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能让先生屈尊来汝阳出仕,实乃汝阳文士之幸”
缓缓放下茶盏,李默对着文士开口说道。
这文士不是别人,正是被天下文士极为推崇的王之涣。
王昌龄此行不但在绛州府请到了王之涣还顺便将高适也给“拐”到了汝阳。
话说高适本来就是想帮个忙,可一路走来与王昌龄是越聊越投机,对汝阳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加上他本就看不惯安禄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暗中带着一家老小在王昌龄的帮助下,悄悄地离开了长安。
“主公切勿如此,诸如曾先生、丹先生等皆是大才,能得主公赏识亦是老夫之幸”
王之涣急忙道。
其实,初次听到高适和王昌龄邀请他来汝阳出任汝阳书院一职的时候,他还稍微有些犹豫,可后来听到曾夫子、丹丘生、王维一众名士都在汝阳出仕的时候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名士就是这样,只喜欢和与自己同水平的人一同打交道。
若是换做其他诸侯,他肯定不会答应。
“先生谬赞汝阳书院这几日就能建成,一旦建成,书院之事就有劳先生。”
李默微微点头。
只要有王之涣这个招牌,就不害怕招募不到有用的人才。
“主公放心,书院一事老夫定当竭尽所能”
王之涣急忙又道。
“对了,主公,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略作沉思,王之涣忽是想到了什么,再开口。
“先生但讲无妨”
“主公,我等一路走来,听闻襄阳王在南阳边境集结七万大军要对汝阳发难,而我汝阳只派了一万大军前往应对,主公的意思可是打算只保汝阳若只保汝阳一旦襄阳封锁其他官道,书院怕是招募不到多少文士”
王之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其实不仅仅是他有这个想法,一旁的高适亦是如此。
二人听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询问王昌龄,结果王昌龄的回复就短短一句话,“二位放心,我们汝阳的一万大军够用”
如此反倒让二人愈发好奇,不知汝阳之主到底在作何打算
他们是真的很想听听这位主公的计划。
“先生放”
报
无巧不巧,就当李默刚要开口的时候,一名侍卫忽是出现在了大堂门口,
”启禀主公,南阳传来八百里加急”
“讲”
“罗云将军领汝阳军一万铁骑大败襄阳大军,并将襄阳主帅齐宣斩落在乱军之中,罗云将军现已领兵直取襄阳”
传令侍卫一脸兴奋,急忙道出消息。
“直取襄阳好传令,命罗云将军拿下襄阳之后不得为难襄阳百姓。”
听到这般,李默淡定传令。
可这一幕却是将王之涣和高适吓了个不轻。
什么情况
如果他们没有听错的话,汝阳的一万大军竟是胜了襄阳的七万大军
眼下还要直取襄阳
更令他们意外的是,整个大堂之上的所有臣子并没有露出任何意外之色仿佛本就应该如此,
这
越想,王之涣和高适越不敢继续想下去。
其实,此刻陷入极度震惊的远远不止王之涣和高适,还有襄阳王李风。
襄阳,大殿,
李风听到斥候的禀报后甚至一度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你说什么我七万大军被汝阳打得溃不成军”
好不容易回神,他急忙再道。
自从大军前往南阳边境后,他一直在等前往的捷报,甚至连接下来谁来主政南阳都已安排妥当。
“禀王爷,那汝阳的一万铁骑极其凶悍,我军主帅齐宣和其他三位将军已被斩落马下,眼下汝阳军的一万铁骑已直奔襄阳而来”
斥候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冷汗。
要不是他亲眼所见当时的战况或许也不敢相信。
可这就是事实
襄阳的七万大军在人数上的确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在气势上差了汝阳军好几个档次。
尤其是襄阳刚刚招募的两万新兵,
他们看到主将被斩,哪里还有再战的想法纷纷转身逃散,有很多兵士都是死在了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直奔襄阳”
轰
确认消息无误,李风像是后脑勺被重重的敲了一下,直挺挺地倒在了椅子上。
“主公主公”
整个大殿瞬间乱作一团。
几位文臣急忙上前搀扶自家主公,剩余的臣子则是吓得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好。
话说襄阳大军出征的时候,襄阳从上到下皆是信心满满,认为汝阳的一州三县之地已是囊中之物,
后又听到汝阳只派出了一万大军更是没再将汝阳放在眼里。
他们满脑子盘算的都是接下来如何去围困汝阳,
这下可好
汝阳的一万大军不但没有被轻松拿下,反而还破了襄阳的七万大军。
简直难以置信。
半柱香后,在一众文臣的捣鼓下李风终于悠悠转醒。
“快快收拾东西,离开襄阳”
一睁眼,李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想逃。
无它,
襄阳一共就七万大军,就这点家底,没了这七万大军襄阳还有什么
一旦等到汝阳大军抵达襄阳,届时想走都走不了只能任人宰割。
至于汝阳大军为何会这么厉害
那个领兵的汝阳将领又是谁,李风已经没有心思和功夫再去盘算。
知道又如何
知道了汝阳就会放过他
这次的事情可是襄阳一手挑起了的。
“是,主公”
有了李风的这句话,大殿再次乱成一片。
一朝之主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哪里还有再等下去的想法,此刻不逃命更待何时
报
长安城,皇宫,
安禄山难得清闲,在御花园正和鬼面谋士对弈,就在这时,传令侍卫送来战报。
“启禀陛下,襄阳王与汝阳一战已有结果”
侍卫躬身道。
“哦可是李默的一万大军已被襄阳大军剿灭”
安禄山的眼睛依旧盯着棋盘,正寻思手中的黑子该落往何处。
在他与鬼面谋士看来,这场大战的结局早已定好。
“启禀陛下,前方传来消息,襄阳军大败,汝阳的一万铁骑已直奔襄阳而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