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20章 第120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邬夫人见女儿老老实实的应了声,脸色稍霁,舒一口气的同时,终于显露出几分疲色来。

“翠翠,你别怨娘待你严厉,实在是邬家此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再如何谨慎都不为过的。”

她神色戚然道:“若你此时尚是魏王世子妃也便罢了,府上总算是有一门强援,此时魏王势大,连克数州,新帝虽然对这位叔父心存忌惮,但之于邬家而言,却是平添了一份保障,可是”

邬夫人没再说下去,邬翠翠却自然而然的能够明了母亲的未尽之意。

可是她跟李天荣和离了。

是她亲手斩断了邬家的那根救命稻草

她是邬家最小的孩子,向来得父兄疼爱,未出阁时便因为李天荣的事情叫他们操碎了心,现在他们去了,自己不能叫他们安心合眼也就罢了,反而把事情搞成这个样子

邬翠翠且羞且愧,自责不已的低着头,眼泪顺着小巧精致的下颌滴到了被褥上。

邬夫人见状,倒也不过多的紧逼她:“你啊,长到了小二十岁,心性上却还是个孩子,只是这一回的事情,你得往心里去,千千万万不要再耍小孩子脾气了。这桩婚事干系到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也是你娘我,你大嫂,你二哥,你长姐,府里林林总总那么多人的保命符啊”

邬翠翠将这话记到心里,流着眼泪点头:“娘,我知道了。”

外边仆婢就在这时候入内来通禀:“夫人,先前太上皇有所传召,姑娘现下是否也该动身了”

邬夫人恍然回神,应道:“你们且去置备车马,稍后再来替小姐更衣。”

仆婢在外边应了声。

邬夫人则抓紧时间,几乎是捏着邬翠翠的耳朵叮嘱她:“如今行辕之内不同往日,你没有贵妃义母,也不再是显赫一时的邬家的女儿和魏王世子妃了,势不如人,就要学会夹紧尾巴。”

“若是遇上了新帝,万万不要表露出异色,诸事以恭谨为上,若是有人在你面前颐指气使,拿腔作调,能忍耐的话,也便忍了吧。”

新帝冉冉升起如旭日,这个过程之中所伴随着的,便是太上皇日薄西山的落寞。

从前邬翠翠是贵妃的义女,又有邬家女儿和魏王世子妃几重光环加身,在宫中比没出嫁的几位公主还要体面,太子妃见了她脸上都要带笑,只是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她已经不能同当初相比了。

邬翠翠点头应了。

邬夫人看着昔日如骄阳一般耀眼的女儿如此,心下也是不忍,心念间想起一事,又低声道:“入宫之后,万事小心,只去太上皇宫里拜见也便罢了,若真遇上了什么,也可使人向太上皇求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帝总不会半分情面都不给太上皇留的。”

邬翠翠听母亲话里有话,心内惊疑不定,再顺势思索过家中惊变,脑海中忽然冒出来一个毛骨悚然的猜测:“阿娘,阿爹跟大哥的死”

邬夫人一把捂住了她的嘴,目光严厉的制止她再说下去:“死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

她虽然没有说,但邬翠翠却已经意识到了父兄战死的真相,心下痛极,一时泪如雨下。

向来大将难免阵前亡,但如自家这样父兄同时殒命的,却是少之又少,且既已经西狩至此,要面对的早就不是叛军主力了。

既然如此,父兄又怎么会齐齐送了性命

究其根由,无非是因为父亲乃是太上皇宠信的老臣,而兄长在身为邬家继承人之外,又是九公主的夫婿罢了

父兄死了,谁是最大的得利之人

电光火石之间,邬翠翠勘破了这个谜题,而这个真相,叫她发疯,叫她哭泣,也叫她倍觉无力

如今的邬家,又怎么可能同这样的强敌对抗

就在这绝望之际,邬夫人坚定又温和的握住了她的手:“翠翠,别哭。我们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她一字字的叮嘱女儿:“你要做好邬家的女儿,李峤的妻子,知道吗”

邬翠翠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向母亲点头。

邬夫人则叹息着道:“就联姻而言,你其实并不是最好的人选,你的几个侄女,年岁上比你更加合适,但阿娘只能选你。不然,不足以向魏王府遮掩你这一路举止的怪异罢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盼着你能记住答应娘的话。”

邬翠翠梳洗之后乘坐马车前往如今太上皇和新帝居住的行辕,邬夫人则在更衣之后,往府中亲卫居住之所去见李峤。

只是她没有急着在李峤面前露面,而是先找了卫率统领问话,询问李峤为人处世如何。

卫率统领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虽然年轻了些,却颇有大将之风,行事很是妥帖周到。”

