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灵纹之主

作者:青山烟雨 | 分类:女生 | 字数:0

三王归巢 第四十二章、天道镜墟

书名:灵纹之主 作者:青山烟雨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5-20 03:30

第四十二章、天道镜墟

破碎的星辰在暗紫色虚空中漂浮,每颗陨石表面都刻满扭曲的天道符文,如巨鲸骸骨般缓缓旋转。

萧硕握紧断穹,掌心的冷汗在灵纹表面凝成细小冰晶——这是第七重考验的入口,名为“天道镜墟”的空间裂隙中,漂浮着十二面巨大的青铜古镜,镜面上流动的不是水银,而是液态的天道法则。

“第七试炼:镜墟证道。”沙哑的声音从虚空中渗出,如同生锈的锁链摩擦,“无人可助,无物可依,唯以本心照见真我。”

第一面古镜突然发出嗡鸣,镜面涟漪般荡开,映出截然不同的两个场景:左侧镜中,萧硕身着金色道袍,脚下踩着无数修士的虚影,断穹剑化作通天巨剑,剑身上“天道之主”四个篆文闪烁金光。

右侧镜中,他蜷缩在虚妄之森的树根下,浑身血迹斑斑,断穹碎成齑粉,胸前的菱形晶体黯淡无光。

“选。”镜中传出双重声音,左为沉雄厚重的男音,右为纤细颤抖的女音,“成道者掌生灭,或坠者化尘埃。”

萧硕的灵纹之心剧烈跳动。

他看见左侧镜中的自己眼神空洞,道袍上的灵纹竟是由无数锁链构成。

右侧镜中的少年虽狼狈,眼中却燃着倔强的火苗。

断穹剑突然发出轻鸣,碎片在掌心重新凝聚成三寸长的短剑,剑尖直指左侧镜面。

“道袍是囚衣,巨剑是枷锁。”他的声音虽轻,却在虚空中激起涟漪,“我不要踩着别人的骨血成道。”

左侧镜面轰然碎裂,化作万千法则碎片刺入他的灵纹。

萧硕闷哼一声,感觉无数冰凉的丝线在体内游走,试图篡改灵纹的脉络。

他运转霜雪灵纹,却发现天道法则如活物般躲避净化,反而在经脉深处凝结成冰晶枷锁。

“第二镜,叩问本心。”碎镜声中,第二面古镜浮现,镜中映出他母亲的虚影,只是此刻她身着华丽的天道法衣,指尖缠绕着星辰之力,“吾儿,随我执掌天道,便可逆转光阴,让所有遗憾永不发生。”

萧硕的呼吸骤然急促。

镜中母亲的笑容与记忆中重合,却多了几分疏离。

他看见母亲身后的虚空中悬浮着无数锁链,每条锁链都系着一个菱形晶体,晶体里封存着不同版本的自己——有的成为天道傀儡,有的堕落成魔,有的消散于时空长河。

“你看,只有成为天道的执棋者,才能掌控命运。”母亲的声音带着蛊惑,“虚妄之森的修士、熔岩魂狱的战傀,皆因抗拒天道而沦为燃料,你难道想重蹈覆辙?”

断穹剑在手中发烫,剑柄处的藤蔓纹路渗出金色汁液,与体内的天道冰晶激烈对冲。

萧硕想起熔岩魂狱中那些被执念灼烧的残影,想起黑袍女子说过“执念是双刃剑”的箴言。

他咬破舌尖,精血喷在镜面上,霜雪灵纹化作锁链缠绕的幼苗,在镜中母亲的法衣上开出裂痕。

“掌控命运不是囚禁他人的借口。”他的灵纹之心浮现出“化执”纹路,霜雪与业火在其中循环流转,“若天道需要用他人的自由来堆砌,这样的道,我不修!”

第二面古镜应声而碎,镜中母亲化作光点消散前,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泪光。

萧硕来不及细想,第三面古镜已在头顶展开,镜面映出的不是景象,而是密密麻麻的天道经文,每个字都如千斤巨石般压向他的灵台。

“第三镜,逆法证道。”虚空传来万千修士的吟诵声,“诵《天道正统经》三千遍,可证混元道果;破镜逆行,永堕无间。”

经文如潮水般涌入识海,萧硕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每个字符都在试图改写他的记忆。

他看见自己跪在天道祭坛前,浑身灵纹被强行改写成标准的“天道圣纹”,周围站着无数面无表情的修士,他们胸前的菱形晶体都泛着冰冷的蓝光。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余一为变。”他突然想起龙首曾说过的话,断穹剑自动悬浮至眉心,剑尖刺破灵纹之心,“我偏要做那遁去的一!”

霜雪灵纹化作千万片雪花,每片雪花都映着不同的修真典籍片段——有虚妄之森的草木精义,有熔岩魂狱的执念真解,还有他在试炼中自创的“化执决”。

这些碎片在天道经文中横冲直撞,如同野火燎原般烧毁一个个禁锢思维的字符。

当最后一个“道”字被烧成灰烬时,萧硕发现自己站在一片纯白的空间中,十二面古镜悬浮在四周,镜面上的天道法则已变成流动的光雾。

中央最大的镜面缓缓旋转,露出背面的复杂纹路——那是由无数菱形晶体拼成的天道棋盘,每颗晶体都代表着一个修士的命运。

“第四镜,窥破天命。”镜中浮现出黑袍女子的真容,她不再是虚影,而是实实在在的灵体,“看这棋盘,每颗棋子都以为自己在走自由之路,却不知早被天道丝线牵扯。”

