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埋葬大清

作者:天煌贵胄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二章 彻底毁掉他们的研发能力!

书名:埋葬大清 作者:天煌贵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眼看着一群老不修们越说越离谱,朱劲松的脸色也不禁越来越黑听说过代驾、代喝、代嫁,这代尿还真就是头一回听说

朱劲松黑着脸,敲了敲桌子,对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说道:“钱聋老狗那一家子的骨灰都已经扬了,坟头也变成了任人游览的景点,你们打算去哪儿尿”

“再说了,光那些景点里安置的公厕,也足够那一家子永世不得超生了,你们还尿个什么劲”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和刘怀文等一众大佬们也回过味儿来了。

确实,该扬不该扬的骨灰都已经扬掉了,现在那些景点里也到处都是公厕,每天都有大量新鲜的那啥玩意,倘若那玩意真能让人不得超生

只是回过味儿来是一回事儿,心里依旧气闷却是另一回事儿。

刘怀文气咻咻的道:“若不是麻子开始便搞什么迁界禁海,咱们大明的海运又何至于此”

孟繁志也跟着冷哼一声道:“何止如此那一家子最为不要脸的,便是自个儿搞出了迁界禁海,却又把一众脏水都泼到了咱们大明的身上”

听到孟繁志这么一说,其他几個大佬们顿时都来了兴趣,尤其是刘怀文更是直接问道:“说说,说说,咱倒是知道麻子迁界禁海,可还真不知道他们是咋个泼脏水的。”

孟繁志道:“这玩意还用想肯定就是说什么承袭前朝制度,因为大明搞过海禁,所以他们也搞海禁。”

刘怀文顿时一愣,问道:“难道大明没搞过海禁”

孟繁志冷哼一声道:“大明搞过海禁,但是大明的海禁禁的是私商,正常的生意谁会去禁尤其是那些靠打渔为生的老百姓,你禁海难道还能禁了他们不成”

“可是他大清的迁界禁海可不一样,他们针对的就是这普通的老百姓,只要你住在离海边五十里之内的范围,他们就得折了你的房子,毁了你的船,你想打渔他们就先要了你的命”

“到头来,你们知道该怪谁怪大明禁海还是怪国姓爷在沿海抗清他建夷入关之后占了咱们汉家江山,咱们想要夺回来,这有什么错”

“明明该是咱们有理的事儿,可是到了他大清的手里,反而变成了咱们没理,你说奇不奇怪”

刘怀文咂吧着旱烟锅子说道:“嘿,也是够他娘的奇怪的要是这么说,那扬了他们的骨灰都算轻的,就算拌进饲料里喂猪都不解恨”

朱劲松忍不住敲了敲桌子,说道:“跑题跑远了啊,咱们刚刚说的可是咱大明海运的事儿,你们怎么就能跑到钱聋老狗那一家子的骨灰上面”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和刘怀文等人也忍不住有些脸红,纷纷咳了一声后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来。

朱劲松又接着说道:“说起来,也是朕的疏忽,一直没太注意海运方面的事儿。”

这就属于是替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背黑锅了,毕竟曾诚是内阁首辅大臣,刘怀文是户部尚书,其他一众大佬要么是内阁辅臣要么是尚书级别的大佬,这种事情原本就该他们先想起来才对。

可是当皇帝跟当主子是不一样的,当主子可以把所有的黑锅都甩到奴才们的头上,而皇帝就必须学会主动替手下人背黑锅。

本质上就跟刘皇叔摔阿斗是一样的,方式不同,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收买人心。

果不其然,在朱劲松主动承认是自己的疏忽之后,曾诚等一众大佬们也纷纷开始承认自己的错误。

曾诚率先拱手拜道:“臣等身负人臣之责,却没有事先想到这一点,这是臣等的过失,还望陛下允许臣等将功补过”

刘怀文也跟着拱手道:“这事儿可怨不得皇上,毕竟咱们大明对于海运的需求也不是那么旺盛最主要的还是英格兰跟法兰西他们的海运能力比较强,有他们在中间转运,咱大明还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工夫呢。”

眼看着其他一众大佬们也都要往自个儿身上揽责任,朱劲松干脆摆了摆手,说道:“朕已经说了,今天这事儿不怪众位卿家,朕就是琢磨着,眼下该怎么样才能提高咱们大明的海运能力”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顿时打起了精神。

提高海运的能力,可不仅仅只是多造两艘船就行的,其中还涉及到了航线的规划,比如说从哪里到哪里为一段航线,每段航线主要用来干什么,运输什么样儿的货物,如何完成众多航线之间的接驳、周转,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而在这些乱七,仅仅只是确定航线的问题,很可能就需要无数的人命往里填不知道哪儿存在的一块暗礁,不知道多长时间才会出现的一股洋流,很可能就会带走一船人的生命。

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每条航线的背后都有无数的白骨沉在海底,或者连白骨都剩不下。

当然,现在的大明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相对要轻松一些,因为除去永乐年间留存下来的那些海图之外,大明还可以从英格兰跟法兰西、沙鹅、傻贼鹰他们手里拿到最新的海图。

至于说要付出哪个小国的利益来交换,这事儿就不是朱劲松所关心的了。

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其实就跟海图或者说航线的问题差不多,看上去比较麻烦,解决起来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让朱劲松关疼的,还是海运这玩意该怎么纳入管理。

完全由朝廷掌控的海运当然好办的很,可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朱劲松又不愿意让朝廷掌握所有的海运,要不然这破玩意总是亏,一年亏上个几百亿不说,还动不动的就暴跌一分小涨八毛,那谁能受得了啊。