邬夫人点点头,心下有了三分底,又往演武场去见真人,遥遥望见,便觉其人虽然年少,但身量极其高大,肩宽腿直,往脸上看,亦是鹤立鸡群。

直到此刻,她才算是相信了女儿所言此人来日位登九五之说。

邬夫人转身回了正厅,又使人去请李峤,待人到了之后,上下仔细端详几眼,和颜悦色的问他是否愿意娶自己的幼女为妻。

李峤心中虽有丘壑,却也不曾想到事情竟会发展成这样,闻言之后,愕然当场。

他,一个刚被买下没多久的奴隶,竟然可以娶邬家的女儿,从前的魏王世子妃为妻

叫谁听了,只怕都会觉得匪夷所思

然而李峤却也清楚,邬翠翠或许愚蠢,但是邬夫人绝对不蠢,否则,又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定局面,力挽邬家即将倾倒的大势

而在此前对自己毫无了解的邬夫人,又凭什么突发奇想,要把女儿嫁给自己

只会是受到了邬翠翠的影响。

那么话就又说回来了,邬翠翠蠢,邬夫人不蠢

邬家虽有落寞之态,但到底也是当代名门,邬翠翠虽然与魏王世子和离,对那若是想寻个官宦子弟再嫁,也仍旧是手到擒来,又怎么可能冒着被人取笑的风险,将自家女儿嫁给一个曾经做过奴隶的男子

在那短暂的沉默中,李峤心有所悟,与此同时也很清楚这个提议,他只能赞同,不能反对。

邬家再如何势弱,拿捏他总是没问题的。

短暂的迟疑之后,李峤犹豫着开了口:“小人出身微贱,怎堪匹配贵人”

邬夫人却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李郎君何必妄自菲薄我之所以把女儿许配给你,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谨慎考虑之后的结果。”

“我知道你非池中物,来日必有所成,所以才将女儿嫁给你。”

“邬家如今的局面,想来你也清楚,我们缺一个能继承邬家军中人脉和余荫的自己人,而你,也可以借助邬家的梯子省却数年的拼杀劳碌,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聪明人跟聪明人之间,是不需要废话的。

李峤郑重向邬夫人行了一礼:“承蒙夫人不弃。”

邬夫人见他如此利落,也是暗赞一声,又温和问他:“此时正当国难,又逢家孝,只是事急从权,我自可全权做主,你可还有亲眷在世”

李峤摇头道:“只剩下我一人了。”

邬夫人遂道:“既如此,婚事便由我来筹备吧。”

又问:“你是否有意寻个干亲装点门楣这点小事,邬家还是能做到的。”

李峤再度摇头:“我即是我,岂能为攀附权贵而枉顾家门。”

“好,有志气”

邬夫人抚掌而笑,马上吩咐道:“去把东院收拾出来,叫新姑爷住下,再送三千金过去,年轻人迎来送往,结交友朋,哪能手里无钱”

左右恭敬应声。

饶是李峤对邬翠翠心有轻蔑,此时也不禁有些折服于邬夫人的手腕,有这样的主母把控家门,邬家未必不会再度兴盛。

他又向其行了一礼:“既如此,小婿便在此谢过岳母大人了。”

邬夫人展颜而笑,神色自若:“已经是一家人了,何必如此客气”

如今的天子行辕,其实并非行宫,只是本地州郡的刺史府改称而已,无论是气派程度还是占地之广,都不足以与昔日帝都相较。

邬翠翠乘坐马车到了门外,等待内侍前去通传的同时,也察觉到周遭人的目光密密麻麻的落在自己身上,或诧异,或嘲弄,或同情,或风平浪静的上下看了一遍之后,又不动声色的将目光收回。

邬翠翠广袖之下的肌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只能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负责牵引的内侍出来,领着她一路进了正房,太上皇即便退位,也仍旧是新帝之父,谁又敢在礼数和待遇上亏待他

只是较之从前的意气风发,太上皇到底也见老了。

满头白发,皱纹深深,周身都萦绕着一股暮气,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邬翠翠几乎没认出来。

还是太上皇慢慢从躺椅上坐起身来,视线有些难以聚焦似的对着来人看了一会儿,慢腾腾的叫了一声:“是翠娘来了啊”

这熟悉的称呼与苍老的声音。

邬翠翠回过神来,霎时间泪如雨下。

她跪下身去,哭道:“义父,不孝女来给您请安了”

“快起来,快起来,”太上皇叫人搀扶着站起身,亲自去扶她:“才刚生完病,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做什么呢。”

他神色不无怅惘:“我早就不是从前的天子了。”

邬翠翠马上道:“不,在翠娘心里,您永远都是天子”

太上皇转过脸去看她,眼眸因为苍老而显得浑浊:“真是个傻气的孩子。”

他慢慢坐回到躺椅上,手撑在膝盖上,叹息着说:“今时不同往日啦,人老了,就要服老。”

