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58 叙往事(修)

书名: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客人来了又走了,园中只留下那朵豆绿的牡丹倚墙开着。

宋兰真原地立了许久,却忽然不很明白。

但转念又想,自己何时明白过?正如昨日剑台春试,明明剑首已唾手可得,可生死之际,她却偏偏要舍命与张仪一搏。就连武皇的金铃为她响彻,那般万众瞩目的时刻,竟也不见多少欢欣,只是独个转身走远……

没有人能理解周满,她似乎也不需要旁人理解。

直到那一刻,宋兰真才隐约察觉:所有人,包括他们这些年轻一辈的世家骄子,所渴望、所争夺、所梦寐以求的剑首,在周满眼底,或许与年幼稚童手里争来抢去的弹珠毫无区别。在他们斗得头破血流时,她早已从他们身旁走过。只是谁也不知她究竟要去哪里……

高执事小心地候了好一阵,才上前问:“小姐,我们现在?”

宋兰真终于回神,只道一声:“走吧。”

桌上放着兰花的那只匣子,在短暂的沉默后,被一只手轻轻合上。

青鸟驾着鸾车,振翅飞向云外。

学宫中最后一批属于世家的修士也撤走了,只在夕阳微红的艳影里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

剑顶之上,岑夫子等人伫立遥望,皆肃穆不语。

太阳的影子沉入西山,夜幕轻纱似的罩了下来,剑阁飞檐下飘荡的铃音,也随之变得温柔和缓,仿佛在低低地向人诉说着什么。

剑阁内,传来一声压抑的咳嗽。

望帝坐在昏暗的墙角,用那皱如橘皮的手拢着案头那盏油灯,慢慢将灯芯点亮。一小簇火苗,顿时“啪”地轻轻爆了一声,燃起来,将阁中那尊高大的武皇造像照得亮了一些。

这时他听见了脚步声,于是转头看去。

那名自铃响后便消失了整整一日夜不见踪影的年轻女修,从外面走了进来,身上狼藉一片,残血未干,甚至还溅了不少泥点。但她带了一朵牡丹,一朵看上去比她好不到哪儿去的牡丹。

焦黑的花瓣,像是在烈火里烧灼过。

她便将这一朵牡丹,献在武皇座前,仿佛重逢了故人一般,抬起头来,望着那尊造像俯视苍生的双眼,久久没有言语。

望帝也看了许久,直到压不住喉咙里又一声咳嗽,才打破沉寂:“这时节,蜀地之内,只宋氏避芳尘园中才植有牡丹,但镜花念及昔日与武皇的旧恨,怕早一把火烧之而后快,难为你还能寻来这样一朵。”

周满道:“有更好的,只是我不想选。”

犹记得,前世也是这样寒酸的一朵,武皇未曾嫌弃,在陨落三百年后,依旧在绝境中为她开了一条生路。今生一切倒转重来,她原想换一朵世间最好的牡丹,才往避芳尘去借。可真到要摘下那朵豆绿时,却觉世间再无一朵比焦土里的那一朵更好。

她低喃道:“武皇陛下均天下、等贵贱,料来不会介怀。”

望帝却道:“世人皆道金铃响彻,是武皇终于选出了自己的传人。全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艳羡你,可我看你,好像并不高兴?”

周满想,原是高兴的。

毕竟耿耿于怀之事终于得解,谁能不心怀大畅?但过后思量,却不禁要想,或许不承认自己的,从来不是武皇的金铃,而是那个吃过太多苦以至于不相信半点有甜的自己。

剑阁闻铃,原来并非响在耳畔,而是响在心底。

她并非不高兴,反而是因为放下了心结,有所了悟,所以更为复杂,更难对外人道罢了。

周满转过身,只道:“今日剑阁金铃固为我响,可一想到从此以后,不知有多少人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杀我而后快,又怎么高兴得起来?”

这话出口,已褪去了先前的沉重,甚至带点打趣的味道。

望帝似乎没有想到:“你竟然知道。”

周满与这位老者足够熟稔,此时洒然在他对面坐下,拿起案边的酒壶,就给自己倒了一杯,便道:“昔年武皇宰执天下时,三大世家俱要伏首于前,想来是对武皇恨之入骨,否则也不必在武皇陨落后,四处捣毁她旧年造像。金铃选的既是武皇传人,第一个容不下我的便是三大世家。其中镜花夫人与武皇更有贬谪瀛洲的深怨,连满园牡丹都都要遭她毒手,我岂能幸免?更何况,还有泥盘街、明月峡的旧仇在……”

话到这里时略略一顿,脑海里甚至浮出了张仪那张平静的面孔。

早在方才来的路上,她就已仔细想过。

前世她拿起倦天弓时,王杀于剑阁悟道突破,金铃骤然响彻闻于天下。王杀有神都公子之名,是天下公认的圣主,又得天人张仪辅佐,她那时再狂妄也不会去想,金铃是为自己而响。

但有这一世对比,前世便显得疑点重重。

金铃究竟为谁而响,暂未可知;可昨日张仪为金铃的力量所伤,却是她亲眼所见,而前世,对这一细节,她从未有过任何听闻。

是前世此事从未发生?

