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锦衣

作者:逐日武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343卧底

书名:大明锦衣 作者:逐日武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万历帝和刘昊嘉两个人都在奏折上争吵成那个样子了,到现在万历帝都没想着把刘昊嘉从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拿下来就是证明!因为这个位置不是万历帝信任的人根本就坐不了!

在得到了郑皇贵妃和张嘉两个人的认可后,万历帝终于拿定了主意,决定把刘昊嘉调回京师。他决定等刘昊嘉回来之后要好好的训斥他一顿,让他知道朕才是大明之主!朕的决定你只要遵循就可以了!朕可不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皇帝,朕真是要做出一番大功业的!

他想着刘昊嘉在他面前低头的模样,美滋滋的把眼睛一闭就睡了过去!张嘉看到他睡下了才缓缓的出了御书房。而且他下了一个决定,等到刘昊嘉回来的时候,他得抢先跟他谈一谈。跟他说明白,该低头的时候就得低头,老跟皇帝顶牛算怎么回事?

打定了主意之后,万历帝在随后的几天里向他信任的几个文官侧面套了一下口风,得到的回答全都是希望武国公回到京城,至于则是五花八门。其中主要的理由就是想请武国公对现在的改革情况进行了说明,有没有必要进行调整?这让万历帝颇感欣慰!

可是万历帝不知道的是,他自以为很有技术的套话早就被人看穿了!他一个皇帝出身的人,身边拍马的人最多,有事情哪里需要向人套话,直接问就是了!难道谁还敢不回答不成!所以他一张嘴就被人看穿了!

至于调武国公会京师,那些文官早就想这么做了!现在万历帝和刘昊嘉两个人一南一北,将文官集团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怕他们两个现在总是吵架,也依旧是压得文官集团非常难受,连多余的一点儿动作都不敢做!只要刘昊嘉回到京师之后,南方无人坐镇。很多手脚就可以放开来做了!

而且刘昊嘉回到京师之后,文官集团才有时间做更大的手脚!在他和万历帝之间搞破坏!隔空骂大街没什么了不起的,面对面的吵架才伤人!最好他们两个人每天都在大殿上争吵才好呐!

就在万历帝举棋不定的时候,那几个被他咨询的文官悄悄的来到了礼部右侍郎方昭府邸的后门。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谁也不相信这几个人都是官员。因为他们穿的衣服像是满大街都在的牙人。

他们几个人被仆役直接引到了书房里面。稍等了一段时间后,穿着便装的方昭就出现在房间里面。这几个人见方昭来了就要见礼,方昭赶紧拦住他们说道:“不必了,不必了,你们还是先说事情吧!本官记得跟你们说过,不是要紧事就不要到这里来!结果今天你们几个一起到来,看来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这几个人相互对视一眼,立刻分出来说话的顺序。其中年纪最长的上前一步说道:“大人,今天的情况确实有点特殊!今日陛下召下官问话的时候,问过下官是否应该召唤武国公回京师?”

方昭立刻双目炯炯的说道:“陛下是这么直接问的?”

这人摇摇头说道:“不是。是从侧面问话!话不是这个话,意思是这个意思。”

方昭立刻说道:“你想一想,将今天陛下说的话仔细的说一遍!”

这人立刻将他今天和万历帝的对话复述了一遍。也难为他记得清楚!他复述完了之后,方昭又让其他人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复述一遍,听得非常仔细。

等所有人都说过一遍之后,方昭坐在那里慢慢的捻着胡子不做声。心里快速在思考着万历帝的想法。其他几个人的垂手站在一旁,连动都不敢动一下,生怕打扰了他。

过了许久之后,方昭如同刚刚清醒过来一样说道:“今天你们带来的消息很重要,你们辛苦了!而且本官可以告诉你们,你们这次算是立大功了!”

最先说话的那个人说道:“大人,你说是不是陛下打算将武国公调回到京师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稍微年轻一点儿的官员说道:“没错!武国公远在江南,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回到京师里我们就有办法对付他了!不过大人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吗?要不要我们在陛下面前再加一把火?”

方昭抬起右手说道:“不必了!现在你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像往常一样就可以了!现在是陛下下决心的时候,如果做的多了,担心引发他的怀疑和逆反。”

这几个人对视一番,都觉得有些失望。这些年轻的官员最在乎的事情就是往上爬,所以他们很想多做些事情。如今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都有些不高兴。不过一想到自己已经立功了,又都高兴起来,开始想着自己未来飞黄腾达的样子。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想借助做卧底想爬上高位等于是在做梦!自古以来当卧底就没有好下场,文官集团里也是一样。因为这件事情在自诩君子的文官们看来是有失君子之风的。不能让这种人走上高位!

别觉得这种思想很奇怪,这种想法在文官当中很受认可。在文官集团当中还有两种对官员的称呼,一种叫清流,一种叫浊流。这种浊流官是永远也爬不上高位的,但是还离不了。

所谓的浊流就是指精通各种实际事务的人。比如说带兵打仗,精通机关制作,筑堤修坝等。这些官员统统被称为浊流。这种人一辈子都进不了内阁。

至于清流就简单了,就是指翰林出身,没做过啥事儿,一直待在朝廷里顺顺利利升官的就叫做清流了!

说句实话,除了明朝以外,无论哪个朝代都没有这种奇怪的规矩!掌握整个国家的阁老居然没操劳过实际事务。只靠着书籍和档案里记录的做事方法来做事就能升官儿,简直就是奇闻呐!

至于这几个人投靠万历帝做卧底,自然是浊流中的浊流!而文官是不会允许有污点的人留在自己的队伍内的,到时候只要统一口径,说一声“这人支持改革变法,乃是武国公的党徒!”就能直接将他们从官场上踢出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