略顿了顿,又继续说:“人败了,就要服输。”

神情瑟缩,英雄迟暮。

房中侍奉多年的旧人们都默默的垂泪。

邬翠翠眼见着昔年如烈日一般灼目的天子变得黯淡,再回想起父兄枉死沙场,但觉悲从中来:“明明是他们使阴招,为了铲除异己,居然连自己人都不放过,难道他们忘了,叛军还在眼前吗”

再想到惨死的贵妃,不由得流泪更凶:“国家到了这种境地,却要将罪责全都推到一个女子身上,这就是新帝的担当吗西施亡了吴国,那越国又是谁亡的呢无非是要找个人来顶罪,以此求得内心安宁罢了”

太上皇转过脸去定定的看着她,眼底似乎有泪光闪过:“好孩子,我谢谢你。”

“不为别的,只为你替她说的这几句话。”

“贵妃,她是朕的解语花啊,”他的神思陷入到过去的美好回忆之中,脸上浮现出一种青年亦或者中年人才会有的微醺:“她走了,那些贴心话,朕还能跟谁说呢”

邬翠翠在太上皇处停留了一个多时辰,二人断断续续的谈了很多,说贵妃,说她的父兄,说从前在帝都,好像没有忧愁一般的快活的日子,也难免说起她与李天荣的和离

太上皇叹息着说:“也好,也好。既然两下都不中意,长久的在一起,也不过是怨偶罢了。现在想想,倒觉得对你不住,原本是想成全你的一片痴心,没成想最后却把你给害了。”

邬翠翠赶忙道:“义父这说的是哪儿的话我心里对您是只有感激的”

太上皇便又吩咐人开了库房,前前后后赐下了许多东西,末了,又悄悄取了一枚玉佩给她:“这可是好东西,你拿去玩儿吧。”

他脸上浮现出一抹嘲弄,嘿然冷笑:“那个孽子几次三番前来讨要,我岂能让他如愿”

邬翠翠手捧着那枚玉佩,只觉仿佛有千钧重:“义父”

太上皇笑着将她的手合上,叫她将那枚玉佩攥住:“握紧了,这东西可是能号令三千南军的,大军作战时未必有用,但真到了紧要关头,却也可护你一护,哪一日若真的遇见了危险,便带着它去找南军统领王霖。”

邬翠翠心头一片暖热,眼眶随之一阵发烫,再度跪下身去,郑重其事的向太上皇磕头谢恩。

如是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太上皇脸上显露出几分困倦之色,邬翠翠便适时的道了告退,将将要离开行辕之时,却又被人叫住。

前来传话的宫人捂着嘴笑,往脸上看,倒是有些眼熟:“皇后娘娘听说姑娘来了,打发奴婢来请您过去说话呢。”

邬翠翠心知宴无好宴,却也不得拒绝,应声之后,随同前往。

来到从前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居住的院落,邬翠翠行大礼向其问安,然而皇后却迟迟不曾叫起,甚至于不曾遣一个女官出门言语。

院落里铺的是青石板,坚硬之外,尤且裹挟着春末的寒意。

邬翠翠跪了一刻钟,只觉得寒气顺着膝盖直往骨缝里边钻,撑在地上的双手也已经冷的没了知觉。

若是换在从前,她早就拂袖而去了想到此处,邬翠翠不由得面露哂笑。

为了自己身在他人屋檐下,还会冒出来的这个不合实际的想法。

真要是从前,皇后又怎么敢这么对她呢。

邬翠翠看似认了命,黯然又狼狈的跪在地上,身形瑟缩,不间断的有宫人和内命妇往来此处,难免都要将目光投到她脸上,即便走出去一段距离,她也能听见那些人小声议论。

“那是谁”

“那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呢,贵妃娘娘的义女,从前的魏王世子妃”

“嘻嘻,她也有今天啊”

邬翠翠引以为傲的家门荣华,早已经倾覆大半,而被父兄呵护维持着的尊严与娇贵,也在这一日彻底灰飞烟灭。

可是她没有哭,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邬翠翠有着自己的骄傲,即便是可笑的骄傲,也仍旧是骄傲

在敌人面前掉眼泪,只会叫对方快意,与自己没有任何助益

邬翠翠才不会在这里哭

邬翠翠是被太上皇的人送回邬家的。

“太上皇传召了皇后过去,对其大加申斥”

邬夫人唯有体谅:“太上皇有太上皇的难处。”

又使人给内侍们送了银子过去。

再转过头去,看着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的女儿,当真是心如刀绞。

要不然怎么人人都想往上爬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短短的八个字,却道尽了世间心酸

李世民带了几十个靠得住的军中好手,改换装扮,悄悄来到了庆州城外,刚到这儿没多久,就听闻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

