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三章刘姥姥进大观园

书名:红楼天骄 作者:醉饮美人膝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3-04 14:12

第二天清晨,贾琮锻炼完后,这才回到房间里歇息。

知道贾母要去大观园,匆匆吃了一口早餐,就带着尤氏、秦可卿、鸳鸯等人一起进入了园子里。

进来的时候,还是有点晚了些,恰好贾母也带着众人来到了园子里。

看到贾琮,贾母问道:“你也刚进来?”

贾琮道:“嗯,听说老太太要来园子里,我这不就赶紧过来了,没想到老太太来的这么早。”

贾母笑道:“年纪大了觉少,睡不着也就早点起来了,不像你们年轻人那么贪睡。”

鸳鸯笑道:“老太太,我们爷可是不睡懒觉的,每天天不亮就会起来练武,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呢。”

贾母闻言,一脸惊讶的看向贾琮。

想不到这个孙子如此的自律,现在都已经是宁国公了,还每天早起练武,这就有点难得了。

这要是换了其他人,身边丫鬟、美妾,美女成群,环绕在身边,每天太阳不晒到屁股,估计都不会起来。

也难怪他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得有声有色。

这份坚持,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孙子,有你在,我们贾家会越来越好。”

随后又一脸好奇的道:“你现在都已经是国公了,还用得着每天都苦练吗?”

贾琮笑了笑道:“老太太,孙儿可是武将,再说现在还年轻,这辈子还长着呢,说不定哪天就会再上战场,战场之上兵凶战危,若是没有点自保手段,岂不跟送死无异?”

贾母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对这个孙子更是满意。

有了如此的成就,依旧不骄不躁,处事小心谨慎,谋定而后动,为未来之事,提前做好准备,这才是干大事的人。

不像一些人,只顾眼前,尽情享乐,真等危险来了,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认命。

“你能有如此想法,如此作为,到也不用别人为你担心了。”

邢夫人虽然知道,贾琮从小就刻苦。

但是也没有想到,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还是如以前一样的刻苦,这可比他老子强了无数倍。

想想贾赦天天妾室环绕,花天酒地,通宵达旦,心里也不由得一阵苦笑。

王熙凤看向贾琮也是有些意外,怪不得这小子那么勐,原来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还真是一个好习惯呢。

贾母对身边的刘姥姥道:“老亲家,这是我孙子琮哥儿,如今是宁国府的当家人。”

有对贾琮道:“这位是我们的老亲戚,刘姥姥。”

刘姥姥上次来的时候见过贾琮,听贾母一说就想起来了,知道这就是那位年轻的宁国公,连忙上前见礼。

“见过国公爷。”

贾琮连忙让鸳鸯把她扶起来,笑道:“刘姥姥不用多礼,既然大家是亲戚,又是在家里,就不讲官面上的身份了,没得生分了。”

贾母闻言呵呵笑道:“说的是呢,老亲家,就不要太拘束了。”

这时,李纨迎了过来,笑道:“老太太高兴,倒先进来了,我只当还没梳头呢,才掐了菊花要送去。”

一面说,一面碧月早已捧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放着各色折枝菊花。

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菊花,簪在鬓上。

回头对刘姥姥笑道:“过来带花儿。”

一语未完,凤姐儿便拉过刘姥姥来,笑道:“让我来打扮你。”

说着,把一盘子菊花,横三竖四的插了刘姥姥一头,让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

刘姥姥也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了。”

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老妖精了。”

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作个老风流。”

众人闻言,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贾琮站在一边,也是看的忍俊不禁,这刘姥姥到也算是个妙人。

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一家,能够放下身段,逗贾母和大家开心,却也是颇有些智慧了。

说话间,众人来到了沁芳亭上。

丫鬟们抱了个大锦褥子来,铺在栏杆榻板上。

贾母倚栏坐下,让刘姥姥也坐在旁边,问道:“这园子好不好?”

刘姥姥念了句“阿弥陀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里来买画儿贴。闲了的时候儿大家都说:‘怎么能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儿?

谁知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要是也有人能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贾母听说,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她就会画,等明儿叫她画一张如何?”

