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随身带着一扇门

作者:妖僧花无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建言!【感谢九点半1的万赏】

书名:随身带着一扇门 作者:妖僧花无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2

是夜。

段冲、曹仁师徒在屋外赏月。

宁淑华拉着曹信进了里屋,取出昨晚才默完的秘籍,温声道:“照理说,你这个年纪应是打根基的时候,不宜接触上乘武功。”

这个道理曹信清楚。

年龄太小,身子骨尚未长成,心性不定,贸然修炼武学,很容易行差踏错毁了根基前程。

例如岐山,煌煌大派,门中不少弟子六七岁上山,但一开始并不接触武艺——

读书、习字、铸根基、养心性。

最多再练练花架子剑招。

等到六七年过后,十二三岁才开始正式接触武学。

曹信这个年纪,还是太早。

“但是跟旁人不同,你根骨资质虽然一般,可胜在筋骨强健,心性也远超常人。”

“没必要固守旧例。”

宁淑华将秘籍递给曹信:“这便是《宁氏鹰爪功》的秘籍,你好生研习,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多谢师父!”

曹信诚心感谢。

拜师宁淑华,得到秘籍的难度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简单。

前几天才磕头定下师徒名分。

今日才刚刚办完拜师宴正式列入宁氏门墙。

这才当晚,宁氏一脉的看家武学《鹰爪功》的秘籍就已经入手。

再没有这般快的!

“咱们师徒,无须客套。”

“我宁氏确实不如岐山山门广大,《鹰爪功》比起岐山顶尖武学也多有不如,但放眼江湖也不是等闲。而且岐山规矩多,顶尖武学即使在岐山内部也不是人人都能修习。你只要将《鹰爪功》修习妥善,日后再掌握我宁氏绝学《鹰蛇生死搏》,偌大岐山能压你一头的不会超过一掌之数。”

宁淑华循循善诱,不想让曹信看低宁氏传承。

她虽是岐山弟子,但毕竟是女修一脉,掌握的大多武学都不适合曹信。再加上她与段冲已经被开革出门,许多岐山武学自身都尚未掌握完全,在外教授弟子更只能传授皮毛不敢深入,以免岐山责难。

例如曹仁。

他拜师段冲,一开始段冲只为挣钱,传授岐山剑法中的粗浅部分无伤大雅,压根不曾想过涉及真传。

待到真心要收录曹仁为弟子之后,心态转变,这也无妨——岐山剑法不能传授,但段冲惊才绝艳,尚有自创的《狂风快剑》,一旦完善,未必输给岐山剑法三十三。

曹仁不缺传承。

同理。

宁淑华这边也是一样。

她虽然没有自创武学,却有宁氏传承。

故此,曹信拜师宁淑华,入的不是岐山一脉,而是宁氏一脉,日后行走江湖可称宁氏门徒!

……

“弟子省得!”

曹信捧着秘籍,乖巧点头。

他不贪。

有什么就练什么。

吃到嘴里才是真的。

只有实力足够强横,日后才有能力找寻更厉害、更高明的神功绝学,切不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乖徒儿!”

宁淑华见曹信模样,愈发欢喜。

这弟子太让人省心了。

唯一缺陷,就是根骨。

但也不是没法弥补。

且不提曹信年纪尚小,根骨尚未长成,待到十五六岁时很可能还会再提一提,就说曹信的医术造诣,日后行医天下、医道圣手,想求取一两株提升根骨资质的神药也大有希望。

医术。

武功。

相辅相成,定能走的更远。

师徒二人聊着,宁淑华传授秘籍后,又给曹信介绍宁氏门庭过往荣耀,进一步激励曹信。

曹信认真听着。

待到尾声,他才刻意问道:“听我大哥说,岐山弟子多修持内功,历久弥新,修炼时日越久就越强?”

“岐山内功——”

宁淑华见曹信仍然对岐山武学上心,心里叹一声气,但还是说道:“岐山武学极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三十三剑法’与‘岐山九功’。为师修炼的‘广寒阴功’与你师伯修炼的‘抱元劲’皆为‘岐山九功’之一,修炼到高深处,都能睥睨当世。”

提到这些,宁淑华也一阵无奈。

说实在的,与岐山比起来,宁氏一脉的传承的确寒酸——

《宁氏鹰爪功》!