可是让勋贵以及民间的资本都参与进来,朱劲松的心里也不是那么乐意。

鲁树人曾经说过,大家伙儿都穷的时候还能凑在一块儿穷乐呵,可要是其中有一个先富起来的,就很容易出现诸如鼻孔里看人以及红眼病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

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朱劲松干脆敲了敲桌子,对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问道:“诸卿以为,海运之事是否允许那些乡贤绅士们参与进来还有这满朝的勋贵,他们呢”

刘怀文当即就站出来表态:“启奏陛下,臣以为让民间的乡贤士绅和勋贵们参与进来倒没什么,但是必须得重税,要不然这不就成了白让他们捡钱嘛。”

曾诚忍不住瞪了刘怀文一眼,反问道:“莫非刘部堂又忘了柳大善人之事”

“民间这些乡贤士绅们,本辅不否认他们当中也有良善人家,可是同样无法否认的则是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柳大善人一般的败类。”

“若是让这些人参与到海运当中,万一有哪个丧心病狂的混账胆子上长毛,把咱们大明的那些书籍带到海外,你刘部堂能不能担的起这个责任”

刘怀文一愣,继而反驳道:“我刘怀文当然担不起这个责任,可是你曾阁老也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嫌吧”

“正如你所言,这些人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像柳大善人一般的败类,可是你曾阁老也得知道,咱们大明现在到底有多少用钱的地方。”

“这么说吧,大明未来五年要修建的铁路和电报线路,所需要花费的银两绝不在万万两之下是白银万万两,可不是一亿大明宝钞。”

“展开海运,算得上是开源的手段之一,若是能够允许民间参与进来,咱们就不仅仅只是赚海运的钱,同时还能再收一大笔的税,而且不光是那些海商的税,同样还有那些因为海运增加而增产的工坊。”

“若是禁止民间和勋贵们参与进来,海运之事固然要稳妥一些,然则海运发展的速度也必然会变慢,国库的收入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使得铁路修建跟电报线路铺设的速度变缓。”

曾诚冷哼一声道:“这是今天想起来海运的事儿了,之前没有想起来的时候,不一样修了铁路和电报”

刘怀文当即就被气笑了:“用一万两银子修铁路,跟用十万两银子修铁路,那能一样一万两银子修铁路,你最多也就是选择一条线路开始动工,而有十万两银子,你就能同时选择十条线路。”

工部扛把子宋玉成忽然开口道:“其实吧,他们就算是把天工开物和火器图说之类的书籍带出大明,其实对咱们大明也没什么影响。”

曾诚反问道:“什么叫做没有影响”

宋玉成道:“像天工开物和火器图说这些书籍,里面只是写到了火绳枪,而咱们大明却已经开始换装铜后装击发枪,彻底废弃了通条。”

“曾阁老可不要小看这一根小小的通条,整个小破球上能够自己生产通条并且供应军队的,满打满算也只有那么几家,就算他们得到了这些书籍,能够自己生产通条了,也没办法研究明白击发枪。”

朱劲松心道这多稀奇啊,后世还有一大堆的国家造不出自己的子弹,只能靠花钱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想要把这些书里的内容转化成可以使用的成果

即便是排除掉学习大明语言和文字的困难,需要的时间也绝不止一年两年。

如果再暗黑一些,那就完全可以等这些蛮子们研究的差不多了,再把略微比他们先进一代的技术和学问扔出去,让他们继续低下头来研究技术和学问,彻底废掉他们自力更生的可能性。

所以吧,让蛮子们拿到天工开物跟火器图说之类的书籍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只是其中的利比较大,弊又比较小。

想到这里,朱劲松干脆曲指敲了敲旧子,说道:“海运这事儿,曾卿回头跟众位部堂都好好商量商量,看怎么办才比较好一些,至于像天工开物跟火器图说之类的书籍,也可以试着稍微放开一些。”

“不过,这些书籍可以由朝廷拿来跟那些蛮子们交换一些好处,却不能凭白的让这些混账东西们拿去当投名状。”

眼看着曾诚还想再劝,朱劲松干脆摆了摆手,说道:“咱们大明现在已经淘汰了燧发枪和孟良崮弹版本的击发枪,这种技术就算让蛮子们得到了也没什么实际上,蛮子们自己也不是造不出燧发枪和击发枪,只是现在他们自己造也没有买大明的便宜,所以他们才不造。”

“把这几本书给他们,让他们掌握制造燧发枪和击发枪的技术,也好让他们的心里有个底。”

“朕打算以后把落后一两代的技术多卖一些当然,蛮子们没有的咱们就绝对不能卖,蛮子们有了的咱们就低价卖给他们,彻底毁了他们的研发能力。”

听到这里,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却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瞧瞧,大家伙儿只是想着怎么赚蛮子们的钱,陛下他老人家直接就想着怎么断了蛮子们的根

等曾诚等人应下来并且告辞离开后,朱劲松才又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柯志明:“吩咐下去,让人多多关注钱老爷、李老爷、张老爷他们留下的那些后手。

“倘若这些人愿意继续留在大明,那就暂且不去管他们,若是这些人的心里依旧有其他的想法甚至想要带着咱们大明的书籍出海,那就等他们出海之外处理掉。”

让那些蛮子们有机会拿到大明的书籍,跟这些混账东西们把大明的书籍送给蛮子们,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属于主动坑蛮子,其中还有大量的得益可以交换,而后者则是拿着大明的东西去当投名状,纯纯的恶心人。

柯志明的心里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当即便躬身应道:“是,臣记住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