躺下不久,忽觉小腹一阵绞痛,下身有些异样。

糟了!难不成这个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