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64 王诰

书名: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金不换闻言,定定看她半晌,忽然笑了,拿扇子往街对面一老妪指去,道:“周满,你看见那边卖瓜的阿婆了吗?”

周满看见了,问:“怎么?”

金不换道:“她也姓王。”

周满于是明白了他意思,跟着弯唇笑起来,只道:“我知道,王氏乃是大姓,天底下姓王的多了去。刚才这不是凑巧,正想这事儿,又恰好瞧见他吗?顺口提这么一句罢了。”

远处的泥菩萨尚未看见他们,已经伸手给左面那名老乞丐号完了脉,眉头便蹙了起来,对着里面的孔最交代了几句什么,没一会儿就见孔最端了一碗药出来,扶那年迈的乞丐起来慢慢喝下。

周满见了,心中不免复杂:“你说同是姓王,可人和人的差别怎么如此之大呢?”

金不换道:“菩萨慈悲,阎王冷血,云上泥下,岂能无别?菩萨若真是王氏之人,那恐怕是王氏几辈子修来的造化。”

周满却想起上回城门口宋王两氏对峙,她出手挑拨引战,那尊泥菩萨不仅没阻止,还暗暗“助纣为虐”,纠正她探幽爪的使法。

这要能是世家大族出身,怕不是见鬼了?

她先笑一声,只是笑过后,又想起上次病梅馆时那几名刺客后来直奔王恕而去,神情间便多了几分深思。

远远注视着病梅馆外那道身影,周满慢慢道:“菩萨这样的人,没生在世家大族,才是他的幸运;倘若他身上真流着王氏的血,会很可怜……”

世家大族,不仅对外统御天下尘民、敲骨吸髓,其内部的相互倾轧也从未停止,且因倾轧的各方都身具世家血脉,从小耳濡目染,难有善类,其心思之狠毒、手段之残酷,恐怕未必就下于外部的争斗。

金不换竟能明白她的意思——

菩萨这一身病气、仁慈心性,若生在世家大族,明刀暗箭,能活几天?

他这么一想,已觉出几分讽刺,只是目光一错瞥见边上坐的成方斋,便道:“说正事吧。村中这些异状,正好在病梅馆刺杀前几天,或恐真有一些关联。只是若依成小公子方才所言,村中这些人都不对劲,明显不再是他们本人,倒像是被替换了一样。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夺舍’?”

周满断然摇头:“不会。‘夺舍’‘搜魂’之类本就是修界禁术,皆需要元婴期以上才能施展。尤其夺舍,修士修出元婴后,得到化神期才能元婴出窍,夺他人肉身为己用。村中异常之人少说十数,如今修界化神期修士才多少?岑夫子、剑夫子,还有王氏那位韦长老,修炼三四百年,现在才是化神期。若这村中真能凑出十几个,也未免太可怖了一些。”

金不换道:“那多半是诸如易容、幻术甚至傀儡之类的手段了。”

周满点头,眼底却覆上一层阴翳:“可问题是,原本的那些人……”

她看向成方斋。

这小孩儿先前都还强撑着,听见这句,终于红了眼眶,一低头眼泪便掉了下来,擦了好一阵也没擦完:“我爹爹和娘亲……”

周满静默片刻,道:“我会回去看个究竟的,你别担心。”

成方斋用力点了点头。

金不换却忽然皱了眉,竟道:“你不能回去。”

周满抬头看他。

金不换道:“无论这帮人什么来头,下这么大力气意图神不知鬼不觉将村中之人替换,除了查你之外,也未必没有设下陷阱、守株待兔之意,说不准就等着你回去自投罗网。”

周满道:“他们如此大费周章,想来是不愿被人知晓。只是成方斋跑出来,他们必然发现破绽露了。草既打过,蛇已受惊,想必会散去。”

金不换仍不同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谨慎为上。我手底下有不少行脚商人,不如先派一支去村中探看,等回来将所见报与你,届时看情况再说。”

在不知村中情况之时,这自然是最稳妥之法。只是那些人既查她母亲坟茔,又探她村中旧宅,未免使人心生警惕,尤其是……

周满忽然问成方斋:“你逃出来时,我家竹篱边那杏树上可结了杏子?”

