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28、惊情四时辰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赵正带着许聪去成衣店里新买了件缎面袍子,又为他买了双鞋。把他的幞头重新戴好捆扎,在永安渠边洗净换上新衣裳,整个人看上去傻呵呵地又恢复了那股老六的气势。

“侯爷,饿了……”

赵正骂了句“没心没肺”,又去买了些炸果子,一只烧鸡,一壶水酒。两人坐在永安渠边的一处茶坊里,赵正排了十文钱,要了一壶茶,一边看许聪狼吞虎咽一边想着自己这是造了哪门子的孽。

“侯爷你不吃些?”许聪一人咥了大半只鸡,端着半边鸡屁股问。赵正摇头,“瘦得跟乌鸦似的,没什么胃口。”

两人吃喝了一些,赵正勐然想起,达念还在城南等他。

也不知赵金玉让谁去良淄把达念接到了城南,有没有因为事态缓和把达念又送回了庄上。不知达念知道朝中有变,心中会着急成什么样,结果因为等卢玄找许聪,巴巴地等了四个时辰。

“走了走了!”赵正一想到这,哪里还呆得下去,他推了一把仍在嗦着鸡骨头的许聪,许聪一脸茫然:“未吃完呢!”

“打包回家吃去!”赵正让店家拿了包果子的油纸,将吃剩下的鸡架子鸡骨头都一并打了包,交给了许聪揣进了怀里。两人上了马车,一路从朱雀大街出了南门。到了南门外赵金玉说的一处土地庙,却也不见达念。赵正看那土地庙边有马车呆过的痕迹,料想达念应是到了此处,又被人带走了。心中记挂,于是马不停蹄,催着许聪往良淄赶。

结果刚上去往良淄的官道,便见前方一人一马迎面而来。许聪一瞧,便兴奋地叫道:“是三夫人!”

赵正见那一匹枣红马,马背上一个瘦小的身影,挽着发髻打扮利落,一身素色衣裙,裹着羊绒坎肩,不是达念又是谁?

“停车。”

“元良!”达念也早看见了马车,到了车前驻了马,带着哭腔从马背上下来,扑进了赵正的怀里,呜呜呜地抽泣了起来。

赵正还从未见达念如此哭过,自觉是这几个时辰没有消息,对不住达念,于是搂着她上车,一个劲地陪不是。按达念的性子,在良淄庄上没有等着赵正,她是不会走的。只是赵金玉派来的人拿了赵金玉的亲笔手书,达念怕赵正遇上了麻烦,到时要走时会拖他的后腿,于是只好照办。可到了城南的那处土地庙直等到晌午后,仍旧不见赵正的身影,接她的那人也暗自奇怪,达念让他进城打探。结果他走没多久,便就来了一队家仆模样打扮的人,说是见娘子独身一人,这荒郊野外不甚安全,不如去庄上坐坐。

那些人看上去并无恶意,达念原本想拒绝。却不料他们并不多言,当即前拥后堵,有人跳上马车,牵着马缰“驾”一声,便载着达念往西边去了。

达念心中害怕,但脸上强装镇定,问那些家仆要带她去哪,他们却不说话。马车往西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又折向南面的渭水,在一处渡口又等了半个时辰。达念见他们竟是要带她上船,心道这船是万万不能上的。谁也不知他们要带自己去哪,万一是人贩子,又或是什么别的对元良没有好心的敌人,那不就毁了么?又想到若是人贩子倒也没什么,无非多给些钱财买个平安,总还有回头的时候,但万一对头要用她来胁迫郎君做些违背良心的事情,那不如死掉算了。

想通了这点,达念便仔细地留意逃跑的时机。可这些家仆将她看守地极严,就算如厕,也有四五人跟着。达念一时技穷,料想人贩子也不似他们这般穿着,想来定是要对付元良的。于是心中寻死的决心就更加坚决。

不一会儿,船到了。是渭水河上寻常的渡船。达念见他们只搀扶着自己,却不管马车,便问道:下船了怎么走呢?有人便答:夫人放心,下船的码头自然有马车等候。这渡船船小,挤不下那马车。达念便不依,说是马车上有她的细软,还有郎君的衣物。若是丢弃在这,回头要被夫君责怪。若是不方便带上马车,那便容她去收拾一番,该带着的总是要带着。

