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周侠义录

作者:老王抓小妮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九十二章 功德气运

书名:大周侠义录 作者:老王抓小妮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1-08 19:42

进了西侧兴安门一直向北走到头左拐,再走到头便是后宫,中间就是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的观星楼。绕过观星楼再向北,便是察天文、稽历数、观日月、占风云、延国祚的司天台。

这条路由延政门开始平时是不许外人踏足,哪怕真有令在身受命前往的传令监也得是从东侧兴德门多拐几个弯才行。而今日,却有个着玄色袈裟的拄杖老和尚一步一步由兴安门进来,手里圈了两圈的念珠更是惊人,该是有着一百零,大的如拳头,小的如花生粒,真真不解其含义。

平日里尽忠职守的兴安门侍卫对此不闻不问,像是未看见一般由着这个不合时宜出现在这里的老和尚悠悠过去。

老和尚的脸如枯树皮,即便那个点了十八个戒疤的头顶也是皱皱巴巴。两道灰白剑眉斜斜撩向颞颥,真应那些凶神恶煞的布畏相。倒是两眼弯弯似笑非笑,也是和善观音慈悲相。

一面双相,真真不常有。

老和尚走到尽头拐过弯来,就见得那座开国皇帝天问帝亲自督造的观星楼门口停着一辆造型怪异的玩意儿,木制如骏马负座,只是马腿换做了车轮。上面瘫坐一人,分明是那白眉白发白胡子裹着一床锦缎棉被的灵虚国师。前面木马脖颈处侧身坐着一个从小就跟着灵虚国师的小童,正自全神贯注捣鼓着这架木马上的机关。

老和尚上前,离着一丈距离就双手合十拜道:“夜半还需劳烦灵虚国师接迎,失礼失礼。”

灵虚国师依旧那副像是睡不醒的样子,惺忪着两眼,语气有些许无力,客气道:“道济圣师哪里话来,灵虚腿脚不便不能下地施礼,还望圣师见谅。”

老和尚也不在礼数上做过多纠缠,问道:“恁多日子不见,国师身体安好”

已然是设阵法添灯续命的灵虚国师尤所为裹了裹那床近些年即便是三伏天也始终不离身的锦被,挤出一个笑脸,自嘲道:“托圣师的福,还能多活几年。”

被称作圣师的老和尚上前,手覆到灵虚国师露在外面的手背上,也不见如何施为,一丝肉眼可见的金色气机由掌心吞吐,裹缚对方手掌,了了片刻几个呼吸便收回手来,方道:“想来偷天换命的法子也维持不了多久,国师往后切不可妄开天眼,如此或许能讨个安乐。”

灵虚国师咧嘴笑笑,如他这般杖朝年纪,对于生死已然看淡,能喘口气活着便不再奢求往后,洒脱道:“够本了,可不敢同圣师比较。”

举朝上下了解这位老和尚的没几个知晓他真实年纪,想来即便是他自己怕也模糊不清,附和道:“老衲琐事缠身,苟活至今,不如国师超脱。”

“大周上下,都需仰仗圣师庇佑,何来苟活一说。”国师说的意味深长,引得木马上的小童侧目。

能庇佑一国,岂是凡人

对于国师这句话,老和尚安然受之并未觉得不妥,只是叹了口气,让那位气若游丝好似马上就要不行了的国师眉心微拧,略作诧异。

老和尚却未做何解释自己这声喟叹所为何来,他又道:“国师可通知了袁监正”

“圣师之命不敢怠慢,午后得到圣师消息,便让洗耳去告知了袁监正,想来此时该在司天台里等着。”灵虚从背里伸出手,端着一根翡翠玉石做的杆子,轻轻戳了戳那个他叫做洗耳的小童,“别玩了,下来领路。”

小童洗耳翻身下“马”,冲着灵虚国师和老和尚笑笑,在木马耳朵上一拧,自己率先迈步,那木马便吱嘎吱嘎的跟在后面,车轮机械性的转动前行。

三人一木马一直右拐了两回,就见到那个如空中楼阁的司天台直矗云霄坐立于那栋红墙黑瓦隔开的院墙里,最顶上,突兀的伸出一层十余丈的木台半悬空中,如同参天大树仅剩一个枝杈。

仙人指路。

这便是司天台里摘星阁。

这座司天台,据说已然经历沧海桑田,不管是大魏那个短命王朝,抑或是再之前更迭频繁的几个政权,或者往上数上个几千年,凡是于西亳这座悠久古城立都,即便是皇宫都要遭受战火之灾,唯独这座可求来天人垂青窥得世事前后五百年的司天台安然无恙居于此间。

并非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到可避水火能阻兵戈,无他,只因王权天授而已。

历朝历代的君王哪个不是自称天子,既然是天的儿子,自然需要和上苍沟通,司天台,就是这么一处带有神奇色彩的地方。

门口早有一名男子等着,便是刚刚老和尚口中的袁监正,司天台里司天监,袁火井。

袁火井身高五尺高低,那小童洗耳走到他近前,业已搭在他那山羊胡的位置,倒是腰板挺得板正,见到当朝数一数二的人物也未有卑躬屈膝的那般巴结模样。

这还要得益于司天台这特殊的存在,从古至今各朝各代司天监的监正一职如同皇帝家天下一般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只要是投胎在了司天台监正家里,从出生那一刻起命运就与这颇为神秘的部门牵连在了一起,从小接触的就是历法、术数、占卜等等一些玄妙东西。而且这个官署还不受历朝历代的行政机关监察部门控制,直属于当朝圣上,更是养成了养尊处优颐指气使甚至于恃宠而骄的毛病。

