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周侠义录

作者:老王抓小妮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十六章 收笔才勾人

书名:大周侠义录 作者:老王抓小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2

少年到底是没有上马,如他这般从小到大诗书礼教的耳濡目染,刚才那事急从权的雷池越过一次就好。

少年拿着马鞭扫着那及腰的长草在前面走,一句话不说。庄苑骑着马跟在后面,嘴就没停过。

少年想到自己家里那个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总爱说教的二姐,虽然也好念叨个没完,可说的都有道理。还有那个小姑家的表妹,也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可总没这丫头嘴碎吧。

她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说,她说给你起个名叫半哑巴。他翻白眼。

她问他家在哪里,他不说,她说她会算,掐指一算就能算到。当他控制不住好奇斜眼观瞧掐着手指口中念念有词的她时,她说在大周朝。他又是一个白眼。

她问他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他不说,她倒是一股脑的把自己如何违抗父母之命翻墙跑出来、一路往东行走江湖一个多月里大事小情说了一遍。听得他想把耳朵堵上。

她问他家里是做什么的,他不说,她还说她会算。不过这次少年没打算像刚刚那样好奇心的驱使去一探究竟,好在她也没有说出什么出人意料的话,只是说他家是官宦人家,而且绝对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

好不容易打消好奇心的少年又成功被这个喋喋不休的姑娘勾起了心思,不过少年仍旧没有开口的打算,他知道自己不问这姑娘也会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心里话都说出来。

这段光景的相处,少年对这姑娘的脾气也是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心直口快,而且快到还没个把门的。

尤其是想要让她闭嘴,估计比让她走都费劲。

果不其然,这楼兰少女开始了她的分析,“你这一身打扮,肯定不是我们这种小富人家能穿的起,看你这衣服的材料,我在楼兰城里见过一次官家人押送好几车的布匹瓷器去往西边胡地易物,听我爹说是江南织造府的上等绸子、岭南官窑的极品青花,要我说能买得起这等布料的,一般大富人家有钱也没门道啊。再说说你这匹马,都说马生异象为最佳,像什么通体乌黑四蹄雪白的踏雪乌骓、额生白毛至齿的榆雁的卢,黄里透白嘴上发黑的特勒骠、头顶满月梅花烙的透骨黄骠都属于好马,可再如何这种类的马儿也是有价无市,有钱自然能买到。唯独通体无杂色的马儿,才是真正的有市无价,这可是想买都买不到的上品良驹。据我了解,古往今来也就寥寥几匹,前朝武神关寿亭那匹全身如火的赤兔、我朝开国大将常胜侯赵龙座下那匹漆黑如墨的绝影皂骊、传言曾在南越境内出现过几次通体澄黄似金的骐骥飞电、先皇最爱的那匹毛色泛紫号称马中飞凤的飒露紫,还有就是这匹毛白胜雪的照夜雪龙驹了。这些朝廷御马监几十年都养不出几匹的宝马,即便有也都是皇家内院里的禁脔,一品以下的大员估计见都见不着,更别说”

正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庄苑忽然止住了话头,一双清澈眸子蓦的放大,盯着牵马前行的少年。

正听得津津有味对楼兰少女缜密心思有些赞赏的少年扭头看向那张满脸惊讶的小脸,心细如他自然能猜出这楼兰姑娘心里疑问,开口道:“别瞎猜,这可不是照夜雪龙驹,形似而已。你看这马儿腹下还有一缕黑毛,哪会是那种通体无杂色的神驹而且,我也不是皇城里的,不过你说的都也不差,就是我家祖上当年和宫里有点来往,这匹有些像是那时候上面赏赐下来的。”

不懂得这匹怀炭雪龙驹比照夜雪龙驹都难培养出来的庄苑小脸上的表情就有些垮了,不屑道:“我就说嘛,皇宫大院里的怎么能长你这样。”

“”

少年又是无语,不过还是腹诽这姑娘还真好糊弄,不知道是该说她傻还是该说她单纯。

“那些皇子要我说绝对是一表人才风华绝代,出门也得是千骑随从御林开道,就算是偷偷溜出来不也得带上几个高手高手高高手的扈从爪牙,一出手都是大摞的银票大把的金锭子,谁见了都得绕道,那绝对是威风八面。”

马上的楼兰姑娘又开始碎碎念,抬脚踢了踢马背上的褡裢,“哪像你,包里没几个银子,穷光蛋一个,除了这匹马你还有什么就这能认得出来的也没多少,抢你都不知道抢啥。这还好意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你拔刀了吗你刀呢就只会跑,打都不打跑的倒是比兔子都快。”

少年气结,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到自己身上来了反唇相讥道:“我又不会武我打什么打明知打不过我还上你当我傻啊再说了你不是也跟着我跑了”

“本姑娘怎么说也是跟他们打了。打不过才跑不丢人,打都不打就跑才丢人。”小姑娘颇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

“”

少年识趣的闭上了嘴。

女人的德性,强词夺理,无理找三分。

两个年龄不大的少男少女就这么一路东南行,一路拌嘴,累了找个破庙休息,饿了啃两口干粮。

打打闹闹了个把月的光景,少年以为自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这姑娘呆的无聊了就会离开,可没成想,这姑娘特别有耐心,绝对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心就是要拿到那本在她听来名字特别厉害的游龙惊鸿二十四技法。