庆州大捷

庆州城已于昨日被魏王军队攻破,一时魏王军中士气大振。

而就在这边魏王府众人欢欣鼓舞的同时,西边也正操办着一场喜事。

是一场婚礼。

婚礼的男女主角,一个叫李峤,一个叫邬翠翠。

所有人在为这桩婚事大跌眼镜的同时,也不由得在心里边羡慕李峤的好运气。

那可是邬家的女儿啊,容貌又是如此的鲜艳动人

即便邬家此时势弱,也多得是名门子弟想要迎娶

哪曾想这么一块好肉,却掉进狗嘴里了

看热闹的人心有不平,难免要说几句酸话这位邬家小姐可不是个柔顺的性子,连魏王世子都没能跟她过得长久,难道换了个人就能行

虽然没有广而宣之,但是谁不知道邬翠翠新嫁的男人曾经是个奴隶,是她用一锭金子买回来的呢

皇后便为此叹息着说:“这个翠娘啊,也不是小孩子了,做事怎么还全凭自己一时意气呢,邬夫人也是,即便再如何为了丈夫和长子的丧事而伤心,也别连亲生女儿都不管了啊本宫看来,这婚事只怕也未必能长久呢。”

只是事实却叫看客们失望了。

经历了一次足够失败的婚姻,邬翠翠好像彻底吸取了教训,一改从前的骄纵,当真如同邬夫人所希望的那样,专心做好李峤的妻子了。

她协助母亲将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李峤麾下一干下属们的家小也被照顾的十分妥当,而在内宅之中侍奉丈夫,连对她心怀偏见的李峤也没挑出什么毛病来。

她的确在努力地做一个好的妻子。

什么,累不累

当然累

可是人活在这世上,怎么可能真的事事顺遂

从前她能万事如意,是因为有父兄庇护,但现在父兄不在了,她必须要自己立得起来

而李峤也没有辜负妻子和岳母的厚望,在邬家的支持下,他很快便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屡建奇功。

此时正值战时,门第的不利因素被削减到了极致,间接数次大胜使然,李峤声名鹊起,俨然有成为西边年青一代将军当中领头羊的架势。

更难得的是,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强将,更是天生的政治家,纵横捭阖,邀买人心,借着战争的这股东风,很快就成为西边战线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而邬翠翠背靠丈夫的威势,终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良机。

她开始彻查当初父兄战死一事的内幕她的父兄在外征战,却有人在背后捅自己人刀子,而那个幕后黑手,却堂而皇之的坐在高处,受天下人叩拜,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峤对此并不反对。

他对于所谓的皇帝,其实并没有什么敬畏之心。

而邬翠翠为父兄报仇雪恨,不仅仅是当初双方联合的起点之一,也是义之所在,他又有什么好说的

邬家本就是本朝老牌大族,向有声望,而新帝毕竟是在乱时登基,根基尚浅,邬翠翠奔走联合之下,很快汇集起一股不小的力量在手,胜利曙光在望。

而在天子行辕之中,新帝却并不如众人所想象的那样惴惴不安,而是借着夜色,悄悄来到了行辕里太上皇所居住的正房。

内侍入内通传。

太上皇躺在塌上,慢腾腾的睁开了眼:“是二郎来了啊。”

新帝躬着身来到父亲床前,毕恭毕敬的跪了下去,小声而迅速的将当前局势将与父亲听。

太上皇神色略微有些讶异:“倒真是没想到,翠娘能走到这一步呢。”

新帝有些不安:“父皇,那当下该当”

“当下啊”

太上皇神色恍惚,朦胧之间回想起了兵变的那个夜晚。

贵妃梨花带雨,难以置信的看着他。

他冷静的回望着贵妃。

“朕与你夫妻多年,哪里能忍心杀你”

“只是事到如今,将士们怨囿尤深,不找一个由头让他们发泄出来,只怕迟早都会出事的。”

“贵妃,你和常氏一族,要替朕分忧啊。”

很快便有愤怒的士卒出现在了常永年的马前。

贵妃旋即被赐死。

常氏一族族诛。

天子退位做了太上皇,从前的太子风光继位。

将士们快意于佞臣奸妃之死,又眼见宠爱贵妃、偏信常氏一族的天子狼狈退位,甚至于没有想到怎么会这么顺利啊

如此惊变之下,禁军不仅毫无反应,还倒向新帝,背叛了侍奉多年的天子。

即便有人心生疑虑,也会很快被登基的新帝所打消。

已经逼迫父亲退位,做了皇帝,谁还会怀疑新帝与太上皇其实是站在一边的呢

“天子怎么能有人的感情呢。”

太上皇摇头,轻轻笑了起来:“翠娘啊,我早就说了,那是个傻气的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95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