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五章 地洞子!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中秋过后,汴京的天气变得寒凉起来。

一场秋雨过后,更是稍微有些萧瑟。

但蔡村却是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蔡村划出来千亩地,地里用石灰勾勒出来一片片的地块,每个地块里都有几个人忙活。

入秋了,终于可以开始挖地洞子了。

苏允这些日子天天往这边跑,不为别的,因为这地洞子看似简单,其实需要的技术在这个时代算是高科技了。

首先地洞子要足够牢固,因为这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今年用完,明年还要继续用。

若是不够牢固,雨水多的季节,很容易会坍塌,所以洞子内部都得用砖块砌墙,顶上用木头作顶,铺上瓦片,门户厚实,要能够锁住温度才行。

这样的地洞子,其实跟人住的房子也差不了多少了,哦,不对,很多穷人住的还是泥土墙稻草顶的房子,若是这房子不潮湿的话,那算是挺不错的住宅了。

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投入这么大的缘故。

没有办法,这地洞子必须得舍得投入,既要能够防风,还要能够锁住温度。

其次,便是要背风向阳,若是不背风,寒气一入侵,蔬菜一下子全都死掉了,向阳是为了保证在晴天的时候可以吸纳部分的阳光,减少一些煤炭的消耗。

其余还要防备着雨水、霜冻、降雪等等自然自然灾害等等,所以这地洞子看似简单,实际上真正操作起来,也不可以轻忽。

苏允跟蔡村的工匠们讲述怎么建后,工匠们先集中一部分人力,先建出来几间地洞子,然后请苏允进去考察。

苏允从外面看,地洞子的屋顶只有半人高,前面留出几米作为入口,如今跨步进入,一扇看着粗糙,但十分厚实的门户,一看这密封性便很不错。

苏允推门进入,顿时一股温暖浓厚的泥土湿气扑面而来。

苏允与蔡族长顿时都满意点头。

此时地面上已经是干燥清冷,基本上不能种植东西了,这地洞子温暖而潮湿,正是植物最为喜欢的环境。

苏允在地洞里溜达了一下,这地洞子在外面看着低矮,但里面却是不小,每个地洞子都是5*25米的规格,也即是说,这是宽五米,长二十五米,面积高达125平方的半地下室。

至于高度则是矮了些,为了保证温度,因此高度不能太高,也就两米左右,像苏允这么高的人进去,看着就像是要顶到屋顶了。

苏允看了一下里面的布设,微微点头,地上的已经是有一排排的土垄,泥土打得细腻,这些泥土是从地表剥离运送进来的,这样的泥土营养成分才足够。

蔡族长弯腰捻了捻泥土,抬头喜道:“此法可行,这泥土乃是昨天铺进来的,铺好之后表面洒了一些水,都过去了一晚上,这泥土依然还保持着湿润呢!”

苏允笑着点点头,进来了一会,他已经微微觉得有些闷热了,他所穿的衣服乃是为了应对外面的寒凉的,这地洞子的温度明显比外面要高得多。

当然,现在还只是秋天而已,到了冬天的话,光靠地洞子的保温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热源不断提供热量才行。

苏允又观看了一下里面打好的井,这井平时用来储水灌溉,也可以在应对多雨季节时候雨水的侵入。

随后又看了一下中间专门修好的煤炉,这些煤炉在冬天严寒的时候提供热能的。

苏允用的是后世的煤炉,也就是那种农村烧煤饼的炉子,这种炉子的好处是既可以节省煤炭,又可以保持温度,通过控制气门,缓缓地燃烧,控制着温度。

地洞子种蔬菜,冷了不行,太热也不行,用这种煤炉子再好不过。

蔡族长赞叹道:“这煤炉子可真不错,比那种用锅来烧的方式,剩下来的煤炭可多了,而且这人也不用一晚上都得盯着。”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的确是这样子,这炉子是可以省许多成本的。”

蔡族长盯着这炉子,道:“这炉子用来烧水煮饭也是可以的吧?”

苏允点头道:“这本来就是用来烧水煮饭的,不过是刚好也适合这地洞子,所以我便设计来用了。

你们若是想要,我让阿回他们先准备一批给你们,比市价少一成的价格。”

蔡族长顿时有些失望,他看到这炉子,也是有这个想法,没想到人家苏允早就想到了。

苏允笑了笑的,道:“生意是做不完的,对你们蔡村来说,这地洞子才是兴旺的根本,做好这个东西,你们蔡村可能会成为开封府乃至于整个大宋最为富裕的村子!”

