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了了

作者:哀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366 第十四朵雪花(四十)

书名:了了 作者:哀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1

40

新知州的纳妾梦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他以为自己进了府衙后,很快便能完成交接——这一路他已看得心潮澎湃,万万没想到原以为是个烂摊子的菏州竟如此热闹繁荣,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等他白捡的政绩。

至于会不会和代知州产生矛盾,新知州一点都不担心,他可是朝廷派来的,名正言顺,代知州再如何,前面还有个代字呢。

新知州不知道的是,上一个比他还名正言顺的知州,早在天上点完了。

他能力如何暂且不说,架子比谁都大,尤其是在见到于宝珍后,新知州脸上的惊愕表情几乎停不下来——这是在搞什么?这个十岁出头的小孩,是如今菏州的代知州?!

于宝珍却不再笑眯眯的了。

她已经学会如何喜怒不形于色,学会如何掌控那群不得不听从命令却又打心眼不服气自己的下属说话,诚然她依旧是爱玩爱笑的,但她已经不能像从前那么无忧无虑的随意展现了。

半年前,菏州这边将将稳定,于宝珍便被了了丢了过来,随她一同前来的,还有鄄州府衙的班底。除了小寒小满这两人负责保护她的青衣卫,罗老师跟净心都没有跟来。

鄄州府衙的班底中,女男皆有,已经稳定下来的鄄州可以提拔一批新的官员,而菏州正逢大难,恰好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

一般有本事的人都比较心高气傲,她们追随了了,服从了了,是因为那个人非常强大,且有着引领她们走向未来的能力,但于宝珍凭什么?

即便她被大人选作继承人,即便人人都要称她一声小少主,可这个“小”字便证明了她根本没有任何能服众的手段,难道只凭她的好运气?

于宝珍气运再盛,也不可能将每个不服气自己的人都克死吧?那她用谁去?

换作任何人一个人,哪怕是已经成年的罗素或净心,骤然被赋予如此艰巨的任务,忽地手握大权,恐怕也难免忐忑,担忧前途未明,于宝珍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一个十岁小孩,竟半点不露怯,哪怕有时被气得背着人掉两滴眼泪,转头也会立刻武装的刀枪不入。

在这样严苛又充满挑战性的环境中,于宝珍迅速成长着。

她已经不再是懵懂的知道自己被选中却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的小孩,现在她不再需要旁人为自己遮风挡雨,因为她本身便是不可跨越的高山。

新知州痴长她二十来岁,一见面却毫不掩饰轻蔑,仿佛她很好哄骗。

短时间内,新知州还有用,直到擅长模仿笔迹之人完全熟悉他的字。

新知州完全没把于宝珍放在眼里,甚至将她当作被推出来的傀儡,直到他被人五花大绑强制跪地,那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却一脸漠然地命人搜身,紧接着他的官凭路引及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瓶子都被呈到桌上,于宝珍还打开小瓶子看了眼。

里头是些黑漆漆的圆形小药丸,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新知州脸涨得通红打死不肯说。

他那缺心眼的家丁却怕死得很,新知州是主子,主子都爱面子,因此这小药丸还是缺心眼给他从外面买回来的。别看他家老爷心心念念着纳妾,实际上吧,即便纳了妾,老爷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身不带小药丸,根本施展不开雄风。

于宝珍:“哦,那就喂他吃了吧,别浪费了。”

小满二话不说捏开新知州的嘴,把那一瓶黑色药丸全都灌了进去。

然后这对主仆便被齐齐下了大狱,之后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总之当新知州再被放出来时,他已不敢再用那种轻蔑的眼神去看于宝珍了。

菏州这边依旧每隔半个月便向朝廷哭穷要银子要粮食,由于用的是新知州的笔迹,还盖了官戳,朝廷根本不知道菏州早已变天,连亲王们都信以为真,东王还写了封信斥责了了糊涂,到了嘴边的肥肉竟然也能拱手让人!

这还是东王首次在书信中以如此严厉且属于上位者的口吻对了了说话,显然他认为这些年不停给他输送真金白银的了了是站在他这边的。既然如此,主子喝斥奴才,有什么不对?

了了却从这封信的异样口气中看出了某种征兆。

果然,一个月后,四位亲王齐齐发了战书,言明今上听信谗言,建登仙台劳民伤财,又有妖道祸乱朝纲,为守住大晟百年基业,身为亲王的他们不得已而出兵,只求皇帝拆除登仙台,并处死那群妖道!

