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夜长生

作者:西子湖龙井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61章 固所愿也

书名:夜长生 作者:西子湖龙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8

周长生一鼓作气,将心中所想一口说尽,顿觉扬眉吐气,快意不少。

“夫子,这,便是学生的——道!”

周长生再次执礼而拜,刚欲起身,却忽觉天地之间,有莫名伟力而至,如泰山压顶,碾压得无法起身。

“荒谬!”

周长生耳畔,夫子怒喝声骤然响起,“墨圣乃墨家之祖,以‘非攻’而名动百家,为诸子所认可。”

“可你这瞎眼的小子,竟胆敢篡改圣人之言,以‘攻’来取代‘非攻’,何其可恶,可恶!”

轰!

伴随着夫子的喝斥,天地灰暗,大地震动,远方群山裂缝不断,仿若随时坍塌。

“小师弟别说了,赶紧给夫子认错!”

卫国额头冒汗,疯狂给周长生滴眼神。

“吾无错,谈何道歉?”

周长生无惧,朗声大笑道,“墨圣言必称‘非攻’,乃是指,倘若敌人‘侵略如火’,贸然开战,则必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可倘若敌人冥顽不灵,不可理喻,无论如何教化亦是无用,那不若一并杀尽,斩草除根!”

“如此,便可以杀之杀,以战止战!此,才是真正的——非攻之道!”

顿了顿,周长生再道,“倘若夫子认为学生有错,有罪。那祖龙伐六国,伏尸百万,却换来天下一统,五百年春秋战国杀戮终结,请问夫子,此——又何解?”

这……

夫子默然。

“夫子,若是杀一人可救万人,那此人是杀,还是——不杀?”周长生朗声再问。

“够了!”

卫国忠暴怒呵斥,“小师弟,你岂能如此质问夫子?立刻跪下道歉!”

卫国忠自然不是生周长生的气。

事实上,对于周长生所言,卫国忠听得酣畅淋漓,只觉说出了他心中所想。

可夫子此生最恨杀戮,若是周长生因此而得罪夫子,从而被驱逐出师门,实为不智,不值!

“吾无错,便是夫子驱逐弟子,以神通镇压甚至杀之,吾亦是如此回答!”

周长生大笑,丝毫不畏惧。

“善!”

夫子忽然开口。

啊?

卫国忠瞪大眼睛,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只怀疑耳朵出了问题。

“国忠,你这是何等眼神?”

捻了捻白须,夫子淡然而道,“为师的确痛恨杀戮,人认同墨圣‘非攻’之说。”

“但长生所言亦是有理,倘若能杀一人而活万人,何乐而不为之?”

言罢,夫子大笑,望向周长生的目光满是欣赏,“长生,难怪你能被大夏连山认可,你很不错。”

“夫子,您不怪学生?”周长生一愣。

周长生融合两世记忆,早已非浑浑噩噩的懵懂无知少年,他从一开始,就只知道夫子这是再考验他。

周长生亦清楚,夫子哪怕动怒,却决计不至于杀他。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夫子惩戒周长生,将他驱逐出师门罢了。

当然,倘若结果真是如此,周长生亦会难过,失落。

但如今,夫子不但不怪责,居然还认同自己的观点?

周长生顿觉不可思议。

“好叫你这小子知晓,为师虽通晓诸子百家,却并非认同所有圣人的所有观念和作为。”

“便是你刚才所言,为师也只是部分赞同,而非完全赞同,但即便如此,难怪为师连区区容人之量都无?”

眼见周长生目瞪口呆之状,夫子不禁好笑,喝斥而道。

“夫子,学生……”

周长生顿时羞愧难当,赶紧执礼。

“无须如此!”

夫子摆摆手,面容忽而一肃,“长生,你可愿继承为师衣钵,成为传人?”

砰!

周长生没有丝毫犹豫,直挺挺跪地,毕恭毕敬磕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善!”夫子抚掌大笑,也未用那无形威力,双手亲自扶起少年,目带欣慰。

卫国忠赶紧去准备拜师茶水,却被夫子摆手拒绝,“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

卫国忠眼皮子一跳,眼中顿生忧虑。

“国忠,勿要多想。”

“为师并未仍要考验长生,实乃为师之‘道’极为特殊,以长生如今瘦弱之躯,根本无法承受罢了。”

似知晓卫国忠心中所想,夫子解释了一句,旋即望向周长生,目带严肃:

“长生,想必你也很好奇,缘何以为师之能,却自甘隐居这荒山孤存,自甘清贫?”

“请夫子解惑。”周长生赶紧执礼,竖起耳朵,心中满是好奇。

“非为师不愿谈及,实乃时机未到,倘若贸然说出,为师倒是无妨,你这道行微末的毛头小孩子,顷刻间就会大祸临头,灰飞烟灭。”

说到最后,夫子已是目带凝重,严肃至极。

周长生心中一凛。

暗道,以夫子之能,竟都如此慎重,究竟是何等缘由,才让夫子自甘清贫,隐居于此?

虽心中疑惑万千,但周长生亦是知晓,此事不可再问,问以无用,反而大祸。

“为师之道,非儒、非道,亦非佛,更非诸子百家,但有兼具佛道儒,蕴含诸子百家。”

扫了一眼卫国忠,夫子望向周长生,目光渐渐严肃,“你那三位师兄,为师倒也不是敝帚自珍,不愿传授他们为师之道。”

“实乃是,他们三人虽都天赋过人,各有所长,却都缺乏一种东西,便是为师贸然传授,他们也无福享受,注定道消身殒,”

“而你周长生,和你三位师兄相比,虽天赋平庸,不过中人之姿,亦是出身卑微,但你所拥有之长,却是他们终其一生不可得之物。”

“长生,你可知道,为师所言,究竟为何?”

捻了捻白须,夫子期待望向周长生,却又略带忐忑。

于夫子而言,收瞎眼放牛奴才周长生为徒,这本就一个意外,一个计划之内的“变数”。

哪怕事到如今,夫子其实对周长生,亦并未报以太大期待。

但即便如此,周长生这一路走来,却让夫子惊喜颇多,惊讶亦是不少。

夫子顿时明白,周长生这个“变数”,或能以小博大,敲动那一潭死水,从而完成“蝼蚁撼巨象”之壮举。

但这前提是,周长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亦是夫子对周长生的最后考验!

若是周长生想不通原因为何, 那夫子即便真手周长生当“衣钵弟子”,亦决计不可能传授真正的“大道”。

“看来此问题,便是夫子对我的最终考验。”

周长生大脑飞快旋转,一时间竟有些茫然,并不知晓夫子为何如此器重于他。

但结合前世那位现代老教授的庞大记忆,周长生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