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惋惜

书名:女帝苏醒,我夫君成了摄政王 作者:初容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今年的考试,看样子不简单!”

在另一间屋内,一名男子坐在椅上,手指轻轻把玩着扳指,目光如炬,扫过面前端坐的几位。

“今年的这场考试,盯着的人可非常多。”听到男子的话,旁边一位女子缓缓睁开了双眼,她原本闭目养神,此刻正慢慢喝着茶水。

“我听说,明日那两家书院也会派人过来,专门负责监管那些贵女们。院长,您已经同意了吗?”女子望向坐在首位的那个人、那人手中正在神情专注翻阅着书本,

首位上的人并没有立即回应,他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册子,他的神情专注而认真。

坐在另一侧的人不经意间瞥见了院长手中的册子,目光在册子上短暂停留,眼中闪过一抹好奇之色。“院长,您这是在查看那两所私立书院的学生名册吗?”

首位之人终于抬起头,目光从册子上移开,缓缓地放下手中的册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现在看来,最可惜的就是那些孩子。”他轻叹一声,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痛惜。

品茶的女子闻言,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茶杯,看向一旁的谭兴修院长。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开口问道:“谭院长,你这话是何意?那从两个书院出来的贵女,毕竟还是有机会,说到可惜,我倒是觉得那几位伯爷家的长子们,才是真正的令人惋惜。”

她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人便接过话茬,附和道:“卞副院长说得极是。那些贵女们,即便已经嫁人了,还是有机会的,但是那几位伯爷家的长子们,却是处境堪忧。”

卞颖初闻言,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他们确实是可惜了,因为曾经对那位有过恩情,他们的父亲得以提升地位,跻身伯府公子的行列,他们也因此从地方文昌书院转入京城的文昌书院,”

“然而,尽管他们努力追赶,却跟不上我们书院的学习的进度,结业考试未能如愿合格,原本尚可静待明年再试,奈何被家族所迫,匆匆嫁娶,尽管他们还有机会考试,但他们嫁过去的女方家,恐怕不会同意。”

坐在她身旁的人,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轻笑道:“哪里仅仅是那几位伯爷而已,只是他们几个比较显眼罢了。说到和离再娶,其中的利益与好处,可都落在了后来进门的那些夫人手中。”

他微微一顿,继续道:“而那些原配的孩子们,除了年幼的,便是仍在文昌书院攻读、未曾毕业的了。不论男女,大的都已纷纷嫁出去了。但你们看看那些后来入门的夫人,以及他们给原配的那些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挑选婚嫁对象,你们说对吧?”

卞颖初听到这话,不禁笑出声来,她侧目看向身旁那位孟监院,调侃道:“孟监院,看来你对这些也是了如指掌啊。”

孟望慕摆了摆手,谦虚地笑道:“哪里哪里,大家都不趁多让。”

谭兴修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他转过头,望向坐在身旁的人,眼神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他轻声问道,“君明先生这几日京城之中,可有什么我等未曾知晓的动静?”

华君明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在努力回想。片刻后,他开口道:“最近我家国公一直深居简出,倒是没听到什么风声。不过,我隐约记得,内府长史余诗雨大人似乎近日离开了内府,出了门。”

谭兴修眉头紧锁,追问道:“你是说,内府长史余诗雨出门了?”

华君明点了点头,确认道:“是的,我确实听到了这个消息。”

孟望慕心中一动,急忙追问:“那她出门后,先去的是哪里?”

华君明沉思片刻,回答道:“据我所知,她似乎是进宫去找陛下了。”

卞颖初的眉头也紧紧皱起,脸上写满了疑惑:“不过,这确实有些奇怪。就算是查两个王府跟外府的账目,也不应该耗费如此之久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她究竟都查到了什么?”

孟望慕思索着,忽然眼前一亮,但又迅速黯淡下去。他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会不会是账目对不上,可是,即便是账目对不上,也不至于拖这么久吧?”

华君明在一旁沉默了很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缓缓地开口,声音低沉而稳重,“我记得这段时间,内府的人外出查账似乎并不顺利。”

谭兴修闻言,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你是说查两位王爷的产业不顺利吗?”

华君明摇了摇头,眉头紧锁,却又不愿轻易透露太多,回答的语焉不详,“具体的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只是隐约听说了一些风声。”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言辞,然后才缓缓地继续说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户部应该是得到了一大笔钱。只不过,这钱嘛,可没那么容易到手。”

卞颖初听了这话,微微沉思了一会儿,想了想说道,“不管怎么说,之前固堤的第一笔钱已经顺利拨出去了,看这个情况,第二笔钱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孟望慕点了点头,补充道:“毕竟钱这种事要先安排,马上各地就要迎来秋收了,各地就都要抓紧时间。”

谭兴修也表示赞同,他补充道:“资金一旦到位,各地便可更有条不紊地规划后续事务,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他稍稍顿了一顿,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轻轻叹息:“一转眼,又要到了秋收的时节。”

孟望慕听后,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欣慰。他接过话茬,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是啊,书院周围的田地,还有那山间的药材与农作物,都即将迎来丰收的季节。我们书院自给自足,到了冬天还能储备颇丰。只是听说,京城其他的私立书院,他们的种植种类和产量,却远不及我们丰富。”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继续说道:“再者,农学院在文昌书院的试验田也即将揭晓成果。若是一切顺利,恐怕这些种子很快便会送往各地的农学院,”

“届时,我们便可静待地方的成果,若是一切符合预期,那么大规模推广便是指日可待之事。然而,目前最为紧迫的,仍是她们的学习问题。”

卞颖初轻轻摇了摇头,面露忧色,“我觉得她们在文化课方面或许还能勉强应付,但武课方面却是个大问题。”

华君明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缓缓道:“太师在政事堂上对武考的安排,固然是学堂里学过的知识,其余部分倒也好说,毕竟自小修炼,早已熟能生巧。然而,唯独骑射这一项,这些年她们鲜少触及,实在让人有些头疼。”

谭兴修却对此持不同看法,他微微皱眉道:“这些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