这简直是朝皇帝心窝子上戳呢,他这一生毫无建树,老来好不容易想建一座登仙台,但他装聋作哑这么多年,大晟朝这棵巨树内早已被贪官污吏豪强贵族蛀空,越是年老,皇帝越是心焦,他迫切想要证明自己是有意义的,想要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因此他掏空国库大肆修建皇陵,又搜刮民脂民膏提高赋税建造登仙台,最后更是听信起长生不老的谣言,召了一批僧道入宫,一天到晚写青词拜天尊,时不时还要吞几颗仙丹。

哪怕老皇帝还没死,吃了那么多铅汞水银,恐怕脑子也出了问题。

四位亲王同时发难,世人议论纷纷,老皇帝可舍不得已经建了一半的登仙台及能让他飞升成仙的僧道……他真是被忽悠瘸了,亲王们反叛,他不思挑选良将带兵平叛,竟封了一位据说德高望重的僧人做国师,说对方日夜诵经,佛祖会惩罚不忠之人。

四王联手虽颇为麻烦,但并非坚不可摧,主要他们的封地位置过于偏僻,且位于大晟的四个角落,连日常联系都十分麻烦,想要联手谈何容易?只消派遣军队分别破之,皇帝便可高枕无忧,但前提是,大晟朝的军队没有问题。

将士们能吃饱饭,穿上暖和的袄子,有足够的粮饷。

朝廷发的粮饷到了军中只剩十之二三,里头还不乏以次充好之物,这种情况下,跟马肥兵壮的亲王们对上,毫无招架之力,因此节节败退。

皇帝大怒,认定是领兵的将军不称职,便下令砍了对方的脑袋,改而换了个酒囊饭袋的文官代替,这下可好,本来便打不过,如今更打不过了。

了了对朝中状况十分了解,虽说佞臣横行,却也不乏有才能的良将,结果皇帝的用人水平异常惊人,直接导致朝廷大败,四王愈发势如破竹。

就在这个时候,民间忽地产生一个谣言,说大晟气数已尽,神佛弃之,真龙明主当由天生。

这话传到亲王们耳朵里,可把他们气个够呛,什么大晟气数已尽,神佛弃之,这种把戏他们早玩过了,气数已尽的不是大晟,是老皇帝,等他登基,大晟自能再延绵百年!

这种自信从哪儿来的没人知道,总之四王如同发疯一般,生怕另外三人比自己先一步抵达京城,到时皇位叫人截了胡,因此卯足劲儿往京城冲。

途中粮草兵器,自封地运送过于浪费时间,因此除了南王外,其余三王皆走鄄州,反正鄄州是他们的钱袋子,他们一点都不担心鄄州反水,因为了了在以马知州的名义送了几次银子后,便主动将自己的身份告知,求亲王庇佑,帮忙瞒天过海。

鄄州之事,朝廷迄今不得知,他们可没少帮忙打点,要点粮草怎么了?

了了当然不会拒绝。

鄄州为三王输送粮草,同时又暗中助南王一臂之力,让他赶在另外三位兄弟前头率军到达京城,这下剩余的三位亲王不乐意了,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好事儿能让南王占去?

四人斗得不可开交,最终决定一并进京,至于皇位属于谁……四人很清楚,如若坐上那个位子的不是自己,那么便别想活着回到封地。

当年已经输了一回,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输第二次!

他们既然敢谋反,朝中便有眼线,所以在城门口对峙时,都盼着自己的人先找到老皇帝,只要老皇帝在手,逼迫他写禅位诏书,名正言顺不就来了?

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整个皇宫,从皇后嫔妃到宫女太监一个不少,甚至被封为国师的老和尚都没跑掉,偏偏只有老皇帝不见了!

全城封锁搜捕足足七天,仍旧不见其踪影,眼看形势愈发不稳,四人都想独占鳌头。

怎么说呢,由于老皇帝生死未知,现下谁想登基,另外三个都会立刻联结反对,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不知多少家族遭遇劫难。

而老皇帝在哪里呢?

他其实根本没逃出京城,四王兵临城下时,有朝臣想活捉他,他正准备抛下所有人逃跑,却被几个宫女藏了起来。

宫女们对他依旧恭敬畏惧,老皇帝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竟还起了色心,然后便被其中一个阉了。

由于身份特殊,没法找大夫,老皇帝足足发了三天三夜的高烧,等他再度醒来,他已成了冷宫中一个被毁了容的老太监——前来搜查的人无比严谨,即便是太监也要脱了裤子检查,老皇帝便是这样逃过一劫的。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本来他若老老实实,待风声过去便会被送出宫,可他非要调戏小宫女,那可不得吃点苦头吗?

