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56 牛顿修仙第一定律,还在发力!

书名: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牛顿修仙第一定律】还在奏效!

秦金本就想跟着牛顿仰望星空,享受退休之后的美好时光。

就算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工部尚书的职务,他却仍然打算代表百官表态。

不愧是以前平过叛乱的人,一把年纪了声音还是能吼得震天响,他一个人演出了千军万马的姿态:

“臣等遵旨!”

在场的所有文官一直都在跪着,没有等到朱厚熜同意惩处献祥瑞的官员,是打定主意不肯自己起来的。

不然他们的脸面往哪里搁?

而他们现在事实上长跪不起的姿态,却恰恰遂了朱厚熜的意。

朱厚熜张口就已经定了性。

试验杂交水稻,是为了大明百姓,而且是要让大明从南到北、不同气候环境的百姓,都能够同样享受到高产稻谷,带来的实实切切的益处。

正好这些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天南地北选上来的,他们的地在大明的太阳之下,永不黑暗。

也一定是当地土质最好的上上选。

难得这位嘉靖皇帝下令一次,不是为了搜刮百姓。

似乎没有一点私心。

如果这个时候有官员站起来,似乎是连先前自恃的正义性,都站不住脚了。

张孚敬也赶紧跟进,他极其庄重认真地,向朱厚熜行了一个大礼:

“臣等……谢皇上恩典。”

张孚敬是亲眼见识过牛顿计算彗星的神异,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公式,却在史书之中得到了印证。

哪怕牛徐行会骗人。

他能有本事联合着上下几千年的古人,让那些留下直笔美名的史官,背叛自己的信仰吗?

牛顿的修仙之法,是否为真尚可怀疑。

可是他对天地规律的总结,太正确了,任谁按照这个方法计算,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张孚敬愿意相信——

基因变异理论的可行性。

进化。

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代表着子孙后世的未来,会比他们这些老朽过得更好,那么他一生的挣扎与奋斗,都有了意义。

总有人得承担责任。

张孚敬拼命整顿吏治,与桂萼一起探讨一条鞭法税收,并将其在大明地方小范围实施,不就是想给已经越来越困难的大明财政,开源节流吗?

让百姓背上的枷锁放宽一点。

盛世的时光就能更久长一点。

此时文华殿之中,竟然出现了匪夷所思的怪现状——

刚刚还在廷议之前,互相攻击、大打出手的两位高官,竟然在此时此刻,站到了同一个战线上。

这两老登的表态,恰如往在场文官嘴里塞了几十颗球状闪电,把他们的大脑都雷得焦香四溢。

这是什么意思?

合着不剥夺他们的田地,也不要他们缴纳赋税。

拿他们当实验品来了?

你张孚敬、秦金,当我们大明文官的叛徒啦!

Tnd,你们背叛了士大夫团体!

六部官员心里面也有话说呀。

刚刚人家李时珍都承认了——

一穗传选育出来的稻谷,现在产量都不稳定,要让他们拿着自家优选的种子,和更不稳定不知道哪里来的稻苗杂交,然后就这么精耕细作,还不知道老天爷赏不赏脸。

那么他们家族的收入不得砍半?

甚至有可能颗粒无收,全家人手拉着手,老婆也穿着朝廷的诰命冠服,出去抛头露面,去要饭啦?

这烂怂大明,三品官也要要饭啊!

一旦损害到自己的利益,这些平时讲着仁义理智信的士大夫,就会把自己可能遭受到的痛苦千倍万倍的放大。

然后在肚里升起厚重的委屈。

就算要试验这些稻种,让贱民的田去种就好了呀,就算是改稻为桑,只要是眼前这一位嘉靖皇帝下了命令。

他们想尽办法,天下百姓的田都兼并了,也能在明年按时给朱厚熜交上让他满意的数额的。

在场官员们养气的功夫,顿时维持不住了。

他们试图在脑海之中翻遍《大明律》和《皇明祖训》,却找不到任何一条旧例,来对付现在朱厚熜打出的组合拳。

习惯判例法的弱点就在这里!

户部尚书许赞,在心里面咬牙。

他可刚刚在老家修了一个大花园,占了好多地。

要是把他田地之中的所有名贵花材全部都挖了,换上了下贱而又不漂亮的稻谷,他的诗情画意寄托在何处啊?

秦金和张孚敬,都是倔强的老东西。

坚决不肯贪下面的人孝敬的田土,除了朱厚熜按照规定赏赐给他们的土地,让他们在大明朝微薄的俸禄之下,也能够勉强把一大家子人养着走,不至于饿死。

但他们却实在是过着,相比于其他实权京官,清贫到极点的生活。

许赞恼恨,这负担怎么光让他们这些文官承受着呢。

这大明朝还有肥肥可以宰!

拉扯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许赞当即换上了一副,对朱厚熜崇拜至极的神情,做了在场第三个磕头跪服的人:

“陛下圣明!”

许赞到底年轻一些,声音听起来非常悦耳,可是他说起话也照样能阴阳怪气:

“吾辈身为大明之臣,自幼沐浴圣贤之教,矢志以济世安民为己任,岂敢稍存私念乎?”

“夫为官者,当以公心为本,无私情之累,此天地之正道,亦臣子之分所当为也。”

“观今之时局,百姓嗷嗷待哺,亟需良策以解救。吾等虽忝列朝班,然才疏学浅,未敢自专其美。”

许赞好歹是书香世家,奉承起皇帝来绝对小话一套一套的,但讲究的就是一个欲抑先扬:

“大明宗室,乃百姓之宗主,亦当共襄此义举,以承先祖之遗训,垂范万世。”

“杂交稻种之选育,乃上天赐予之考验,解之,可解苍生之倒悬。吾辈虽有心推广,然独木难支,非合力不足以成其大。”

他朱厚熜不是要为了百姓吗,怎么就只有他们这些当官的做表率,其他大明宗室,是不是也该尽尽力呀。

太宗皇帝朱棣,夺了侄儿的皇位,不敢让藩王宗室掌握兵权,但是他们这些人,也该种种地呀。

朱元璋以前都是要饭的。

子孙后代白吃了百姓这么多粮食,现在也都该到回报的时候了。

许赞嘴上讲的都是忠诚:

“故愿陛下俯允所请,赐大明宗室以同襄此役之权,使彼等亦能投身于此光荣使命之中,共谋百姓之福祉。”

“如此,则史书所载,非独吾辈之功,乃大明宗室与万民共铸之辉煌。”

“吾辈虽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然亦愿借此机会,表吾辈之赤诚,彰大明宗室之仁德。”

“伏望陛下圣裁,赐以成全,则天下苍生幸甚,大明社稷幸甚!”

许赞在心里冷笑。

就看这位藩王入继的皇帝,愿不愿意让宗室也跟着吃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2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