又或者,是有人瞒天过海,故意向全天下隐匿了此事的消息呢?

周满忍不住要算,前世自己之所以对王氏、对神都,一再克制,甚至愿意压下剔骨之仇不报,有泰半缘由,都在于顾念那位神都公子乃是武皇金铃选中之人,而自己深受武皇大恩,怎能反对武皇的传人出手?可若金铃之事,从头到尾都是张仪与王杀联手炮制,冒名顶替,那这二人于人心的了解之深、算计之毒,实在使人感到可怖。这一世,想必也不会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一念及此,她竟笑起来,一口饮尽杯中酒。

烧春烈酒,入喉滚烫,却将雨中淋了一日夜的寒气驱散。

周满只道:“总而言之,剑阁今日闻铃,放在我周满身上,非但不是求不得的幸事一件,反而是灭顶的大祸一桩。从此以后,全天下怕找不出几个不想杀我的人了!”

话中之意,分明十分严峻。

然而观其唇畔笑意,却哪里有半点在乎的模样?

望帝于是想,若非有这般过人的胆气,武皇又怎会选中她?可紧接着,捡起灯盏旁那半支残箭,竟道:“从此以后,大半个天下要杀你不假;但金铃真正要选的,却未必是武皇的传人……”

周满一怔:“什么?”

望帝却先未回答,而是慢慢看过那半支残箭后,抬首望向阁中那尊造像,才道:“三百年前,青帝、白帝、武皇,还有我,四个人先后封禅证道,为当世最强,时人遂以‘四禅’名之。可实则,我四人各在一方,交集甚少,性情也全不相同。青帝封禅最早,向求长生,最是洒脱;其次是我,醉心武道,寡言少语,久在蜀中,极少外出,更趋利避害一些;武皇封禅在望帝之后,但好周游天下,结交群豪;白帝悟道最晚,但进境最快,且以人身修出龙形,惊世骇俗,则向来孤僻桀骜。若一定要说有什么相同之处,便是我四人皆一心向道,于世俗权势从来无心……”

这竟像是忆及了往昔。

可周满听到此处,心中一凛:望帝既命邱信使来寻自己,自不会是单纯要与她追忆往昔,恐怕接下来要说的事,桩桩件件都与金铃有关。

她可记得清清楚楚——

武皇后来分明压服了世家,统御六合,岂是与世俗权势无关之人?

果然,望帝的话锋紧接着便一转:“但有一年,武皇自海外云游归来,本来已只差一步迈入天人境的修为,竟然自此停滞,再无寸进。我等皆道,修炼皆有瓶颈,谁都一样,初时也并未在意。可谁想到,忽有一日,她闭关出来,竟然发信邀集我等,说自己云游中得了六枚金乌遗骨,想要在天下六州,铸造六枚剑印,均平各州灵气。”

周满当即道:“有剑印之前,天下灵气从来西多东少,尤其三大世家所在的神都,更被誉为灵秀之地。而凉州灵石矿脉最多,也早在世家掌控之中。铸造剑印,旁人或许两可,但世家必定绝不容许。”

望帝点了点头:“不错,我等当时,也是这般顾虑。果然,消息一经传出,三大世家便齐齐反对,声称灵气分布自是天定,人力改之未免有伤天和,劝我等慎重。”

周满心道,那恐怕是没劝住。

望帝说到此处,苍老的面容上也终于浮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后来的事,你想必已经猜到。武皇这个人,虽好结交群豪,可自负修为,而彼时三大世家中,道陵真君王玄难、鉴天君宋化极与不夜侯陆尝,不过区区渡劫期修为,她岂会将三大世家放在眼中?对方既然不服,便先打上神都以一敌三,放下狠话;而后回到齐州,干脆将玉皇顶一占,连山下弟子三千的巨派儒门一并打了,强行收归到麾下,又广收罗门众,建起自己的道场。势力一路西扩,逼向神都,连当时列在‘四绝’之中的琴奴王襄,都因不愿与镜花成婚,反投到武皇麾下,三大世家才知自己抵挡不住。但其时,宋化极与陆尝仍有一战之意,是王玄难力排众议,主动登上岱岳玉皇顶求和,从此消弭了争端,至少在名义上臣服于武皇……”

周满听到“王玄难”三字,眉头已然大皱。

望帝却是续道:“自此,再无一人敢反对铸造剑印之事。武皇于是再邀集我等三人,先进儒门强为青帝取了他最馋的圣贤酒,又将江北瞿塘峡口划给白帝,为其建城,才换得他们出手。”

周满忽然问:“那您呢?”

