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锦衣

作者:逐日武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362以待后来

书名:大明锦衣 作者:逐日武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看到众人的沉默,王锡爵就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大概是一致同意了这个办法,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决定最后只能由自己做主,后果也要自己承担!

所以他长吸了一口气后缓缓说道:“进卿,你以老夫的名义给各个部门写信,老夫亲自签字画押,让他们尽快把这件事情落实下去,一定要快!最好在今天傍晚之前就有告示贴到外面去,这样才能尽快的平息士子们闹事!”

众人听到这话心头都是一颤!王锡爵若是不签字,事情还有一些回旋的余地。若是他签字的文书一旦下发下去,日后发生什么事,责任都要落到他身上!这对王锡爵的身后名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在座的人可以肯定等。等到王锡爵年之后,史书上肯定会对他大加鞭笞,认为是他毁了文官集团的团结!可是他们却是不知道,是他的命令延缓了文官集团的分崩离析!

看到众人迟疑,王锡爵笑笑说道:“老夫年岁已经大了,在内阁也待不了多久了!再加上除了这个事情,最多也就再待个两三年!在这期间,诸位要认真做事!进卿,你要特别的努力呀!”

众人听到这话,眼中都有泪珠滚动!都明白这是王锡爵用自己的名声在给叶向高上最后一道保险。但是他们知道事情还真就得这么做下去,所以众人都齐齐的躬身向王锡爵施礼表示敬意!这一刻每个人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的!

王锡爵摆摆手说道:“火烧眉毛啦,就不要来这些虚的了,抓紧时间各自去忙!进卿,文书你亲自来写,然后老夫签字!”

写一份文书对于叶向高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而且此时他也完全没有卖弄文采,只是用最简单,最精确的语言说出了文官集团目前面临的情况,以及临时的解决办法。不过他还是在文书的最后满怀希望的写上了一句:“以待后来!”

王锡爵将文书拿到手仔细看了一遍,说道:“你这‘以待后来’用得好!”

众人都明白这“以待后来”是什么意思!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亡政息的事情不知有多少次!从地方县令到一国宰相,类似的情况可以数出无数个来!所以现在发觉自己斗不过刘昊嘉的话,坐等他身死也是可以的!

等刘昊嘉死后,如果他的继任者没有强大的支配能力和智慧,文官的反扑将是凌厉无比的,而且注定成功!这同样在历史上有着无数的证据!

不说远的,单说大明朝吧!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就知道文官们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对他们严加管束。但是他忙于国事,忽略了对孙子的教育,结果他的宝贝大孙子硬是被文官们教成了一个废物,最后由朱棣得了江山!

朱棣取了江山之后呢?曾经的故事再次重演!他的长子依旧是靠近文臣。再往后就不用说了,几乎就完全是文官的天下了!除了正德努力的蹦跶了两下子,但是依旧被文官干掉了!嘉靖皇帝也没压制住文官,只是因势利导的分裂了他们!一直到张居正居然敢发言自己是摄政达到了高潮!所以嘛,文官说起“以待后来”这个这四个字的时候是绝对有底气的!

几个人都看完之后,王锡爵将书信交还给叶向高,说道:“你们几位辛苦一下,再抄写出几份来,老夫签了字送到各部去。”

内阁的几个人不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差不多了,所以几份文书片刻写就,然后一一摆放在王锡爵面前。王锡爵提起笔来签上自己的名字,再盖上私章。

他等墨迹干透正要收拢起来时,手却陈以勤挡住。他抬头看向徐玉清,只见徐玉清笑着说道:“首辅,此等大事岂能让你专美于前!老夫也要署名!”

说完不等王锡爵说话,他抓起笔来快速的蘸墨,在六份文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同样盖上的自己的私章!随后郭朴也笑着说着同样的话,赶上来签上自己的名字兵盖章,其他两个人也同样上前附署。

等所有人都签完名字,叶向高也要签名,却被陈以勤一甩袖子拦住,同时说道:“这个事情哪里有你个后辈的份儿?你年纪小,亲自去六部跑一趟!”

叶向高大几十岁的人了却被称为后辈十分的不妥,但是他听到这话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当然知道是几个人在用自己的名声来保护他,给他铺路!他抬眼看去,只见几个人都笑盈盈的看着他,目光中也隐隐有泪光闪动!这一刻,众人仿佛都得到了升华!

不得不说,文官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本质上也是希望这个国家好的!只是由于历史的狭隘性和他们缺乏前瞻性的眼光以及整体的保守,才最终成为了改革的反面!

事实上,若不是有刘昊嘉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他所做的一切也未必比这些文官更高明!至少文官的统治时期都是国内相对平稳的时期。他们拼命的压制军人也是为了稳定。其实这也不怪文官矫枉过正,实在是五代十国的时候,军阀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实在是太大了!

那时候各路军阀跋扈到了至极,乃至下面的士兵也是视人命如草芥!举几个五代十国时随处可见的事例,大家就知道当时人命如草真不是假话!

当时某一个军阀率兵攻城,聚拢了数万民夫帮助围城。最后城破后,由于攻城的时候士兵死伤太多,军阀进城之后直接屠城!可是他屠城之后不但不发给数万民夫犒赏,反而直接把这数万民夫顺手杀了!

上面的军阀们是如此,下面的士兵们自然是上行下效。而且这些士兵表现得和他们的将官一样残忍!曾经有这么一个事例,几个士兵走路的时候在一个私塾旁边休息。结果他们嫌里面的读书声太烦人,直接进去将教书先生和一群孩子全杀了!而类似的事情不在少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