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59 今天安排所有人

书名: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许赞已经完全绷不住了。

他眼睛放空,差点像一摊烂泥一样软倒在地上。

秦金和张孚敬立即凑过来左右架着他。

看着许赞下一秒就眼睛一番,晕厥过去。

幸好秦金有充足的急救经验,当即作出判断——

许赞这个状态,没有受到外力攻击,装晕呢。

往死里掐他人中就行。

秦金大指屈伸,使了十成十的力气,立马就给许赞这五十多岁的中登,整得直挺挺的。

等许赞受不了痛,表演悠悠转醒。

秦金当即贺喜道:

“许尚书于大明嘉靖年间,荣膺圣主首颁金书铁券,此券熠熠,光耀门庭!”

他抖着胡子,似乎当真是羡慕极了:

“犹汉高祖之赐功臣,铭记汗青,流传百世!”

“大明朝金书铁券,谋逆不宽宥,子孙不免死。而陛下特开恩例,准汝子孙继之,大善!”

“汝快谢恩罢!”

许赞人的魂魄已经离地三尺远,他的心神剧动,望向秦金的眼睛里,是压抑不住的怨毒。

这金书铁券,在大明朝要是真是什么好东西。

你秦国声,就不应该举汉高祖刘邦的例子!

铁券这玩意儿邪门得很。

具有极高的统战价值。

本朝的不管用,前朝的才管用。

许赞不理秦金的阴阳怪气,他真立马应下了,以后也不用在官场混了,收拾收拾自己去南直隶,给朱八八守灵吧!

许赞眼睛一闭一睁,眼泪就如同滚珠一般,流泻而下,成了个瀑布:

“陛下,臣有直言——”

“吾大明之金书铁券,自古迄今,唯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之武将,方能受此殊荣。至于文臣,获此铁券者,前所未闻,亦不符大明之旧制也。”

“此券之重,非止金银可比,乃皇家至重之赏,今若臣得此恩,诚为异事,勿使此例滥觞,以保大明之典章制度不失其本!”

人总是调和折中的。

朱厚熜跟许赞说——

要把宗室塞到他家里面,种地吃饭,他一定拼尽全力阻止这件事情发生。

但朱厚熜要是跟他说——

诶,朕还要赐你一个大宝贝。

喜不喜欢朕的大金券……

许赞就不会纠结养宗室的问题了。

他跪了。

跪得很真情实感:

“纵陛下未以金书铁券赐臣,为陛下躬耕杂交稻粱之事,亦乃臣分所当为,矢志捐躯以赴之伟业也。”

“臣为户部尚书,愿助此稻种,播撒四海,遍植九州,使天下仓廪皆盈,百姓无饥馑之虞。”

但是,朱厚熜并不善良。

今天这些文官,已经在他眼皮子底下,跟他玩了好几轮脑筋了。

尤其是你许赞。

立场反复横跳,跟个泥鳅似得滑溜!

尽管朱厚熜刚刚顿悟天道规律,得到进化之法则,却还是觉得心里不爽快。

该敲打敲打许赞了:

“许尚书,既然你担心自己没有军功,那朕额外再赐你一份恩典——”

“我大明免征官员赋役,不课租税,此乃国之基石,以示大明宽仁。”

朱厚熜的兵法不大娴熟,拿点兵家道理,出来唬人还是轻车熟路:

“军之要者,在于后勤之稳。”

“孙子兵法有云——”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此乃古之兵法之精髓,今亦不谬。”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种地就该跟打仗绑在一起!

朱厚熜理直气壮,不管许赞的死活:

“卿率宗室,躬耕于垄亩,育杂交水稻,致粮食丰盈,此乃第一等军功也。”

“故朕赐卿金书铁券,以示嘉奖,实至名归,卿无需谦逊。”

“若卿心中尚有不安,可将杂交水稻丰收之半,馈赠于边关将士,以充军粮。”

这道命令还是有点打抄家擦边球的意思,要把特殊性讲明白,不能让百官人心惶惶。

朱厚熜说完杀鸡的建议,抬起下巴就对其他围观的马喽呵斥:

“诸位爱卿,是朕决意要给许尚书金书铁券,也是朕决意给他一个机会立军功,你们莫要贪求,只此一例!”

一旦要举全国之力干一件正事,朱厚熜也不忙着讲谜语了。

以天道压人的感觉真爽。

从前都是文官举着道德的大旗,来训斥他这个皇帝,现在事关农桑,看这群士大夫还能说出什么鬼话来!

现在形势怎么样,在场的文官还看不清楚吗?

不能再辩了。

再辩,就“嘉靖殷邦”,大明文官喜迎第三次金书铁券批发市场。

个个都跟他许尚书一样,得立军功了。

文官们咬紧牙关,噤若寒蝉。

文华殿中,只有许赞挣扎着,对朱厚熜行完大礼。

皇权压人,不敢违逆。

看了好长一段戏的牛顿,心情并没有李时珍那么沉重,他对大明朝老登小登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不过照镜子罢了。

牛顿对于自己是个什么人,还是心里有数的。

满殿文臣支支吾吾,但是,牛顿的目的确没有全部达到,议程没有结束。

他淡然地站到文华殿正中,与正当盛年,精力旺盛的朱厚熜站在一条直线上:

“臣有一言,请诸公静听。”

“岁有耕穑之暇,宗室尊显,寄居臣舍,然非臣之仆役,亦非作威福之霸主也。”

“陛下谓之兵,则不耕之时,当为陛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乎?”

“且非人人皆能竭诚尽节,有所禀赋。”

大明朝宗室里面人才可不少,看朱厚熜就知道,聪明的子弟众多。

这么丰富的智慧资源库,如果不利用起来,仅仅拿去做实验室中的打杂。

有一点暴殄天物了。

牛顿来到京城之前,不光看上了整个大明的道士,也看中了这些社会地位极高,却经济地位参差不齐的宗室。

若是宗室犯了什么事儿,也不会被随随便便冤杀了,多是圈禁起来,给衣给食,天生科研圣体。

没有实验材料,都可以自己做点数学推理。

牛顿眼中冒出诡异的光,今天,必须给这些人安排了:

“臣有一策——”

“欲立修仙之士之新考课之法,颁行论文之期刊,不能成其大文者,不得复留于臣舍。”

“请谴原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8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