说着,便跳下渡船,执意要上马车。那些家仆们也没法,只好派了三人跟着一起。谁知达念上车之后,忽然抽出赵正留下的短刃,趁其不备,不由分说连伤三人,然后割开套马的缰绳,趁船上的人反应未及之时,骑上马就逃。

达念是苏毗女子,自小便是在马背上长大,马术自然精湛。但牵车的驮马不比吐谷浑放牧的马匹,更不如战马。达念快马加鞭,但那马却跑得并不快。船上的人骑着马追将上来,达念一时不留神,竟是错过了回良淄的官道,在渭水边的树林子里兜转了几圈,出来时,已是迷了方向。达念抬头看天,却见天空云层密布,看不见日头。回头再看,林子里已有了追兵的动静。达念心道若是乱窜,还不如回到河水边。只需要顺着渭水河下游的方向,总是能见到良淄庄的。

而且元良也说过,对敌之时切不可莽撞,须得明白其情其势,凡事也得顺势而为。眼下他们正追在自己身后,想来河边人少,有机可趁。于是下马,撕扯身上的衣物,包裹马蹄,随即扯了几把干草,塞进了马嘴。翻身上马之后,循着几波人中间的空隙,插向了他们的身后。

听闻着水声依旧,达念小心翼翼地从树林中探头观望,只见跑来跑去,又跑回了那码头。达念皱眉,心中不由暗道一声不好,还好码头边停着的船静悄悄的,似乎没人。达念镇定了下来,心道这船是那些人要将自己掳走的重要工具,若是逃了则罢了,若是没逃出这些人的掌控,到时还是要坐这艘船离开,不如干脆一把火将它烧了,或许能拖延一些时间。

一不做二不休,达念壮起胆子靠了过去。果不其然,那船上竟是连看守也没留下一个。只有三个被他用短刃捅伤的人,仍躺在船舱中等待救治。达念便悄悄地上了马车,取了火折子,又拿了些衣物引火,火着了之后便扔在了船上。

那船舱里三人见火势大起,顿时挣扎着要往外逃,但那火封了上码头的路,三人不得已只好往水里滚去。

达念站在岸边,往河里扔了几块破木板,道:“你等休要怪我,我也是为了活命才这般做的!”

那三人哪里还能争辩,纷纷抢上前来抱着木板子,想上岸可码头的岸高,湍急的渭水将他们冲离了岸边,直往下游冲去。

达念见那火越烧越大,寻思火势一起,必被人发现,须得赶紧逃离才是。于是不管不顾,骑上马顺着河水,往下游而去。

那马沿着河岸直跑了大半个时辰,达念忽见周围景色越来越眼熟,再一眼,便辨认出这就是元良平日里钓鱼的地方,旁边就是官道。于是循着满布鹅卵石的河滩,纵马一跃,上了平坦阔直的官道。抬眼一望,不远处就是良淄庄。

许庄头见达念一身褴褛,满面灰尘,脸色青白,知道是遇到了什么事,于是招呼众庄农上前询问。达念喘匀了气息,道:“我方才被人掳了,骑了近一个时辰的马,才逃了出来。只是不知元良如何,许庄头,可能带着人随我去长安一探?”

《最初进化》

许庄头一听主母被人掳了,那还了得?于是令人敲起了梆子,庄里有一个算一个,能骑马的骑马,有驴的骑驴,没有马没有驴的便步行,扛着扁担锄头,拿着木棍儿、铁叉子、连枷,一窝蜂似的涌出了良淄,嚷嚷着要找那些人算账。

反了天了,侯爵夫人都敢动,还有没有王法?