这一路走来,这楼兰少女倒是一直秉承着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宗旨,只不过让她碰到的无非都是替村里老婆婆挑水或者帮小孩去摘飞到树上的风筝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唯一一次被一名老汉煞有介事的叫到一旁说是家中有大事,到头来竟是老汉着急给自己孙儿找媳妇,想跟这个样貌也算中上水平的异族姑娘攀上一门亲事,吓得这楼兰少女落荒而逃,引得少年到现在想起来都会哈哈大笑。

期间小姑娘倒也用心,除了叽叽喳喳的念叨,只要不出声,要么就是睡觉要么就是练鞭。虽说底子些许薄弱,可也是浸淫此道多年,照猫画虎练的也是有模有样,这倒让少年有些诧异这姑娘的聪慧。

庄苑虽说是跟父母使小性子离家出走,可再怎么着还是年龄不大的少女,想家是必然的。这一路走走停停,少年发现每到大城这楼兰少女就会写封家信托城中驿卒捎回楼兰,并会问清少年下站目的地写在信中,也是盼着家中还在气头上的父亲母亲能回个信,多少能慰藉一下思乡情结。

少年也曾问过她为何不回家,她却换上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说女侠从不为感情所累。

也曾不止一次暗里瞧见过因为想家偷偷落泪的小姑娘,少年对这个回答也只敢心底嘲笑,说出来的话可真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这一日两人一马就到了关内道的庆州安化府外,庄苑又独自去往城门旁询问有无楼兰信件,不远处驻足观瞧的少年看到以往都是两手空空愁眉苦脸回来的小姑娘这次却是喜上眉梢,手里撕着那封盖有火漆封口的信封。

少年皱眉。

不像是楼兰少女这般涉世未深,自小便接触过许多往来交际人情世故的少年自然明白这信件的封缄若是用上火漆,便直接从家书上升到了官府文案的层面。

只是少年不明白,这个楼兰少女也不像是官宦子弟,如何就牵扯上了官家

抽出信封中那张大周朝里最常见的竹纸,再摊开,原本兴高采烈的楼兰少女那张别具异族风情的小脸上,那抹于中原大地不常见的别样笑颜就先是凝固,尔后垮塌到凝重。

不等少年反应,少女三步并作两步抢身上前探手夺过他手中缰绳翻身上马,手腕一抖再夹马腹,通体雪白无一丝杂色的怀炭雪龙驹飞驰而去,如一道银光转瞬即逝,那封信恰恰飘飘然落于少年跟前。

“家逢变故,无人幸免,速回。”

一张纸,十个字,三行。

落款是西域都护府楼兰城太守印。

怀炭雪龙驹已无踪影,少年回神又出神。

他想起了再向南三百里,有浩浩大城,城西南有山,山上那栋自己住了十多年的家。

这次独自出门游历,头一日里自己姐姐千叮咛万嘱咐的细心交待。平日里不善言辞的父亲也破天荒的把自己叫去就这么一句话不说的干坐了好久。还有那个老头儿,在自己门外晃悠过来晃悠过去到底是没有进门。

少年都懂。

这是亲情,从自己出生就无法割舍的情。

他又想起了这一个多月自玉门关外这一路向东向南,朝朝与暮暮。

那种若即若离,那种爱屋及乌。

他会看她喜,他会看她愁,他会看她叽叽喳喳幻想行侠仗义的样子,他会看她练鞭时候的傻笑。他也会听她说家乡楼兰这个他从没去过的地方,他虽不理他可也是认真听她讲那个会聚着天南地北众多种族的西域重镇,他喜欢听他讲那里的风土人情,他喜欢听她学那群来自西方的黄头发绿眼珠商贾一口别人听不懂的语言。

十六岁的他不懂这是为何,只是习惯了这三四十天里,身后,马上,有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嘴碎女孩,叽叽喳喳。

就像习惯了从小到大家人与自己无法割舍的情怀。

少年弯腰拾起那张竹纸,顺着折痕细细叠好,放入怀中,朝着早就没有那道熟悉身影的方向,喃喃自语。

“有些舍不得呀。”

显然指的不会是那匹名贵神驹。

都说少女情怀总是诗,这情窦初开的男男女女,何止一篇七言绝句

情难结,亦难解。常费思量,也最费思量。

安化城外,少年转身朝城内长吸长吐一口浊气,直奔城里。

安化府衙,有少年只身硬闯。

只是盏茶光景,少年策马而出,身后城主、城牧、守军统领等一众安化城里跺跺脚都要颤三颤的大员一路小跑躬身恭送至门口。

世且说苦,离别苦,却独独不提相思苦。

常言道那“三百六十病,相思最难医”,相思疾苦难治,却不可治,何需什么九叶重楼冬至蝉蛹,又何需什么隔年瑞雪无根净水,自有少年向西,一骑绝尘。

皆知情字落笔十一画,谁懂收笔才勾人。

喜欢,爱,便不离别,毕竟离别末了苦相思。

来来往往,还不就是求个知心人,共看春去秋来。

红尘本多无情道,无解最是动情人。

古道、熏风、骏马,相思人要去天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