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间第一刀

作者:持灯者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百四十章--真假遗诏

书名:人间第一刀 作者:持灯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10

时间过得飞快,登基大典的日子已然临近。

这一日,南朝的皇城盛乐处处张灯结彩,原有的白绫还未完全换下,就已经是全然变了一番模样。因为,新皇要登基了!

对于普通的南朝百姓来说,虽然对老蛮皇的逝去表示伤感,但是却也并没有什么别的念头升起。所谓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即便是蛮皇,也终究逃不过这天理。

至于新任蛮皇是二皇子炀广还是其他的皇子,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日子还是一样的过,反正是要拜蛮皇的,谁坐那个位置都一样。

真正在意的唯有那些达官显贵,因为这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越是官职高,这种新旧交替带来的影响便是越大。

原先在老蛮皇手里受重用的人,可能便会受到新皇猜忌而成为边缘人物。其实这都算好的,一个运气不好,便可能因为什么“莫须有”的罪名直接被罢官,甚至丢掉性命,连累家人亲族。

而跟随新皇的人便是可能在新朝被委以重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身份的转换就是这么猝不及防。但是仔细一想,却又合乎情理,毕竟,自己的人用着才安心顺手。

如今的皇城戒备森严,不仅如此,就连整个盛乐都是在明里暗里布满了慕容的士兵和暗哨,这都是炀广的授意,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闹事。

之前茗雅等人夜闯皇城已经是令得炀广颇为不悦了,所以没有人敢在这里偷懒。登基大典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容有失,这个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所有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皇城之中,已经换上龙袍的炀广正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来,仪仗排开,尽显天子风度气派。

南朝的龙袍与东唐却又有所不同,其服饰风格尽显豪迈,这也与南朝的风气有关,就连龙袍之上绣着的金龙都是张牙舞爪的,仿佛要从龙袍上腾飞而起,冲上九天似的。

大臣们在殿前俯首,等待着新任蛮皇的登基。只是他们大部分人的神情都有些紧张,站在这里都是那么的不自然,仿佛置身于什么危险的境地一般。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位即将登基的蛮皇可是一条真正的凶龙,就连猛虎在他面前可能都只是一只小猫咪罢了。

皇城流血之夜,所有反对的声音尽皆消失,现在还能站在这里的,除了新皇原本的拥护者,其余的无不是选择了屈服与妥协。

当自己与家人的生命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时,当那染血的钢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时,又有几人能选择慷慨赴死?

即便是自己不怕死,但是妻儿老小,他们又有何辜?

所以,有些人终究是屈服了,不管是真的顾忌家人,还是自己贪生怕死,他们选择了效忠新皇,站在了这里。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只是暂时的保住了性命与官职,至于之后会不会被清算,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那些原本就效忠于炀广的,如今满脸的春风得意,那趾高气扬的神态真是嚣张到了极点!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在这种皇位的争夺当中,站队便是一场投资,一场拼上身家性命的豪赌。

赢了,名利双收,从此飞黄腾达;输了,最次的都是掉脑袋的下场,弄不好还要抄家灭族。

风险大,但是收益也大,所以自古以来,对于这种事情,达官显贵们都是前赴后继,权谋手段都用上,就是为了给自己和后代子孙搏一个美好前程!

炀广一步步踏在红毯之上,走向了他梦寐以求的龙椅,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

落座之后,不用他示意,那一旁的太监便是展开了一份诏书,开始了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二皇子炀广能力出众,处事得体,深得朕心。着,传位于炀广,继任蛮皇,钦此!”

公鸭嗓的太监宣读完毕,底下的大臣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这是老蛮皇的遗诏,照刚才的内容来看,确实是将皇位传于炀广,这样一来,倒也不算是折了风骨脊梁,反而是遵从老蛮皇的遗愿呢!

一些人心中这般想着,倒是给自己的所作作为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但是,大多数人却都不是傻子,心中也清楚得很。若这份遗诏是真的,那么炀广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通过正常手段登基,又怎么会有那流血之夜呢!

所以,要说这其中没有鬼怕是没有人相信的,这所谓的遗诏八成也是伪造的!

但那又能如何,事情的真相是一回事,有没有人敢说便是另外一回事。如今的南朝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南朝,随着炀广的登基,这南朝便会真正变成他的“一言堂”,再也容不下别的声音。

如今在这里的人都已经选择了效忠,那么自然不会多事的提出质疑。

接着,公鸭嗓的声音再次响起,道:“登基大典正式开始,现在,参拜新皇!”

