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中原的儿郎们,回家

书名: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边关的长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泼下之时,使戍边战士的脸庞,都同样染尘变得蜡黄。

徐牧便站在望州旁的官道上,等了许久之后,终于见着一大队的骑军,踏过风沙而来。

为首的一人,虽看似身子病弱,但举手投足间颇有行伍之风。

常四郎率北渝大军杀入草原,按照约定,李将会暂时退出,退回河州,带着这帮马奴子回中原。

“主公,是李将来了!”

“知晓。”徐牧声音平静,但实际上,心底已经激动无比。认真来说,几乎和袁陶一样,这位李将也是他的兄长。

他这一路,承蒙太多忠义人的帮扶,才走到了今天。

不多久,前方人马俱停。并不需要搀扶,一身风尘与血迹的李将,稳稳下了战马。在他的身后,还剩三百余的马奴少年们,也纷纷跟着下马。

“徐牧,拜见李将!”徐牧走前,认真拱手作揖。

“拜见李将——”

随军的西蜀将士,甚至包括司虎,都纷纷跟着行礼。没有这些人,便没有边关的安稳。

“李破山,见过小蜀王。”李将大笑走近,未有丝毫陌生,一下子将徐牧抱住。

“虽有密信来往,但遇着北渝王之时,听他再讲了中原大战的事情,心底不胜欢喜。这一回若无你们,如何定得下这万里江山。”

“李将亦是大功。”

“行伍人不可互相攀功。中原内战的事情我不懂,但你与北渝王联手,打赢了这一场驱逐外虏的硬仗,便称得国士无双。另外,我观北渝王此人,亦是重义的好汉,以后有他在塞北开都护府,敌族的事情也能无忧了。”

声音落下,面前的李破山忽然眼睛发红。

或许在内城的许多人不懂,但徐牧能懂,他知晓此时的李将为何如此。戍边二三十载,先前又是大纪病弱,外族之祸如钝刀割肤之痛。

但现在,眼看着塞北将定,天下可安,怎能不叫人心生欢喜,喜极而泣。

“眼见着要回中原,忽然平静下来了。戍边又入草原,我这大半辈子,几乎都在黄沙中度过了。”

“瞧着他们,都是十六七的少年,连鱼羹稻饭都没吃过,娘亲都是被掳来的女子,大多几年折磨后便会死去。如他们,亦没有中原的姓与名。我索性,都让跟着姓李了。”

徐牧侧头,看向站在后方的马奴少年们,虽然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伤,但都是一脸期待。

“我说不清那种感觉。”李将笑道,“便像小时候一般,学塾散学太晚,阿嬷便会提一盏旧灯笼,一直在路边等着。我在黑暗中见着那光,心底便什么都不怕了。”

“李将放心,诸位也请放心。”徐牧望着面前的中原游子,再度拱手长揖。

“在中原里,便会有你们的屋,你们的田,徐牧也会尽所能,替你们寻母族的亲人。在此后,中原的官坊里,亦会有你们的姓名籍贯,与中原人无二!”

听得徐牧这一句,李破山露出欣慰笑容。那些马奴少年们,更是激动地欢呼起来。

“李将,不若一起回家。家中老父,早已备好酒水,站在路边翘首以盼。”

李破山双目泛红。

“我中原的儿郎们,随我回家了!”

“回家——”

在旁的将士,不管是蜀军还是马奴少年,都纷纷喊了起来。

徐牧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只觉得这边关的天色,也似干净了许多。

……

古都长阳。

坐在皇宫的偏殿里,东方敬正与陈方王咏这些儒士,商量着登基的事宜。

“国号?”

“国号无异。主公以蜀起兵,又以蜀人之志夺取天下,自然是号为‘大蜀’天朝。”东方敬凝声道,“此事我与主公有过相商,主公亦是此意。”

“确是,若是以其他谶字来号国,恐会寒了老蜀人的心。”陈方也在旁点头,犹豫了下又开口,“小军师,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先生请说。”

陈方润了口老嗓,“古往今来,若朝代更迭,当以禅让为善。如此,天下的百姓亦会更加信服。虽说蜀王南征北战,位登九五并无任何问题——”

“陈先生,我听得明白。”东方敬笑道,“如你所虑,我家老师早就考虑到了。”

“是文龙军师?”

“确是。先生莫忘,成都里还有旧朝的皇室,我家老师……一早就准备好了。”声音有些哽咽,东方敬一下又想起了,那位奠定了西蜀霸业的老军师。

“纪朝皇室,袁冲。”

“正是。”东方敬仰头,呼出一口气。

“其他的登基事宜,该准备的都很简单。到时候,只需袁冲做一副禅让的姿态,如此一来,我大蜀建朝便无任何的问题了。”

“他愿意的吧?”

“我主说过,时代的马车轮子,终归要往前驶,无人能挡。关于这一点,袁冲明白得很。”

一语说完,东方敬的脸庞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放松。没有了狄戎,没有了北渝,没有了东陵东莱,没有了凉州,没有了沧州妖后。没有了常胜,没有了凌苏,没有了神鹿子,也没有了六夷灭纪。

“小军师在想什么。”

东方敬脸色轻松,“想着回七十里坟山前,在老师的坟山边上,结一草庐,相伴修学。”

“小军师……你可是国师之选啊。”

“大蜀功成,我也该退了。”

陈方似是明白什么,又多劝一句,“小军师莫不是顾虑,还请小军师宽心。我大蜀以民道起家,主公亦是重义之人,绝不可能做出杀功之事。”

东方敬大笑,“陈先生多虑了,这一点我比你还知晓。我实则是想陪伴老师。终归到底,我是东方敬先是个学子,然后才是个谋士啊。说起来,我与北渝的常胜,似乎是一样的人。”

“当然,若我大蜀有事,我这个跛子亦会再次出仕。犯我大蜀者,先请踏过我这位跛子的尸体。”

仰起脸,这位继毒鹗之后,坐镇西蜀的跛子状元,满是镇定与向往之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36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