一行人前后呼应,往长安而来。但毕竟脚程脚力不一,达念瘦小,马术又高上众人一截。跑着跑着就领先众人数里,身后追着的几个庄上老农也是望尘莫及,眼看转过一处麦地便就是长安城范围,却见前面一车一马停在了路中间,车边一男一女两个人,正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赵正坐在车里,听达念将整件事说完,脸色顿时差到了极点。

这分明就是有人要摆他一道。

而且选在了如此节骨眼上,让赵正分身乏术,定也没安好心。赵正思来想去,他在长安城不过半个月,所识之人一只手就能数将过来。是什么人想对达念动手?

林仲?

太子?

亦或是渠国公?

达念虽然长得漂亮,但身材单薄瘦小,我见犹怜,根本卖不上几个钱。若是要杀她,哪里都能动手,犯不着还要过河!他们挟持了达念又意欲何为?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赵正真想调转马车回长安城里去问赵金玉,这货是怎么办事的?越来越不靠谱!

赵正托起达念撕成了片状的素稠裙袍,长叹一口气,“若不是你聪明懂势,此时怕是再也寻不到你了。”

达念欣慰地抱着赵正,闭着眼睛喃喃道:“元良无须担忧,若真有那一日,有死而已。阿念才不想拖元良的后腿。只是真到那一日,元良得想着替我报仇。”

“我灭他满门!”赵正气得脑袋冒烟,心想今日这狗屁倒灶的事情是真多。但最让他后怕的就是达念被人差点掳走的事实。料想这事情一眼可以望到底,也不知是哪条线上,对他赵正已经视如眼中钉肉中刺了。只是明着对付他赵正还有许多顾及,只好旁敲侧击,从他身边的人下手。

这么一想,就连许聪差些被人拐卖都变得不寻常起来,怕也是为了拖延赵正的时间。只是他们没想到,这看似柔弱的苏毗女子,实际上心底十分坚韧,而且别看她单薄瘦小,平日里细声细气,不争长短,但耍起狠来,赵正也是见过的。

“元良!”

“嗯?”

赵正搂着达念的肩膀,低头看见这女子脸上的泪痕仍旧未干,她微微抬着头,看着赵正,“嫦儿与月儿今日去阿团查验土地事宜,我回良淄时还未曾见到她二人。我担心……”

“没什么可担心的!”赵正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嫦儿与月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定唯渠国公事问。先不用管她们,你今日受惊了,先在车上好生歇息一番。说不定到了庄上,她们也回来了!”

“嗯!”达念见赵正脸上正自不怀好意,知道他也是被惹恼了,再说下去不合时宜。于是闭上了嘴,靠在赵正的怀里,沉沉地睡了过去。

一行人乌泱泱地来,又乌泱泱地回。

整条官道上,人声鼎沸。几百庄民拖了近二十几里路,又都扛着农具,路过的客商见他们杀气腾腾,暗以为哪里起了民变,于是纷纷避让。直到夜幕降临,骑着马和驴的庄农们才将赵正的马车护送回了良淄庄上。

嫦儿与月儿早已等在了庄口,见马车上达念那狼狈的模样,都自责不已,说是没有陪同主母一道,才酿成了今日的险情。达念倒是会安慰人,只推说这事她们在场于事无补,无非多了两个累赘,跟着还不如不跟为好。二女顿时破涕为笑,赌誓说无论生死,也不能再有下一回了。

赵正一身疲惫,暗自摇头。往庄内走了几步,却见许庄头未来迎接。心中正自狐疑时,却见老许头带着几个人,急匆匆从庄内赶了过来。

“侯爷,这几位……”

赵正对着火把一瞧,只见其中为首一人面色黢黑,身形矫健,一双铜铃大的眼睛熠熠发光。

“元良!”

“守道!?”赵正吃了一惊,打前确认,仔细瞧上一眼,居然真的是梁珅梁守道,“你甚时候回的长安?”

梁珅眼中有些闪烁,反问道:“夫人何在?”

“在这呢!”达念与梁珅原本也是旧相识,此时听得是他到了,于是连忙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妾见过梁将军!”

梁珅似乎松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在就好,没来晚!

“怎么了?”赵正准确地捕捉到了他表情的变化,追问道:“守道可是知道些什么?”

梁珅点头,道:“此事说来话长,我等你也有半个多时辰了。进屋聊,我有些事要与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4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