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间第一刀

作者:持灯者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三百一十一章 少年已知愁

书名:人间第一刀 作者:持灯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10

打仗征兵,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虽然唐国强盛,这些年来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地战争。

但是,边境的小规模冲突却时有发生。比之北漠佛国那些和尚们,明显是南蛮的侵扰更加让唐天子烦恼。

因为这些蛮人在一番有计划的劫掠之后,往往会迅速撤退,直接退到国境线以内很远的距离,让反应过来的唐军想追击都不行。

而且这些蛮人经常是多点出击,四处开花,使得防守的唐军措手不及,反应总是慢半拍。

边境的百姓终年饱受侵袭之苦,家破人亡的数不胜数,这也导致了越发是靠近边境,唐人对蛮人的仇恨愈发深刻。

对于此,深居国境之内的民众可能感触并不深,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他们没有切身经历过这些,又哪里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呢?

以唐天子的脾性,怎么可能忍得了蛮人如此侵扰?在他的授意下,唐军曾对南蛮发起过几次大规模的进攻,但是都收效甚微。

因为南蛮和唐国对边境的战略布局压根儿不同,边境之处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型的城镇,百姓也不多,只有零星的小部落。

对于蛮军来说,这些小部落的平民随时可以舍弃,即便唐军把它们全灭了,那也伤不到蛮军的一根毫毛,反而会降低唐军的风评。

毕竟唐军自诩

“正义之师”,若是大肆屠杀平民,那么本身正义的防卫战便会落得和蛮军一般模样,委实是难办得很!

但是这些蛮人几乎上马皆兵,劫掠一番后便借助复杂的地形逃遁,追击困难。

常言道: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唐天子不是不清楚这一点,只是近年来唐国强盛,其余各国全都警惕不已,防备心日渐深重。

这个时候如果挑起大规模的争端,只会加剧各国对唐国的戒备心,实属不利。

南蛮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不过,忍耐是有限度的,再这么下去的话,大规模的冲突不可避免。

林焱也是唐人,游历之时也对边境百姓的遭遇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愤慨。

同时他也有些庆幸,如果自己所在的小山村不是毗邻那凶名赫赫的

“天绝山脉”,身处边境之地的他们估计也会遭遇和这些百姓一样的命运,被劫掠,被蹂躏,被无情的践踏!

推己及人,林焱很是能明白这些边境之民的感受,也理解他们心中的仇恨与愤慨。

人分好坏,并不以国之为界。唐国内部也有坏人,南蛮也有好人,并不能一棒子打死。

但是,肆意劫掠手无寸铁的百姓,这些人绝对称不上是好人!两年的游历已经洗去了少年心中的浮躁,他的实力不如两年之前,但是眸子里一闪即逝的锋芒却极为慑人,但很快便敛于其中。

此时的他,看起来愈发显得平平无奇,可仔细感知,却会发生这少年似乎比之当年更加危险!

好男儿生于世间,谁又不曾有过投身军伍,保家卫国的念头?原以为这辈子是不可能了,此时也算是因缘际会,自己修炼刀道,技巧不俗,凶厉有余,却唯独缺乏战场上的血勇!

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如果不是在两军对垒,战阵厮杀之中,是很难培养的出来的。

江湖人的凶厉对上百战老卒的血勇,同等境界下,后者显然会更胜一筹!

原因便是信念不同,江湖人为的是自己,老卒的身后不仅有着自己的小家,还有着国家,这便会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只不过,单人不成军,士卒的单体实力并不强,也不会以个体为单位独自行动,因为一支军队作为整体才有着他最大的战斗力!

所以,世人普遍认为单独的士卒根本比不上江湖人,因为这是境界所决定的。

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士卒们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士卒,才能有着百战不殆的强盛之军!

