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关公

作者:爱喝甜辣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69章 兄长(为嗷总加更19/30)

书名:小关公 作者:爱喝甜辣酱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31

曹操深感儿子长大,也感觉现在荆州的一切渐渐好了起来。

他现在的主要目标不是复仇,而是尽可能恢复治下的稳定,继续保持北方对南方的强大优势。

除了北方的耕地开发更多、更完善,曹军在屯田上还有一个大杀器。

计亩税法

这个法子简单来说就是不管今年的年景如何,不管有没有遭受自然灾害,你只要种地, 就一定要按照理论数额给曹操交出相应的收成。

这个税法正常人一般都想不出来,荀彧听说之后直接傻了,赶紧跟曹操据理力争,说咱们还是稍微正常点,“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

曹操当时嘴上是不愿跟荀彧为难, 于是告诉荀彧,不是孤要用这么丧心病狂的税法, 而是一个叫枣祗的县令兼屯田都尉手下大概有三百人强行要做,孤不得不听从他的建议,不过好像也没闹出什么问题,后面就这么干算了。

于是,曹操治下“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就算是饥荒之年也没有影响曹军的税收,还大大优化了扛不住饥荒的老弱人口,成效非常显著。

当然了,曹操也感觉这事情实在是有点恶心人,在枣祗死了多年之后,他赶紧弄了个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将生前最大官就混了个县令的枣祗追封为太守,儿子也封侯,并把屯田的功劳扣在他的头上,大家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千万别来寻他曹操的麻烦就行。

但就算是这样, 曹操依旧心中颇为不安。

随着战事不顺, 曹军对屯田的盘剥日益加剧,大量的起义、逃亡也开始逐渐在曹军治下盛行。

之前这些百姓还不知道往哪里逃比较好,可现在霍峻在南阳打出减租减息,重建王道乐土的旗帜,不少不明真相的人受其蛊惑,蠢蠢欲动,不少人扶老携幼开始向南阳转移过去。

这让曹操暗中警惕起来。

天下诸侯大多数跟曹操区别不大,大家一起比烂,曹操认为就算自己是最烂的那个,也不至于让很多人抛弃家园背弃自己。

可刘备不一样。

刘备最厉害的并不是他多年练就的武艺,而是他可以通过一种跟其他诸侯截然不同的理念逐渐吸引一群人为他效力,让他在多次全军覆没之后又能恢复力量。

意识形态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现在霍峻已经渐渐展现出了与众不同,曹操甚至能立刻感受到他身后有刘备军的影子。

全军出击消灭霍峻不难,可如果刘备军尝到甜头,继续用这种办法深入后方逐渐削弱自己的力量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那些升斗小民没有忠君之念,很容易被刘备的假仁假义欺骗。

得让荀令君想个办法才行啊。

复杂时刻,曹操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荀彧。

尚书令荀彧是曹操能起家并由弱到强站稳天下的股肱柱石,他为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之法, 让曹操现在可以用大汉丞相的名义发号施令号令天下,大量忠于汉室之人被迫选择跟曹操合作。

此人的战略眼光极高,这么多年曹操能战胜袁绍并稳稳压制刘备, 荀彧的功劳居功至伟。

可经过赤壁大败和孔融之死,荀彧已经渐渐跟曹操生出嫌隙。

他已经不再为曹操举荐人才,甚至多次请求以尚书令的身份出访刘备,亲自接回陈群、荀攸。

曹操可不敢让荀彧过去。

以荀彧的声望,如果去了之后直接就地投靠刘备,对曹操现在的事业可谓是毁灭性打击。

可荀彧心意已决,如果曹操不同意,他再不为曹操设计。

两人就这么一直僵持,僵持了许久。

僵持的气氛让曹操现在非常难受。

“如今种种,皆由之前赤壁大败所致。”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属官王必毫不避讳地道,“计亩税法不可更改,若改,则力衰,难以平定孙刘。

征荆州、征江南皆需水战之力,我军一时难以发挥全力,当以乐进为首,屯驻荆州徐徐图之,丞相亲征汉中,平定后患,再聚全国之力消灭孙刘,方为上策。”

“乐文谦上奏,言只要假其便利,计五年,孙刘可平。

有马良之谋,云山之勇,荆州固若金汤,不如再使百姓苦五年,多出钱粮赋税,丞相先平汉中、凉州诸地,再与孙刘决战不迟。”

