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创业在晚唐

作者:痴人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四章 :部曲

书名:创业在晚唐 作者:痴人陈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看到孙传秀靠了过来,赵怀安撑手就从辎车上跳了下来,主动迎了上去。

他挥手对孙传秀亲切道:

“老孙,怎么有空到我这了?来来来,正好宋使君刚送了点茶,咱们一起尝尝。”

说着,赵怀安拉住孙传秀的手,对辎车上发呆的赵六骂道:

“老六,干嘛呢?麻利啊!”

边上的孙传秀在听到宋使君那句话的时候,脸上就有了一丝尴尬,现在听赵怀安骂人,忙摆手恭敬道:

“赵君,真不用,在下此来是有一事相求。”

赵怀安见孙传秀是真的有事找自己,就带着孙传秀来到了一处土坡边,然后让赵六他们继续跟着队伍往前走。

孙传秀站在边上,看着赵怀安的队伍推着四车缴获从自己身边过,他终于开口:

“赵君,不知道你这边是否有多余的甲胄可卖。”

看着赵怀安惊讶的表情,他也知道自己说的有些过分,忙解释:

“赵君,我保义军仓促再成,各甲杖器械都是不足,我昨日见赵君你这边颇有军资,就想和你做笔交易。”

赵怀安不说话,心里在想着眼前的孙传秀是不是得了什么人的授意,是看上他这份家底了,但想到那位宋建宋使君对自己颇有照顾,现在应该也不该有不长眼的呀?

想到这里,赵怀安组织了一下语气,坦言对孙传秀道:

“甲胄这个东西各家都当成根本,有谁会卖呢?老孙这个我怕是帮不了你。”

却不想孙传秀一指对面那二十多个汉子,对赵怀安道:

“赵君,正是知道我才找你,我见赵君队伍乏人,特意带了一队寨里的好汉子给赵君,只想换些甲胄、刀刃。”

说到这个,这个大汉嗫嚅了一句,还是恳求道:

“拜托了,赵君。”

赵怀安没想到这孙传秀直接用人来换,这下子他有点心动了,也看向了那二十多人。

和自己队伍里的五寸丁不同,孙传秀带过来的人身量要高上不少,虽然都比不上自己八尺伟男儿,但已称得上是一句“好汉子”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点了点头,对孙传秀道:

“老孙,这样,甲我给你三领,刀与你四十口,都是正经的吐蕃好刀,你看可以吧。”

孙传秀大喜,万万没想到赵怀安这般慷慨,一时间激动地直搓手指。

但赵怀安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这些人要是有妻子丁口就一并送来,这样才敢收做部曲。

孙传秀也明白赵大的意思,连忙点头:

“赵君,这些都是这几年避乱入我军寨,与我军寨无甚瓜葛,他们的家眷老小,等我后面回了军寨向军主请示一番,就送与赵君。”

说着,孙传秀抱拳:

“赵君,你对我保义军援手之恩,我保义军必不敢忘,日后但有吩咐,我保义军必全力以赴。”

说着,孙传秀就欢喜地将那二十三个军汉喊了过来。

由不得孙传秀不喜啊,实在是保义军太惨了,多年过去,保义军几乎已经蜕化为了山棚一类的群体,要不是成都那边又想起来这支雄边子弟,都没可能成军。

有了编制,保义军也不缺人。

四年前,南诏入侵川西,附近户口逃逸不少,很多都投奔到了保义军,再加上这些年混不下的其他雄边子弟,一旦有事,保义军直接可以拉出千人来。

但偏偏保义军就是没军资,成都那边压根就没给保义军配发,就给了个空头编制。

而保义军之前都和山棚无异了,如何有甲胄这些重器,而这些东西就是想买也买不到,所以全军上下也不过甲胄十几领,还都是老古董。

就如他孙传秀在保义军也算是斗将了,但他穿的扎甲都还是祖父辈传下来的,就是这样寒酸。

为啥队伍中的忠武军瞧不上保义军呢?就是在这。在军中,你没甲就是没战力,那就是地位低。

一开始孙传秀还打算在宋建那边想想办法,毕竟之前伏击南诏人的战斗,他们是缴获了百十领铁铠的,但都被突将和忠武军给分了。

孙传秀觉得自己也算在救援宋建的行动中出力了,但谁知道连人家人都没见着,真的是受人歧视啊。

最后,还是孙传秀听那个叫任通的突将说了一句,说赵怀安这边有甲,要是能拿好汉子去换,没准能成。

所以孙传秀才来赵怀安这边试一试,而没想到一试就成,真可是大喜啊。

……

看到那二十三个军汉走了过来,孙传秀其实也有点不舍,因为这里面的确都是好汉子,其中有三个人堪称悍勇,只是因为不是寨里的人,之前一直不被当成直属。

可想了想那三领铁铠,孙传秀还是觉得值了,他对一个领头的络腮胡军汉说道:

