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云鬓凤钗

作者:清歌一片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书名:云鬓凤钗 作者:清歌一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23

笔趣阁顶点 www.bqdd.info,最快更新云鬓凤钗 !

谢如春恭立书房中,几乎是有些屏住呼吸地望着此刻正坐案后裴泰之。(请记住我们网址

朝中人人皆知,这个少年人是天子近臣,自小得皇帝青眼,年纪轻轻便成御前侍卫统领,行事以雷厉风行而闻名。只极少有人知道,他亦是七政堂左军都督。

七政堂不被三司所辖,是先皇为私查舞弊、拱卫京师而设一个直辖机构,分左右两军。左军私查,右军护京,所属官员俱是皇帝亲自选拔秘密任命。不止金京,全国各省也均派有左军官僚,暗中勘察地方民事百官。谢如春便身兼二职,明里是正四品知府,暗里却是从三品左军勘察使,负责江南数省监察之任,定期直接向御前呈报。

“不知裴大人到此,下官未出城相迎,望大人恕罪。”

谢如春恭恭敬敬道。

裴泰之摆手,略微笑道:“谢大人不必客气,论辈分我也要称大人叔父。离京之前,皇上有口谕命我传给大人。”

谢如春心中一颤,急忙上前两步,端正跪下。

裴泰之站起身道:“江南乃国之重地。谢大人身兼重任,所行稳妥,朕心甚慰。擢升正三品勘察都监。望尔续力不怠,方不负朕之所托。钦此。”

谢如春方才乱跳心这才定了下来,急忙叩首谢恩,这才起了身,暗中长吁口气,看向年轻左军都。见他传完口谕并未坐下,一只手按桌案之上,目光望向南窗外探出一枝早发春桃,似是若有所思,不敢打扰,只静静立一边等着。

“听说荣荫堂从珍馆里聚了不少江南文人,编撰书典,你可有留意?”

谢如春听他突然这般发问,竟提到了荣荫堂,心又是一跳,忙道:“确有此事,下官亦派人暗中细细勘察过。三年中编撰二书,一为花间诗词,不过都是些文人伤春感秋之作,已完册,大人若要,下官此处便有。二为江南各地风物志考,如今尚修编中。两书均并无任何涉及朝政之言。且那风物志考一书,耗时数年,费工费力,集合了江南各处风土人情种种,有百益而无一害,勘配典藏。听闻皇上正大举文修,故而下官曾想着待此书编修完毕,便荐举至内廷文澜阁,也好叫我江南之地皇上面前露脸一回。”

裴泰之指尖桌上敲击数下,道:“有谢大人把着便好。我不过例行公事问下而已。此书若真如大人所言,那也算是一桩大善举了,皇上晓得,必定龙颜大悦。”顿了下,忽又问道,“阮家意园中望山楼失火,你可晓得了?”

谢如春又是一惊,未想到这左军都消息竟如此灵通,刚到便连这晓得了,忙道:“今早便听闻了,派人过去问过,道昨半夜起火,竟把个望山楼烧得精光,实是可惜。”

裴泰之正欲再说,忽听见门外响起谢醉桥与门边守着小厮说话声,朝谢如春点了下头,便自己过去开了门。兄弟二人小半年未见,骤然面对,脸上都带了笑意。

“你个家伙,我还道你要过些时候才来,不想不声不响便到了!”谢醉桥一拳砸到了裴泰之肩膀之上,见谢如春望了过来,眉头微皱,目光中仿似带了不赞同之意,一笑,这才叫了声“叔父”。

裴泰之亦是笑了起来,看了下谢如春。谢如春晓得这两人年岁相近,又是表兄弟,虽有些不大赞同自家侄儿这般随意举动,只也不好多说,点头应了声,正要给他两个自己说话,忽见府中小厮过来,站门边挤眉弄眼,晓得有事,便趁机离去。

“何时到,文莹她们可见了?”

谢醉桥打量了下裴泰之,见他一身暗绣盘锦常服,瞧着并无风尘仆仆之色。

“前日便到了,只径直去了你前次提过阮家意园,寻到那顾选处了一日。确是难得人材,正寻思着哪日寻个空向阮家要人,日后必当大用。”裴泰之笑道,“一早才到此处,已见过文莹几个了。小丫头见了我,本还叫了声哥哥,一听要带她回京,竟立马不给我好脸色了。”

谢醉桥哈哈笑道:“她此处有人作伴,自然乐得不回京中。我刚前些时日此处置了个园子,正打算这几日便搬过去。叔父想必给你安排了驿馆,只皇上既还未到,何不一道住我园子去。许久未与你对酒斗剑。前次败你手下,我还等着要扳回呢。”

裴泰之侧头看去,见这表弟虽比自己小了两岁,半年不见,个头却已拔得与自己一般无二了,一时也有些手痒,笑道:“极好。叫我瞧瞧你如今进益如何了。晚间便过去。”

谢如春听小厮附耳道是阮洪天求见,隐约也猜到是为何事,回头看了眼书房里还叙话那表兄弟二人,匆匆到了前堂,引入小书房中。

阮洪天前些时日被明瑜所劝,举棋不定,这才未继续打点。如今既出了这般事,自是又改了主意。一见谢如春便道:“阮某一心向圣,大人若能助我得此殊荣,阮某不胜感激。”

谢如春眉头略皱,叹道:“你家意园本是不二之选,只这节骨眼上望山楼竟会意外起火,只怕失了先机。到时皇上驻跸,若连个好接见官绅主楼也无,只怕说不过去。”

