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吕氏皇朝

作者:諸葛淸風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卷 天下纷争_第七百四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

书名:吕氏皇朝 作者:諸葛淸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说实话,曹对荀彧很不满,而荀彧对曹和刘协更不满。在荀彧眼中,刘协和曹明显是一对非常好的搭档。曹聪明狡猾,擅长带兵,而刘协自幼精明,一看就是明主的相。可令荀彧不解的是,为什么曹和刘协几乎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荀彧一直在找原因,最后他觉得,刘协与曹不和,完全是因为伏完这些混蛋在背后挑唆。荀彧不觉得是刘协不甘寂寞而找事,把一些刘协犯下的过失全都记在了伏完等人的身上。可曹并不是荀彧,他没有荀彧的死忠和一厢情愿。手握大权的曹没有荀彧那么天真,他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可是这个症结却是无法解除的。除非曹和刘协有一人甘愿放弃权利,可就算曹愿意放弃权利,他也不愿意自己的心腹爱将、谋士跟着刘协这位志大才疏的昏君去送死。乱世并不是聪明就能够左右,还需要无限的权谋和机敏而这两样并不是刘协这位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的人所明白的。要知道,人的学识来自书本,而刘协从小就在明争暗斗,学的都是勾心斗角,他哪有心思放在学业上没有知识的充实,他的聪明顶多算是小聪明罢了

就好像刘协想要把蜀地交给刘备,曹早就知道。他还知道,刘备也是一个枭雄,甚至是比他曹还厉害的枭雄,即便曹不愿意承认。以曹的想法,我已经占领了关中富饶之地,若我再占领西川以为粮仓,曹便再也没有与我抗衡的实力了。就算我用耗的,也能把他耗死。故而西川为刘备所得,比被我得到强很多。可刘协却只是为了掌权,把西川送给刘备,根本没有大局观。或许这一手在荀彧眼中看来很高明,可曹却知道,刘协这是误打误撞,所以曹对此事一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让曹没想到,他境内突然有流言传出,还将刘协的计划全部暴露出来,这让曹有些心寒,他已经让人将洛阳济民酒楼都看住了,应该不会是酒楼散布出来的。若许昌城里还有我军密探,曹怎能放下心来,而他的寝食不安让他手下的将领们误解了。在曹军将领看来,没有曹就没有他们,而刘协的忘恩负义也早已经激怒了曹手下的将领们。要知道,当年若没有曹,刘协早就死在荒郊野外,就算不是被乱军所杀,也会饥饿而死。曹在刘协危难的时候救助于他,可他却毫不感恩戴德,反而暗害曹,就算曹能忍,他手下那群骄兵悍将也无法忍受,更何况,曹手下大部分将领都是曹的亲族于是许昌再次变的水深火热,保皇派和曹亲信们的矛盾慢慢开始不可调和,而伏完这些人也似乎忘记了曹是怎么对待董承等人的。

看着许昌越来越紧张的局势,曹有点欲哭无泪。凭什么同样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我辅佐的天子就那么懂得知恩图报,还能做我的左右手,而他辅佐的这位,简直就是烂泥糊不上墙突然间,曹有些明白了当年我明明能够直接利用刘协挟天子以令天下,可我却巴巴的把刘协送了给他,还搞出旧皇复辟的大戏,这让他一直不解。可现在看着刘协的行为,曹在心中想道:难道吕峰那时候就看出了刘协的本质随即曹又摇了摇头,那时候刘协才九岁,我怎么可能看出刘协的本质可是这个念头一起,曹竟再也无法放下。仔细想想与我相处的经历,曹不禁一头冷汗。

当年我在洛阳,无论是袁家子弟,还是其他世家子弟,我一概看不起,唯独对曹这个阉宦之后青眼有加。这也是袁术、袁绍他们不忿的原因。当初琼浆玉液露头,也算是价比黄金。袁术和袁绍都喝不到极品的,反而是曹隔三差五的跑到济民酒楼喝酒,还常常向他们炫耀。一段时间内,曹甚至以认识我为荣可曹一直想不明白,无论是出身、性格各方面,以我的高傲,都不应该看上他,若说本事,曹觉得自己比我可差远了。可偏偏我却看上了他,还曾经托以身后事,曹实在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如今看来,我多半是预测到今天的情形了。若天下没有我,曹有自信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可我又不是神仙,竟然能预测到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的事曹真的很担心。不过,现在不是他担心的时候,因为他的情报人员告诉他,刘协手下的皇亲们,又开始有动作了。曹知道,若是不能把刘协的那帮所谓的支持者打服,他的治下永远不能安宁外有我这个强敌,内有不安因素,曹决定,攘外必先安内

虽然曹对我有些惧怕,但是对于伏完等人,却毫不在意。伏完等人,谁都有几百私兵,可这些私兵、家仆在曹眼中不过是乌合之众。现在看守许昌的大将正是曹的三子曹彰,他勇武难挡,被曹称为黄须儿而曹的其他家眷则在于禁的护卫下,往寿春去了。因为曹为了躲避我的锋芒决定迁都,只是寿春尚没有休整好,故而朝廷还不能搬迁过去。不过,曹的家眷倒是先行一步,以免事起仓促,有什么纰漏就不太好了。曹还记得当年曹嵩在徐州的遭遇呢而曹军将领们也随曹一样,把家眷全部送去寿春了,毕竟人多一起有个照应,还能向曹表明心迹,何乐而不为

刘协志大才疏,他用的人也都不是大才,一个个眼高于顶,本事稀松平常不说,还自以为是。曹派大军护送亲眷出城,他们还以为又有什么战事,便决定在许昌兵力空虚的日子里发动政变,而牵头的正是自以为时机已到的国丈伏完。因为在伏皇后腹中已经有了龙子,若再不行动,曹绝不会让刘协有后,而伏完一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曹一拍桌子道:“攘外必先安内把杂草给我拔了种鲜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