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听,
曾夫子和丹丘生的眼睛越亮。
如此一来,
几乎可以解决眼下碰到的所有麻烦同时还能增加汝阳百姓的凝聚力。
与大唐之前的在籍制度比起来,自家主公提出的这个户籍制度堪称完美。
“主公,那首批放出多少户口为好”
待彻底弄明白了户籍制度,曾夫子急忙道。
“眼下我们汝阳共有多少在籍百姓”
留作思忖,李默问道。
“主公,自从各路诸侯先后立国,汝阳在籍百姓有所增加,已从之前的十五万增加到了二十五万。”
曾夫子道。
这些百姓都是从洛阳和南阳、平阳那边赶来的。
“二十五万那就先定五十万汝阳户口,其中三十五万农籍,十五万商籍,先到先得”
盘算一番,李默道。
汝阳以后肯定是要奔着百万人口的大城去的,但现在容纳五十万人口已经是极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路还是一步一步走。
“五十万主公,那我们这就去安排”
“好”
内城,李默忙得不亦乐乎,一会研究人口政策一会研究商路一会商议其他,总之没有一刻能闲下来。
而其他诸国,关于汝阳的话题亦是一道接着一道。
大梁,太原城,
一座看起来还不错的酒楼,几名文士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诸位兄台,听说了吗汝阳已经拿下了襄阳城”
一位身着灰袍的文士端起酒盏若有所思。
“这般大事自是早已听说等等,张兄,你该不是想”
旁边有同伴随口说道,不过待他看到文士脸上神色时忽是想到了什么,顿时露出诧异之色。
“没错,我想去汝阳书院试试”
灰袍文士重重点头。
“张兄,你疯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同伴当即说道。
话说就在不久前他们听到了汝阳要组建汝阳书院广招天下文士的事情,还传出书院院长乃是前唐大儒王之涣。
刚开始所有文士都很激动可冷静下来后他们认为去汝阳书院并不是很靠谱。
汝阳虽说此番大胜襄阳,但即便接受了襄阳之地地域也无法与大梁相比,而且大梁有十五万的河东军
河东军可不是寻常大军,整体肯定比汝阳军厉害。
如此,
大军大军汝阳比不上大梁,地域地域比不上大梁,为何要去汝阳书院
留在大梁不好
大梁之主郭子仪看起来也是一位明主,应该不会亏待大梁文士。
“我没疯”
灰袍文士摇了摇头。
“既是没疯为何要去汝阳书院”
同伴追问道。
“眼下汝阳尚未立国,刚刚又拿下襄阳,机会很多”
灰袍文士回道。
“哼,张兄,这可不是理由话说我大梁也才刚刚立国,机会更多不说,传言马上陛下就会举行一次恩科,打算招贤纳士汝阳可有科考”
同伴挑眉,根本不相信这个理由。
其实眼下不仅仅是大梁,诸如大燕、南国、西凉等都是机会。
“好吧,因为汝阳那边有好多邦国没有的东西,故而我想去见识见识”
良久,灰袍文士微微一叹,道。
“等等,什么东西汝阳有我们太原城没有莫不是又在编纂理由”
文士这句话一下子激起了同伴的好胜心,他当即反问。
“听闻汝阳有一种食材名叫辣椒,有一种膳食名叫火锅,此物极其美味,我太原城可有”
深深地看了一眼同伴,灰袍文士才再次开口道。
“啊这”
同伴顿时愣住。
当初大唐还在的时候洛阳的火锅膳食就已名声远扬,后来迁到了汝阳,其他地方根本吃不到。
要论这个,的确只有汝阳有。
“除了膳食据传汝阳还有两种名叫茅台和五粮液的烈酒,凡是有幸品尝过的皆称赞它们为绝世仙酿我太原城可有”
“这”
同伴再次语塞。
论醋,或许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过太原可论酒太原城还真不太行。
“还有听说汝阳最近出了一种瓷器,堪比绝世美玉,另外还有世间罕有的双面刺绣加之大名鼎鼎的默然书社也在汝阳,说不定书社还会推出新的抄本这些都是我想去汝阳那边看看的理由”
灰袍文士这次一口气说了很多而同伴则是越来越沉默,这些东西的确除了汝阳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
直到过了许久,同伴才再次开口,
“那张兄去汝阳看看也好,到了那边一定要传个信”
“好”
殊不知,
就在汝阳的种种东西勾起了不少文士好奇心的时候,
辽阔的北部大草原,契丹,王宫,
三件精美的汝阳陶瓷碗和一件双面刺绣纱衣经过层层转手,最后摆在了契丹王,耶律齐的面前。
“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美妙之物妙哉妙哉”
良久,耶律齐才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和这两件物件比起来,王宫的那些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就只有这几件为何不多从南地买一些”
顿了顿,他转身看向了身后的大臣。
契丹半游半牧,瓷器、丝绸本就视为贵重物品,此刻耶律齐就一个想法,王宫里用的瓷器以后都得是眼前这种还有妃子们以及王室子弟穿的衣物也得是双面刺绣工艺。
只有这般才能配得上王族的身份。
“启禀大王,此物出自汝阳,产出极少,能买到几件已是不易”
大臣忍不住摇头苦笑。
就眼前的这几件东西都是层层转手,耗费了极大的代价。
尤其是那三只瓷碗,据传刚从汝阳出来的时候也就不到五十两银子,但最后到了他们手中竟然花了千两银子,比普通玉器还昂贵。
就这还动用了不少关系。
“那怎么行本王当用最好之物,必须要想办法多买一些”
耶律齐眉头一皱,这并不是他要的答案。
“大王,想要从商贾手中购买大量的汝阳瓷器怕是有些困难,不过臣倒是有一想法,若是大王允诺定能从汝阳那边购买到大量的瓷器和双面刺绣”
瞧见耶律齐脸色不对,大臣躬身急忙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