阮洪天笑道:“大人放心。望山楼旁尚有蕴藻楼。离皇上圣驾还有两月,大人若能总督面前助力,蕴藻楼稍加改造便可……”一边说着,一边已是递过了个装了银票封函。

谢如春忙推辞,阮洪天已是将封函推入了手边一青玉臂搁下。谢如春摇头笑道:“也罢。我本就属意你家意园,且咱们两家也是亲眷,不帮你帮谁?总督那里也需打点,我便暂且代收下了。你回去等我好消息便是。”

阮洪天忙致谢,又坐着说了些话,正欲告退,谢如春忽附耳过去,将方才朝廷秘使问起荣荫堂阮家编书一事提了下,阮洪天吃惊,后背一下冒出了层冷汗。

“你放心便是。我已代你一一解释过了,想来并无大碍。只自古文人多事,日后万一惹出什么是非,你便也难逃干系。既已被问起,我这才提醒下,日后须得愈发小心才好……”

阮洪天道:“多谢大人庇护。从前是我大意了。回去就停了编书,把人也都散了去。”

“那风物志乃是桩对地方有益好事。耗时耗力,既已编到一半,停了也可惜,继续编下去便是。当今圣上大举文修,往后若说起,我便说是照了我意思所办,想来无大碍。”

阮洪天略一沉吟,大约也有些猜到这谢如春心思。只他能为自己密使面前说话,可见也确是照应了几分,这般借从珍馆编书为己博取虚名之意,哪里还会介意,立时便应道:“大人所言极是。那便等这套书编完再散。待成书了,拿来请大人勘校题跋,也算是风雅一桩。”

谢如春推脱几句,含笑点头应了下来,这才端茶送客。

半月悬空,云层稀薄,撒下了一地银光。瑜园一近水空地上,此刻正剑影翻飞,咻咻作声,两道银光缠斗一处,难分难解。

谢醉桥忽然撤剑后退,叮一声丢下手中长剑,反身从一边戟架上拔出两柄厚背刀,朝裴泰之抛出一柄,道:“剑过轻飘,我素来不喜用。咱两个既都是御前带刀卫,索性拼刀便是!”

裴泰之反手接过,一步踏前,两刀相格,裴泰之觉到手臂一沉,自己刀竟被稍稍压了下去,有些吃惊,用力格开,咦了一声:“半年不见,你竟有些长进了!”

谢醉桥目光月下闪闪发亮,额角处也水光淋淋,猛地又一刀袭来,这才笑道:“表哥,我说过我时时记着要扳回一局。你若怕了,认输便是!”

裴泰之也笑骂道:“你个臭小子,当我会怕你?等下瞧我不重重踢你屁股!”

谢醉桥哈哈一笑:“那也看你有没这本事!”

刀身沉重,舞动虎虎生风。裴泰之渐渐占了上风,将谢醉桥逼至假山一角,正欲挑飞他手上弯刀,忽然吃了一惊,见他非但不避,反倒顺势斜迎了上来,猛地改翻刀背,一声金铁互撞之声,虎口一麻,刀柄几欲脱手而出,后退一步,刚稳住待要反击,只先机已失,谢醉桥刀刀迅如闪电,一时竟被逼得手忙脚乱,挡了十几刀劈杀后,这才渐渐稳住。

虽春寒料峭,只二人都已是汗湿后背,正杀得兴起,忽听边上有声音笑道:“二位公子,酒已温好,先饮几杯再斗?”原来是玉簪,带了个小丫头轻轻巧巧过来,手上提了锡壶,俯身石案上摆设酒盅碗碟。

“锵”一声,后一次刀柄相格,裴泰之与谢醉桥二人四目相对,同时纵声大笑起来,撤刀插回戟架,这才并肩往亭子去。

“醉桥,我真当小看了你,再斗下去,只怕我真要输也未必。”

裴泰之顺手从小丫头手上接过布巾,一边擦着额头汗一边道。

玉簪面上带笑,也拿了块布巾朝谢醉桥迎了上去,抬手欲要帮他擦。谢醉桥微避了下,顺势拿过她手上布巾,自己擦了下,丢回一边漆盘中,这才回头笑道:“倒也未必。你公务缠身,疏于习艺。我此却日日无事,摸刀功夫自然比你要多,这才顺手些罢了。”

裴泰之本以为这表弟此番终与自己打成平手,必要大大得意一番,没想到却这般轻描淡写带过,倒有些意外。二人相对坐定,叫玉簪与那小丫头都退下了,抬眼望去,见月光斑驳照影下,谢醉桥随意后靠一张阔椅上,肩宽臂长,眉目舒展,神情怡然,忽然笑了起来,端起面前杯盏中酒饮,摇头道:“我之前竟都觉着你还小,看来是我错了。”

谢醉桥笑而不语,只是倾身拿过锡壶给他杯中注酒,又往自己杯中倒满。

“意园昨夜失火,你必晓得了吧?我昨夜恰那里,倒是遇到了件蹊跷之事。”

裴泰之亦是靠了椅上,随口说道,见谢醉桥抬眉望了过来,似有兴趣样子,便续道:“昨夜夜半睡不着。想起白日里见那望山楼边上池面甚是广阔,月色也好,便揣了壶酒翻墙而入,独个对着月影饮酒,倒也别有意趣。只没片刻,无意竟见望山楼里似有火光透来,便起身过去查看,你道我见到了什么?”

“纵火之人?”谢醉桥眉头一扬,立刻接口。

“虽未亲眼瞧见那人纵火,只应也不离十了。”裴泰之又饮一口酒,面前浮现出了昨夜那小女娃回头盯着自己时那双叫他说不上是什么感觉眼睛,手腕上被咬破了皮伤处此刻仿佛还有些抽痛,“我若不说,你大约做梦也不会想到,那纵火竟不过是个比文莹大一两岁女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