刘姥姥听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儿,还有这个能干,别是个神仙托生的罢。”

这话一出,又引的众人一阵大笑。

还别说,这刘姥姥能逗得贾母和大家开心,也算是有些道道了。

歇息了一会后,贾母有心显摆一下,便想着带刘姥姥,到处转转看看,见识见识。

于是,便先去了潇湘馆。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甬路。刘姥姥让出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土地。

琥珀拉她道:“姥姥你上来走,看青苔滑倒了。”

刘姥姥道:“不相干,我们走熟了,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鞋,别沾了泥。”

她只顾抬头和人说话,不防脚底下果真踩滑了,“咕冬”一声,跌倒在地上。

看到刘姥姥跌倒的样子,众人都拍手呵呵的大笑。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快把人搀起来,只顾站着笑。”

说话之时,刘姥姥已经自己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了。”

贾母问道:“可扭了腰了没有?叫丫头们帮你捶捶。”

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在潇湘馆逛了一圈,众人便离开了,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去。

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摄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

尤氏忙问道:“老祖宗,早饭在哪里摆?”

贾母听说,便回头道:“你三妹妹那里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船去。”

尤氏听说,便回身和李纨、凤姐儿、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桉。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清客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对鸳鸯的话并没有理会。

尤氏知道那是王家的一门亲戚,自然也不会开这个口。

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她取个笑儿。”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大奶奶不用担心,能让老太太开心一回,相信不会真的生气的。”

虽然已经不在贾母身边伺候了,但是鸳鸯对贾母的了解,确实要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这边刚准备好,就见贾母等人也走进门来。

吃过茶后,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罢下。

贾母道:“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

众人闻言,连忙抬了过来,放在了贾母身边。

凤姐递了个眼色给鸳鸯,鸳鸯会意,便拉着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是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刘姥姥坐下后,拿起了快子,掂了掂,感觉很不顺手。

原来是鸳鸯和凤姐儿捣的鬼,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愣象牙镶金的快子给刘姥姥。

刘姥姥瞅了瞅,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重,那里拿的动它?”

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这刘姥姥就是个开心果。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了“请”。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还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了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贾母笑着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贾琮,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其他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快子来,却不怎么好使。

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

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了起来。

贾母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只是忍不住,琥珀在后面轻轻捶着。

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那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她的话了。”

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

刘姥姥便伸快子要夹,可是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不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了下来,滚到了地下。

忙放下快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

刘老老叹道:“哎,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此时,众人已经没有心情吃饭了,都看着刘姥姥笑个不止,就连贾琮也是如此。

吃过饭后,贾母等人便去了探春的里间说话。

王熙凤对刘姥姥道:“你可别多心,刚才不过是大家取乐儿。”

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

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贾琮站在一边,看到这一幕也不禁点了点头。

不过就是闹点笑话,哄老太太开心罢了。

凤姐儿和鸳鸯,作弄刘姥姥,虽然有点不应该,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刘姥姥虽然年纪大了,论起辈分来却并不高,和自己以及王熙凤算是同辈的老姐姐。

同辈之间说笑玩闹,相互作弄一下,却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况且,刘姥姥本就是来打秋风的,能够让贾母和几个主事之人开心一下,那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从这一点来说,刘姥姥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尽量配合一下二人,让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的,便是刘姥姥心里最想的。

以刘姥姥的身份,就算刻意迎合一下众人,自己受些委屈,也是心甘情愿的,那样才能够利益最大化。

以现在的话说,刘姥姥就是一位公关,前来攻克贾家这座堡垒的。

就目前看来,刘姥姥做的非常得好,非常的成功。

已经彻底的赢得了贾母,和众人的好感,可以说,她来贾家的目的,已经非常完美地达成了。

相信这次回去的时候,无论是贾母,王夫人、凤姐儿都会有所表示的。

就算一众姐妹们,估计也会意思意思,多少送上一份心意。

贾琮这里,自然也不会吝啬,现在贾琮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帮刘姥姥一把,那就跟呼吸喘气那么简单。

饭后,大家都歇息了一会,这才离开了探春的秋爽斋。

走不多远,就来到了荇叶渚,随后众人上了小船,沿河游玩。

说话间,就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只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兴。

远处的岸上清厦旷朗,正是薛宝钗的蘅芜院。

众人来到岸上,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院。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04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