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1章 心思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时光匆匆,转瞬即至春闱会试的前夕,朝臣们纷纷散朝,步履间交织着不解与低语,带着几分微妙的揣测。

“殿下此举,实属耐人寻味,陛下将春闱重任托付于殿下,而殿下却忽而辞去主考官之职,其意何为?”

“正是,此中缘由,令人费解。”

礼部尚书宁亦风,缓步于后,身旁吏部尚书卫宇辰紧随其后,两个人在那里慢慢地走着,此时,左相沈卿辰走了过来,

他们二人看到后,不约而同地加快脚步,迎上前去,“左相大人!”

沈卿辰心中明白他们的来意,只是露出无奈的笑容,摇了摇头,看着他们两个人说道,“殿下此番决定,确是出人意料,未承主考之任,倒是让人始料未及。不过,观陛下之意,似在意料之中。”

宁亦风闻言,眉头微蹙,似有忧虑之色浮现于面,“明日便是大考之日,诸事皆已筹备周全,监考官的人员原本也都定下来了,监考官的人选亦尘埃落定,现在这个情况,人员应该就会要有所变动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殿下即便不担任主考官,但一日之内更弦易辙,实非易事。不过,最终,陛下那边应该还是会让殿下选择人员,毕竟两位主副考官,是非常重要,而殿下那边,应该会尊重您的意见!”

沈卿辰笑了笑,“殿下今天又让群臣措手不及,想来背后定有更为错综复杂的缘由,不过,此番变动,阅卷审卷之责或将易手,不过,现在看来,说不定殿下,似对既定人选并不全然满意,看来,最终的人选,还得由殿下亲自裁定,方能尘埃落定。”

吏部尚书卫宇辰闻言,目光缓缓转向沈卿辰,语气中带着几分思量,“本官依稀记得,文昌书院那边,有几位人才似乎也已回京待命,左相何不将他们之名添于册上?或能得殿下青睐,亦未可知。”

沈卿辰闻言,心中已然透亮,知晓卫宇辰所指那些人,遂颔首微笑,眸中闪过一抹赞同:“你所言极是,彼等才俊,确为合适之选。”

卫宇辰见状,轻轻一笑,随即话锋一转,言语间流露出几分客套与告退之意:“看来,左相与尚书大人尚有要事相商,本官便不打扰了,先行告退。”言罢,他微微欠身,以示敬意,随后步伐轻盈地转身离去。

沈卿辰的目光追随着那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暗自思量,正当此时,一缕清脆悦耳的女声自他身后悠然响起,“看来,卫宇辰这些年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沈卿辰闻言,微微侧首,目光落在不知何时已悄然行至身旁的女子身上,他跟身旁礼部尚书宁亦风,几乎是同时,向那女子微微颔首,“宁国侯!”

郗如容穿着一身朝服,唇边勾勒出一抹的笑意,她轻叹道,“毕竟,前吏部尚书夜千兰这些年也在京城呢!”

沈卿辰闻言,眉头轻轻蹙起,仿佛是在思索着什么,“确实,她这些年于朝堂之上,仿佛是刻意隐匿了锋芒,行事低调至极,其行事之低调,几乎让人难以察觉其存在。”

郗如容笑了笑,“若是引人注目,那可就麻烦了,毕竟,她的职位摆在那里,不是吗?”

她的目光轻轻掠过前方缓缓行进的人群,步伐不急不缓,“本来,这次那位那么直接地就将春闱交给殿下,估计打乱了很多人的算盘,”她笑了笑,“他们能摸得准那位的选人,但谁又能真正把握殿下的心思?”

说到这里,她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不过今天将主考官的位置交给陛下选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会让殿下自己拿决定,毕竟,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朝堂内外,诸事繁忙,不是吗?”

沈卿辰闻言,轻轻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不过,怎么说,对于太师出的题目,确是令众人捉摸不透,京城之内,这几日诗会虽暂且沉寂,但是押题之风未减,我近日遍访京中各大茶肆酒楼,所见的押题之题,皆各有千秋,颇具匠心,不过看样子也并没有拿准太师的呢?”

宁亦风闻言,亦是颔首附和,“我们礼部交给殿下的题目,估计最后也会被太师改得面目全非,不过,最终还是要看殿下选择了哪一套题目。”

太女府内,书房中,权苓钰端坐于案前,看着面前的册子,目光专注,房间外面琴声悠扬,却丝毫没有打扰她的思绪。

过了良久,权苓钰方缓缓合上手中的册子,眸中闪过一抹深思,她轻轻抬眼,望向那琴声飘来的方向,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看来,他应该是收到了江湖那边的消息了,就是不知道,他这段时间究竟查到了什么?

想到这里,权苓钰不由得笑了笑,仿佛在期待着什么,拿起另外一本册子,继续翻看着,正当此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青诗手里提着茶壶,手里抱着几本册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见状,一直站在权苓钰旁边青莲的连忙走了过去,她从青诗手中接过茶壶安置在房间一隅的炉火上,

青诗手握册子,走到了案桌旁,“殿下,这些是最近在京城各大酒楼茶馆中出彩的人物,”说罢,她轻柔地将册子放在案几上,目光中透出一丝期待。权苓钰看着面前摆出来的册子,然后拿起其中一本,随后缓缓翻开,

青诗站在一旁,继续说道:“不过,今年参与这些活动的人并不算多,因为很多都是自愿为原则,虽然写作热情高涨,却并未上交作品,此外,一些人来京后也未曾参与这些活动,最近,这段时间,去文昌书局的人也非常的多,”

想到什么停顿了一下,“不过,大部分出彩的作品,都是在得知考题由太师出之前创作的,后面知道是太师出题的,他们也就沉寂了两日而已,”

“这两日,许多酒楼茶楼也迅速调整了内容,转而成了对太师过往出题风格的深度剖析,还有一些押题的讨论,虽然各家都有自己的押题,但大多是在现场辩论中进行,辩论之中,仍有一些人表现得格外出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