不过袁火井再对谁拿捏架子,哪怕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内宦之首蔡东来都是爱答不理,可见了面前这两位,尤其是那个看似步行还不如骑行有些身份的老和尚,袁火井再如何自傲也不敢冲着他使出一丝半点。

“司天台监正袁火井见过道济圣师、灵虚国师。”袁火井躬身弯腰做了个天揖,吓得小童洗耳慌忙避到一旁。

灵虚国师仍旧一副无精打采的懈怠样子,他倒是沾了一旁老和尚的光,眼下受了这么大的礼还有些得意。要知道平日里两人很少有往来,都是举足轻重的高贵身份,一个有本事一个有家世,职责大差不差,谁也瞧不上谁。

袁火井也不多言,他自然明白这位不常出现在宫城中的一国圣师来此的目的,收身后紧又侧身,领着两人一木马进了司天台,留下小童一人站在门口无所事事。

这个光景司天台里也就只剩抱着鼙鼓的漏刻博士守着铜漏数着时间,袁火井也不避讳那人,直接就在厅房里落座,自己往火炉里续了些柴火。

老和尚先开口,道:“弥陀佛,近日来袁监正可否留意过我朝国祚有无异样”

袁火井抻着铁钩挑了挑炭火,透过司天台那几扇经年不阖的窗户瞧了瞧外面满天星辰,却是直接挑明道:“圣师不妨直说,此次来司天台是否也看到了西方有功德气运袅袅上云霄”

“正是。”老和尚点头。

袁火井不免蹙起眉头,习惯性的捏着山羊胡,沉吟道:“此气运断断续续,与我大周国祚毫无冲突却又紧贴紫薇帝星一侧,似是盘龙而起却又蛰伏千里的架势。”

老和尚也没有藏掖的必要,直言道:“依老衲来看该是西方有养气师伺机而动,却也是将将起步,才造就如此景象,一时毫无威胁可又有借机汲取真龙功德的可能。只是依我所看此功德柱较之西方吐蕃卫藏雍仲本教的功德柱都有差距,更别说我中原腹地这些依托于我大周国祚汲取剩余气机的功德柱了。老衲只是担心,如此突兀的出现一道,不知是好是坏。假若只是依托于我周朝功德也便罢了,万一日久天长居心叵测可就养虎为患了。”

那位家世渊源颇深的监正叹气道:“当年建制,天问帝分封子嗣过多,这条气运柱其实早就有所显现,近一年里恁得厚重了些,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老和尚也是摇头,“年前曾让国师推算一二,奈何太过缥缈也未窥得其中深浅,还害得国师如此,唉,得不偿失。”讲着话,老和尚乜了乜那位一辈子未曾离开过观星楼的国师。

一国之师方称国师的灵虚国师此时竟昏昏然的差些睡着,谁能想到本该说些自己意见的国师一句话不说,连搭理都不搭理,若不是袁火井假咳一声以做提醒,怕是真要睡着过去。

灵虚国师睁眼,看看两人,也不觉尴尬,只是为自己这般行为解释道:“有道济圣师在,我只做陪衬。”

惹得老和尚笑道:“那我不在了呢”

灵虚国师撇嘴,紧了紧那床棉被,活动了活动身子,道:“你现在就不在。谁知道你云游去哪儿出得窍。”

两人三言两语听得袁火井不明就理,正自纳闷,老和尚又道:“老衲近年来云游大周也曾闻听一名头陀和尚,所修佛所参禅也是大神通。老衲想将其引荐我朝中,借以维护我国祚运转,续我大周功德。”

灵虚国师别有深意的看了眼老和尚,这历朝历代的国祚无非都是司天台负责,也有一些道家佛门的高僧大师参与辅助。只不过我大周王朝开国就设立了圣师一职,不像一国之师的国师,圣师可是凡为圣皆称其师,如有必要国师都可称圣师为师。建制以来也都是圣师与司天台分工明确,一个负责修历法,一个负责续国祚,互不掺和却互有补助。只是灵虚万万没想到,今夜老和尚这句话怎得有些托孤的意思

灵虚国师没言语,袁火井只是沉思着老和尚口中所说那人何等本事都能让老和尚刮目,也未深思其话中另一层意思。

老和尚又道:“此来只是权做交待,这段时间还望袁监正辛苦一些,多多看护我大周功德,莫要分心,另外,国师也慎重一二。”

灵虚国师与袁火井一一应了。

灵虚国师深思熟虑心下计较几番好歹没把话问出来,袁火井开口问道:“不知圣师所说之人是谁”

老和尚呵呵一笑,拄杖起身,“老衲这就去找他,他来了,你自然知道是谁。”

“咚”

偏房里漏刻博士怀中鼙鼓一声敲。

“亥,大渊献,万物于天,深盖藏也。”

响彻皇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