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作者:郑家老二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四百三十六章 脑筋急转弯

书名: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作者:郑家老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2

普通人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官场就不一样了。

郑雄此举完全是在挑战官场的底线。

另建一套班子,不同于幕僚制度,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一个是私人组办,自掏腰包,取决于个人口袋。

郑雄这里府衙掏钱,属于另外的支出。

这里或许还不算什么,毕竟郑雄的应天府确实有钱。

但是这套班子是由郑雄组建,听命于谁,这就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其中可做的文章可是不少啊!

不过嘛!还是不急。

才刚开始,并没有实际上的损失。

让子弹再飞一会。

老朱在听到毛骧禀告的时候,并不意外,秘书处的建立算是给老朱提前打好了预防针,再听到这种消息,并没有大惊小怪。

相反还给自己算了笔小账。

近千人,一年几万两的开支,说多不多,但是对于穷的抠脚的老朱来说,能省则省。

既然是郑雄提出的,那么待遇问题,自然是由郑雄解决。

缺人,缺人材的问题一直存在。

郑雄要做这事,弄的好的话,也能给自己培养一批人才出来。

如此惠而不费的好事,老朱肯定不会阻拦。

不过你自己干可以,咱也不说,若是出了问题,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老朱的嘴唇稍微上扬,随后对着殿下的毛骧说道。

“此事你多关注一二,郑雄那里,民间,还有百官的言论,给咱收集一下,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如实记录呈上来。”

“是。”

暂时没人阻挠,加上老朱静观其变,组建另一套班子的筹备过程很顺利。

郑雄也没多等,等别地其他府州的人才。

大道理谁都会说,还会作的一手好文章。

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与民休息了就是官,加个理想造福一方就是一个好官。

道理谁都懂,做起来不是一般的难。

为什么世家的晋升比普通人家的要快。

除了渠道广之外,还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学,知道怎样去做。

而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去学。

踏上社会摸爬滚打,才能找到经验,踏上晋升之路。

老朱为何开国只举办了一次科举,之后很多年一直没有举办。

因为找不到自己要的人才。

等他们成才,不知道多少年后了。

所以人才在这个时代,其实就是经验,官场年纪越大,越吃香,当然这得排除世家。

而老朱却是不想多等,直接给停了好多年,而采用举荐的形式。

这只有权力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相信世家兴趣不大。

普通人那基本上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

不过与老朱办的科举不同。

八股文,策论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在郑雄这里占据的比例并不重,只是很小一部分。

同秘书处又不一样,区别差不多就是文科和理科的区别。

其中数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其余以所划分之职的职责给出不同的试卷。

划分下来,传统之文占十之一二,数算十之三四,所招之职的经验策论十之三四,最后还弄了点兴趣杂学充当补充。

郑雄为此亲自撰写试卷,把脑筋急转弯当做考题,额,考考这些人的应变能力。

比如:桥下只能限高十米,但是船上货物已超过十米,该怎么办呢?

一条小船要渡34人,一次只能有7人,几次能渡完?

某人花19文买了个梳子,20文卖出去,他觉得不划算,又花21文买进来,22文卖出去。请问它赚了多少文?

山岗上有三只狐狸,猎人开弓打死了一只,问山岗上还有几只狐狸?

等等这种。

郑雄总共出了十道题,每道题看似简单,其实隐含陷阱。

别说现在的人,就是后世你要没听过类似的,一样也得吃个憋。

好歹郑雄还有点良心,将这十道题直接用脑筋急转弯来命名,稍微审下题,多少会有点收获的,也算尽了提醒的义务。

看完自己做出的题目,郑雄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嘴角微微上扬,怎么看去,都带有一丝阴险的表情。

没过一会儿,郑雄的笑容不见,看着试题,开始了走神。

“有点不得劲,脑筋急转弯终是小道,得出几题难的,好好考考他们。”

“会不会太难了。”

郑雄喃喃自语,眼神转瞬便变得坚定。

“难什么难,自己受的苦他们凭什么不受,不对,是自己都会,这点小考试算什么,嗯,一点也不难。”

“鸡兔同笼这个经典,嘿嘿,整上。”

同样类型的,郑雄又撰写了十道题,这才满意的停下了手中的纸笔。

笑容发自肺腑的流出,完全止不住。

屠龙者终究变成了恶龙。

做题与出题一念之别,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就比如此刻的郑雄和以前的郑雄。

犹记得以前的郑雄那是迷茫的不能再迷茫了吧!

“来人,给本侯把王府丞叫来。”

咚咚咚。。。

“进来吧!”

“侯爷,您有何吩咐!”

摆了摆手,郑雄指向了一旁的椅子,示意王鹏坐下。

小走几步,王鹏正襟危坐,耳朵竖起,静候郑雄的指示。

指尖敲击桌案,哒哒哒的声音在屋内回荡,然后倏然而止。

“考题准备的怎么样了?”

“按侯爷的指示,经史子集共出题一百道,数算两百道,策论二十类,共两百道题皆以完成,只待刊印即可准备开考。”

“嘶。。。”

光听到王鹏的汇报,郑雄不自觉的都倒吸了口凉气,手上的试题此刻也重逾千斤,让郑雄很不忍心。

内心的谴责纷至沓来。

“本侯闲来无事,也作了二十道题,你把它加进去,再补两道,凑二百二十二道。”

“是,侯爷。”

虽然不明白郑雄为什么要凑够二百二十二道题,但是王鹏此刻并无二话,无非多两道题的事,少两道多两道无所谓。

“侯爷,那这分数该怎样改方才妥当?”

“二百二十二道题,当然是二百二十二分,反正是按总分排名录取,这并不打紧。”

“是,下官愚钝。”

“记住,此次虽不如科考,但为我应天府选拔人才,当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徇私舞弊本侯概不能忍,试题之事,本侯交于你是对你之信任,若有泄露,本侯拿你试问,可清楚?”

“下官清楚,请侯爷放心,若有泄露,属下辞官回乡种地,永不踏入朝堂。”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