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5章 说媒

书名: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8

长孙氏担心着第一次离家去上学的几个孩子,早早的派了车马去东宫等放学接人。天还很早,崇文馆小学就放学了。

馆外,各家的奴仆们也早早的进来接人,张超立了个新规矩,这些皇亲国戚功勋子弟学生们,上学的时候,是禁止他们的奴仆随从跟进学校里来的,只能在外面候着。

反正他找太子另要了一批东宫的侍女宦官,专门在学校里为这些天之骄子们服务。

李承乾四兄弟一走出馆门,外面就有几十个人迎了上来。他们三兄弟,每个来上学都带着十来个随从,既有护卫也有乳母、丫环、伴读、车夫、仆妇等,简直就是配备齐全,豪华无比。

可惜他们第一天跟随主子们来上学,就被拦在了外面,整整几个时辰啊。他们只能呆在馆门口,对着里面望穿秋水,可却无可奈何,馆门前的东宫卫士可是跟块冰一样,冷酷无情。

有个周王家的随从还想搬出自己的主子名号,可惜人家是太子的人,不比那个王这个嫔的强多说了两句,差点就要挨上一棍子。

这个张三郎,怎么心这么的狠啊。

我们家卫王才三岁不到呢,这没有人伺候可怎么行。渴了要喝水怎么办,饿了想吃饭怎么办,甚至尿急了要上茅厕怎么办啊

衣服会不会要加,不知道里面暖手炉有没有

万一卫王少了一根毫毛,他们这些奴婢可都万死莫赎啊。

等的心焦万分,都要崩溃了,终于看到了王爷出来。

各家的奴仆们都迎上自己的主子,多的如李泰他们一人有十几个奴仆,少的也有四五个。这些人小跑着过去,仔细的打量检查着主子,生怕哪里真少了根毫毛,又是嘘寒又是问冷的,还有的把一直准备的暖手炉啊,披风啊拿了过来,又有人拿来茶水,有人拿来糕点

胖胖的李泰一挥手,“不用了,我很好呢,回去。”

这时,那边秦王府派来接人的人也来了。

他们没料到小学居然放学这么早,倒是来的还有点晚了。

各人都坐上马车,然后直接横穿东宫、武德殿、太极宫,往承乾殿所在的西宫而去。这么大个车队,小百号人横穿宫禁,却没有一个拦截的,反正都是早已经习惯了。太子和秦齐二王,向来都是如此的。

到了承乾宫。

观音婢早就在宫门口等着了。

“母妃,我回来了。”

李承乾带着三个弟弟向长孙妃行礼,李泰却是喊一声娘,直接就扑到长孙氏身上去了。

“哎哟,我的儿,今天进学,一切还好吧”

“挺好的。”李承乾一边回道,他说话行事倒是比较稳重。

李泰却趴在长孙氏的怀里,撒娇道,“我给张馆主磕头了,吓的他手忙脚乱的。”

“你这孩子,不是早教过你礼数吗,怎么还乱来。”

李泰却笑着道,“我听娘说这个张三不是好人,所以我故意的。”

长孙氏无奈的苦笑,这个次子啊,年轻小小,却是古灵精怪,调皮无比。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调皮了。一想到儿子都过继给卫怀王了,等过几年就得搬到卫王府去,长孙氏就无比的心疼,对李泰就越发的疼惜了。

“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青雀,告诉娘,你今天进学都学了什么”

“什么也没有学。”

“什么都没学”李世民从里面走出来,伸手在嫡次子头上揉了揉。

李承乾忙在一边回答,“今日先是大伯带着一众学士们讲了话,然后是我们敬茶拜师。后来大伯他们走了,就由小张学士管崇文馆。”

“张学士就张学士,你怎么还从哪学来个小张学士”李世民对长子的这话不太满意。

李承乾声音小了几分,对父亲有些畏惧的道,“是李大学士这样称张馆主的。”

李世民对李纲这人也是很了解的,听了也只是摇摇头。

“你继续说。”

“张学士待大伯他们走了以后,就立了个规矩,说以后不得带随从进馆,把我们的随从都赶到了馆外,只让东宫的一些宫女内侍服侍我们。张学士跟其它官吏们去开会商议了一阵,然后出来就让我们考试。”

“考试”李世民越听越有些糊涂,这些孩子多好都是头次上学,就考什么试啊。

“考了什么”

“每个人考的都不一样,先是问有没有进过学,读过哪些书等。然后才出一些题目,如果读过书的出的题多些,难些。没进过学的,出的题很少很简单。”

李世民点头,倒是有点明白这个考试的意思了,估计这是在摸清学生们的情况了。不错,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观音婢,你还说张三太年轻,教不了青雀他们。可你听,这张三还是非常聪明的,这个考试,可不就是知己知彼吗这说明张三脑子还是非常清晰的,一来就把握住了重点。”

