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64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想到什么说什么,藏不住话的人,这位就算是有点脑子,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是啊!”一拍大腿,“怎么忘了还有她?!那可是个厉害的女人!”再瞄瞄四周,代替父亲来的陈须兄弟被喊过去跟皇帝喝酒了,拍拍胸口,好险,没有被他们听到。一哄而散,新的结论传遍全院。大家别乱说话,瞧着都是熟人,好心提醒一声,当心传到上面的耳朵里,谁都得不到好。然后,开始八卦可怜的陈家兄弟。新话题——堂邑陈家,女尊男卑呀~

所以,韩嫣到的时候,大家对他的看法,很“正”。真是个美丽的误会!人家阿娇这么大方,一是为了表现国母风度;二也是得了提醒,扎扎实实地送一份大礼,算是弥补一下送宅子被拦下来的遗憾。

至于有没有人想“既然陛下跟他没什么,俺会不会有机会……”这就不知道了。

韩家兄弟走后,又扎堆儿八卦,还派了放哨的——谁说男人隐忍、不八卦的?做起来如此专业,他们都能组成大汉朝的宣传部了。

“看见没?他们兄弟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

“切!才知道啊,从他们父亲周年祭时就很好了。”

“奇了怪了,听说以前这两人没这样好的。还闹分家的来着。”

“长大了自然懂事了。分家是一回事,可毕竟还是一个姓不是?他们韩家人口又少……”再瞄一瞄,襄城侯身体不适,没来,放心地继续八卦。

“也对。”

叽哩咕噜……

总之,这是个红人,为人也还凑合,值得巴结一下下。

————————————————————————————————————————

夜,几家灯火不灭,暗自低语。

长乐宫里,窦太后、馆陶、阿娇,聚作一堆。

窦太后木着脸不说话,馆陶和阿娇也有点怵。还是阿娇胆子大些,上去抱住窦太后的脖子:“外婆~您怎么不说话呀?”

“你还有脸说!”窦太后开始训话,“前头是怎么跟你说的?明明说好了,要有点国母风范,你倒好,又给人难看!”

阿娇想着原因,原本平息下来的心情重又翻了起来,开始生气了,嘟嘴。窦太后自是看不见的,馆陶却看得见,有些急了。替女儿辩解:“阿娇怕是发酸了,彻儿对阿娇也没像对韩嫣那样啊,居然放开了内库。”

“就是啊。”阿娇小声附和。

“你也跟着煽风点火!”窦太后连女儿也骂上了,“听说韩嫣进言加封的时候,是谁跟着夸的?让阿娇送庄子当是补礼的不也是你么?”

“一码归一码,赏庄子是赏他进言,如今说的是陛下待他太过了些。再说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陛下待他虽好,可也没像如今这么出格啊。又是冠礼又是大宴的。待重臣?也没这么做的。韩嫣虽然瞧着比别人好,可也没重要到要这样。女儿瞧着,有点儿不大对头,怕是,陛下瞧上他了……”馆陶说出自己的观察,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把在晚宴上因为韩说一番“自知之明”的言论而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真的呢,这个混蛋,平时看着老实,居然敢这样!”也不知道阿娇口中的混蛋是说的谁。

女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心思千回百转,让人琢磨不透。打定主意的事情固然死都不会回头,更多的时候却是摇摆不定。拿过来一件事情,一时觉得事情是这样,一时又觉得事情是那样。尤其是在涉及到与感情有关的问题时,一会儿自欺欺人,一会儿又冷静得可怕。正过来想,也对,反过来想,也没错。于是就开始左右摇摆。上半句还是支持甲方观点,说着说着,说到下半句,又改主意了。这一刻,你觉得劝得她听了你的,松了一口气,下一刻,她又反悔了,把你气得个半死。越年轻的女人就越容易这样,年纪大了,见得多了,反而能够稳重些。

男人却相反,血气方刚之时,是极易定下主意的。年纪渐长,经的见的多了,心思反而会变得多疑了起来。

“你发的什么酸啊?你是正正经经的皇后,韩嫣只是皇帝的臣子。从小就在一起,待他好点,也是应该,没事儿别瞎琢磨。”窦太后总结,“今天支开大人,咱们问他弟弟的话,你们也听到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韩嫣,自是还过得去。就怕陛下有那个心思。”大长公主还是不放心。

“小孩子爱玩,你越逼他,他逼跟你拧着干,本来没这心思的,也给你逼成有了。顺着他呀,他自己就先觉得没意思了。再说了,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一个没这份心,光陛下愿意也没那么容易成的。”