《鹰蛇生死搏》!

就这两门,再无别的。

而岐山不提名震江湖的‘三十三剑法’与‘岐山九功’,其他身法、拳法、掌法、腿法、刀法等各种兵刃拳脚功夫,都颇有建树。

这就是顶尖大派的牌面。

武功繁多,绝学不少,自是让人向往。

宁淑华只以为,曹信也不例外,心向岐山。

但只有曹信自己心里清楚,岐山武学虽多,可想要获得完整秘籍却比登天还难,他暂时不做奢想。

此时故意提起,实则另有成算。

“‘抱元劲’跟‘广寒阴功’有什么区别?师父跟师伯怎么不同修一门内功,关起门来也好交流。”

曹信忽视宁淑华的黯然神伤,故作懵懂又问。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岐山九功’各有侧重——”

“‘抱元劲’是由外而内内功修炼法门。这门功夫虽然费时甚久,见效极慢,但修习时既无走火入魔之虞,练成后又是威力奇大。盖内外齐修,临敌时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内劲相附,能于不着意间制胜克敌。待得‘抱元劲’大成,那更是无往不利、无坚不摧了。”

“但此功最适合男子修行,女子向来难有成就。”

“不比‘广寒阴功’,这种阴功与女子同属‘坤脉’,女子修行更胜从容。岐山历年历代都有修行此功名满天下的女侠,是岐山女修首选。”

宁淑华是女子,当然也不例外。

“就没有女子修习‘抱元劲’,或者男子修习‘广寒阴功’的?”

曹信追问。

“当然也有。”

“虽然门中不提倡,但毕竟人多,总有不信邪的想要剑走偏锋,但大多碌碌,没什么名堂。”

久而久之。

岐山内部就有定论——

‘抱元劲’适宜男子。

‘广寒阴功’适宜女子。

然而世上毕竟有例外,曹信一双大眼睛真诚的看着宁淑华,脆声道:“我觉得师父要是转修‘抱元劲’,一定更合适。”

“哈哈!”

“你觉得?”

宁淑华听的一笑,并未上心。

但曹信却将小脸一肃:“师父不要小瞧徒儿,我学医神速,就是因为隐约能感受到人体内的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我能感觉到,师父体内那股阴寒气息别别扭扭,倒是跟师伯体内的中正平和的那股气极为契合。”

嗯?

听到这里,宁淑华终于正视起来,脸上笑容收敛。

只是脑袋一时转不过来。

学医?

气息?

真的假的?

这也太玄乎了吧!

“师父练了‘广寒阴功’,可以转修‘抱元劲’吗?”

曹信见状问道。

“应该可以。”

“‘抱元劲’中正平和,能纳百川,能兼修任何功法,也能转修任何功法。”

宁淑华回忆片刻,才回道。

她心底其实还是不敢相信曹信的话,可这徒儿是神童,又是医圣苗子,今日又突兀提及此事,若没有缘由,若不是当真看出,没道理莫名其妙会让她从‘广寒阴功’转修‘抱元劲’。

这不合理。

而这其中的不合理,再跟曹信本身的‘神童’属性一对应,哪怕再离谱,宁淑华也不敢笑骂一句‘荒唐’,反而要认真思考其中的可能性,甚至主动为曹信的话寻找注解。

这就是‘人设’的影响力。

曹信人设好,故而说的什么屁话都能让人重视三分。

而这一边。

曹信听了宁淑华的话,就更无负担,笑道:“既然可以随意转修,师父不妨试试。我观师父体内气息,短时间内,至少最近两三年间,‘广寒阴功’难有突破。既如此,不如抽出两三年时间试一试‘抱元劲’。若我看的没错,顶多一两年时间,师父就能觉出‘抱元劲’到底如何。”

无法跟宁淑华直言‘洞悉’以及‘武技契合度’的情况下,曹信只能如此含含糊糊,神神叨叨。

在别人身上未必好用——

例如段冲。

一个是黄口小儿戏言。

一个是岐山百年经验。

相信哪个,无须赘述。

段冲不大可能搭理他,多半一笑置之。

但宁淑华对他这个‘神童爱徒’有一种盲目自信,在她身上,大有希望。

果不其然——

“那——”

“那我试试?”

宁淑华将信将疑。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