望帝恍惚了一下:“我?”

周满道:“要铸造剑印,均平天下灵气,想来绝非一人之力便可。武皇既邀请您与青帝、白帝三人,必是要集四人之力才有成功的希望。她一定也想方设来劝您了吧?”

青帝好酒给酒,白帝要城给城,没道理把望帝忘掉吧?

周满自然以为武皇也投了望帝之好。

可谁想,望帝闻言,竟笑道:“我哪里有那样好的运气?彼时人在西山,尚自考量是否要答应,突然就被她打上门来……”

周满顿时愕然。

望帝回想当年情形,至今都感荒谬——

他初接武皇邀请,本有几分意动。毕竟生在蜀地,向来知道蜀州群山环抱,西面灵气难以进入,致使蜀地修士修炼一向颇为艰难。若能均平天下灵气,于蜀地自是好事一件。但武皇今日以强力压服世家,固然使得世家臣服,可均平天下灵气是在削弱世家优势,便如钝刀割肉,世家暂时忍让,可口服心未必服,剑印之事将来必定还有隐患。

自封禅以来,他从未离开过蜀州,一心修道也不愿被外间俗事所扰。

但若贸然答应武皇,从此便将卷入争端。

望帝既是趋利避害的性情,自要踌躇,甚至反想劝武皇三思,于是起身,想回自己在山间的精舍修书一封。

但武皇便是在此时来到山前。

那一刻,望帝尚想,来得正好,请她入内一叙,清茶一盏,恰合说说此事。

可怎能料想,话才刚讲一半,那与自己同在“四禅”之列的女修,竟然二话不说,劈掌就朝他打来!

望帝自不免又惊又怒,一面应对,一面质问她意欲何为。

然而武皇偏不回答,只一意与他对战,诸般术法连番使来,皆是气象开阔,妙到毫巅。

望帝本不想与她动手,但既有诸般妙法在前,技痒难耐,又怎能忍得住?

初时还记得劝她剑印之事。

打着打着,就浑忘了,眼中只剩下对手的一招一式,酣畅淋漓到连自己都要忘光了。

说到这里时,旧日情景历历浮现在眼前,望帝仿佛还能感觉到当初的头疼:“若我此前曾与她有所交集,只怕当时就已警惕起来,绝不会与她过招三合以上。可那实是我生平第一回见她,全不知她用心险恶,竟然就这样着了道。”

周满颇为意外:“您难道输了?”

望帝那张苍老的脸上,于是流露出一分年轻时的自负,竟指着剑阁两边的墙面道:“青帝白帝都打我不过,墙上这一片龙鳞与旁边这座丹炉,说得好听是他二人赠与我,实则是他们当初打输了不得不给的赌注。便对上武皇,区区几十个回合,老夫难道就要落败?”

周满这下不解了:“那是……”

望帝又叹一声,只道:“她打到一半,突然罢了手。”

周满怔住,紧接着险些没忍住要笑。

说到这份儿上,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望帝却是无奈,再想今昔种种,更觉世间沧海桑田变幻无端,实难预料,唇边浮出一分苦意,只慢慢道:“我自来生在蜀州,并无显赫出身,从来修行,除却仪仗蜀州这一方山水,便凭‘趋利避害’四字,哪怕后来封禅证道,性情也终究难改。但既一心修道,又哪里能抗拒与武皇这般绝顶大能交手论道的诱惑?一见她停手,通身上下,哪里都不痛快,便问她,胜负未分,何以罢手。她倒好,远远立在对面峰头,但问我一句,剑印之事,帮是不帮……”

周满促狭道:“看来您是帮了。”

只是话说完,却才想起:三百年前,望帝是这样趋利避害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性情,连武皇请他出力铸造剑印,都要精心设计;可三百年后,就在前不久,他却因得知世家水淹泥盘街的祸事,默许他们在明月峡展开一场反击世家的屠戮。

三百年漫漫时光啊,究竟是什么改变了?

她忽感茫然,轻声问:“后来呢?”

望帝道:“我四人合力,铸成六枚剑印,分到各州。又修一座剑阁,将蜀州剑印收藏于此。剑阁落成那一日,她将这枚金铃悬在了檐下,与我约定,三月之后,便在这一座剑顶再战,一决胜负。但在三月期满前三日,我忽然收到传讯,她想与我提前决战。武皇此人,至情至性,想法常有变动,我当时也不以为意。可没料……”

周满心头陡地一跳,不祥的预感已瞬间滋生。

她慢慢道:“武皇陛下,最终没能赴约?”

