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创业在晚唐

作者:痴人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贵相

书名:创业在晚唐 作者:痴人陈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赵怀安带着保义军再次大发一笔,分配比例还是和之前一样,三分之一给上头,三分之一留自己,剩下的都分给全体吏士。

你别说,赵怀安的确是能做大事,就光分钱分得明明白白这一点,就为上头和下头信任有加。

不过就算赵怀安给杨庆复上交了一笔大钱,但他的惬意的小日子还是很快结束了。

因为之前溃败的凤翔军,将官司打到了杨庆复那边,他们将这次溃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保义都,说要不是保义都半夜转移,也不和他们说一下,他们如何会这样没防备。

某种程度上,这些人说的也有道理。

但军中可不讲这个,就好像之前这些凤翔军坑了赵大他们的时候,坑了也就坑了,谁会为失败者出头呢?

所以一开始杨庆复甚至理都没理这些凤翔军,开玩笑,都没治你一个临阵溃逃,你这还咬其有功之师了?

但这些凤翔军铁了心了,尤其是知道赵怀安他们这一次是挣了大钱,那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他们扬言,如果不处理赵怀安,他们就要告到节度使那边,让高使相为他们做主。

这就让杨庆复烦恼了,因为他现在也没和高骈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也担心会被节度使借此拿捏,而且凤翔军虽然不属于神策军,但同属于关内,谁知道有没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呢?

所以,不得已,杨庆复将赵怀安调离了前线,让他去后方押运粮草了。

于是,正准备摩拳擦掌继续大干一场的赵怀安等人,直接收到一纸调令,回双流附近筹措粮草。

……

乾符二年,春正月十八日。

赵怀安带着保义都千人来到双流东面的一处军寨准备接收这一次的军粮。

寨外有一片空地,是唐军临时修建的,专门用来屯放成都运来的物资。

自开战以来,川西未沦陷的就剩下成都、彭州、蜀州、茂州四地,其中茂州又是精穷,所以供应大军的任务就落在成都、彭州、蜀州三个地方的县邑了。

如今成都附近唐军兵力维持在了五万上下,其中成都有川西兵万余,前线各藩镇外兵和川西牙外诸军合计万人,然后留守各县、寨、要戍的,人数合计在一万五千左右。

剩下的一万五千则是节度使高骈带来的长武、鄜坊、河东、昭义、义成五军,他们在节度使高骈的命令下,正对着邛州一带的南诏军发起攻势。

虽然赵怀安因老帅被杀而对高骈此人有了成见,但也不得不说,此人的确深得用兵之法,自入蜀后,就迅速组织起军力发起反击,只不过五六日,南诏与己方的攻守之势就互易了。

但如此多的军力同时从数个方向发起反击,也对后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幸亏这些南诏军是在冬十一月发起进攻的,当时川西各地的秋粮都已经交税入库了,所以成都方面还有一定的实力来供应军队。

如果那些南诏军要是和过去吐蕃人那样,每每在秋收的时候下高原,劫掠唐境,烧麦割麦而还,那高骈就算想发起反击,也没有这个军粮供应的。

现在,赵怀安他们来这处交接军粮的兵寨,是成都方面直供的,所以也是附近这些屯粮所中最大的一个。

但当赵怀安带着保义都抵达时,却发现这里的警备性很弱,不仅军粮都堆在外头的草垛上,就是附近的巡视也是懒懒散散的。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那些南诏军也是打死仗的,如果学一下人家曹操的用兵手段,直接以轻骑渗透进平原,放火烧掠这些屯田所,怕此战结果又会是另一番局面吧。

不过南诏军打呆仗也好,正适合他赵怀安发育。

这边带着队伍抵达后,赵怀安让王铎和薛沆几个去接收军粮,然后他自己则带着老六几个心腹,去寻了此间兵寨的守捉。

赵怀安当然不认识这人,但之前监军使周从寓身边的那些神策军,在得知赵怀安要到后方押解军粮后,就找到他,意思是继续做生意。

什么生意呢?