萧硕这才惊觉,女子的灵纹与自己胸口的菱形晶体完美契合,她的指尖正捏着连接自己晶体的金色丝线。

断穹剑突然发出龙吟,剑尖斩断丝线的瞬间,整个棋盘剧烈震颤,无数金色丝线断裂的声音此起彼伏。

“你以为斩断丝线就是自由?”女子轻笑,指尖又生出新的丝线,“天道如江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你逃不掉的。”

灵纹之心传来撕裂般的疼痛,萧硕感觉有两股力量在体内交锋:一股是源自天道的规则之力,试图将他重塑为听话的棋子。

另一股是源自执念的反抗之力,想要彻底粉碎所有束缚。

他突然想起熔岩魂狱核心的冰晶心脏,想起自己曾说过“与遗憾共生”的话。

“自由不是对抗,是接纳。”他轻声说道,灵纹之心的霜雪与业火突然融合成淡紫色的光雾,“接纳天道的存在,也接纳自己的不甘,在规则与本心之间,走出第三条路。”

第五面古镜应声而碎,镜中女子的身影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挥手洒出无数光点,修补了萧硕体内被天道法则破坏的灵脉。

当光点融入灵纹的瞬间,萧硕感觉自己仿佛与整个镜墟空间产生了共鸣,能清晰感知到每面古镜中蕴含的天道法则。

第六面古镜升起,镜中映出的是未来景象:萧硕站在天道裂隙前,断穹剑插入裂隙中央,无数修士从裂隙中涌出,他们的灵纹各异,却都带着解脱的笑容。

然而裂隙深处,暗红色的眼睛突然睁开,一道漆黑的锁链穿透他的胸膛,将他拖入无尽黑暗。

“这是你的结局。”镜中传出龙首的声音,“成道者必遭天妒,你若继续前行,唯有陨落一途。”

萧硕凝视着镜中的自己,看见陨落前一刻嘴角的微笑。

那不是绝望,而是释然。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叮嘱,想起虚妄之森里修士们的期待,断穹剑在手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剑柄处的藤蔓纹路竟开出了第五片花瓣。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他握紧长剑,灵纹羽翼化作淡紫色光焰,“就算陨落,也要在天道上砸出个窟窿,让后来者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第六面古镜破碎时,整个镜墟空间开始崩塌,十二面古镜化作流光汇入断穹剑。

萧硕感觉自己的灵纹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金色的天道法则、绿色的自然精义、银白色的霜雪执念,还有新出现的淡紫色自由意志,四种力量在灵纹中形成完美的循环。

最后一面古镜缓缓升起,镜面空无一物,只有中央悬浮着一枚菱形晶体,与萧硕心口的碎片严丝合缝。

当他伸手触碰晶体的瞬间,无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黑袍女子是萧氏先祖,龙首是天道的一缕残识,而整个试炼竟是为了选出能修补天道裂隙的“天道解语者”。

“第七镜,证道成己。”虚空传来千万个声音,“天道非永恒,心宽方为路。你可愿接过这枚晶体,成为新的天道守护者,还是打碎它,让天道重归混沌?”

萧硕握着晶体,感受着里面蕴含的天道权柄。

他看见晶体深处封存着无数修士的执念,那些曾被天道视为“杂质”的情感,此刻在他眼中却是最珍贵的光芒。

断穹剑轻轻一颤,剑尖点在晶体上,却没有击碎它,而是在表面刻下一道藤蔓纹路。

“我不做守护者,也不做破坏者。”他将晶体嵌入灵纹之心,四种力量瞬间融合成璀璨的彩虹光,“我要做的,是让天道学会包容,让执念不再成为枷锁。”

当晶体完全融入灵纹的刹那,镜墟空间剧烈震荡,无数天道法则如雨点般落下,在萧硕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球。

他感觉自己的灵识前所未有的清明,能“看”到虚空中无数修士的灵纹波动,每一道波动都是独特的生命轨迹,值得被尊重和守护。

光球散去时,萧硕站在一座崭新的巨门前,门扉上刻着流动的彩虹纹路,中央是一枚菱形晶体,里面倒映着蓝天白云。

断穹剑已完全修复,剑柄处的藤蔓缠绕着天道符文,剑身闪烁着七彩光芒。

“第七重考验,名为'证道'。”龙首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敬意,“你证的不是天道,是让天道与人心共存的大道。恭喜你,萧氏后人,你通过了所有考验。”

萧硕抬头望向虚空,暗红色的眼睛正在天道裂隙中凝视着他,眼中的杀意已化作一丝疑惑。

他握紧断穹,灵纹之心传来温暖的力量,那是无数修士的执念与希望汇聚而成的力量。

“接下来,该去面对真正的挑战了。”他轻声说道,迈步走向那道彩虹巨门,“天道也好,命运也罢,我萧硕,要走自己的路。”

当他跨过门槛的瞬间,断穹剑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剑身上浮现出一行新的铭文:“以心为镜,照见真我;以念为刃,斩破迷障。”

灵纹羽翼在背后完全展开,每根羽毛都闪烁着不同的光芒,象征着他在试炼中领悟的四种力量。

远处,天道裂隙传来低沉的轰鸣,仿佛在警告这个敢于挑战规则的年轻人。

但萧硕的眼中只有坚定,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个被执念困扰的新手小白,而是一个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修真者。

他深吸一口气,迈出了走向未知的第一步,灵纹在脚下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如同在黑暗的天道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而这盏灯,终将照亮所有被束缚的灵魂,让修真界迎来新的曙光。

“第二颗……灵纹之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