望帝垂眼,只看着摆在案上的那一局棋,黑白二子交错纵横,正是他昨日与张仪所弈:“她当然没能赴约。我等到那夜子时,但见日月并升于天,玉皇顶上只传来她陨落的消息……”

一代帝主,就此道消!

那没打完的一战,终究永远不能分出胜负。

周满自然知道武皇早已陨落,但此刻亲耳听得望帝说来,依旧感到后脊森寒。自前世起便如一根刺般扎在心中的疑云,终于又冒了出来。她没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隐隐发颤:“武皇既传讯要与陛下提前决战,便知她当时无恙。短短不到一日,事前毫无征兆,怎会突然陨落?”

望帝神情幽沉:“据传,当夜玉皇顶上,只有道陵真君王玄难在场。他声称,武皇是在修炼之时,突然走火入魔。”

周满一声冷笑:“已是封禅证道的帝主,道心何其坚固?纵然走火入魔,也绝不至一夕之间便道消陨落!此人鬼话连篇,岂足称信!”

望帝思索着道:“当时我也作此想。事后静思,忆及武皇约我提前一战,总怀疑她是有事要与我商议。我知她与青帝交厚,便想去寻青帝,问个究竟。可谁想,派人四处查探,只听人说,最后一次见他,是在瀛洲海边,从此以后,踪迹杳无。”

周满问:“青帝不见,那白帝对此也全然不知吗?”

望帝道:“或许是知道的,但我去到白帝城时,他已经……”

话到此处,喉间似被什么东西堵住,他足足停了好片刻,才轻轻道:“他已经疯了!”

这一刻,周满悚然一惊,只为这轻飘飘的“疯了”二字里,所潜藏的悲凉!

望帝回过头来看着她,声音却归于平静:“在青帝失踪后不久,白帝便渐有入魔之兆。终于有一天,神智大失,竟跟变了个人似的,先屠城中百姓,后杀城外修士。往日跟随他的正道修士,一朝离散,仅一个与他挚交的谢叠山留下。白帝城,从此成了邪修汇聚之所,二百余年来,搅得天下不得安宁。直到二十年前,以世家为首,各门各派聚集各自精锐,发动了一场诛邪之战。他死在王玄难剑下,王玄难也葬身于城中。但就在这一天,我收到了谢叠山送来的一封信,里面附了一物……”

谢叠山,画圣谢叠山!

周满轻易便想到了此次春试,脱口道:“是那十一枚墨令?”

望帝摇首:“墨令乃是谢叠山昔日还在杜草堂时亲手所制之墨,当时还存在草堂之中。谢叠山送到的,不是墨令,而是此物——”

他慢慢摊开手掌。

灰白的、弥漫着死气的掌心里,赫然是一方赤红的朱砂!

仅有人小指粗细,长不足三寸,可其色之艳,竟如刚从人身上放出的血一般,使人见了心惊。

周满皱眉:“朱砂?”

望帝道:“不错。初时我不解其用意,后来托三别先生去探白帝城,才知谢叠山留在城外的一幅遗画,已渐渐将整座城吞噬,装入画中,外人不能再进。但若向城中投入他昔日所制的墨令,却可进入。我便想,这小小一方朱砂,或许正是谢叠山留给我用。可到得那边才发现,白帝城为画所吞,修为过高者强行进入,恐使整座画城崩塌,唯元婴期以下,或可一试。但此物是谢叠山陨落之前送来想必至关重要,我岂能轻易交到不知根底的年轻修士手中?直到去岁,张仪自瀛洲一路西进,连夺四枚剑印,神都城外一碗水,又疯了一个陆尝……”

一个“又”字,周满眼皮陡地一跳。

回视望帝,却见他神容一片平静,仿佛只是无意间这样说了,连自己都未曾留意:“我便知道,留给我的时日,已然无多。”

周满道:“所以您才授意学宫,以十一枚墨令为酬赏,重开剑台春试?”

望帝点头:“我终究要让人进入白帝城,也要选人托付这方朱砂。”

他笑起来,神情间却多了几分疲倦,只将手中这一方朱砂,递向周满。

然而这一时,周满竟未伸手去接:“为何是我?”

望帝似乎不明白她何以有此一问:“还有谁,能比一箭撞响武皇金铃的人,更合适呢?”

周满依旧没动:“那金铃又为何而响?”

望帝认真审视她:“你该问自己,你的《羿神诀》是从何处学来……”

“……”

这一刹,周满浑身一震,眼角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骤然抬眸,与望帝对视。

望帝却微微一笑,只垂下眼去,咳嗽着将那一方朱砂,轻轻放到她面前:“走吧,三日之内启程,或许还能在清明雨前,赶上白帝城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