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

作者:齐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可怜的蒙古百姓

书名: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 作者:齐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1

其实姜元原本是打算自己亲自来这边走一趟的,但又赶上了更重要的公职人员选拔考试,一时间分身乏术只能全权委托鲁见深临机处理,在鲁见深出发前更是耳提面命,给他讲了很多要注意的问题,没办法,历史上从秋叶海棠变成大公鸡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不得不小心慎重。

鲁见深身为人民军的政委,以前自然是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会议,但他从没见过姜元有像这次这样忧心忡忡,因此他从姜元的担心中更加明白了这次事情的重要性,他不敢不慎重对待。

经过两天的行军他们已经抵达了乌里雅苏台土谢图汗部的托克达地区,离乌兰巴托也顶多三天的路程就能抵达。这几天他们和外蒙的军队有过几次小交火,但无一例外,外蒙的军队简直实在是太逊了,都工业时代了,游牧民族就该好好放牧嘛,好好地独立干嘛

若干年后好好享受国家崛起的果实不好吗非要独立出去给别的势力当狗。

鲁见深一路上再三强调纪律,加强约束战士们的行为,现在他们就遇到了一部牧民。蒙古虽然独立了,但他们严格来说根本算不上一个国家,还是部落制,组织松散,各部牧民根本没有国家意识。

现在在托克达一旅就碰到了一处部落,大军与牧民秋毫无犯。

张伟和几名战士拿着三十多个罐头来到牧民的蒙古包群落,还没有等战士们靠近,蒙古包内就传来一阵刀枪碰撞的声音,很快打量的蒙古汉子从里面出来,手上拿着弯刀,一个老者走在众人的中央,两边很快接近了。

老者右手放在左胸前,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向来客致敬,但一旁的蒙古汉子面色凝重,攥刀的手臂上的青筋凸起,这显示出他心中的不安。

老者用蒙语说道:“尊敬的客人,长生天保佑您和您的家人一切安好,不知道您的军大军来小部有何贵干”

张伟听见这蒙古老者站在中间,料想他就是这个小部落的首领的,但是他一开场就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张伟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看着他的样子应该是问好之类的话。

张伟回了个军礼,说道:“老人家,你们部落有会汉语的汉子吗”

蒙古人相互交头接耳,一阵议论,张伟也不清楚他们在讲什么,但还是耐心的等待,没过多久一个年轻的蒙古汉子从后面挤出来对着张伟说道:“这位大人,我们首领派我和你们交涉。”

张伟见有会说汉语的汉子跑出来了,松了口气,虽然他的汉语很是生硬。

张伟说道:“是这样子的,我们是来自南边的大军,去北边和沙俄干仗,途经贵部希望和贵部换一些事物,这是我们携带的罐头,希望换取你们新鲜的羊肉。”

汉子看了眼张伟,转过头将张伟的话翻译给老者,老者听了后也是松了口气,很快有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这边听不懂的话,汉子很快转述道:“我们首领问你们来草原上有没有博格达汗的圣旨”

随行的战士邱富有些错愕:“博格达汗是什么东西”

旁边的另一名随行战士邹朋用胳膊肘轻轻推了下邱富,低声说道:“叫你上学习班时不认真听讲博格达汗是所有大清皇帝的蒙古尊号,他的意思是我们既然是南边来的军队有没有大清皇帝的圣旨。”

邱富有些难以理解,小声问道:“他们土谢图汗部不是独立了吗还尊称大清皇帝”

张伟没有理会两个小兵的讨论,而是说道:“当然,大清皇帝派遣我们的主席,也就是大清的亲王寿王爷前来平叛。”

汉子将话转述一遍,过了一会儿汉子说道:“平叛平什么叛”

张伟听到这话不禁新生警觉,难道他们还不知道这回事张伟表面不动声色,而右手已经悄悄摸到了腰间,只要一个呼吸他就能拿起手枪并且完成射击。

张伟说道:“你们土谢图汗部的亲王杭达多尔济和喇嘛车林齐密特拥立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日光皇帝额真汗,这俨然是叛乱,我部奉解放党主席命令前来平叛。”