成方斋一怔,回想了一下:“结了,不过还青着。”

周满家栽的那棵杏树,花期一向比山上那些野杏树要长,结的杏子熟得也比山上的杏子要晚,五月还青着,要七月才黄。

他有些迷惑,不知她缘何问起此事。

周满听后眸光流转,却没说什么,只对金不换道:“依你所言吧,有劳金郎君先派人去探看一番了。”

金不换点头,又问:“那这位成小公子呢?你打算如何安顿?”

周满看向成方斋:“你可愿拜在杜草堂门下?”

成方斋十分不安,伸手又揪住她衣袖,抹花的脸上泪水未干,小声问:“满姐姐,我不能跟着你吗?”

周满笑了:“跟着我,嫌命长吗?”

她摇了摇头:“你独自一人从村中逃出来,那些人肯定察觉,我如今修为尚不够高,若出点什么事未必能保你无虞。去杜草堂吧,这位金郎君也是杜草堂门下,与我有几分交情,想必还能照应你一二。”

成方斋便不说话了。

金不换于是招手,将那边立着的余善唤来,让他带成方斋,去云来街那边找常济。

但成方斋仍攥着周满衣袖不松手。

孤身一人从那诡谲村中逃出,路上还不知遇到过多少辛苦,目今四望只周满一个相熟之人,难免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依恋不舍。

她前世奔逃千里,躲避追杀,何尝不是这般惶恐难安?

可人总是要学会接受的。

周满的手搭在他脑袋上,眉目间难得露出几分温和,只轻声道:“成方斋,你虽年幼,可已经不能再任性。从今往后,便不止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了。知道吗?”

从万卷书,到万里路……

这温柔的话里,其实带着几分无法回避残忍。

成方斋眼底的泪又掉下来。

只是这一次,他终于放开了拉着周满袖角的手,慢慢点头,坚定地道:“我知道。”

周满看着他,又静片刻,才道:“去吧。”

她与金不换立在原地,目送着灰衣少年余善牵着成方斋的手,不一会儿便消失在泥盘街街口。

金不换道:“他小小年纪,却洞察力惊人,能从细枝末节窥知那帮人的破绽,强忍恐惧在村中十余日,直到父母也不对了才果断出逃,胆略也十分不错。我想那些人发现他跑了之后,不可能没有追查找寻的,可他竟安然无恙来了……心性天赋俱是上佳,假以时日必是大器。”

周满却想,成方斋之所以能发现村中异常,并且能成功出逃,只怕还是《神照经》的功劳。

《神照经》乃是王氏三大功法之一,在当世也能排进前十,乃是稀世罕见的好功法。

成方斋天赋不错,练的进境极快,五感也比旁人敏锐。

夜里发现那些人去她家旧宅时,他正在练功;且那帮神秘人,大概也想不到一个寻常的山村小孩儿会身怀这这等上乘功法,即便他跑了,也未必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不对,派出去追找的人手未必很强,这便给了成方斋机会。

只是前世她不曾与韦玄谈判,不曾拿到《神照经》,也不曾将此功法随手扔给成方斋,且更早早便离开了蜀州,前世这时她已身在神都,却不知是否也有这些人去村中查探……

旧事种种,倏尔浮上心头。

周满抬手看向自己断指的手掌,只觉那早已愈合的伤处又在隐隐作痛,便笑一声:“你不问区区一个周满,为何劳动这么多人大费周章地探查吗?”

毕竟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她只不过是一个天赋不错、被韦玄当做王氏未来客卿培养的幸运儿,因占了大公子王诰进学宫的名额而被针对。

可若仅仅如此,只需为难她、刺杀她便是,有什么必要还到她出身的山村去查呢?

以金不换的聪明,不该忽略这一疑点。

金不换却只是想起了方才成方斋叙述中的种种细节,那斩断周满小指的柴刀……

什么样的母亲,又是为了什么,会狠心将女儿的小指斩断?

他潋滟的眼眸静默注视着她,只问:“疼吗?”

那节残缺的小指轻轻一蜷,下意识收了回去,周满抬眸认真回视他,再次提醒:“金郎君,我是个有秘密的人。”

金不换竟轻声:“那你要把它们藏好。”

周满望他良久,终于摇头一笑,只心安理得地叹一声“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便直接收了那隔音阵法,抬步就走。

金不换问:“去哪儿?”

