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9章 超级宝库

书名: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借口,绝对借口

王宁安准是知道诗词不行,才想出这种办法脱身的,真是卑鄙

韩宗武心里想到,这世上哪有几丈长的鱼,那不是扯淡吗

这回啊,一定要去好好看看,顺便戳穿王宁安的面目。他坐在马车上,满心都是这些东西。倒是最前面的马车,欧阳修,苏老泉,韩维几个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欧阳修就说道:“前些日子王二郎和老夫提到过,他准备下海捕鲸,还和老夫说,鲸鱼浑身都是宝儿,用好了能富国强兵。”

“夸夸其谈”苏洵不改愤青本性,怒道:“富国强兵靠的是天子圣明,靠的是朝臣清廉正直,靠的是将士用命,可不是什么鲸鱼”

韩维倒不是这么看,他笑道:“我看古书上面说鲸鱼硕大无朋,就算论斤卖肉,也是好大的一笔钱。老泉兄持论甚正,立意高远。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凡事还是离不开钱财二字”

韩维知道苏洵好辩,正等着他反驳,可是等了一会儿,苏洵没有出声,马车也停了,韩维急忙抬头,距离码头还有几十丈,没有什么遮挡,可以一览无余

那是什么啊

一道硕大的黑影,横亘在码头上,简直就像是一道堤坝,一条山岭,壮观,硕大,宏伟,惊人

韩维挖空心思,也想不出合适的形容词。

说是三四丈长,在他看来,至少有五六丈,真就是一堆肉山,圆滚滚的,围在四周的船工水手,好像是蚂蚁一般,小得可怜。

连欧阳修都吓到了,心说不会是抓到了传说中的鲲鹏吧

老夫子从车上下来,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冲向了码头。跟在后面,还有六艺学堂的博士和学生。

苏轼见到庞大的鲸鱼,先是震惊,接着手舞足蹈,第一个扑上来。

“鱼,好大的鱼”

“这不是鱼”有个声音响起。

苏轼回头看了下,是个小不点,便满不在乎道:“怎么不是鱼你看和鱼一模一样,就是太大了。”

“不是,就不是”王宁泽用力摇着头,戳了戳厚实的鲸鱼皮,说道:“上面没有鳞片,再看头,没有鱼鳃,这东西和我们一样,是喝奶的。”

苏轼目瞪口呆,摸了一把光滑的皮,还真没有鳞片,鱼鳃也没有,可这么个怪东西,说不是鱼,打死他也不信啊

“小兄弟,你听谁说的”苏轼躬身询问,王宁泽一回头,发现王宁安走了过来。

“这种东西的确不是鱼,只是外形很相似,人世间有太多似是而非,要想弄清楚,就要知行合一,光靠着脑袋想没有用,必须动手才行”

王宁安笑着,让人拿过来一支伐木的锯,普通的玩意摆不平硕大的长须鲸,十几个船工水手一起上。

把鲸鱼的身躯分割成一块块的,浓浓的血腥,刺鼻的臭气,让人眩晕。

可是在场的众人都舍不得离开,就连向来有洁癖的王雱也捂着鼻子,瞪圆了小眼睛,片刻不敢放松。

苏轼闷着头,反复咀嚼着王宁安的话。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哈哈哈”他突然像发疯了一样,咧着嘴大笑,弄得苏老泉脸都黑了。

小畜生在家就疯疯癫癫的,来了学堂,竟然还是如此,看老夫不狠狠收拾你

苏轼顾不得他爹,竟然主动跳到了鲸鱼背上,和王宁安一起抓着大锯,用力切下一块块的肉。

王良瑾这次捕到了两头鲸,其中一头是长须鲸,一头是抹香鲸,两头鲸都非常庞大,一直忙活到了晚上,才处理不到三分之一,为了防止鲸肉变质,唯有挑灯夜战。

王良璟也带着几十个弟兄过来帮忙,折腾到了第二天早上,两头鲸鱼才处理完毕,码头上一片狼藉。

没有参与的人,都被熏得一身臭气,至于亲自动手的王宁安,跟血葫芦似的,他要不是担心破坏了好东西,才不会干这个呢

倒是苏轼没心没肺,又累又臭,还不忘咧嘴傻笑。

他终于从王宁安的嘴里掏出了不少关于鲸鱼的知识,而且亲手解剖之后,他也知道了这东西的确不是鱼,只是他还接受不了,鲸鱼同人一样都是用乳汁哺育后代,反正还有的是时间,先来看看战果吧

一头长须鲸,重50多吨,其中脂肪12吨,肉质约25吨,脏腑5吨,光是一颗心脏,就有二百多斤,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重

土塔村的肥猪很出名,每头猪的所有脂肪都提炼出了,不过50斤,一头鲸居然顶得上500头猪

之前王宁安爷俩算账,一千部曲,每年要吃猪肉7000贯,爷俩都肉疼不已,其实算下来,也就是一头长须鲸而已

够一千士兵吃一年,这是多庞大的一块肉啊

想想就让人眩晕。

王宁安曾经犹豫过,要不要那么残忍地捕杀鲸鱼,让它们在海洋畅游,繁衍生息,岂不是更好

但是面对实实在在的收获,他再也不迟疑了,就算背骂名又如何,鲸鱼珍贵,还能胜过人吗

捕鲸带来的利益实在是数不胜数最直观的就是肉食,王宁安在休息的空档,就和欧阳修说了,从今往后,要给六艺学堂增加免费三餐。

固然学堂之中,含着金汤匙的高富帅不少,但是穷人的孩子更多,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有时候忍饥挨饿,读书的时候,眼睛都冒金星。

欧阳修是苦孩子出身,深知学生的艰难,王宁安的提议绝对是一大德政,从今往后,许多寒门弟子就能读书了

老夫子不顾王宁安身上的血腥气,拉着她的手,激动万分。

“不得不说,老夫只能想想,二郎却能落到实处,相比之下,老夫流于空谈,自愧不如啊”

在一旁听到的苏轼冒出了一句,“王先生说他这是知行合一”

欧阳修一听,顿时惊骇起来,他能不惊吗王阳明就是靠这四个字立地成圣的。王宁安顺口说了,没啥感觉,可欧阳修却不亚于一道惊雷。

他办六艺学堂的初衷就是培养真正的人才,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就是能做事,会做事的,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的废物。

知行合一,四个字就说清了六艺学堂的宗旨,每一个学生都要将这四个字奉为圭臬

欧阳修心满意足,吾道成矣

老夫子感叹地拍了拍王宁安的肩头,眼中的炽热让王宁安心惊肉跳。欧阳修没有多停留,立刻回转学堂,他要赶快把领悟的写下来,再拟定学堂的下一步教育计划,未来的路,越发清楚了。

王宁安想不到自己随口一说,竟然会给欧阳修如此大的震动,看来以后嘴上加个把门的,别什么都往外冒

王宁安没空搭理欧阳修,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长须鲸被分解了,唯独硕大的头部留着,离着好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苏轼傻乎乎跟着王宁安。

“我说王先生,这个大脑袋有什么用啊”

“用处大了”王宁安招呼人手过来,用木杆撬开巨大的嘴巴,鲸鱼用来摄取食物的鲸须就露了出来,长长的鲸须,就好像一排排柔韧的水草,正是这些鲸须帮着庞然大物过滤鱼虾,填饱肚子。

王宁安知道,鲸须还有一个重要的用处,那就是制作弓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