蒙古汉子有些慌乱,他看到张伟和几个战士的手已经放在了枪上,连忙将话翻译,老者连忙跪下,叽里呱啦说了一通,紧接着部落的汉子们都跪下了,蒙古汉子连忙说道:“我们部落不知道杭达多尔济已经反了,还望天使明鉴我们愿意献上牛羊,还望天使放过部落老小,我们部落愿意给王师带路。”

看着这个部落慌慌张张的样子,张伟有些相信这个部落确实不知道杭达多尔济已经独立的事情,于是和颜悦色的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请起,既然老人家和叛乱无关,王师自然秋毫无犯,牛羊什么的我们也不白拿你们的,我们拿这个和你们换。”说着张伟指向了战士们手中的罐头。

蒙古汉子连忙转述,老者有些怀疑的看着这一个个罐头,张伟笑着打开一个罐头,很快一股香味弥漫开来,张伟用手从里面拉出一个鱼块吃到嘴里,又把罐头朝着老者举了举,老者明白了张伟的意思,接过罐头,盯着张伟的反应,见张伟无事,狐疑地将一块鱼肉吃进自己嘴里。

鱼肉一进嘴里,老者感觉整个人头脑都要升华了,他虽然是部落的首领,但是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东西,老者将罐头给旁边族人,很快一个罐头被分食干净,几个蒙古汉子后面直接对着罐头喝起了里面的油,油喝完了,一群蒙古汉子还意犹未尽,伸着手指使劲剐蹭罐头内壁上残留的油水。

翻译的蒙古汉子说道:“这个很好吃,我们愿意以一头羊换五个罐头。”

张伟猛地一惊,一头羊换五个罐头这也太划算了吧来之前想着这三十多个罐头能换两头羊回去就算回本了,结果他们居然愿意一头羊换五个罐头

其实这就是张伟等人对蒙古的不了解了,清朝时期对蒙古采取三大国策,即“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

一方面笼络利用蒙古贵族,不断派遣宗室女子和亲,甚至包括皇帝亲生公主在内,以所谓满蒙联盟共同压制喊人,这就是“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另一方面以盟旗制度严加限制,满清分内蒙古为四十九旗,外蒙古为八十六旗,严禁牧民越过本旗游牧,否则直接处罚该旗王公,这就是“分封以制其力”。

因为既不能越界游牧,又不能南下侵略抢劫,所以清朝时蒙古对天灾的抵御能力是历代草原部族最弱,遇到天灾只能活活等死。更关键的是沙俄控制西伯利亚后,不但阻截了草原部族北上迁徙躲避天灾的可能,同时再也没有源源不断的游牧民南下进入蒙古草原,作为新鲜血液补充,造成草原人口大幅减少。

此外,清朝更是大力弘扬喇嘛黄教,对喇嘛给予种种优待,同时禁止蒙古人接触先进的汉文化,包括蒙古王公在内也不许学习汉文化,通过愚民来稳定自己统治。

喇嘛教中的黄教是禁止娶妻的,大量蒙古男子因为生活困苦,冲着清廷对喇嘛的优待而出家,变成了不事生产的纯寄生人口,自然就不能再和蒙古女子组成正常稳定的家庭,更摧残了草原的生产力。

而这些女子为维持生计,大都成为了去蒙地行商的汉族商人的情妇或者外室,而喇嘛们从活佛以下,对戒律也并不谨守,导致不正当的性行为在草原流行。

在西方的性病流传到中国来后,草原恶劣的卫生条件更是造成了梅毒等性病的泛滥,而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这就更加严重影响了人口增长。

如此下来数百年,蒙古再也无法对中土王朝造成威胁,但蒙古的百姓也愈发生活困苦。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来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