李泰在长孙氏的怀里大声的嚷道,“小张学士还亲自考我了呢,他问我七十加三十是多少呢,这么简单的算术,我当然知道了。”

“然后呢”

“我答对了,然后小张学士还奖赏了我一个粟子呢。”

“青雀儿真聪明。”长孙氏笑着夸奖儿子。

李宽站在旁边,有些羡慕的看着李泰,他本就是庶子,又是过继出去的庶子,虽然还在这里居住,可平时却享受不到承乾和李泰的待遇的,就是李恪也比他好多了。

“就这些了吗”

长沙王李恪主动的上前,“回父王,我们考试过后,张馆主说,明天会宣布我们的考试成绩,到时还会张榜公布。听说到时还要根据成绩,划分班级。”

“划分班级”长孙无氏有些不高兴的问,她对张超是一直有点成见的,现在一听说按成绩分班级,就马上想到排名前后这种。觉得肯定是成绩好的,到时就能受到重点教导,排名后的,肯定就不受重视。秦王府几个孩子都是头次上学,虽然在府里也受过各自母亲的教导,但肯定不如已经读过几年书的啊。

李恪回答道,“张馆主说六岁以下的不论成绩高低,到时都入初小一年级学习。而其它的人,则按成绩高低,分别进入初小二年级、三年级,和高小一二三年级学习。”

“张超把小学分成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吗,还各有三个年级”李世民听了笑笑,觉得挺新颖别致的,有些意思。他知道白鹿已是院就是这种方式,设了一至六年级。现在白鹿小学暂时只有一年级,有四个班。孩子们年龄都差不多,招的都是六岁左右的孩童,这样年纪相当,学习领悟能力也相当。

没想到张三一到崇文馆,倒也立马就把那套弄过去了,这个张三,还真是到哪里都要弄出些动静来的人啊。

“好了,进去吧,当心外面着凉。”长孙氏见丈夫还能听着张三的名乐的出来,也是无奈摇头。

务本坊。

张超照例是一到时间立马下班走人的人,让他主动加班几乎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洗个澡换套衣服,张超端着象棋找老爹下棋聊天。

老爹最近心情又好了许多,也不天天喊着要回灞上了,张超官复原职,还又兼任数职,甚至当上了学士,这让老爹非常的高兴。

他现在依然是东宫的七品武官,每天认真上班,十天一休。

“爹,下两盘棋。”

张超笑把摆棋,老爹挺喜欢下象棋的,可惜水平非常有限,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猛攻猛打,完全是进攻派,还喜欢吃子,最喜欢换子。

那棋艺,比张超都差了许多。

不过老爹喜欢下,张超也喜欢陪着,他跟老爹下也不用真实水平,反正就拿出老爹差不多实力来就行,老爹下棋虽说棋艺差,但却从不会悔子。输就是输,输也输的爽快。

一开局,老爹就跟张超换了两个炮,标志性的老爹开局打法。

两炮没了,老爹跳了一个马上来。

“三郎啊,最近魏洗马老是过来找你,是什么事情啊我怎么好像听说他要请你做媒,你还不愿意呢”

说到这个张超就想投降。

他也不知道魏征哪根筋抽了,魏叔玉才十二岁呢,他就非要给魏叔宝定一门亲事,还偏偏非五姓七宗不可。

他妻子裴氏好歹也是河东名门裴氏出身,虽说不是大宗嫡出,可也是个裴家人啊。要给儿子说亲,直接找裴家就好了啊。要不然,就让魏叔玉再长几年,到时尚个公主郡主也挺不错啊。

不过聊了几次,张超倒是也听出了一些,魏征急着要给儿子订亲,还真是不想让儿子以后尚公主郡主。而且,他很想让儿子娶五姓女。

结果他打听了一圈,基本上人家都不太愿意跟魏家结亲,魏家以前也只是一般士族还早没落了,魏征还当过道士呢,他官职也不高,又没钱,因此愿意跟他结亲的很少。有愿意的,但基本都是五姓七宗很偏的偏支了,他又不愿意。

最后魏征倒是找到一家,就是张超的老丈人,相中了崔善福和王氏的小女儿,崔十九娘,今年才九岁,要出嫁,起码还得五六年。不过定亲还是可以的,魏征就想让张超给他儿子做媒,替他去崔家说这门亲。

张超很不看好这门亲的,崔家那么爱财。

因此到后来,他只跟魏征说了一句,“你能拿出多少陪门财来你有几百万吗”

魏征听了这话,后来喝醉了。

不过也好,张超现在清静了,要不然,魏征天天来找他喝醉,他都有些怕了。

谢谢大家的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