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作者:郑家老二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四百四十三章 打的更快

书名: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作者:郑家老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2

郑雄迅速翻身起床,走到门前,看着被踹的四分五裂的大门欲哭无泪,憋着一股起床气却毫无办法,只能悠悠的道。

“你踹的,得赔钱。”

“侯爷,陛下传召,吾等奉命行事,还请侯爷体谅。”

“赔钱!”

“侯爷,陛下限您半个时辰赶到,耽搁下去误了时辰恐会受罚,请侯爷莫要自误!”

呦呵,你赢了!

“哼。”

郑雄低哼一声,发表着内心的不满。

“陛下传召,本侯自然当去,但是这个门你必须得赔钱,就算告到陛下那里,你也得给我赔,你跑不了。”

郑雄强硬的态度,让侍卫统领也有些麻瓜。

以往也踹过,不过没见过郑雄这么较真的人,较真的不是没了就是不敢计较,毕竟是老朱的亲军侍卫,代表了老朱。

说回这件事,真论起来,这事对与错到没啥,主要是郑雄没犯事。

毕竟犯事和没犯事可是两回事。

这事自己也是有点急,老朱是有点子气,不过郑雄圣眷正隆,还是一个侯爵,这样踹门确实有点不应该。

在郑雄强硬的态度下,有些骑虎难下了。

“这钱末将出,侯爷可还满意了?”

“行,诚慧十两银子,拿钱吧!”

低头看了看破损的大门,再看了看余怒未消的郑雄,侍卫统领心都在滴血。

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啊!

只见侍卫统领咬着牙道。

“十两太多,末将身上没那么多,还请侯爷先随末将进宫,待事后奉上。”

“事后也行,那就立个字据吧!”

“侯爷这是何意?难道怕末将跑了不成?”

“然也。”

憋屈啊!

可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半晌才咬着牙道。

“好。”

一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郑雄也不废话,连忙拿来了纸笔,不给反悔的机会。

事已至此,侍卫统领也只能写了张借条。

“侯爷可满意了?”

“马马虎虎。”

还不满意,侍卫统领有一股想要刀了郑雄的冲动,好在理智尚在。

“那请侯爷随进宫吧!”

“不急,等本侯洗漱完毕也不迟,等我一会儿。”

“侯爷让陛下等你,如此轻慢,难道真不怕陛下绛罪?”

“怕啊!但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去面见陛下,触怒了圣颜不也是罪责吗?你说是不是?”

额,理是这么个理。

但是事有轻重缓急,怎么看都是让老朱等在那里罪名更大。

“不妨告诉侯爷,昨夜陛下一夜未睡,今日上完早朝已经非常疲累,既然定了时辰,侯爷若不按时到场,后果也未必不严重!”

“不就十两银子吗?用得着给本侯下套嘛!”

“末将不明白,还请侯爷莫要耽搁了!”

“你也不用装傻,就你那点花花肠子我还不清楚,今日之事你尽管如实禀告,咱有理是不会怕你滴!”

嘴上说的不怕,郑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无他,唯铁卷多也。

这就是底气。

同时郑雄也是为了拖延点时间,想想对策。

从侍卫统领漏出来的口风,加上老朱急匆匆的召见中,老朱一夜没睡可能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而昨天,自己刚好和朱标在一起说了棉花的事。

从现有的迹象来看,无疑棉花得可能性最大。

棉花嘛!

郑雄磨蹭了好一会,然后才慢悠悠的跟着侍卫统领一路到了皇宫。

“陛下,医侯到了。”

“传。”

“拜见陛下。”

老朱摆了摆手,紧接着问道。

“怎么这么久才来?”

“臣请罪。”

“请罪就罢了,咱可以不追究,叫你来是想问问你,你高价收购棉花用意有几何?”

来了,果然是棉花的事。

郑雄略加思索便回道。

“敢问陛下,百姓所求一生只为何物?”

考自己,这可难不住咱。

“当然是吃饱饭。”

没人比老朱更懂吃饱饭的含义,也只有老朱更懂吃饱饭有多大的份量。

“陛下认为吃饱饭就够了吗?”

“吃饱穿暖吧!”

“这个回答可还满意,还是说你高价收购棉花的目的也只为穿暖吗?”

“是,这就是臣的目的。”

“那么察合台的棉花又是怎么回事,就算质量好咱自己多种点不就是了,为何还要高价收购?”

“因为那里的棉花不是一般的棉花。”

老朱听完,一脸黑线,说了等于没说。

“说重点。”

“我大明虽富有四海,然东有倭患,北虽然暂时平定,仍有反复之遗祸,南边土司和撮尔小国不时骚扰,万里边疆看似美好,实则隐患颇大,只能派重兵防守,以护我边疆安宁。”

“今我大明不惧刀兵,自然无惧任何宵小,只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等他日国弱民疲,再起混乱,又当如何?”

“所以臣想改进一下兵器,以利器为辅,绝了外敌窥视的勇气。”

“而此物就需要用到察合台的棉花,这就是臣愿意高价收购的原因。”

不明觉厉,李善长和刘伯温包括老朱听完,都觉得很厉害,纷纷脑补其中的画面。

但是想法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实在想不到是什么武器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医侯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什么武器能如此厉害?”

看李善长不信,郑雄便回道。

“韩国公知道火铳吧!”

“知道,难不成你说改进的兵器就是火铳?”

李善长想了想,接着便摇了摇头。

“火铳确实厉害,你医侯在关外一战我亦知晓,火铳虽大放异彩但是想要决定战局还是差了一点火候。”

“并且想要破了火铳结成的阵型也不是难事,以骑兵冲阵,只需舍弃一些人手,冲到近前,便是任人宰割。”

“医侯想要改进,恕我老朽,不知道要改进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到不惧骑兵冲锋的地步。”

“不知医侯可否为老朽解惑?”

郑雄自信一笑。

“当时可以,只需打的更快,射的更远。”

刘伯温也是无奈,也有些好奇,顺着话就接道。

“怎么打的更快,射的更远?”

“简单,用察合台的棉花加上一点小技巧就够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