“臣子能强过皇帝?咱们刘家,可出过不少这样的事儿呢。”馆陶为了不刺激窦太后的神经,换了个迂回的说话方式。窦太后的丈夫、馆陶大长公主的父亲,有名的汉文帝,对邓通的宠爱,可不是一般的手笔。

窦太后有些沉默,继而道:“不用避讳些什么。邓通,濯船贱役之人。韩嫣,侯门之后。出身就不一样,心气也不一样。再说了,邓家本不是什么大家,经靠个男宠,一家子也是乐意因此登天的。哼,只是想不到又落到地上摔死罢了。韩家,一门两侯,他们自己家就不会答应!皇帝也得顾及他们的看法。”

窦太后这是带上个人情感了,人家邓通出身也没有那么低,更不是贱役出身,好歹够了自备干粮为皇家服务的标准,虽然做的是濯船的工作。不过,比起韩嫣家来,却是差得太、太、太远了。韩嫣的家谱能追到战国韩国王室,再往上是晋国大夫,再往上,跟周文王是一家,这支韩姓源自姬姓。就算不追得那么远,从韩姓开始,他家的家谱上有确切记载的代数,与大汉朝几乎所有功臣家立家的年数,两个数字比起来,还是韩家代数的数字大些。

“也是。”想着窦太后的话,再比较一下邓、韩两个的实际情况,馆陶有些动摇。

阿娇越发不答应了:“要是彻儿真是心里对他好,可怎么办?我不许!”

“越来越不像话了!一个男人,就算皇帝真是心里爱他,又能翻了大天去?!在皇帝身边站住脚,靠的不光是宠爱!还要有子嗣!”窦太后终于发怒了,“以前你还小,我也不说什么了,现在,是时候了。”

阿娇母女俩一时有些吓住了,静听怎么个“是时候了”。

“没有嫡子的皇后,是站不住脚的,想想阿启的薄氏,她也是薄太后的侄孙女。还不是废了,她要是有个儿子,太子之位一定是她儿子的,谁能废了她去?!朝臣们也不答应啊!”

“是呢。”馆陶开始深思。

“皇家与别家不同,列侯之位之能由嫡长子继承,庶子再多,也是枉然,无嫡子,便是无后,要除国。除非皇帝开恩,且这家有大功于国,才可由庶子绍封。可皇家,只要是皇子,无论嫡庶,都可承大统!”窦太后语气开始转向阴森,馆陶和阿娇没了声音,不知是被这语气吓的,还是被窦太后的描述给吓的,“若是有其他女人抢先生下皇子,你就麻烦了!文皇帝也不是高祖嫡子!有这个例子在,庶子继统也不是不行的。”

后宫从来不是个讲文明、讲礼貌、讲正气、讲正义、讲正直规矩的地方。咸鱼翻身的事情又不是一回两回了,由至贱到至贵,也不是不可能的。从云端被打入烂泥里更是常有的事情。

“这么说,你明白了么?你现在要的,是一个儿子,不是争风吃醋,还是吃些没边儿的干醋!”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为什么不让刘彻接触其他的女人?为的,就是这个啊!后来馆陶、阿娇为什么那么恨卫子夫?真以为是刘彻爱上卫子夫,阿娇因爱生恨,想置情敌于死地?说得难听点儿,卫子夫这个人,从感情上说从来就不算劲敌!只是因为她能生育,怀了刘彻的第一个孩子,才被刘彻青眼有加的。刘彻待卫青都比待她要好些,引得后世无数狼女热血沸腾。

须知,恨情敌,光下手对付卫子夫就行了,也用不着馆陶大长公主出手去绑了卫青要杀要砍的——杀不了你,杀不了你那个孽种,我就拨了你的羽毛,别想靠着你家兄弟成就了外戚势力,一家子跟着登了天。

大长公主绝不是爱女成狂,为了女儿的心思就不顾一切的政治白痴。阿娇被废后,也不见她如何疯狂,反倒养起情人来了。她出这样重的手,怎么会仅仅为了一个争风吃醋这样的原因呢?卫青当时,已经去了奴籍,被封作建章宫里的小官了。杀奴婢和杀官吏而且是供职宫中的官吏,是不同的罪责!她还敢去做,这里头的文章就大了。

再说,阿娇若是单为情感问题,不会只对卫子夫一个人下手,当时的王夫人、尹夫人,应该也在名单才是。可是却没有听到有关传闻,要说一个废后,要证明她嫉妒失德,真有类似的事情,不至于不记载的。可偏偏只针对卫子夫。传说中与刘彻有着“千金买笑”故事的王夫人,却活得好好的,直到生下儿子之后,才马上病死。

卫子夫封后,是在生下了皇长子之后,是因子封后,不是因宠封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