林焱默默记下了征兵布告的内容,向着征兵处走去,他要进入军营,一可完成保家卫国的夙愿,二可借此磨砺己身。

征兵处此刻已然排起了一条小长队,来报名参军的大都是一些青壮年,此外还有着不少少年,估计是凭着一腔热血,头脑一热就来了。

其实放在别处,征兵远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来主动参加,所以各州府是有些名额的。

这里地处边境,百姓受蛮人荼毒日久,深仇大恨已不可用言语来形容。

来此参军的,莫不是想着报仇雪恨!一个八九岁的少年加入了队伍,周围人都目露奇异之色的看着他。

不多时,一个粗布麻衣的中年妇人拿着擀面杖来了,一眼就看到了排队的少年,当下三步并作两步,过来抄起擀面杖就打。

“小兔崽子,反了你了?赶紧跟我回去!”妇人边打边教训道。少年疼得吱哇乱叫,虽然疼得哭出了泪水,但还是犹自嘴硬道:

“我不!我要去参军,去打蛮人,保家卫国!”妇人一听更来气了,骂道:

“小兔崽子,翅膀硬了,还说不听了是吧?最后再问你一遍,跟不跟我回去?”少年把脖子一梗,偏着头道:

“我就不,我要去打蛮人,战死沙场!”妇人急了,抄起手中的擀面杖,便打便继续道:

“好好好!跟你那死鬼老爹一个德行,你也不用战死沙场了,老娘今天就打死你,剩的死在外边儿都没人给你收尸!”少年

“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妇人的话,他带着哭腔呐呐道:

“爹是大英雄,我要打蛮人,给爹报仇!”妇人闻言一愣,手一松,擀面杖落在了地上,然后泪水也不禁从脸庞滑落。

她俯下身子,把少年轻轻的搂在了怀里,揉了揉刚才打过的地方,柔声道:

“是娘不好!娘不好啊!打疼了吧?”这时候周围的人也上来劝,通过他们的议论,林焱也是大致明白了少年的身世。

他是一个老卒的后人,在与南蛮人的战斗中牺牲,只留下孤儿寡母。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战场上死去的士卒,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又是谁的父亲?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才能保得后方平安。这个孩子,也是无数可怜人中的一个。

心中了然,林焱迈步走到了少年身前,蹲下身子,对着少年道:

“你叫什么名字啊?”少年伸出手,用袖子抹了抹眼泪,道:

“我叫杨志,我爹告诉我男子汉要有志气,将来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林焱点点头,道:

“好!说得好!你爹是大英雄,你将来也差不了。不过呢,这次能去打蛮人的名额有限,你能不能把它让给大哥哥?”少年半信半疑的看着林焱,道:

“真的?”林焱肯定的道:

“真的!”周围人也帮腔,说这次征兵名额有限。见少年还有些犹豫,林焱继续道:

“你现在还小,在家好好吃饭,听你娘的话,等长好身体,才能打更多的蛮人,你说对不对啊?”少年终于点了点头,道:

“那……一言为定!”说着向林焱伸出了手指。林焱没有犹豫,也伸出了手指,两人的手指勾在一起,道: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约定之后,少年才在妇人的带领下离开了此处。

只是一步三回头,显然很是不舍。林焱替代了少年的位置,站在了队伍之中,周围人看了看,也便收回了目光。

队伍向前移动,等轮到林焱的时候,负责登记的士卒问他叫什么名字,林焱想了想,道:

“严凌!”自己这个名字被玄天宗全天下通缉,要是就这么说出来,估计会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那么自己假死的局也就白做了,所以也只能用化名了。

好在那个士卒没有多问,时间紧急,营内减员严重,所以只是登记了一些名字、年龄、籍贯等简单信息,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身份核查。

这也就是在边军,要是长安城的禁卫军,把你祖宗三辈查个底儿掉都算是正常的!

其实就算没有林焱的劝说,对于杨志这种年龄的少年,征兵也是不会要的。

原因很简单,士卒们打仗本身便是为了保家卫国,如果连老弱妇孺都上战场了,那还要他们干嘛?

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基本通过征兵要求的人便进入了下一轮的筛选,毕竟这是打仗,不是儿戏。

仅凭着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只会平白丢了性命!此地隶属沧州府,在府下设有营,官校尉,营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

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而这第二轮的筛选便是由此营的校尉负责,此人在战场时伤到了眼睛,导致看起来一大一小,外号都叫他是

“杨大眼”。但玩笑归玩笑,对于此人,士卒们还是颇为敬畏的!他不仅作战勇猛,带兵有方,还多次带领手下士卒脱离险境,屡创蛮人,所以手底下人都服他。

由他来筛选,这些新兵们要不好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