其实登基大典本不应该这么简单,祭天祭祖一系列的事情是极为繁琐的,如今炀广刻意简化,只为尽快的登上皇位,怕也是担心夜长梦多。

其下大臣跪伏,高呼万岁,炀广满意的看着下方,眼角余光却是扫到了一道不和谐的身影,他站在那里,身形笔直,丝毫没有跪下去的意思。

公鸭嗓的声音响起:“大胆!新皇登基,你为何不拜!”

其余的大臣也转头看去,便是发现了那道身影,正是帝师——贺若弼!

他不仅是老蛮皇的授业之师,更是大皇子阳勇如今的老师,身份地位极其尊崇,如今已然七十余岁的高龄,算得上是南朝元老,就连老蛮皇在世的时候都要持弟子之礼。、

炀广眼神微眯,道:“贺公,您可有话要说?”

贺若弼道:“自然!”

炀广道:“登基大典在即,贺公可否暂缓?”

贺若弼道:“不可!”

炀广的面子他是一点儿没给留,这番做派,摆明了是要搞事的。

慕容霸出列,道:“贺公,有什么事还是之后再说比较好,耽误了陛下的登基大典,恐怕你吃罪不起!”

这话带着浓浓的威胁之意,他本就是武将出身,对于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本就不感冒,尤其是这种自恃身份的元老。如今南朝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南朝了,这老家伙还看不清形势吗?

贺若弼淡淡的瞥了慕容霸一眼,道:“老臣与新皇说话,又何曾有旁人插话的余地?”

慕容霸闻言微微眯起了双眼,眼中杀机毕现。对付这个已经黄土埋到脖子的糟老头子,他一只手就能把对方弄死。

就在慕容霸忍不住动手的时候,炀广挥了挥手,道:“贺公,既然您执意如此,那便请讲吧!”

贺若弼拱了拱手,道:“老臣自认才疏学浅,但承蒙皇家厚爱,尊为帝师,老蛮皇对臣尊敬有加,一直持弟子之礼,老臣总是羞愧难当,只能是尽力做好本职之事,以报皇恩。”

“后有幸成为大皇子的老师,更是日益勤勉,教书育人,断不敢有丝毫懈怠。”

“老臣这一辈子没什么本事,武不能安天下,文不能治国家,只是无用的一书生,酸臭的一腐儒而已!”

炀广皱了皱眉,道:“贺公自谦了!”

他知道,这老家伙说这么一大段话,又出言自贬,断不是没有缘由的,估计他真正想说的话还在后面。这些文人就是这样,一向喜欢搞什么先抑后扬,端的是烦人得紧!

贺若弼继续道:“老臣先后教过老蛮皇和大皇子,此外其余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也算是有些经验,今日,老臣就多说几句。”

他抬头看着炀广,道:“敢问新皇,老蛮皇如今尸骨未寒,您就急着登基,这可合乎礼法?可合乎孝道?”

不待炀广回答,慕容霸厉声喝道:“贺若弼,你放肆!”

看他这样子,仿佛下一刻就要冲上去将这个老头子直接撕碎。可是,贺若弼却是一副全然不在乎的模样,身形笔直的站在那里,直勾勾地盯着炀广。

炀广笑着道:“贺公,非是朕不知礼法,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长期无人主持大局,那我南朝便会生乱,到时候内忧外患,才是真的对不起父皇啊!”

贺若弼闻言道:“如此一来,倒是老臣眼界浅了!没办法,毕竟老臣只是一介腐儒,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但是,书上的道理还是略知一二的!”

忽而他话锋一转,道:“古来立长不立贤,敢问新皇,大皇子还在否?”

此言一出,群臣脸色大变,这句话本也没错,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之下,却是犯了大大的忌讳,这是妥妥的取死之道啊!

谁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贺若弼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今天这是病发了?

你死就死吧,但别带上我们啊!我们还有妻儿老小要养,就这一条命,可陪你玩不起啊!

如今群臣内心惶恐,接下来的话他们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搞不好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今日便走不出这大殿了!

炀广眼中寒光一现,声音明显带上了不悦,道:“皇兄的行踪朕着实不知,但蛮皇之位的传承是父皇的遗命,难道你要质疑不成?”

贺若弼哈哈大笑道:“好一个不知道!炀广,你看这是什么!”

话音刚落,他便是从袖袍中抽出了一卷黄帛,喝道:“先皇遗诏在此,尔等还不下跪接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