蔡族长赶紧放下心中的失望,连连点头。

苏允观察了几间地洞子,基本上形制都达成了统一,也没有其他纰漏的地方了,点点头,与蔡族长道:“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按照这个来,到时候若有别的问题,再做些稍微调整就好了。”

蔡族长有些激动,道:“应该没有问题的,只要泥土能够保持湿润,温度能够保持充足,蔬菜便能长!”苏允笑着点点头道:“嗯,问题应该不大了。”

蔡族长想了想道:“咱们这一千亩地,五千个地洞子,到时候需要的煤可不少,大量的用煤的话,咱们是不是得提前做好准备?”

苏允点头道:“放心吧,这个我已经在筹备了,到时候我自然会将煤给运进来,你们只管把菜种出来便是了。”

蔡族长连连点头。

蔡族长又道:“那这样的话,这地洞子就全力开工了,然后我们也要开始培育菜苗了,等地洞子建好,菜苗就可以进场开始种植了,正好可以赶上第一波的冬菜菜市!”

苏允点点头道:“嗯,全力推进吧,只要能够种出来,就能够卖出去,就能够盈利!”

苏允一声令下,蔡村全力发动,千亩地上堆满青壮,全力挖掘地洞子。

一月之后,蔡族长使人去南衙请苏允过来考察,说第一批菜苗已经是开始进入菜洞子种植了。

这一日,甄时选身着常服,来到了南衙通判厅,见到了苏允。

甄时选笑道:“苏大家,你寻我来可是有什么要事?这么冷的天,可把我冷得够呛。”

时间已经进入深秋,最近些天,天阴得厉害,可能再过些时日,可能就要下雪了。

苏允笑道:“带你去看些有意思的东西。”

甄时选笑道:“什么东西是我没有见过的?”

苏允笑道:“你看到便知,走吧。”

两人乘了马车,一路来到惠民河畔的蔡村,甄时选诧异道:“这应该是蔡村吧。”

苏允笑着点点头,前面村口便看到了蔡族长等人在村口等着,马车进入蔡村后,两人下车,在蔡族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村后。

甄时选心里还有些纳闷,心道蔡村有什么好东西,只见抬眼间,发现大片低矮的屋顶,顿时有些诧异,道:“蔡村竟是这么大么,不过,这屋子怎么都这么低矮,看样子不过半人高,难道是住在地下?”

苏允笑了笑道:“那些可不是人住的,而是蔬菜瓜果所居住的屋子,走,过去看看便知。”

一行人在蔡族长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地洞子前,蔡族长殷勤打开屋门,甄时选与苏允并排而入。

甄时选还没有进入,便感觉到一股湿润温暖的气息,顿时眼前一亮,道:“这屋子还真是不错,这冬天住着肯定是很舒服。”

苏允笑道:“走走,进去看看。”

进了里面,甄时选顿时瞪大了眼睛,只见偌大的屋子里,竟是种植着一排排鲜嫩的蔬菜,这蔬菜品相极好,一看便知道非常鲜嫩!

甄时选吃惊看向苏允,道:“外面那大片的屋子,不会里面全是种了蔬菜吧?”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没错,一千亩地,五千地洞子,全都是蔬菜瓜果,再过一个月,便可以收割第一波了,正好赶上冬天的第一波,那时候市面上已经没有新鲜的蔬菜了。”

甄时选咽了一下口水,道:“能有多少斤菜?”

苏允看向蔡族长,蔡族长激动道:“看这长势,每间地洞子应该可以出产二百斤的蔬菜,五千个地洞子,一共可以出产一百万斤蔬菜!”

甄时选还没有来得及震惊,苏允倒是有些诧异,道:“有这么多么?”

蔡族长点头道:“咱们这次种的都是高产的蔬菜,比如说韭菜、菘菜(大白菜),而且咱们提前囤积了大量的农家肥。

关键是,这地洞子太适合种菜了,不用考虑什么雨水霜冻寒风,每时每刻都能够保证湿润的环境。

这还是我们现在的经验还不足的情况,菜洞子也没有全部利用起来,下一拨可能不止这么多了!”

苏允闻言亦是喜道:“你们有心了。”

蔡族长嘿嘿笑道:“这也有我们蔡村的一份嘛,应该的。”

苏允看向甄时选,甄时选却是满眼放光看着这些鲜嫩的菘菜,甚至蹲下去,摘了一片都不洗,直接便塞进自己的口中嚼了起来。

甄时选越嚼眼睛越亮,随即起身抓住了苏允的手臂,急道:“苏大家,您寻我来看这个,是想怎么样?”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