王必虽然不是荀彧这种战略家,可他对战事的推演也符合曹操的心意。

计亩税法这种反向赈灾的恶政虽然恶心,但奈何百万曹军衣食所系,不可轻易废除。

乐进有信心五年内荡平孙刘,那就给他五年的时间准备,这五年里先把汉中等地扫平再说。

只是

曹操想再苦一苦百姓,可现在那些百姓各个好逸恶劳,不愿意受苦,宁愿逃到山中做贼,也不愿意老老实实种地,这让曹操非常难受。

好在,王必早就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山中贼寇不思报效,自取死道也。

可丞相忘记,北边乌桓、匈奴、鲜卑尚有青壮百万,他们之前被丞相降服,若是能耕种,谁愿意牧马劫掠,住在苦寒之地

不如迁移北边蛮夷入中原,几年之后中原自当充实,还有精兵良将可用,岂不美哉”

曹操想想也是。

这些北边的蛮夷没什么本事,战力稀松平常,可总还有两膀力气。

中原多年征战十室九空,若是征蛮夷入中原耕种,倒是能解决这个问题。

蛮夷也不是不能教化,当年刘备入徐州的时候他手下有乌桓胡骑千余,还不是服服帖帖,从没有抢掠之事。

刘备能控制住这些蛮夷,我曹操凭什么做不到。

想到此处,曹操喜上眉梢。

“这几年让荆州暂守,先从辽东迁移鲜卑乌桓,要快,不得有误”

曹操觉得自己在荆州非常成功,关平也认为自己在荆州取得了大成功。

徐晃奔赴关中,乐进将荆州大事完全交给了马良和关平,蔡瑁虽然野心勃勃,可他也知道应该朝向哪边,因此并没有阻碍关平等人的好事。

因此刘备军在名义上虽然只有荆南四郡,可实际上已经掌握了荆州除了南郡之外的其他土地。

只要刘备愿意,他一声令下整个荆州都会改旗易帜,足以将曹操气的吐血。

可思来想去,诸葛亮还是给关平发信,让他暂时稳定现在的局面,不求大的变动很简单,要是刘备立刻改旗易帜,暴怒的曹操不要命也得跟刘备拼了。

还不如慢慢发展,先按照隆中对的思路拿下益州,等兵强马壮之后秘密集结,再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云山的身份现在是刘备军上下的最大机密,刘备尽量控制秘密,跟关平的联络只通过刘惇一人秘密进行,没有重要任务不能联系关平,荆州战事都可以由关平来自己裁决,刘备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积蓄力量,利用手上的荆南四郡发展壮大。

可现在有一个非常困难且现实的问题摆在孙刘两军面前

潘璋的死震撼了江东,尤其是以周瑜为首的江北众人极其愤怒,秣马厉兵准备向江夏报复,并视云山为头号仇敌。

周瑜手下的士兵颇为疲惫,他于是命令关羽的夏口所部发动进攻,为了监督关羽的作战,他手下的功曹庞统以劳军为名义来到夏口,向关羽传达了周瑜的命令。

关羽素来眼高于顶,听周瑜居然督促自己进军,忍不住冷笑一声。

“周郎用兵如神,在江陵大破曹仁名震天下,而羽在夏口数次拜在云山手上,哪里敢攻石阳

不如请周郎自己来吧。”

说着,关羽又拍了拍手,部将赵累提着被五花大绑的潘六到来,他手臂一甩,潘六立刻摔到了庞统面前。

“潘璋不该死吗他想杀我儿,死在云山手中倒算是云山帮我出了一口恶气。

周郎为了给潘璋报仇,让我攻打云山,这个请恕关某不能从命了。”

关羽跟大部分世族都处不好关系,这一摔已经做好了跟庞统大吵一架的准备,可没想到庞统笑眯眯地看着摔在地上的潘六,居然轻轻点了点头:

“不错,潘璋此獠实在该死。

只是眼下孙刘联盟,之后几年还要联手讨贼,实在不宜在此刻生了嫌隙。

君侯不愿讨伐云山,公瑾必定亲至,到时候若是有了什么闪失也不好。”

关羽浓眉一皱:

“你想说什么”

庞统乐呵呵地笑了笑:

“既然君侯如此器重云将军,不妨为云将军寻些立功的机会。”

“什么机会”关平随口说着,随即面色一寒,“你是什么意思”

庞统乐呵呵地道:

“公瑾在江东并非说一不二,有些事情嘛,只怕也不太好独断。

统倒是想出了一个妙计,让两家都满意,还让云将军得到功劳。

想来云将军越好,对大汉也就越好,如何”

关羽横眉凝思片刻,摇头道:

“此事我先要差人与孔明商议一番。”

“若是孔明说好”

“孔明说好,就是大哥说好,我自然没有意见。”

庞统郑重地盯着关羽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孔明,我真羡慕你们啊。”他笑了笑,“别藏了,还不出来将此事一一说与君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