即便如此,老皇帝依旧舍不得死。

别说他了,就算是朝臣贵族,也没几个真愿意以死殉节。

他不想死,就是好事。

如此混混沌沌过了半个多月,某天晚上,一个宫女带回了一张空白圣旨——上面什么也没有写。

她们之所以会养着老皇帝,保护着他不被人发现并抓走,并不是因为她们忠心,而是她们身负重任。如今空白圣旨已经到手,玉玺却不见踪影,宫中迄今日日搜寻,盖是因为四王都想要提前一步找到玉玺。

老皇帝不在,那谁有玉玺,谁便能名正言顺,玉玺迟迟不见,所有人都怀疑是被老皇帝带走了。

他逃命总不能身无分文,什么都不带吧?

但宫女们是最早找到他并把他藏起来的,前面几天甚至还装得忠心耿耿,老皇帝都脱了衣裳调戏她们了,若真有玉玺,怕是不在他身上,而是被他藏在了某处。

循着老皇帝当天的逃亡路线找了无数遍依旧一无所获,难道他没有把玉玺带出来?还是说他交给了别的什么人?

若非如此,怎会让他活到现在?

老皇帝是老了,脑子也不大清醒了,可一涉及到活命,他的求生意志便会无比强烈。他很清楚,玉玺在自己的命就在,玉玺若没了,这群人绝不可能让他活下去。因此无论怎样,他始终不肯开口说出玉玺下落。

“咱们得快些了,再这样下去,一旦京中情况稳定,大人那边便师出无名。”

“这狗皇帝,到底将玉玺藏在了哪里?我已摸进御书房三回,犄角旮旯全找遍了!”

“莫不成是藏在哪个后妃宫中?”

“不太可能,老皇帝刚愎自用,决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东西藏在他不在意的后妃宫中,他若要藏,一定会藏得极其隐蔽。”

青衣卫扮作的宫女们深夜低声讨论着,屋里并未点灯,她们又将声音压得很轻。

四王虽每日争斗,但早晚有停下来的一天,玉玺究竟在哪里?

她们想过伪造一个,可真玉玺始终被皇帝藏得严严实实,别说拓印,就是见都难见。

“我们在宫中已有五年,若什么功劳都立不下,日后有什么脸面自称青衣卫?”

她们这批青衣卫,与外面的青衣卫又有不同,尽是些心思极为缜密且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人,潜入皇宫,一来是为打探消息挑拨离间,二来便是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带走老皇帝,若带不走他的人,便带走玉玺。

从粗使宫女一步一步到御前伺候,这中间花了多少心思,言语难以形容,事已至此,若找不到玉玺,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结果没有人能接受。

众人正讨论之际,不知是谁随口说了声:“这也找不着那也找不到,总不能是他吞肚子里了吧!”

她本是情绪上来的抱怨,但话音一落,连她自己都察觉到了不对。

……怎么就不能是吞肚子里了呢?

玉玺的块头并不大,老皇帝若真狠得下心,也不是不行,而且他在被宫女们救下之后竟迅速起了色心,当然便让众人作呕不已,但仔细想想,在开始求仙问道之前,老皇帝几乎不再踏足后宫,应该是服用仙丹过多导致的有心无力,那他又为什么会如此不合时宜的调戏宫女?

“说起来,之前来人搜查时,我想说他装得还挺好,尤其是那驼背弯腰的模样,哪里看得出曾是九五至尊?”

“是哦,他吃得也不多,出恭时咱们也不会监视,总感觉他肠胃不大好的样子。”

几个人越讨论越有门儿,干脆将老皇帝抓了出来,用匕首在他肚皮上比划来比划去。

其中一名青衣卫拿手在他腹部不停地按压寻找,可惜老皇帝颇为肥胖,这段时日瘦了点却也没瘦太多。

“要我说,直接剖了吧!”

老皇帝在数双如狼似虎的恐怖眼神中瑟瑟发抖,手不由得按了下肚子,见那匕首真的要划穿自己肚肠,他连忙道:“你们不能杀朕!朕若是死了,你们永远别想拿到玉玺!”

“反正你活着我们也拿不到。”青衣卫面无表情,“还不如剖开看看。”

见她们来真的,刀尖真的划开了一道口子,老皇帝连连哀鸣,“别!别!不在我肚子里!不在我肚子里!”