“韩大、你们以后就跟这位赵郎君,你们的家人稍后也给你们送来,这些都是赵郎君提的,他是个好郞主,你们须好好侍奉。”

那络腮胡军汉来的时候,就知道是要被卖的,他抱拳对孙传秀朗声道:

“孙头,这四年寨里对我们不薄,我们没什么能报答的,能舍了这一身为了寨里换来军资甲械,也算是我等的报答了。”

说完他和另外两个粗壮军汉带头,向着孙传秀弯腰行礼。

孙传秀叹了一口气,知道韩大的意思,就是以后他们和寨里恩情两消,再不欠四年前的庇护之恩。

一时间,孙传秀颇为萧索,只能勉强对边上的赵怀安笑道:

“赵君,他们都是好汉子,今日就交予赵君手里了。”

虽然知道自己后面这话有点逾越,但他还是忍不住请求:

“赵君,好好待他们,他们真不错。”

赵怀安点头,他也看出了这些人,的确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尤其前头的三个,身形雄健、骨骼粗大,下盘沉稳有力,尤其是眼睛,很正。

这笔买卖挣大了。

于是,他笑着对韩大这些人说道:

“行,你们以后就跟着我,有肉同吃,有衣同穿,有福同享……”

说到这,赵怀安严肃地看向这些人:

“所以,有难也同当!以后你们就是我赵大的兄弟!”

韩大这些人相互看了看,当然不敢真觉得要和赵郎君做兄弟,但他们心里听得舒服,他们能看出,赵郎君的确是个爱好汉的。

于是,众人纷纷唱道:

“奴等见过郞主。”

赵怀安听了哈哈大笑,他的队伍又壮大了。

他对这些人满意,自然交货也爽快,直接带着孙传秀来到一辆辎车前,对守在这里的阿奇墨道:

“老墨,你从车里点四十口吐蕃刀出来,给这位孙郎君。”

阿奇墨虽然岁数大了点,但文化素质是这群夷人当中最好的,能数得了一把,妥妥的高知人才。

他有点怀疑地看了一眼孙传秀,看到赵怀安点头,这才掀开了毛毡,露出里面一排排刀剑铁锏,都被整整齐齐地码放着。

阿奇墨在吐蕃军中呆了十几年,虽然体能衰竭,但各种经验非常丰富,这些杖械都被他保管得很好,刀口都用油脂封着。

边上的孙传秀也看到了这车军资,有点羡慕,但还是很恭敬地对阿奇墨道:

“我可以自己挑挑吗?”

哎,丢人啊,果然是穷惯了。

赵怀安对此无所谓,反正这些刀都已经是他挑选过了的,都是好刀。

也确实如此,孙传秀边挑边点头,都是好刀,刀身上是银色流水般的波浪纹路,闪着流光。

他对这个交易非常满意,吐蕃人几次破长安,不知道掳掠了多少军器监的大刀匠带回去,所以吐蕃刀的工艺丝毫不差唐刀。

而且因为吐蕃隔断丝路,能获得西域以西的上佳镔铁,部分吐蕃刀甚至比唐刀还要好。

很显然,眼前这些吐蕃刀,正是用镔铁打造的。

这个时候,孙传秀已经意识到,自己占大便宜了,就光眼前这些吐蕃刀就已经能换一百奴隶了,更不用说还有三领重铠。

想到这里,孙传秀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对边上的赵怀安坦诚:

“赵君,你这些都是好刀,已经远远高于韩大他们的价值,我不能换。”

赵怀安摆手,对孙传秀道:

“老孙,你是个实诚人,不欺咱赵大。但我赵大也是个汉子,一诺千金,说多少就多少。而且你觉得不值,我却觉得值,韩大他们都是好汉子,再说,我看重老孙你,就要交你这个朋友。”

赵怀安的话,后面的韩大等人也听到了,心里暖暖的。

孙传秀看着赵怀安真诚的眼睛,重重点头,认真道:

“赵大,你这个朋友我孙传秀交了。”

赵怀安捶了一下他,哈哈大笑。

接下来,赵怀安又带孙传秀去选了铁铠,同样是三领吐蕃柳叶甲,从兜鍪到铁面一应俱全。

此时的孙传秀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抓着赵怀安的手,一个劲地点头。

随后,他就让人将这些军械装担子,准备亲自送回军中,他是真怕遇到忠武军的人来抢。

那些忠武军的牙兵仗着身份,那是真把他们保义军当奴仆。

正想着这个,他就看到忠武军的李师泰带着三十多人过来了,心里一咯噔:

“他来干什么?”

而那边李师泰大摇大摆的过来,看都没看孙传秀,对着赵怀安大声嚷嚷:

“赵大,奉宋使君命,赏你部曲三十,来领。”

赵怀安哈哈大笑,丝毫不在意李师泰的不礼貌,一拍手,跑了过来。

这老宋做事是真讲究,说送部曲就送部曲,真的一点不含糊。

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