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东铎王朝

作者:L笨笨熊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三章 鸣沙山的灭亡

书名:东铎王朝 作者:L笨笨熊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1

就在路远航被吃掉的当天,康乐人向鸣沙山人发动了总攻。临时受命的蒋庆群根本约束不了路远航的部下,双方刚一接触就一溃千里。楚汉的大军追奔逐北,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扫平了木渎、天玑两镇,兵临枯叶镇。

邱胜翃看着满朝文武,几乎找不到一个和路远航、忽而木、钟大吕这样儿的人,他这才意识到,以往的斗争只不过是夫妻吵架,他把它变成了仇敌相杀。现在的这些人,只能做他的拐棍儿,扶着走路可以,打狗也可以,用它自卫或者杀敌,是根本做不到的。

五朝门外的炮声已经清晰可闻,一些人开始躁动不安,他们偷眼看着邱胜翃,身子却在悄悄的后退。那门口儿就是一道界限,冲出去的人就意味着自由与背叛,留下来的人,意味着死亡。

随着第一个人在门限上转身逃跑,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片刻之后,整个儿大殿上,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无处可逃的邱胜翃,一个是不愿舍弃的安东阳。

邱胜翃第一次感觉到,这个大殿是如此宏旷。他可以同时容纳温和派和强硬派,可以容纳所有的争论不休和勾心斗角,同时,也可以容纳那些幸运或者不幸的命运。它可以容纳一代人和另一代人,可以容纳最位高权重的人和身份卑微的人。现在,这个容纳过所有的地方,甚至容不下更多的忠诚,也容不下第三个。

他的大半生都浓缩在这个大殿里。从陪他父皇上朝,立为太子、册封太子妃,到登基大典、册封皇后、册封太子、册封太子妃,直到现在。他一直以为,这种循环会一直继续下去,一代又一代,永无止境。

现在,这种循环结束了,鸣沙山的历史也结束了。他的命运,也结束了。

“我不想死得太难看”,面对已经注定了的命运,他已经没有了过多的心潮澎湃:“也不想太痛苦”。

这是他最后一次做选择,也是唯一一次完全自主的选择。他的婚姻是父母的选择,他的决策是大臣的选择,就连他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都有祖宗的规矩在帮他选择。

“把药拿上来吧”。他略含期待的语气,让人觉得那可能是一种美味。

捧药的小太监早已不见了踪影,安东阳用他颤抖的手把那个小小的瓷瓶打开,递给了邱胜翃。他甚至没有多看一眼,就直接倒进了嘴里,一扬脖子,艰难的咽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在龙椅上睡了过去,表情安详,面露微笑。

安东阳把他的身子扶正,整理了一下衣服,使他看起来就像上朝的时候一样儿,然后自己扶着龙椅坐下来,颤巍巍的从袖子里取出另外一个瓷瓶儿,拧开盖子,一口吞了下去。

楚汉的大军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抵抗,攻进城的时候,官兵和居民都已经跑得差不多了。空旷的大街上,只有两旁排列的民房在迎接他们。

“传我的将令,全军整队进城,不得杀人,不得掳掠,不得大声喧哗,违令者,立斩不赦”

这支纪律严明的大军,就像接受检阅的一般,浩浩荡荡的进了城。那些拥有灵敏嗅觉的人们,慢慢的探出他们脑袋,张开了他们的眼睛。他们担心的屠杀并没有来,担心的灾难也没有发生。

在军队走过去之后,一个个人影儿像雨后春笋般钻了出来,他们呆呆的看着远方。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变了,他们的国家也变了。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作为普通人的身份还是没有变。农民还是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小商贩还是小商贩,起早贪黑,忙于奔波。车夫还是车夫,渔人还是渔人。他们的生活,不会因为这个世界的改变变得更好,也基本上不会更坏。同时,他们也习惯了无力改变,只能逆来顺受的命运。

他们聚了一会儿也就散了,生活很得继续,无论明天是阴天还是晴天。

但对于那些士大夫、大商人、名流,这种改变就是本质上的。从政的不得不重新经受考验,无论是守志还是投敌。经商的不得不考虑,他们原来铺垫好的康庄大道,会不会变成泥泞小路。至于各界的名流,要重新塑造一种时尚了。

康乐人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代表着他们的占有与鸣沙山的消失,最后,他们终于到了这个宣示主权结束,同时又宣示他开始的地方。

楚汉让其他的人驻守在大殿之外,自己带着十几个人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见了端坐在龙椅上的邱胜翃,和躺倒在他脚下的太监。

“把尸体搬下来盛棺入殓”。他吩咐一声,走出大殿,带着一部分人直奔后宫。

后宫的情况和前殿大不相同,很大一部分宫女都没有逃跑,这倒不是她们爱国或者恋家。所有的战争表明,女人有可能是战后的牺牲品,但更多时候,她们的命运不会比之前更糟。另外,她们也无处可逃。对于一直生活在围墙之中的人来说,冲出围墙,需要面对新世界的勇气。对此,大多数人选择在熟悉的地方,接受陌生的挑战。

让楚汉感到惊讶的是,邱胜翃的正宫、东宫和西宫也都没有逃走。她们三个人聚在一起,整整齐齐的吊到了房梁上。嫔妃、宫女、太监等,自杀者颇多。

“真是个奇怪的国家”楚汉长叹了一声,对自己的军士说道:“他们的国王在位二十多年,国破家亡之时,殉难的竟然都是些阉宦和妇女,一个士大夫都没有,这样的国家,如何能够不亡”

他发了一通感慨,然后让手下把宫中的尸体买棺入殓,剩下的宫女、嫔妃、太监等核实登记。自己则来到内书房。在这里分派人马,进行城防。并传令给弟弟楚风,让他迅速驻兵武库,并贴上封条。同时命令一部分人把宫门封锁,隔断内外联系,以免歹人出入。粮仓、金库等处也全部贴封,以备日后统计。

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写了一封奏疏,差人快马送往大都。

第二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出榜安民,之后就是繁复的统计工作,从武库铠甲到金币银币,凡是可以带走,或是有一定价值的,全部入账。并依次装车,贴好封条,准备运走。

同时进行的,还有各级将官的赏赐。这些人跟随他出生入死的灭掉了一个国家,奖赏是必须的。但这种奖赏一般不会太多,等到功臣表上报之后,国家按格封赏,那才是大注,现在这种,只是为了稳定军心。

俘虏则临时编入各个部队,因为这是战时状态,聚在一起怕他们举事,解散了也无处安放,还不如让他们领点儿官粮,先安顿下来。

这些事情进行的同时,他还要接见本国的士大夫。这一点十分重要,从他们的理念上来说,用鸣沙山安顿鸣沙山人,用康乐人监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而不是让康乐人统治鸣沙山人。这更容易软化民族意识,打消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便于管理。

另外,颁布法令,恢复市场正常运行。这一套措施下来,枯叶镇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重新兴盛起来。

等到一切都回归正常之后,楚汉才宣布,为邱胜翃发丧。这场丧礼,完全是按照帝王的规格举行,最终下葬的地方,也是他自己修建的帝陵。

楚汉命令三军挂孝,自己也和部下亲自送葬。随着邱胜翃的棺木放进椁室,石门缓缓关上,一个王朝就此终结。但埋葬他的人也会被别人埋葬,一段历史会被另一段历史重演。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别人故事的结束时开始,又在别人故事的开始时结束,循环往复,不断重复,不断翻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