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随身带着一扇门

作者:妖僧花无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六十六章 暗投!

书名:随身带着一扇门 作者:妖僧花无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2

“哈哈!”

“好徒儿!好徒儿!”

“太给为师长脸了!”

一趟鹰爪功打完,宁淑华情绪仍未平复。

亲眼甚至亲手教出来一位武学奇才,这武学奇才还是以近乎于捡漏的方式被她‘慧眼识英才’收录门墙,此中的成就感实在爆棚,激动、惊喜不下于当初段冲自创‘狂风快剑’,宗师有望之时。

“都是师父教得好。”

曹信抹一把额头上的汗,冲宁淑华憨笑一声。

他能理解宁淑华。

换作是他,有一个修炼十天半月就能比得上常人两三年苦功的天才弟子,他也要笑的合不拢嘴。

而这正是曹信想要的。

宁淑华待她不错,‘宁氏鹰爪功’的秘籍,直到曹信看过、学过,才知道其中珍贵。

既然宁淑华舍得,他当然要投桃报李。

建言宁淑华改修‘抱元劲’,这是其一。

如今迅速掌握‘宁氏鹰爪功’,就是其二。

前者能助宁淑华提升实力,提高前途。

后者则是让她身心愉悦。

同时。

曹信也有私心。

随着他在段冲、宁淑华跟前展露的越来越多,二人也就愈发不会将他当成一个孩子看待,往后更多事情、更多情境下,都可以被平等对待。

人设。

印象。

这很重要,决定了曹信说话的分量。

而且有了‘宁氏鹰爪功’的例子,往后曹信再跟宁淑华、跟段冲求取完整秘籍,就更有说服力,甚至不需要说服。

眼见为实!

曹信在‘宁氏鹰爪功’的进度上,足以说明一切。

简而言之。

言而总之。

果断加点、火速提升‘宁氏鹰爪功’的好处多多。

……

“天纵奇才!”

段冲看了眼憨笑的曹信,再看看笑的合不拢嘴的宁淑华,震惊过后不由感慨。继而又看一眼师徒二人,心下犹疑,欲言又止。

知夫莫若妻。

等曹信离开后,宁淑华看向段冲:“师兄刚才想说什么?”

“没什么。”

段冲摇摇头。

“呵!”

宁淑华轻笑一声,猜出一二:“是不是觉得入我宁氏门墙,委屈我这徒儿了?”

“唉!”

段冲讪讪一笑,解释道:“没那个意思。他修习‘鹰爪功’如有神助,何须再求别门。而且宁氏传承不弱,若能炼成《鹰蛇生死搏》,不入名门大派也能天下纵横。”

段冲说了一车轱辘好话。

呸!

宁淑华半个字都不信。

刚才段冲的神情,分明是觉得曹信天资太强,拜在她门下修宁氏武学太屈才,暴殄天物。

别狡辩!

因为就连宁淑华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

“你我已经被开革出岐山门庭,没有真传授艺的资格。让他去岐山,年纪又太小,我不放心。”

“既然他在‘鹰爪功’的天赋绝伦,不如先让他练着。”

“我们这几年给他打好根基,再四处寻找厉害武学,只要肯用心,离了岐山,也未必教不出一个宗师!”

说到底,宁淑华还是舍不得这宝贝徒儿。

这是人之常情。

“也好。”

“岐山是非之地,此时入门,是祸是福还是两可。”

段冲一听,也觉有理。

“别想太多。”

“我是曹信师父,你还能不管他不教他?你已宗师有望,有一位未来宗师亲自指点、教导,不比岐山弟子差!”

宁淑华豪气万丈。

夫婿。

弟子。

她这完全是‘一门两宗师’的格局。

只是想想未来的场景,就令人心神摇曳。

“我也得加把劲了!”

念及此,宁淑华不跟段冲闲话,提剑就去苦练,要向着‘一门三宗师’去冲击。

……

时间一天天的过。

曹信在‘宁氏鹰爪功’上表现出的天赋,让宁淑华喜出望外,一连好多天都在乐,独自一人时,时不时就笑出声来。

段冲则更加卖力的在与唐家一道积极筹备开设镖局等诸多事宜。

每日应付雷猛。

不时又要登门与西京城成名高手切磋较量。

还得结交民间、官方各色人等。

事务繁杂。

饭局极多。

曹信则简单的多,每日来一趟段家,蹲守雷猛、罗山、马大勇三人,再顺便跟着宁淑华习练‘鹰爪功’。

勤学苦练!

加深对‘宁氏鹰爪功’的理解。

偶尔休息时,宁淑华也会给曹信讲述许多见闻,包括许多武学密辛,从而提高曹信的武学素养。

譬如这日,就聊到江湖上的几大武术体系。

……

“世上习武之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也就是俗称的‘练家子’。

他们修炼时——

外功为主,配合浅陋的呼吸法,辅以各种药汤药膏,招式次之。

一生专心修炼一两门武技,三五年小成,一二十年大成,能行走江湖,能开馆授徒,能应付十来个大汉或者七八个精兵。

这是江湖的主流。

例如西京城大多数武馆的武师、弟子,都是走这条路子。你大哥以往接触过的‘断门刀’、‘合盘掌’、‘罗汉脚’,都属于这个类别。”

这一类,其实可以统称为‘外功’、‘硬功’,对资质、根骨的要求不高,胜在硬桥硬马,只要有钱有毅力,大部分都能有所成。

但是上限太低。

“修炼这些武功,最多就是西京城多数馆主的层次。”

宁淑华大致形容了一下。

若是其他人,听到这话难免迷糊,不知道这‘上限’以及‘西京城多数武馆馆主’到底处在什么层次。

但曹信为了大哥习武,曾经洞悉过二十七家武馆馆主,得来具体属性,对此最有发言权。

“四维属性最高15,而且大多只是一个方面能达标。”

曹信回忆。

这些馆主一辈子精研一两门武技,有的擅长练力,故此四维属性中‘力’最高,能达到15点,但其他属性就差一些。

有的速度为长。

还有的体质过人。

总而言之,专一一个方向,最容易出成绩,那种‘力体敏’三个方向同时下力气的,属性多停留在13、14点,很少有同时达到15点的。

一个是特长型。

一个是全能型。

真刀真枪打起来,到底哪个占优,这没法一概而论。

但不管哪一种,几乎没有能突破15点的。

“15,这是一道坎。”

曹信以往心里就隐约有这个概念,如今得了师承,拜师宁淑华,听了她的教导跟讲解后,对此中划分更加清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