自然是倒卖军粮。

当时赵怀安直接吓了一跳,表示这活肯定是不能接的,甚至他也劝宋文通这些神策军不要顶风作案。

这些天在后方,赵怀安对他们这位新节度使的风格已经有所了解了,那就是这高骈真的是一个福威自视的,说简单点,那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

只要碍着他了,或者觉得你碍眼了,他都会毫不犹豫下杀手。

他那位老帅不就这样吗?因为失了兵了,觉得需要杀鸡儆猴了,就毫不犹豫的诛杀了,真是让人寒心啊。

所以在这样的节度使手下做事,赵怀安万万不会干倒卖军粮的事。

而且就是抛开这些,他妈的,这帮神策军是真的心黑,之前他就是从前线下来的,那个时候补给就已经不咋样了,当时还以为是供应紧张的缘故,现在想来,就是这帮神策军弄的。

真是挨个杀都没有冤枉的。

他赵大自己就是带兵的,决然不会碰这种事,染上了,以后这名声算是臭了。

相比于挣那点钱,赵怀安更爱惜自己的威名。

而且他也发现了,这帮神策军绝对是有拉他下水的意思,要合伙做的生意,不是去烧大木,就是倒卖军粮,是深怕赵怀安不和他们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赵怀安也懒得理会这些人。

不过,这几个神策军也没多说什么,反而还将这里的兵寨守捉使介绍给了赵怀安,这倒没有其他意思,无非就是小秀了一把人脉,告诉赵怀安,愿意跟他们神策军混的,要多少有多少。

这边赵怀安带着赵六、豆胖子,还有新入幕的掌书记张龟年一起,备了一份礼物就拜见了这边的兵寨守捉董公素。

董公素是泸州那边的大族,据说家里就在富义县,为县里的豪富。

赵怀安当时听了这个还以为此人是靠着和神策军倒卖军粮发了家的,但经张龟年解释,才知道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这董家是泸州富义那边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土豪,而且和豆胖子他们那种空心土豪不同,这董家据说汉时就已经扎根在富义了。

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可考了,反正在富义那片地方,没人敢和他们董家作对。

这几天,赵怀安发现张龟年的确是个人才,军略上还看不出,但至少此世的人情和典故都是非常清楚的。

就是他告诉赵怀安,现在地方上真正的豪族其实已经非常少了,以前那种坐断州郡的豪门现在基本都搬迁到了两京了,留在地方上的不过是一些有力土豪。

但千万不要瞧不上这些有力土豪,因为他们虽然官可能做不大,但一定有钱有势。

就像今天赵怀安要见的这个董公素就是这样的存在,要知道他的家乡富义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整个蜀地产盐最多的地区。

此地的富义盐井,从汉时就是蜀地第一的产盐地,到了本朝就更不得了了,可月产盐四千石,这还是明面上的,私下里到底有多少,没人能清楚。

反正,张龟年就这么和赵怀安说,这富义就没有穷人,所以这地方以前又叫“富世”,只是为了避讳太宗,所以才改了名。

张龟年说的这个,赵怀安懂,就他后世那会,不说远的那些骆驼们,就是那会新能源大爆发时,江西宜春那边的,村民就是上山随便捡捡锂矿石都发了大财了。

正是得知这位董公素有大钱,赵怀安还特意备了一份厚礼,都是他从南诏军缴获的,为的就是和这位大土豪套套关系。

至于为什么?那当然是拉投资人啊。

现在的保义都已经是吏士千余,辅兵军奴数百的创业团队了,但现在中军那边还是按照百人左右的编制给赵怀安发饷,即便这次赵怀安回去的时候找杨庆复哭诉,但最后也只是勉强弄了个二百,再多的,川西那边也实在给不起了。

这几年,西川屡屡战乱,元气不说大伤吧,那也肯定是要缓很久的,现在还要供应高骈带来的一万多大军,哪有米发给赵怀安啊。

所以没办法,赵怀安只能自己办法,而这个董公素就是他预定的大水喉。

因为有神策军那边的中介,所以赵怀安他们很容易见到了董公素。

没见面前,赵怀安以为这董公素家里搞私盐的,那就是白道、黑道一起混的狠角色。

但见了面,才发现此人面善得很,厚嘴唇,大方耳,总是笑眯眯的,像个出家的沙弥,反正不像个军将。

就这样,能压住下面那群丘八?

赵怀安不知道,人董公素还真的有个军中雅号,人称“董婆婆”。由此可见,军中吏士们也的确不把人董公素放在眼里。

此刻,赵怀安一行人进了军帐中,董公素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些人,然后看向正中的赵怀安,开口就是一句:

“贵相,贵相,贵不可言。”

赵怀安只听了这话,汗毛竖起,后背就起了虚汗,小心看向四周,以为来了鸿门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