周满头也不回:“毒还没解,我是病号,自然是要去大夫那儿点个卯。”

金不换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跟上她的脚步。

两人一块儿向病梅馆去。

半道路过那周满曾和妙欢喜一块儿喝酒的勾栏,金不换想到什么,忽然说了一句:“你知道陆仰尘也回神都了吗?”

周满扬眉,有些意外:“宋兰真回是为花会,他为什么?”

金不换道:“那位瀛洲来的白衣卿相、天人张仪,已向不夜侯陆尝,也就是陆仰尘的叔叔,下了战帖,立下赌约,近日就要交手。明天则是王氏那位大公子生辰,我听人说,他不仅要大宴神都,而且……也给这位张仪先生,发了请帖。”

周满的脚步,瞬间停下:“王诰给张仪发请帖?”

白衣卿相,天人张仪。

张仪不是像神仙,他就是神仙。

其修为深不可测,其谋略无人能及,却集六州剑印要择一明主辅佐。

前世她末路穷途,可都拜此人在台前一力操持所赐!

这王诰,难道是想?

无论对王氏还是对张仪,周满都没有半分好感,一念及此,脸上便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只道:“虽然张仪未必会去,但生辰大宴……明日啊,那很快了。”

中州神都,洛水之阳,在蜀州以东以北,出剑门关行千五百里乃至。

六州一国,属中州最盛;中州之盛,又以神都为最;而神都之最,全在三大世家。

偌大城池,云气拱卫,宛若天都。

放眼望去,自是玉楼金阙,鳞次栉比。然而任谁进得城来,第一眼看见的,却都不是这城中的奢靡繁华,而是头顶上——

那三座倒悬之山!

山尖在下,上方却如一剑削平般,在蒸腾云气中筑起宫阙楼阁、道坛法台。

三座倒悬山,一座正中正北,一座城左正西,一座城右正东,皆浮在高空,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将三片浓重的阴影投在城池之上。

午正三刻,最中间那一座倒悬山上,一道瘦高苍老的身影正穿过重重宫阙亭台。

若徐兴在此,想必认得出,这正是那位在传讯时责斥过他的廖长老。

然而这时的廖亭山全无了那日的倨傲,只余下一身恭谨。

那重重楼台东面,便是一座水面平滑如镜的小湖。

他到得湖边,分明无人,却躬身禀告:“大宴诸事已备齐,廖亭山请见大公子。”

湖面顿时被风吹皱,竟揉作五色。

万千光彩好像打翻了粉墨,混杂中却飞出黑白二色,凝成玉板,乱中有序地依次排列起来,各成八卦卦象,铺成一条黑白栈道,通向湖心小岛。

廖亭山这才踏上那黑白玉板。

他脚步经过,分明无声,湖中那些或金或黑的游鱼却受了惊,一旦跃出水面,那些湿润的鱼鳍便化作羽翼,鱼也变成了鸟,纷纷振翅飞去。

那湖心小岛上建了一片精致的屋舍,廊下所垂却并非帷幔,而是一张又一张的挂画,有的描摹人物,有的点染山水,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仅黑白二色……

廖亭山上得湖心岛,便从这些挂画中穿过,终于来到正中那间。

里面传出一道平静的嗓音:“进来吧。”

廖亭山依言进入。

各色的画卷落了满地,他只低头一看,眼皮便猛地一跳:屋中那软榻边,竟倒伏着一名容貌姣好的妙龄女子,脸上还保持着惊讶的神情,颈间却一道血痕,鲜血已从榻边蜿蜒而下,将那未完成的画卷染作一片赤红!

大公子王诰便斜倚在那软榻上,尚未起身梳洗,一手支着太阳穴,眼帘轻轻搭垂,眉心微微蹙着,道:“你来得正好。近日我丹青笔法无进,犯了头疾,梦中杀人。这小婢又新来……”

廖亭山脑袋低垂,大气不敢多喘。

那婢子尸首就在榻边,王诰看也不看,只闭着眼淡淡道:“虽不懂事,但平白丢一条性命,也是可怜。你回头料理一下,安抚安抚她家中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