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吕氏皇朝

作者:諸葛淸風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卷 天下纷争_第三百五十章 名字

书名:吕氏皇朝 作者:諸葛淸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就在刘备和赵云激战的时候,马腾也出兵了,不过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马腾根本就不想帮曹,更何况有阎行和华雄在西凉,他也不敢贸然行动。袁绍已经被我打怕了,别说曹请他打我,就算是他老爹让他打我,袁绍都不会轻举妄动的。至于张鲁,他就更不敢了。本来张鲁就是一个比较窝囊废的人,别人不欺负他,他都应该感到万幸。而且张鲁正和刘璋过不去,他还怕我打他呢

大家都知道张鲁和刘璋有矛盾,可是大家绝对不知道,张鲁也是大有来头的,而张鲁和刘璋之所以有矛盾,是因为张鲁的母亲。张鲁乃是汉初三杰张良的十世孙,五斗米教教祖张陵的孙子。只要是喜欢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张良,而张陵这位教祖也是很牛的人物。传说中玉帝麾下的张天师,张道陵就是他了

张鲁的父亲张衡也是五斗米教的教主,刘焉就是刘璋的父亲到了益州,自然要拉拢当地的势力,张鲁的父亲张衡就进入了刘焉的眼中。在刘焉的刻意交好下,张衡和刘焉的关系越来越好。可是好景不长,张衡竟然猝死了,刘焉就让张鲁接替张衡,管理汉中的百姓和蜀地的五斗米教。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刘璋和张鲁的关系就算不好,也不至于水火不容。可是坏就坏在张鲁的母亲也是五斗米教中人,她年纪虽然不小了,但是善于保养,又精通。张鲁之父张衡死后,不知道怎么的,她就和刘焉勾搭上了。若是她仅仅和刘焉有关系也没什么,她为张鲁争取福利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些刘璋都能容忍。可是她竟然牵涉进刘焉选取继承人的旋窝中,刘璋就把她给恨上了。

刘焉一死,刘璋继承了益州牧,他立刻以张鲁不服从命令为缘由把张鲁的母亲连她的家族全杀了这下张鲁自然不依了,既然刘璋说他不服从命令,他干脆就反了刘璋,占据汉中自领汉中太守。杀母之仇,张鲁如何能不报于是张鲁就不停的和刘璋发生冲突和矛盾。这个时候,汉室衰微,谁也没空去理会张鲁。然后朝廷看张鲁只是找刘璋的麻烦,干脆封了张鲁为镇民将军,让他镇守汉中。现在张鲁和刘璋正互看不爽,若是张鲁发兵打我,被刘璋趁机袭破汉中,岂不是得不偿失

曹想出的五路出兵攻伐我的计划,他才出兵就流产了四路。当曹得到消息说其他四路诸侯都退兵了的时候,他还没到虎牢关。曹立刻下令让攻打我的部队撤回许昌,结果他的部队在虎牢关前转了一个圈又回去了。郭嘉这个促狭鬼居然模仿我的语气给曹写了一封信,他问曹是不是带部队到虎牢关来观光旅游,顺便忆苦思甜,缅怀一下当年在虎牢关下,汴水之滨大败的往事。曹也不愧是枭雄,他一点都不生气,还回了一封信说他是想到虎牢关看看能不能在关下,再次瞻仰一下我的伟岸的身姿顺便请我去许昌做客。

郭嘉笑着把两封信拿给我看,我看完后拍着郭嘉的肩膀说:“好你个郭奉孝,正事你不做,净搞一些歪门邪道,洛阳收拾的怎么样了”

郭嘉笑道:“这可不是歪门邪道,我只是想讥笑一下曹罢了。至于洛阳,早就已经完成,只等主公下令搬迁。”

我笑道:“搬迁还不容易,就我们这些大臣和坞堡的家眷搬迁罢了,百姓想走就走,不想走的,就让他们留在长安就是。挑选一个吉日,我们迁回洛阳”虽然我不太相信什么风水之说,但是古人都迷信,就连多智若郭嘉者,依旧不能例外。郭嘉点点头就下去安排了。

蔡琰和高蕊各自抱着一个宝宝从屋外走进来,我笑着说:“两位夫人怎么来了还抱着宝宝,路上灰大,小心宝宝呛着风”

蔡琰说:“哪有那么娇生惯养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不来啊我家宝宝的那个狠心的爹,到现在还没给宝宝起名字呢”

“岳父大人不是起过了么”我十分疑惑,蔡邕给我的两个儿子分别起了一个名,大儿子叫吕衡,二儿子叫吕定。至于为什么,蔡邕说衡字是取自诗鲁颂:“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说是有福气,反正我是不懂。而且蔡邕是大儒,总不能给他自己的亲外孙起一个坏名字,到时候就算我不说他,蔡琰都不会同意的。至于定字就是说他老子我在生他的时候正好是平定司并凉三州虽然感觉有些厚此薄彼,但是也不能怪蔡邕,毕竟亲疏有别嘛吕布的儿子,我给他取了一个骁字,我希望他和他的父亲一样,骁勇善战,不堕飞将之名。另外我还希望他别和他父亲一样没脑子。

蔡琰说:“名是起了,字还没起呢他外公起了名,你这个做父亲的总该给孩子起个字吧”听了蔡琰的话,我一阵眩晕,有那么着急么一般人都在十五岁以后才起字,我孩子才出生一个月,就有人抱着他来向我讨字了。

我摇摇头说:“有你那么着急的么你也是到十五岁才有昭姬这个字的吧蕊儿还没有字呢”

“谁说的”蔡琰说:“蕊儿没有字是因为长辈没起,我的字,很早以前父亲就起好了,只是没到年龄就没有叫谁知道嫁给你以后,就再没用过昭姬这个字了你都是叫人家琰儿”

“叫琰儿亲切嘛算我怕了你们”我看着蔡琰和高蕊坚决的样子,无奈妥协道:“衡儿的衡字,有权衡之意,他又是大哥,我希望他能给弟弟们带一个好头,凡事谨慎,不如就叫伯权岳父给定儿取名定字,既然有平定之意,不如就字仲平”

蔡琰和高蕊各自念着我给儿子起的字,她们觉得不仅顺口还意义非凡。两人一开心,一人抱着我一只胳膊,在我左右脸颊上各印了一个红印。

月底了,清风又冒出来求鲜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