死到临头了,他连朕的自称都忘了。

不在肚子里,是在哪里?

片刻后,青衣卫们纷纷面色铁青,看着那个三分之一巴掌大,雕工精细的玉玺,没人想伸手把它拿起来。

老皇帝当初的确是将玉玺吞了,被她们救下后悄悄拉了出来,他不信任这几个宫女,因此假装好色调戏,确认她们的确另有所图后,借着出恭,又将玉玺塞进体内。

青衣卫们表情复杂,一言难尽。

等了了收到自京城快马加鞭秘密送来的圣旨及玉玺,她有些不解,为什么要分成两个包裹,而且玉玺还用布缠了那么多下?

出于某种惊人的直觉,她把玉玺交给了净心。

四王在京城争夺之时,完全不晓得自己已被偷家,谁让他们把封地上的私兵带出了三分之二?

没等他们商量出个结果,究竟由谁登基,便听说鄄州天降异象,光天化日之下,竟有金龙破水而出!

而且时机挑选的极好,恰好是在鄄州河渠与菏河连通之时,无数百姓目睹此事,一时间广为流传,连京城都没能幸免!

等一下,哪里?

鄄州?

除却南王以外的三位亲王暗叫不妙,当初他们为了取信于天下人,并未将大军带至京城,而是通过鄄州这个钱袋子,按照了了的安排找了地方驻扎,随后各自率领五千轻骑赶至京城,鄄州有金龙破水而出可不是他们的意思!

难道鄄州要反?!

唯一没有中了圈套的南王得意至极,不再与这三人虚以委蛇,他跟他们可不一样,他的大军是带到京城来了的!

三王措手不及,尽数被南王拿下,随即丧了性命,各自的五千军也被南王纳入麾下。

如今老皇帝下落不明,四位亲王只余一人,皇位属于谁应当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然而……

正在南王得意之时,鄄州军忽地发了一篇讨伐他的檄文,不仅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说他是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还号称手头有先帝临终前写下的禅位诏书!

这皇位没有留给他的任何一个儿子跟兄弟,其实就算留了也没有用,四王只余一人,至于皇子们,早在四王踏破京城时便被尽数斩杀,叔叔杀起侄子来,眼睛可是一下都没眨。

这封禅位诏书,上面老皇帝以极为恳切的口吻阐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罪行,忏悔自己不配为帝,并言明真龙现世,如他这等卑微之人,将皇位献上,乃是顺应天意而为。

南王当时就想把他这位老哥哥找出来挫骨扬灰!

随即菏州也有吉兆发生,金龙现世,百姓们纷纷叩拜臣服,最离奇的是,这金龙竟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

真龙天子,是个小孩?还是个女孩?!

脾气暴躁的南王哪里不知这是噱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不然一个十岁小孩当的哪门子皇帝?她分得清东南西北吗她!

但他最恨的还是老皇帝,可惜老皇帝下落不明,为了泄愤,南王干脆派人拆了他的皇陵,又将老皇帝没能带走的物品及那座建造了一半的登仙台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如此还不解恨,甚至要将老皇帝的后妃及女儿尽数斩杀,美其名曰为他皇兄殉葬。

只是你头了刚把你老哥哥的坟给烧了,下一秒又说给他殉葬,不觉着前后矛盾么?

南王不觉得,南王也不信世上有什么真龙天子,就算有,也该是他,不可能是旁人!所以这皇位打死他都不会让!

反正皇子亲王们都死了干净,南王干脆登基为帝,改了年号,随即称鄄州军为叛军,要派人前去平叛。

他不想让自己的南军前去送死,可朝廷的军队早已千疮百孔,哪怕现在送去足够的粮饷,将士们也无法应战,更何况……上一批粮饷,还是南王命人抢的呢!

大战一触即发,鄄州军捧一个小女孩当皇帝,如此荒谬之事,竟没有人提出异议?

望向面前的千军万马,寒风烈烈,红日当空,于宝珍终将走上一条独属于她的路。

她生来便如此特殊,拥有极为野蛮茂盛的本性,不会恐惧不会屈辱,更不会被打败,因此她也要肩负起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她是天命之人,这一点决不会有任何改变。

小小的少年面上还带着几分稚嫩,眼神却坚毅如铁。

那是她的天下她的臣民,万里江山,尽数匍匐于她面前,哪怕再艰险,亦如平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